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学生都希望获得老师的特别关注,这是无可厚非的,但作为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一定要面向全体。特殊的“关注”只是对于特殊的学生与特别的问题。如果一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关注的对象过于固定或者集中就会引起其他同学的不满,对关注的同学来说,也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压力。也有可能导致有些同学为了博得老师的关注,而弄虚作假,或者有意扮演适合老师“口味”的角色,这对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
下面的案例是一位同学回忆她中学时代,物理老师对她“关注”的变化,给她带来的影响,很有借鉴意义。
案例:“抄”作业的后果
记得那时高中时期,物理老师询问我们每一个同学中考的物理成绩。其实,我初中的物理成绩一直保持在及格边缘,但不知为什么中考的时候“破天荒”的考了89分。当我报出我的成绩时,我看到当时的物理老师眼中闪出激动的目光,好像发现了一块“璞玉”。从她的目光中我看到了许多期待,似乎发现了一个学习物理的“好苗子”。从那以后,我也很轻易的被“特殊关照”了,不管是课上的回答问题,还是课后作业,我的名字被越来越频繁的提到!先不讨论这样的方式合不合适,基础薄弱的我也是压力“山大”啊!又不想让老师失望,但是肚子里的东西确实有限。老师似乎也发现了一点“什么”。有一次晚自习,当天的物理作业实在太难了,我拿上了一个物理学习更好的同学的作业,“津津有味”地抄了起来。不料,物理老师正好查晚自习,径直走到我面前,发现我正在抄作业,瞪大眼睛说了一句:“你尽然在抄作业啊!”虽然只有几个字,但那失望的眼神、绝望的语气,我到现在也不曾忘记。直到最后我也没能和那个物理老师说出,其实我的物理基础很差。从那之后,我不再被重点关注,同时,也由于难度的加深,我逐渐放弃了物理的学习,在应付了结业考试之后,我选择了文科,自此与物理课堂再无交集。虽然,我不再学习物理,但抄作业带来的恶果,我深深的记在了心里。从那以后,我的作业再也没有抄过别人的,遇到不会的问题,我尽量找同学或教师帮忙,尽量弄明白。虽然有些内容,可能由于我数学基础太差,根本学不懂,但“不抄”作业这一条,我记在了心里。
上面案例中的老师是一位让人叹息的老师。他喜欢学习好一点的学生,这也是一种正常的心理。但他把一次考试的好坏作为了判断学生的尺度,本身就不科学。而且觉得成绩好是“好苗子”就“特别关照”,发现了问题,也就是该同学“抄别人的作业”就用“失望的眼神”,然后对学生态度有所转变,不在关注,这本就违背教育的职业操守。笔者以为,教师应该一方面了解全班同学的学情,通过考试与上课观察等方面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了解清楚,从而因材施教。对成绩好的同学让他们有新的目标,对成绩差一些的帮助他们克服眼下的学习困难,不应该厚此薄彼;另一方面,教师若发现了某个学生的学习状况有特殊的问题,特别是文中这位同学所说“抄作业”的情况,要分析原因,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为什么要“抄作业”?“抄作业”的状况如何?即抄了多长时间了,哪些题目不会做等。应该如何针对性地改变教学方法,如何教育这位同学等。而不应该像文中所写的那样,对学生失望,从而弃之不理。学生在老师的冷热变化中,对老师产生了看法,从而告别了老师所教科目;第三,这位老师始终不明白,这位同学“抄作业”的错误,其实一多半与老师有关。对她“过分的关注”让她产生压力。孩子的“虚荣”,为了保持在老师心目中的影响,不愿意让老师知道“自己很差的基础”,从而“抄作业”。对学生而言,没有抓住机会向老师请教,从而真正改变自己的学习状况,是令人惋惜的。她选择了抄作业掩盖自己的学习状况,是不诚信的表现,是需要提出批评的,但孩子的内心也是痛苦的,她从这一事件中汲取了教训,从此以后再没有“抄过别人的作业”的这一行为是值得肯定的。教育就是给人提供一个发现自己的机会,放弃了“物理学习”改学“文科”,也许对这位同学来说,是一个正确的选择。祝福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