(52)高中秋假
高中放秋假了,为了给家庭减轻负担,于是与同班同学张连奎一起去县工程队打工。工地在距县城四十里地以东的山区寨圪塔军马场。工地要求个人带30斤玉米面和10斤小麦面,并且自带被褥和餐具,打工30天,报酬30元。按当时的情况也算合理。
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当小工,负责向大工师傅们递砖和混凝土搅拌并给砌墙的大工们传送。经过几天的体验,深感挣钱不易。特别是几天下来,腰酸背疼,双手十指也被砖块上的沙子磨破出血。那时我的个头还不是太高,马领队见我干起活比张连奎同学吃力费劲,好心的马领队便分派我给大家去做饭,一直做到我们新学期要开学必须告辞工地为止。
做饭,早些时候在家就时不时做过,但是一次做十几个强劳力的三顿饭,却是头一次检验。早晚炒菜,吃馒头、窝头,喝粥。中午吃干面。早晚的饭须中午发面蒸好馒头和窝头,数量要够当天晚饭和第二天早饭的需要。中午面条每人四两面的面条,菜用土豆、胡萝卜切成小丁再加一部分粉条炒熟后,再以适量食盐、酱油、醋,葱花水烹调即可。午饭后,紧接着就要发面蒸晚上和第二天早上的吃的。虽说手不再被砖石摩擦了,可工作量也够应付的,一天几乎没有喘息的时间。早晨比别人早起,晚上比别人晚睡。时间久了渐渐习惯了,完成一天的活也有了规律。手忙脚乱的现象也没了。每顿饭都能准时开饭,大家都能吃到热腾腾的饭菜。干活持久力大大增强,工程进度也大大提前。
记得时逢农历八月十五,马领队为了鼓励和奖励大家,还用公司以前的结余从老乡家买了一只羊,买了一捆葱,特别准备让大家吃顿稀罕饺子。饺子儿用纯羊肉和大葱作馅,而且每个人食用量不受限。大家吃着肉丸似的饺子,嘴里香喷喷,全身暖呼呼,心里扑通扑通的,大家心里都盘算着,公司马领队这样厚待大家,明天将以什么方式来回报这顿丰盛的大餐呢!
实际在工程作业中,马领队始终与员工吃在一起,住在一起,虽说粗茶淡饭,但对员工的冷暖温饱体贴得总是无微不至。始终与员工以兄弟相称,信任员工,依靠员工,自然集体力量就汇聚了,大家都是倾尽全力,把工程当做自己的事情去做,在各种环节认真严格把控质量关,宁使军马场的二层楼工程获得当年优质工程。在军马场施工,要话说军马场,那时候每当夕阳西下,骏马群从远山奔腾归场都是一幅美丽的风景。
虽然军马场因为市场原因,曾经停业许多年,但是2020年我们驾车途经四十岭时,当年的骏马成群从远山归场时的景象又再次重现在我的眼中。脑海中顿时闪现着五十年前的施工场景,目视前方那幢二层楼已被许多现代化马厩房包围着。如今四十岭山区旅游业和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幅幅脱胎换骨,气壮山河壮丽画卷一帧帧呈现在我的眼前。四十年的改革,使昔日的穷山僻壤变成了马儿奔跑,满山牛羊的新天地。军马场的二层小楼亦已经成为浮山的旅游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