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中国人不关心政治,更别说妇女同志们了。妇女同志们从古至20世纪中叶都被贯以“三从四德”的教化,没一样是让她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那一直是大丈夫的事,女人是和小人并列的。只要别生的太美,标准是别美到成为“红颜祸水”就行,懂得从父从夫从子就行。但春秋战国时代的很多妇女,不仅仅是“三从四德”做得好,而且忧国忧民,甚至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她们对国家的兴亡非常关注,许穆夫人就别说了,历来被当作“第一位有史记载的爱国女诗人”,那些心怀国家的王公贵胄的女人们,因为国家命运直接关系到她们的存亡,关心是自然的,但也有平头百姓的小女子关注国家命运的。战国初期。鲁国漆室邑的一位女子就是“典型事例”。
说的是鲁国漆室邑的一位女子,不知是什么原因,过了应当出嫁的年龄还待字闺中。那时是鲁穆公在位的时侯,要说他算是有为君主,特别看重孔子的孙子子思(孔伋),也接受墨子在鲁国传道授徒,鲁国在他手里有一段安定日子。鲁穆公在位33年,年老了,却立了个年幼的太子,这样的事例多的举不胜举,这样的结果能成功顺利交接的可以“屈指算来”,但老年君主立年幼太子的实例却演了一场又一场,就像中了邪,现在就是其中一例。
鲁穆公在位的后期,有一天,那老处女靠在门口的柱子上大声嚎哭,其声甚是悲惨瘆人,路过的行人看见其状貌听见其哭声都瘆的直起鸡皮疙瘩。
老处女的邻居,一位“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的”街道妇女前来问询:“你为什么嚎的这样凄惨呀?是不是看见人家闺女一个一个出嫁,自己也想嫁人了,没关系,有我呢,我一定给你找个好婆家。”
老处女说:“天哪!我还以为你是个有见识的人呢,现在看来不是这么回事。我虽然是老处女,但岂是为没嫁出去不高兴而悲伤的,我担忧的是鲁国国君老了,而太子还年幼。”这后一句话惊人!一个过了出嫁年龄的老处女,不为自己的处境难过悲伤,却远远地为八竿子打不着的国君担忧发愁,以至于失声嚎哭,是嚎哭啊,那是不到极度悲伤是不会哭到嚎的程度啊!太好笑了,民间老处女和国家最高统治者有什么关联?关你屁事!
邻居妇女就笑了,换谁,谁也笑,不笑的那是非常人,非典型性人,另类。邻居妇女强忍住笑,差点把肺憋的准备从胸部一飞冲天,手按住胸部保护好肺,然后问:“你难过的那件事应该是鲁国大夫忧虑的,你一个妇道人家瞎掺和什么?”邻居妇女的话代表了大部分人的心声。
老处女更难过了,一付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鄙夷态度,回答说:“不是你这样说的。我所难过悲伤的远不是你这样的人所能明了的。”
“过去,晋国的客人在我们家,把马系在菜园中,马挣脱绳子跑了,把我的葵花全践踏坏了,让我一年没吃上葵花。邻居的女子跟人私奔,她家请我兄长帮忙追赶,恰逢山洪暴发,我哥不幸被淹死,让我一辈子没了哥哥。我听说河流会滋润周边的九里之地,漫延三百步。如今鲁国君主老糊涂了,但太子却小的不懂事,这种时候可是让愚蠢虚伪的事滋生的大好良机。如果鲁国一旦发生忧患,君臣父子都会遭受屈辱,就像脱缰的马踏坏我的葵花地,爆发的山洪冲走我的哥哥,流淌的河流蔓延周边的土地,那灾祸必然连及众人,这众人当然包括我们这些小老百姓,我们一个妇道人家能到哪里去躲避呢?所以我特别担忧。你现在还能说这些事和我们妇人没关系吗?”
这一席上纲上线话说的,任谁都得脸红,瞧人家的见识多远,咱太鼠目寸光了,这下肺也不憋的想飞了,刚才笑的脸像粉面桃花,现在脸羞的像猴子屁股。一下子对老处女“仰之弥高”:“您考虑的,远不是我能企及的。”然后缩起脖子讪讪走掉,那一大段话够她消化好一阵的。
过了三年,鲁国果然大乱,齐国、楚国联合进攻鲁国,鲁国境内也是盗寇联结。男人们都去打仗,女子运送粮草物资,也不能休息。果然就发生了老处女为之嚎哭的事情,人们此时都说老处女有远虑呀。但有什么用呢?
老处女再嚎哭,也就是路人听见,邻居问候,当朝的大员认识你是谁,你的哭声发自小老百姓,再是“嚎”也让在上位者听不见,你的眼泪再多,就是流成河,也流不到朝堂之上,朝堂在比黄土高原还高的泰山之巅。
不在其位而谋其政的老处女,虽然当时无人理解,历来曲高和寡么,她的眼泪掉地下无声但终归在书本上晕湿了柳叶般一块,我还是软软的为你喝彩吧,为她的这种精神。软软的喝彩是因为,到了今天我们现代人又有几位妇人能如老处女般忧国忧民呢,我没那么高远的见识,所以只能底气不足软软的喝彩,即使软软的也是喝彩嘛。
【原文】
◎卷三之十三 鲁漆室女
漆室女者,鲁漆室邑之女也。过时未适人。当穆公时,君老,太子幼。女倚柱而啸,旁人闻之,莫不为之惨者。
其邻人妇从之游,谓曰:“何啸之悲也?子欲嫁耶?吾为子求偶。”漆室女曰:“嗟乎!始吾以子为有知,今无识也。吾岂为不嫁不乐而悲哉!吾忧鲁君老,太子幼。”邻妇笑曰:“此乃鲁大夫之忧,妇人何与焉!”漆室女曰:“不然,非子所知也。昔晋客舍吾家,系马园中。马佚驰走,践吾葵,使我终岁不食葵。邻人女奔随人亡,其家倩吾兄行追之。逢霖水出,溺流而死。令吾终身无兄。吾闻河润九里,渐洳三百步。今鲁君老悖,太子少愚,二伪日起。夫鲁国有患者,君臣父子皆被其辱,祸及众庶,妇人独安所避乎!吾甚忧之。子乃曰妇人无与者,何哉!”邻妇谢曰:“子之所虑,非妾所及。”
三年,鲁果乱,齐楚攻之,鲁连有寇。男子战斗,妇人转输不得休息。君子曰:“远矣漆室女之思也!”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此之谓也。
颂曰:漆室之女,计虑甚妙,维鲁且乱,倚柱而啸,君子嗣幼,愚悖奸生,鲁果扰乱,齐伐其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