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第五任总参谋长萧劲光(二)

  二、突出贡献

  2、将起义部队26路军改造成红军劲旅

          红5军团政委萧劲光.jpg

                                      红五军团政治委员萧劲光

1931年12月14日,国民党26路军一万七千人在江西宁都起义,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红一方面军第五军团,萧劲光被中革军委任命为红五军团政治委员,承担起改造这只旧军队的重任。上任前,萧劲光专门登门拜访,向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的毛泽东讨教。萧劲光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将毛主席视为其引路人,心里有什么话,他都想找毛主席倾诉,接受他的教诲和指点。

  见萧劲光来,毛主席感到十分高兴。

  “现在鬼都不来上门,连个凳子也没有。”毛主席指着一条沾满灰尘的长凳,招呼萧劲光坐下。

  当时毛主席受王明“左”倾路线的残酷打击,不少人唯恐避之不及,萧劲光为毛主席的遭遇而愤愤不平,他对毛主席是十分崇敬和钦佩的!萧劲光十分诚恳地向毛主席请教道:“主席,组织上派我到红五军团工作,感到担子很重。对冯玉祥部队的情况,我一点都不熟悉,教育改造这支旧军队从何下手,请主席指点。”毛主席沉思片刻说:“这的确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也是一项了不起的工作。目前根据地缺人缺枪,这一万七千多人教育改造好了,对敌人营垒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呀!但如果弄不好,也很麻烦。怎么办呢?我看关键是要照古田会议决议的精神去做,要加强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毛主席的指点,使萧劲光浑身充满了信心和力量。

  1931年12月18日,红5军团全军集合在操场上,聆听新任政委萧劲光讲话。萧劲光一到红五军团就同起义部队的团以上干部谈话,经过调查,他了解到,大部分人在起义前并不知道要当红军,多数人都在等待观望,思想状况比较复杂。萧劲光根据部队的实际情况,工作中特别注意团结共产党员赵博生、董振堂,季振同及其他上层军官。赵博生在起义前已是共产党员,董振堂在起义后不久入了党。他们两人一直表现很好,积极配合我党做部队的工作,起了很好的表率作用,萧劲光和军政治部主任刘伯坚等同志,团结了一大批进步军官,成为教育部队的中坚力量。

  同时,萧劲光按照古田会议的精神,贯彻政治建军原则,对部队进行民主改造,彻底废除旧军队的封建军阀制度,实行政治、军事、经济三大民主,建立新型的官兵关系。按照红军的传统,萧劲光在连以下单位成立士兵委员会,让士兵自己研究决定一些自己的事情 ;在部队废除打骂、体罚士兵的制度,实行官兵平等 ;士兵有权批评监督干部。各连队还建立了经济委员会,实行经济民主,定期公布账目 ;军官随意克扣兵饷的现象被禁止,大家发一样的伙食尾子。这些做法在士兵中引起很大反响。

  萧劲光还在士兵中进行阶级教育,开展“忆比活动”,从回忆对比红军与国民党军有哪些不同这样浅显的道理入手,启发士兵的阶级觉悟,解决为谁当兵,为谁打仗的问题,效果很好,士兵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军官们对这种民主改造,开始时有所怀疑,但发现在政治工作开展起来后,士兵们用不着打骂就奇迹般地听话了,便非常认同红军的办法了。

  经过几个月耐心细致的团结、教育工作,红五军团上下的面貌焕然一新,部队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1932年萧劲光和季振同、董振堂一起,指挥红五军团打了漳州战役、乐安宜黄战役、建黎泰战役等不少硬仗、胜仗、漂亮仗。1933年圆满完成第四次反围剿战斗任务。红五军团逐步成长为党领导下的一支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红军劲旅。


  3.八年统率“御林军”,千里河防固若金汤

                    b46ab9d52d737be1879c1bff32001912_9571a498b8c952ba.jpg

1938年8月萧劲光任八路军后方总留守处主任、政委。12月任八路军留守兵团司令员、政委。承担起保卫党中央和我党抗战大后方陕甘宁边区的重任。他领导部队加强政治、军事建设提高战斗力;担负剿灭边区境内的土匪,安定社会秩序的任务。当时边区匪患严重,仅大股土匪就有30多股,人数多达4000余人,枪支约2000多支。萧劲光和留守兵团党委经过认真调查分析,决定采取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密切配合,协同作战的方式肃清匪患,在军民联手打击下,到1938年底,彻底消灭土匪36股,罪大恶极的匪首都被公开镇压,除了国民党支持的少数“政治土匪”外,陕甘宁边区的匪患被基本清除。对此,深受多年匪患之苦的边区民众无不交口称赞。

