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一些特殊的学生,给予特殊的关照,这即是一个责任也是一种艺术。全班几十个学生,他们的性格特点,知识基础千差万别,如何因材施教,分门别类地对待他们,确实考验着教师能力。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是一个内在的活动,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让学生们知道,特别是对一些特殊学生的看法,或者进行教育的方式,有时也不能让他本人觉察,要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他。如果把事情说清楚了,有时反而效果不好,闹不好会弄巧成拙。就如,我们纠正一个偏食的孩子,在给他提供多种食物的过程中,让他认识到其他食物的营养及美味,他或许会逐步改掉偏食的毛病,但如果告诉他让他吃这些是为了改变他的毛病,反而他不容易接受。但是我们在教育活动中,面对众多的学生,众口难调,有时会引起学生的误解。比如我们想改变一位不善表达的学生的个性,故意让他多回答一些问题,而其他的同学会以为教师偏爱这位同学,有时“这位同学”也会以为教师故意难为他。所以,因材施教是一个需要特别注意方法与艺术的教育活动。

  下面的案例就是一位老师想给一位同学“锻炼”的机会,而引起学生误解,以及给学生本人带来压力的案例。我们可以从中悟出许多道理。

  案例:“让她自己争取机会”

  在某一次的课堂上,我遇到了一个很特别的学生,她沉默、听话、敏感、内向。市里举办朗诵大赛,希望我能推荐一个优秀的学生参加。在她和另一个学生之间,我选择了这个孩子。虽然她们两个能力不相上下,但我希望借这个机会锻炼她的自信。可是许多同学不明白我的意思,所以说我偏爱她,并议论她的能力不够。这些质疑,伤害到了敏感的她,而迟钝的我竟也没有注意到她情绪的变化。

  于是当晚,她便给我发了一条短信,向我抱歉,主动放弃机会。她说她觉得自己不行,怕自己会坏事。小心翼翼的言辞,透着内向和纤细的心思。我知道,如果我答应了她,就意味着以后不管遇到怎样的机会她都会先否定自己,放弃去争取,然而这并不是我想看到的结果。

  到底哪里出了错?辗转反侧间,我渐渐明白了:我急于给她机会让她证明自己,却选错了路。让她被同学们误解为她的机会,得益于我的偏爱。这样的选择于她并不是激励,反而是一种负担。

  所以我驳回了她的请求,并提出在全班同学的见证下,为她们两人举行选拔赛。优胜者代表学校出战。并将带头戏谑她的同学们叫出去解释了我的用心,消除了班里的流言。对决前,我跟她说道:“老师给你机会并不是偏爱你,而是希望能激励你以后遇到这样的机会要学会主动争取。不要总是急于否定自己,更不要看着别人的眼睛战战兢兢地活着。” 她好像也明白了我的用意,非常努力地去准备。虽然结果很遗憾,她以细微的差距输给了另一个同学。可我却没有在她望向我的眼神中,看到半点沮丧和低沉。而是一种尽力后无怨无悔的舒畅。我想,这个眼神也是在告诉我:这件事,我做对了。

  这件事,印刻在了我整个人生的记忆深处。也让我明白: 比起教书授课,我更应该真正走近他们。了解她们内心的想法,而不是想当然的行事。这些敏感纤细的心灵,可能因为一次别无他意的“关照”,就会受到无端的伤害。

  上面案例中的老师面对一位性格内心的同学,一直思考着想改变她。虽然改变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正好遇上了一个参加市里“朗诵”比赛的机会,想借机激发一下她的勇气,于是把“机会”给了她。就这么一件事让她与老师都陷入“尴尬”。一是“大家”不服,觉得老师不公,故意关照她;二是她自己也觉得这个“机会”不名正言顺,内心不安;三是大家觉得她“实力不够”,如果她参加比赛失利了,对内向的她会有更大的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让她与另外一个同学公开参加“选拔”比赛。她虽然没被选拔,但她经受了锻炼,了解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她是心甘情愿的。她的眼神中,没有“半点沮丧和低沉。而是一种尽力后无怨无悔的舒畅”。这位老师处理的很好,既化解了学生的误解,也让这位同学在自己争取机会的过程中,得到了锻炼,维护了自尊。其实,目的已经达到了。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