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第一章 第一任总参谋长徐向前(五)

  三、徐帅轶事

  8、布衣元帅

  布衣.jpg

徐向前是在战场上是叱咤风云的主将,和士兵们同生死共患难。他平生没有官气,人称“布衣元帅”。

  他和一个普通公民一样,过着极为简朴的生活。他是十大元帅中唯一会织毛衣的元帅。在战争年代,他自己编织了一件羊毛背心,穿了30年。

  在徐向前家里,有一个小小的白木箱,没上漆,做工也粗糙。它从解放战争的年代起,就是徐向前装书和盛文件的,有时还装装衣服。从晋中到石家庄,从太原到青岛,它一直伴随着徐家。1950年,徐向前要从青岛到北京出席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秘书认为,总不能带这又笨又难看的箱子进北京,便提出买只皮箱。可是徐向前不准随便动用公款。秘书只好把文件、书本和徐向前每天要写字的毛笔,放进木箱,用绳子四面捆住,上了火车。

  在北京安下家之后,徐向前身边又多了个“百宝箱”。它比白木箱小,里面盛着钉子、锤子和各式各样的杂物。徐向前在开会、工作、读书之余,看见桌子缺个钉,凳子坏了,便从“百宝箱”里找出钉子修理一番。这一切,他习以为常,家中人也都习以为常,身边的工作人员也都习以为常,因为这是“两只传家宝式的箱子”。

  徐帅对工作人员有“三不一送”的指示,即新家具他不让买,新车他不让要,额外的生活补贴不受,新地毯送走。按规定元帅家里应该配两辆汽车,一辆供首长专用,一辆作为秘书和家属用。车刚配发来,徐向前硬是叫送回去一辆,还立下规矩:爱人和孩子上班、上学,一律不准接送。侄儿千里迢迢从东北来京探望,来去车站都是坐公共汽车。有时亲属患病送医院,用了公家车,他如数交费。他身体不好,公家从干部福利费中每月发给几十元作为补助,他硬是把钱退回去。1956年,管理局的人给徐家送来新地毯,铺在屋里砖地上,孩子们可高兴了。徐向前却不高兴。一天,他听说三座门招待所修理好了缺地毯,便叫人把这块新地毯卷起来,送给三座门。秘书不同意,他说:“现在国家还很穷,一块钱都应该用到建设上。”

  徐帅日常生活很俭朴。战争年代吃粗粮、野菜。进了北京,几十年还保持着粗茶淡饭的习惯。每餐饭,不过两三样菜,几乎顿顿饭都吃些野菜和嫩榆钱、马齿菜。不少人感到奇怪,为什么要常吃野菜,他这样回答过记者:“唔,野菜很有味道呢!今天的物质生活好了,优越了,吃点野菜就会想起过去的战争年代。”三年困难时期,机关干部粮食不够吃,常吃一些代食品,徐帅也常让人给弄些代食品吃。管理人员从徐帅身体健康着想,有时想买点肉食,他总是严肃地说:“全国人民都很困难,毛主席和周总理带头不吃肉,我能吃得下吗?我们是人民勤务员,国家有困难,百姓有饿死的,我们不能有丝毫特殊啊!”

  他穿衣服从不讲究,领口、袖口常常是缝了又缝,补了又补。一床被面,直到洗破了才同意换下。在家时,他总是一身普普通通的旧衣服。一次,徐帅到医院检查身体,当时任总后勤部长的洪学智见他身穿打有补丁的衣服,心里不安地说:“徐帅,你穿这样的衣服,我这个后勤部长怎么向全军交代呀!”

  生活中只要自己能动手办的事,他从不要别人代劳。衣服破了,他经常自己缝,衣服扣子掉了,只要工作不忙,就自己找针线缀上。


  9、严格要求子女亲属

     3f9fe325bb0a8428ee92d60721bf510b_f39eb900bc3474e3.jpg

徐向前对子女要求一向严格要求。儿女们从不敢在他面前提什么额外的要求。

  徐向前常常告诫子女:“路是自己走出来的!不要因为有位当元帅的爸爸,就靠爸爸妈妈去铺路。“

  他二女儿40多岁了,是一个单位的工程师,长期住着8平方米的小房,单位调整房子,给她换了20平方米的。这事被徐向前知道了,反复问:“你是不是以我的名,搞了不正当的活动?”直到女儿解释清了,才算了事。

  他最小的女儿徐小涛,身体不好,去内蒙古插队。秘书想托人说个情。他还是那话:“孩子的路要自己走。”

  徐向前有个侄儿在黑龙江工作,要求调北京。他不同意,说:“难道只有在北京工作才革命!在东北也一样为人民服务!”