  1938年2月起,日寇占领了黄河东岸的几个渡口,开始向黄河西岸-陕甘宁边区发起攻击。萧劲光指挥留守兵团采用“半渡而击”,即把敌人消灭在渡河半途中;和主动出击等灵活机动是战术,在位于晋西北、晋西南的八路军配合下,挫败日军对黄河河防的频繁进攻。从1937年8月到1945年8月八年抗战期间,萧劲光指挥八路军留守兵团对日作战70余次,千里河防固若金汤,日寇铁蹄未能踏入陕甘宁边区一步。萧劲光在指挥部队抗击日军频繁进攻的同时,积极开展统战工作,妥善处理反“磨擦”斗争中的复杂问题,组织反击国民党顽固派军队进犯的战斗。同时组织部队并亲自带头开展大生产运动,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


  4.四保临江逞英豪

  南满军区司令员萧劲光.png

                    南满军区司令员萧劲光

1946年10月杜聿明调集十万美械装备重兵,重点进攻东北我军南满根据地,萧劲光带领不到四万人的南满军区部队,灵活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演绎出一场四保临江的威武战争大剧。临江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腹地,与朝鲜仅一江之隔。是南满省委和南满军区所在地。1946年12月17日,国民党军东北保安总司令杜聿明集中六个美械装备师,向南满根据地发起第一次进攻,甚至扬言要在临江“过年”。南满军区司令员萧劲光决定,从正面布下三道防线,以四道江至寒葱沟为第一道防线,红土崖、三道阳岔一带为第二道防线,凉水河子、金川、老岭为第三道防线,由三纵严防死守国民党军的进攻,四纵转入外线作战。同时请求北满我军牵制敌军。1947年1月5日,东北民主联军北满部队集结了12个师的主力,南下松花江向长春、吉林以北的国民党部队展开了猛烈进攻,发动了“一下江南”作战。我军北满部队与四纵的配合作战,大大减轻了南满的正面压力。这正是萧劲光求之不得的良机。他立即命令内线的第三纵队各部冒着零下40度的严寒,全力出动、迅猛反击,与外线的四纵主力相向夹击。这场激战彻底打垮了敌人对临江的第一次进攻,此为一保临江。

  1947年1月30日,杜聿明令国民党军第五十二军军长赵公武再次集结四个师的部队兵分三路,向临江发起第二次进攻。敌五十二军一九五师孤军深入至通化以北高丽城子地区,侧后完全暴露。萧劲光立刻前往高丽城子。指挥部队围歼敌一九五师,2月5日凌晨五点,萧劲光命令早已埋伏在高丽城子村外的三纵对敌军发起猛烈进攻。敌第一九五师为免遭围歼,丢掉了所有火炮、汽车等辎重狼狈逃窜。与此同时,四纵也在敌后战场拦截敌军的后援部队,经过一天的激战,国民党军大败而逃。而深入外线游击作战的四纵主力相继收复苇子谷等大小据点二十余处。至此,国民党军对临江的第二次进攻再次宣告失败。此为二保临江。

  1947年2月13日,第二次进攻临江惨败后还不到五天,杜聿明再次集结五个师的兵力,兵分四路向临江地区发起第三次进攻。掌握敌情的萧劲光决定首先对左路敌军展开出其不意的围歼。萧劲光指挥三纵和四纵第十师从侧翼向正面进攻的敌第九十一师和第二师发起猛攻。2月22日跨过松花江,发起“二下江南”作战。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作战,南满部队收复金川、辉南、柳河、桓仁、集安五座县城,毙伤俘敌近万人,彻底打退敌人的第三次进攻。是为三保临江。

  1947年3月27日,杜聿明几乎拿出了全部的家当,集结了国民党军7个师20个团,约十万人的兵力,向临江地区发动前所未有的大规模进攻。1947年4月3日早上6点,萧劲光指挥南满部队将国民党军第八十九师引诱至红石镇伏击点。我南满部队以三个师的兵力快速对国民党军实施合围,并占领了西北方向的高山主峰堵死敌军退路。经过十小时的奋力拼杀,我南满部队全歼敌军八十九师,打破了敌人的整个进攻计划,其他两路敌人不战而退。此为四保临江。

