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我家的缝纫机
说起我家的缝纫机,我的脑海会连绵不断地再现我的母亲缝韧劳作的场面。她的神态是那样的慈祥,她的面容是那样的熟悉,她的缝纫技巧是那样的熟练,她勤奋一生的印象永驻我的记忆。
我家的缝纫机是在家里并不十分富裕的情况下买来的。生活在农村,一个家庭生活水准的高低,一是表现在温饱上,二是表现在全家人的穿戴上。无论是新还是旧,只要整洁,得体便是生活过的去的显著标志。服饰款式新颖,追逐潮流是年轻人的时尚。母亲特注意上学的孩子们的服饰。我家有十口人。上有祖母和父母加上我们姊妹七人。解决温饱和穿戴都是大问题。
每个人的秋夏冬春的穿戴,完全靠母亲一个人忙活。为了减轻母亲的劳动强度,父亲硬是在生活费中节省积攒一百多元,给我的母亲买回来一台上海生产的飞人牌脚踏缝纫机,也是当时最好的名牌。母亲勤劳智慧,心灵手巧,很快学会了缝纫技术。从此家里所有人员,穿上了用机器制作的衣服。
按理说有了缝纫机,母亲的劳动强度应该减轻,可结果是恰恰相反。因为,左邻右舍的乡亲们知道我家有了缝纫机后,都纷纷上门寻求帮助,要求给她家里的读书的孩子和大人缝纫新式服饰。这种义务劳作一直持续到母亲七十几岁高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