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参谋长 第一部 第四章 第四任总参谋长叶剑英(三)

  二、机智过人,功勋卓著

  1、孙中山广州蒙难 叶剑英率部捍卫

  1917年,叶剑英考入云南讲武堂学习,从讲武学堂毕业后,叶剑英追随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投身于民主革命。

                 2459ac68c0583ba752443a964301102.png

1922年6月,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叛变孙中山,炮轰总统府,阴谋加害孙中山。在形势万分危急之时,年仅25岁的海军陆战队营长叶剑英护卫孙中山登上“宝壁”舰,后改乘“永丰”舰前往黄埔。面对陈炯明的叛逆行为,孙中山即令北伐军回师勘乱。

  6月17日,叶剑英乘“宝壁”舰紧跟孙中山所乘的“永丰”舰,由黄埔港出发向广州挺进,当舰队前进至白鹅潭附近时,遭到陈炯明叛军密集炮火伏击。叶剑英沉着指挥作战,他手握机枪,同士兵一起,向敌军猛烈还击。为了保卫孙中山的安全,叶剑英亲率士兵巡逻,严密监视敌人的行动。孙中山在广州蒙难50天,叶剑英始终率部捍卫孙中山。由于叶剑英等英勇斗争,使陈炯明篡夺革命政权的阴谋没能得逞。


  2、毅然通电反蒋,震撼敌营

  1927年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是历尽艰辛的一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大批共产党人惨遭杀害的严峻时刻,革命力量受到重挫。就在党的事业处于危难之际,叶剑英—一位颇有声望的国民革命军将领在此时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6b752255dab80be2eb6510647e755471_263ed3d1b2655752.jpg

北伐战争中,叶剑英因英勇善战,指挥有方,颇受蒋介石重视和信任,他是极少数可以带枪佩剑进入蒋介石房间的人之一,先后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1军总预备队指挥部参谋长、新编第2师师长等职。后来因蒋介石背叛革命,一直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叶剑英一下被推到命运的十字路口。是留在国民党军队中升官发财,还是走一条充满艰辛的曙光之路?这位30岁出头的军官经过深思熟虑,毅然选择了后者。通电反蒋后,全国震动,蒋介石开始怎么也不相信,叶剑英来到武汉,被第2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请到国民革命军第2方面军第4军任参谋长。在此期间,叶剑英找到共产党员李世安,再一次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李世安秘密找到周恩来,向他汇报了叶剑英入党的想法。周恩来听完李世安的汇报,回想起自己在黄埔军校时与叶剑英的接触,坦然说道:“他的底子我知道,是好的,我们应该表示欢迎。”

  7月上旬,武汉革命形势急转直下,在汪精卫“分共”前夜,经周恩来同意,中共中央批准叶剑英为中共正式党员。为了工作需要,叶剑英的共产党员身份暂不公开。叶剑英由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


  3、拯救叶挺、贺龙

  “八一”南昌起义前,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谋长的叶剑英,得知汪精卫企图利用庐山开会为由,诱捕、加害叶挺、贺龙,将叶、贺这两只我党掌握的部队包围缴械的消息后,立即冒着极大风险连夜徒步下庐山,为了不让敌人起疑心,假装游览甘棠湖,和叶挺、贺龙等商量对策。当叶剑英坐的小划子来到烟水亭附近时,叶挺、贺龙以及第二方面军指挥部秘书长高语罕、第四军政治部主任廖乾五已经赶到。他们互相招呼着,叶剑英邀请大家登上同一只小划子。待划到湖中心时,四人把焦急的目光朝向叶剑英,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情。

  叶剑英压低声音对叶挺、贺龙说:“他们要你们二位上庐山。”显然,大家都明白,“他们”指的是汪精卫和张发奎。

  贺龙说:“要我们上山,搞什么名堂?”