  自1946年12月16日至1947年4月3日,在108天里,萧劲光运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指挥的“四保临江”战役大获全胜。歼敌三万余人,收复了与临江相邻的十几个重要城镇。胜利保卫了南满根据地,为东北战场我军的全面反攻,奠定了基础。


  5.解放长春建奇功

  1948年6月,东北野战军决定对长春采取“久困长围、政治攻势、经济斗争”的策略,并组建了前方第一指挥所(后改成第一兵团),萧劲光为司令员,肖华为政委,解方为参谋长,参与围城的总兵力达十万之众。统率长春守军的国民党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第一兵团司令官郑洞国,黄埔一期毕业,老蒋心腹爱将之一,被围困的国民党守军也是十万。由于长春城防坚固,十万守军又有一定的战斗力,强攻势必要付出很大的伤亡代价,因此东野才采取了长期围困的办法。萧劲光审时度势,决定军事、政治、经济攻势三炮齐发,采取“攻心为上”策略,9月底,围城部队司令员萧劲光通过广播发布了一则《告困守长春蒋军官兵书》,给被包围的国军指出了三条路:第一条路是继续负隅顽抗,最后饿死病死,或城破被歼;二、如果指望向沈阳突围,路上要经过许多解放区,东北野战军主力和广大的翻身农民正在等着歼灭你们;第三条路是举行反蒋起义,走革命的光明之路,这样到了解放区可以分到土地,还可以工作和学习。经过细致工作,成功策反敌60军起义,东野第一兵团部队顺利接管国民党60军防地,占领了长春的制高点,居高临下,火力控制了这个长春市。长春城的一半,回到了人民手中。

     萧劲光会见长春起义60军长曾.jpg

       萧劲光会见起义后的60军军长曾泽生

国民党60军起义后,国民党长春守城主力新7军军心涣散,各级军官纷纷通过各种关系和解放军联系。萧劲光抓住机会,积极推进争取新7军起义,和平解放长春的工作。10月19日,敌守城主力新7军也放下了武器。郑洞国成了孤家寡人。21日国民党长春守城指挥部所在地-中央银行大楼挂出了白旗。东北重镇长春兵不血刃,获得解放。


  6、痛歼钢七军

  1949年,四野第12兵团司令员、湖南军区司令员萧劲光,指挥12兵团6个军为中路军,参加消灭国民党白崇禧集团的衡宝(衡阳、宝庆)大战。程潜、陈明仁长沙起义后,白崇禧部20余万人撤至湘南,重点部署在衡宝公路两侧和粤汉铁路衡山至郴州一线,依托湘江、米水、永乐江、资水,背靠滇、桂、黔,在湘西地区构成一条东起粤北的乐昌,与盘踞广东的余汉谋集团相联络,西至湖南芷江、沅陵,与扼守鄂西、湘西北的川湘鄂绥靖公署主任宋希濂集团相呼应的半弧形的“湘粤联合防线”,妄图阻止人民解放军继续前进。

  对于发动衡宝战役,党中央和中央军委作了十分周密和谨慎的考虑。因为桂系军队已是国民党军中唯一保持建制完整的军事力量,人称“小诸葛”的白崇禧足智多谋,其部队深受法西斯教育,颇能吃苦耐劳,且富于丘陵地带作战经验;毛泽东就曾在7月16日对四野的作战部署中指出:“判断白崇禧准备和我作战之地点不外湘南、两广、云南三地,而以广西的可能性为最大。”但不论在何地,“均不要采取近距离包围迂回方法,而应采取远距离包围迂回方法,方能掌握主动,即完全不理白部的临时部署而远远地超过他,占领他的后方,迫其最后不得不和我作战。”

  据此,9月9日,中央军委命令二、四野战军前委,分三路向广西挺进:二野第四兵团之第十三、十四、十五军,以及两广纵队为东路,经赣西南进,消灭余汉谋集团主力,占据广州,然后以第四兵团挺进桂南。四野第十三兵团之第三十八、三十九军为西路,进军湘西北,隔断白崇禧集团与宋希濂集团的联络,取道沅陵、芷江,沿湘、黔、桂边境直下柳州,与第四兵团构成对白崇禧集团的钳形威慑;四野第十二兵团之第四十、四十一、四十五军为中路,经湘潭、湘乡先歼灭宝庆之敌,然后尾追南下,会合西、南两路,歼灭白部于广西。