  逢年过节,总是叫秘书、炊事员回家团聚,而要孩子们自己烧稀饭、吃剩下的菜。

  在徐向前的严格要求和言传身教下,徐向前的4个孩子均成长为有用之才。儿子徐小岩,生母黄杰。徐小岩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和加拿大新斯克舍技术大学,曾任解放军总参谋部通信部部长,2005年7月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2006年1月任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将军衔。

  大女儿:徐松枝(又名徐志明),生母朱香蝉,徐松枝曾任解放军某医院医生,已退休。

  二女儿徐鲁溪,生母王靖,徐鲁溪是计算机专家,建国后到中科院物理所读研究生,原国家信息中心主任,后创办北京佳威颐信息系统有限公司,任董事长。

  小女儿徐小涛,生母黄杰,徐小涛毕业于北京医学院,曾任解放军304医院小儿科、实验室医生。1993年随丈夫到美国,从事会计工作。


  四、后世纪念

  1、徐帅骨灰分别撒在大巴山、大别山、河西走廊和太行山

  徐向前去世后,其子徐小岩向前来吊唁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转述了徐向前“两不四撒”的遗嘱,江泽民仍表示希望能够送别。于是,“不开追悼会”、“不搞遗体告别”改为在八宝山“送别”。10月18日,天安门、新华门、外交部下半旗致哀。徐向前的遗体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横幅上写着“沉痛悼念徐向前元帅”,中国国家领导人及家属向其做最后告别。此后,遗体火化,骨灰分四份,分别撒在大巴山、大别山、河西走廊和太行山。


  2、徐向前故居(山西五台)

 故居.png                       

  徐向前故居位于山西省五台县,始建于清道光初年。这是一幢典型的晋北四合院式的建筑,院内正面为主房,两侧是厢房。1901年,徐向前元帅就出生在这里。上下两层是徐帅青少年时期生活和学习的地方,故居内陈列有徐帅生平事迹展和老部下李先念等为徐帅的题词,庄重肃穆,朴实无华。主要展品有徐向前元帅童年时学习用的小木桌,1955年毛泽东向徐向前授勋时的元帅礼服,还有徐向前自织的羊毛衫,军装等衣物。和他生前最喜欢的两首古诗──《石灰吟》和《龟虽寿》原件也存放在这里。

  3、徐向前元帅铜像(山西太原)

铜像.png

  1994年9月6日,徐向前元帅铜像在牛驼寨太原解放纪念馆落成。江泽民、刘华清题词,秦基伟、洪学智、陈锡联专程到太原参加揭幕仪式。

  太原解放纪念馆位于太原东山的牛驼寨,是解放太原的主战场之一。牛驼寨地势陡峭,沟壑纵横。自古以来就是兵家攻守太原的军事要塞,有“太原门户”之称。在解放太原战役中,徐向前等指挥人民解放军经过一个多月的浴血奋战,一举攻克牛驼寨等东山四大要塞。

  纪念馆建于1988年,是在牛驼寨烈士陵园的基础上扩建而成。扩建后的太原解放纪念馆和牛驼寨烈士陵园以东西走向横贯主线,全部占地面积9.3万余平方米,分为纪念碑区、展览区、陵墓区三部分。

  牛驼寨革命烈士陵园于1959年修建。陵园建成之后,经过四次大的扩建修葺。纪念碑区由凯旋门、太原解放纪念碑主碑、副碑等建筑组成,徐向前元帅手书“太原解放纪念碑”鎏金大字装点丰碑。向东穿过牌楼便是进入展览区,毛泽东同志题写的“死难烈士万岁”的烈士纪念碑矗立于广场。南北展室浑然一体。


  3、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安徽六安)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位于安徽省六安市东约3.5公里的朱家大院,朱家大院是一个有10余户居民的村庄,占地面积约20亩。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曾设在这个村庄的一所普通民房内。这所民房原有房屋18间,呈四合院形式,现存11间。1932 年3月22日至5月8日,徐向前在这里指挥红四方面军及六安地方武装,进行了持续48天的苏家埠战役,歼敌三万人,为巩固和扩大鄂豫皖苏区做出了重大贡献。


  4、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四川通江)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位于四川省通江县城文庙,背抵列宁公园,面临通江河,由大成殿,东西两厢以及载门、棂星门、万仞宫墙、泮池等组成。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政治委员陈昌浩、副总指挥王树声等领导在这里指挥红四方面军历经数百战,并取得了胜利,创建了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

  总指挥部旧址保存完好,1982年,红军入川五十周年之际,辟为川陕革命根据地军史陈列馆。1988年1月,经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江泽民总书记题写了馆标。


  5、木门会议旧址

木村会议.png

  木门会议旧址位于四川省旺苍县。1933年6月28日,红四方面军入川后的第一个重要军事会议在这里召开。

  木门会议是1933年6月28日在木门寺召开的。参加木门会议的有张国焘、陈昌浩、徐向前、王树声、李先念等一百余人,徐向前、陈昌浩主持了会议。

  徐向前元帅后来回忆:“木门会议对建立川陕根据地和建军、作战等很有意义,也是一个很好的会议,我那时忙于在前方打仗,很少出席后方的会议,这个会议很重要,我骑马赶到木门主持会议,就作战建军问题发了言。”

  1935年,红四方面军北上长征撤离广元后,木门寺曾遭到川军的严重破坏。1984年3月,旺苍县政府作出决定,将木门寺列为革命文物保持单位,并进行维修。修葺一新的木门寺,门前一对石狮,大门上有徐向前亲笔题写的“木门会议会址”六个大字,正殿五间,陈列有当年红军留下的革命文物,正殿大门上挂有徐向前、李先念的题词。徐向前1980年题的词是:“继承革命先烈们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的精神和英勇牺牲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大无畏气概。”

  李先念1985年5月的题词是:“继承和发扬红军光荣传统,把革命老根据地建设好。”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