  “名义上是避暑,商议军情,实际上是要把你们扣起来,解除兵权。”接着,叶剑英又讲了汪、张在扣押叶贺的同时,令贺、叶部队到九江、南昌之间的德安一带集结,然后以3个军的兵力,包围贺、叶部队缴械的阴谋。

  叶剑英说“叶师长,你当然不会去”。叶挺问:“贺军长,你上不上庐山?”

  贺龙说:“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我们不上庐山,也不去德安,只去南昌!”

  最后决定,叶、贺不上庐山开会,不执行将所辖部队集中到德安的命令,而是于7月26日前后开拔,沿南浔铁路开赴南昌。汪精卫的阴谋未能得逞,起义的主力部队迅速开赴南昌。

  叶剑英不顾个人安危,坚定机敏地策应了起义组织准备工作。


  4、说服张发奎,不追贺叶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听到起义消息的张发奎立刻召集第4军军长黄琪翔、参谋长叶剑英等高级军官开会,准备火速追赶已经撤离南昌的起义部队。叶剑英劝张发奎直接开往广东,以不追叶、贺为上策。他分析战局道:总指挥早就想南下广东,实现总理遗训,重新北伐,目前正是时机。我们原想去广东,李济深是反对的,现在我们放叶、贺的队伍到广东去,李济深招架不住,必然来请我们出兵相助,我军便可打起援师的旗号,直趋广州。这样比跟着叶、贺屁股打,两败俱伤,要胜一筹。假若在此尾追叶、贺,徒耗兵力,别说不一定赶上他们,即使捉获,我们仍无立足之地,何谈北伐统一!

  叶剑英所说正合张发奎占据广东的心愿。于是张发奎放弃尾追叶、贺的计划,让部队朝着广东南雄分道前进。这样一来,为南昌起义军减轻了来自敌军的压力,客观上为南昌起义军保存实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5.参与领导广州起义

   a410981c734e36d5eec63a9a85b27ad.png

继南昌、湘赣边界等地起义后,中国共产党又发动和领导了广州起义。

  早在1927年8月4日,国民党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的2000多名学员乘船抵达九江,中共中央原想让他们参加南昌起义,因为途中受阻,到九江时起义队伍已经陆续从南昌出发南下。这时的张发奎开始“清党”。

  为保存革命力量,叶剑英时刻关注着这支部队。他也明白,不能对张发奎心存幻想,要千方百计地控制住这支基础良好的队伍。他找到合适的机会,对张发奎说:“把这些学员收编过来,会壮大第二方面军的力量。”

  张发奎一心想扩大自己的实力,便亲自出面交涉,将其改为第二方面军第四军军官教导团。教导团团长原由第二方面军参谋长谢膺白兼任。一次,他和叶剑英交谈时说:“这个教导团不好管呀,我是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我早就不想兼这个团长了。”

  叶剑英毛遂自荐,趁机说到:“参谋长,你的事多,不兼任这个团长也好。如果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我就先代你管着,怎么样?”

  谢膺白立即表示同意,张发奎也批准了。于是,叶剑英对张发奎虚以应付,面对学员时则给他们悉心教导,稳住军心,鼓舞士气。在极不安全的动荡时局下,叶剑英带领军官教导团跋涉千里,到达广东,使得教导团的大部分学员(约2000人)保存下来,成为广州起义的主力。

  9月底,叶剑英从南雄到达广州,与张太雷、阮啸仙、恽代英、苏兆征一起开始了广州起义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他还寻机哄骗张发奎扩编了第四军警卫团,并推荐地下党员梁秉枢为团长,使警卫团成为广州起义的重要力量。

  11月中旬,粤、桂军阀之间为争夺地盘爆发战争。中共中央要求广东省委乘机发动广州起义。

  11月26日,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从香港返回广州,秘密召开了会议,具体研究了广州暴动的准备工作,决定乘张发奎粤军主力调往肇庆、梧州一带,广州市内兵力薄弱的有利时机,组织共产党所掌握的第4军教导团和警卫团一部以及工农武装,举行武装起义,并成立了起义军总指挥部,叶挺任总指挥,叶剑英任副总指挥。起义原定于12月12日举行。起义前夕,张发奎对起义的计划有所察觉,准备解散起义主力教导团,在广州实行戒严,并调其主力部队赶回广州。在此紧急关头,中共广东省委决定提前于11日凌晨举行起义。