  9月12日,二、四野各部54万人,由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林彪、政治委员罗荣桓统一指挥,分别由陈赓、程子华、萧劲光、杨勇统率,分东、西、中3路向敌“湘粤联合防线”发起攻击。萧劲光10月2日命令正面三个军同时向敌人发动全面进攻,3日拂晓,我军突破了敌人的第一线阵地,4日,衡、宝守军全线动摇,我军趁胜追击,在衡宝公路以北与敌对峙。狡猾的白崇禧在我军攻击的前方摆下巨大口袋阵,林彪见状,果断命令部队暂缓前进,以免落入敌之圈套,但萧劲光十二兵团45军的135师,因追击时推进速度极快,与45军军部一时失联,故当四野部队全线停止攻击时。135师竟毫无觉察,仍按原计划从敌人的间隙中穿插过去,一昼夜前进160里,到5日夜间,已越过衡宝公路,冒雨到达沙坪、灵官殿一线,孤军楔入敌人心脏地区。解放军十二兵团司令萧劲光利用这一有利情况,令一三五师占据有利地形,准备迎击敌人反扑,并调动部队火速增援。白崇禧对解放军深入心脏地区大为恐慌,于6日集中近5个师的兵力向一三五师各团阵地连续猛攻,企图一举围歼。我一三五师凭借有利地形,英勇奋战,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老奸巨猾的白崇禧见久攻不破,解放军东西两路大军正向他的侧后迂回,害怕后路被切,于是决定放弃衡阳,7日零时,又下令全线向新宁、零陵、新田、嘉禾撤退。随后,他乘飞机逃往桂林。

  10月7日5时,解放军组织正面5个军、13个师实施全线追歼,并令一三五师在敌人退逃路上占领要地堵击、侧击、迟滞南逃之敌;令西路军迅速东进,占领武网、黄金一线,截击西窜之敌;令第四十六军向衡阳、耒阳急进;令第十八军向常宁、祁阳方向兼程前进,截击南退之敌。敌主力第七军、第四十八军等部4个师在解放军一三五师英勇顽强堵击和侧击下,被迟滞了1天之久,从而使解放军尾追、平行追击的各部队于8日拂晓前,在湘桂路北之牛头江、石桥铺、灵官殿一线追上了这股退却之敌。9日夜,敌第七军军部被一三五师击溃,敌军失去指挥,内部混乱。

  10日,萧劲光指挥第四十军、第四十一军、第四十五军、第四十九军等4个军共13个师的兵力,对被围之敌发起总攻,从北、东、西三面展开有重点的向心攻击。经2昼夜激战,至11日下午,白崇禧的精锐第七军军部及一七一师、第一七二师和四十八军之第一七六师被歼,计29890人,生俘第七军副军长凌云上、参谋长邓达之、一七一师师长张瑞生、一七二师师长刘月监、一七六师师长李祖霖等将官8名。白崇禧集团最精锐部队,号称“钢军”的第七军基本被歼。


  7、呕心沥血建海军

3e2589a8dc6bda52630282155f209fd.png            

                            萧劲光陪同周总理视察海军

  1949年12月萧劲光受命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1950年1月中央军委任命萧劲光为海军司令员。1950年8月萧劲光主持召开海军建军会议,提出海军建设要从长远建设着眼,从当时情况出发,建设一支现代化的、富于攻防力的、近海的、轻型的海上战斗力量。强调“以空、潜、快为主,以潜艇为重点”,“把建设一支坚强的海上战斗力量作为海军一切工作的重心”。1951年萧劲光提出要打好政治思想、组织和技术三个“桩子”,打好海军建设的基础。重视培养海军技术力量,积极创办学校,兼任第1海军学校校长。提出部队训练“必须与海军的作战任务和日常战斗活动相结合”的指导方针。1957年萧劲光根据积极防御的战略总方针和海军的任务,提出并逐步完善开展海上破袭游击战的作战理论和依托岛岸、协同作战的防御作战原则。1965年萧劲光领导编制了海军装备科研的第三个五年计划,大力推动新型武器装备的研制和生产。1973年萧劲光向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提出关于海军装备建设问题的建议,指出海军建设应在加强近海防御能力的同时,适时地、积极地发展中、远海的作战力量,推动了海军的建设和发展。1974年8月1日萧劲光主持了第一艘核潜艇的交接仪式。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