  12月11日3时许,在张太雷、叶挺、黄平、周文雍、叶剑英、杨殷等领导下,教导团全部、警卫团一部和工人赤卫队7个联队和两个敢死队共3000余人,分数路向广州市各要点发起突然袭击。叶剑英指挥的教导团首先打响了广州起义的第一枪。

  起义中,叶剑英根据广州的地形特点,用兵布防,使起义一开始就比较顺利地占领了大半个广州。叶剑英冒着枪林弹雨,亲自在长堤一带指挥作战。起义军民经过10个多小时的战斗,歼灭市区守军大部,攻占市公安局、国民党广东省政府等重要机关。当日上午,成立广州市苏维埃政府。

  12日,张发奎所部3个多师和在市区的残部,在英、美、日、法等帝国主义的军舰和陆战队支援下,向起义军反扑。起义军前仆后继,浴血奋战,但终因众寡悬殊,遭到严重损失,张太雷和许多起义者英勇牺牲。为保存革命力量,起义军总指挥部于12日夜下达了撤出广州的命令。起义军余部1000余人于13日凌晨撤出广州,在花县(今花都)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4师,后转至海丰、陆丰县境,加入了东江地区的革命斗争,另有部分人员转移到广西右江地区,后来参加了百色起义,还有少数人员撤往粤北韶关地区,加入了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军余部,后来上了井冈山。

  广州起义,是对国民党反动派叛变革命和实行白色恐怖的又一次英勇反击,是在城市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大胆尝试,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很大的震动。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起义军民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给了中国人民以新的鼓舞。


  6、截获张国焘密电 挽救党中央

     8d24cdd0391f9e57cbe83bfb0ad804c9_d6705cbb0f14b5f0.jpg

1935年6月,红一、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地区胜利会师。中共中央决定北上抗日,创建川陕甘根据地。但张国焘却要南下,极力破坏团结,阻挠北上。8月的毛儿盖会议上,中央决定分左、右两路过草地北上甘南。9月9日,张国焘给前敌总指挥部政委陈昌浩发去密电,要他们“南下,彻底开展党内斗争”,企图危害党中央。密电到达时,恰逢陈昌浩正在向部队讲话,陈昌浩讲话不喜他人打扰,机要员就把密电交给了在会场门口的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叶剑英。叶剑英看完密电后,认为情况万分危急,立即冒着生命危险迅速而秘密地将密电送给了住在附近的毛泽东。毛泽东看后就把密电主要内容记在了卷烟纸上,到隔壁房间叫来张闻天和博古,两人看了电报大惊失色,博古提议:我们应立刻离开险境,并要叶剑英不要回前敌总指挥部,以免遭受不测。叶剑英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他说“如果我不回去,恐怕你们就走不了了,还有直属队很多同志,也不能丢下他们。”随后叶剑英从容地把电报装进口袋,对毛泽东等人说:“我看你们还是早点离开这里,赶紧到三军团去”,毛泽东点点头:“我们拂晓前就离开,老叶,明天早上,你可要早点来呀”。叶剑英向毛泽东等挥手告别,又镇静地悄悄把密电带回会场,当时陈昌浩还在讲话,会议结束后,叶剑英才把密电交给陈昌浩。

  党中央据此立即在巴西三军团驻地召开紧急会议,决定迅速率领红一、三军团主力北上,当天夜里就离开了巴西,脱离了危险境地。叶剑英回到驻地,也以“打粮准备南下”的名义,率领军委纵队脱离险境赶上北上的红一、三军团。事后,毛泽东曾多次深情地谈起此事,说叶剑英同志在关键时刻“救了党,救了红军”,还风趣地用手掌在自己脖子上比划,“要不是剑英,我的脑壳可能被张国焘拿去了。”并称赞叶剑英:“诸葛一生惟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