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曾经接触过一个孩子,小时候可能智力发育有缺陷,在小学的时候明显的比一般同学“笨”,当然也受其他同学的欺负,作为老师也没有对此采取有效的干预。家长没有办法,就中止了该孩子的学习,使这个孩子脱离了孩子的世界。家长为了让这位孩子有活干,就让他放羊,这样,这孩子的童年就与羊一起成长。他脱离了小伙伴,脱离了同学与朋友,在一个孤独的世界里变得越来越笨。他几乎不能够与人正常交流,行为活动按照自己的思维来做,违法的事也做了不少,当然也不能对他追究任何责任,因为,谁也不把他当作一个正常的公民对待。如果让这个孩子接受完正常的义务教育,如果在学校中教师能对他因材施教,让他在成长环境中不断接触到他年龄阶段适合接触的伙伴与同学,或许他的人生会是另外一种景象。当然,这个孩子长大以后,随着同村的一个邻居去了外地打工,在外面接触的人多了,也学会了一些简单的待人接物的道理,也能给人做一些正常的交流,还学会了“打饼子”的手艺,基本上能够自食其力。多年来我一直反思这件事,常常对教育工作者该如何对待这一部分孩子,感到忧虑。事实上,我们从事教师职业,都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学生,对有些优秀的学生我们都会对他们赋予厚望,对于成绩差一些的学生老师们常常忽视,特别是对一些身体或者智力有障碍的学生,有许多老师将他们放弃。这其实是我们教育者对这些孩子人为的伤害。如果他们生来的障碍是我们无法克服的话,那么我们对他后天的关注、教育不够,则是一种犯罪。我们确实应该探讨一切教育的可能,一个孩子如果能够进入学校学习,不管他们智力上的缺陷如何,即使他们学不会课本的知识我们最起码应该对他们给予关注与爱,尽可能的给他们提供一个适合他们的人文环境。因为,他们以后生存的世界,更多是一些“正常的人”

  下面的案例,是一位实习老师讲述的他所代的班里的一位“傻孩子”的故事,让人看后心酸。

  案例:“我们班的傻孩子”

  我们参加“顶岗支教”实习工作时,被分配到一座山区的小学。初为人师,难免紧张,但更让我想不到的是,我的班里有一位“傻孩子”。据说他母亲有精神病,他父亲也有生理缺陷。他一人坐在靠窗户的座位上,一副痴痴傻傻的模样。我第一次登上讲台的时候,一眼就看见他,在座位附近,手里拿着碎纸片,左蹦右跳的样子,脑子里就蒙了。就连同学们喊了“老师好”后,我应该说“同学们好,请坐下!”都忘了。接下来的课,我不知道是怎样上完的,回到办公室的时候,满脑子都是这个傻孩子。心想,怎么这么倒霉呀,别的实习同学班了的学生都活泼可爱,至少正常,怎么我的班里却有个傻孩子呢,接下来怎么办呀?

  就此,我咨询了这个班的班主任,她说,你不用管他,只要他在课堂,不捣乱不过分地影响别人就可以。很长一段时间,我其实也试着无视他的存在,可是越不关心他,就越关注他的一举一动。

  慢慢地,我适应了这样的生活,与班里的同学相处也很好,就是这个傻孩子,始终是我心里的“结”。

  有一天晚上自习课,我安排同学们练习新学的单词与对话。我要求同桌之间对话,并默写。就在大家热火朝天地进行时,那个孩子向我走来了,手里拿着英语书,书是倒的,脸上带着笑。我想:他要干什么?不会捣乱吧!“老师,我也要写吗?”,我的天呀,他不仅没有捣乱,而且还破天荒第一次要求写作业。我给他布置了一个极其简单的作业,他兴高采烈地回到座位上。那节课,他特别乖,没有左蹦右跳,没有爬来爬去,我想他也是懂事的孩子。

  自那以后,我注意研究如何教育这个孩子,每次上课,总给他布置一个与众不同的作业,比如让他抄写课外书籍,尽管我教的是英语,也布置他抄写语文或其他学科。他不再捣乱,我也不为课堂教学而烦恼。

  实习的日子很快就要结束,同学们积极的筹划给我开欢送会,我感动得一塌糊涂,竟然在办公室流泪。突然,“咚咚咚”有人敲门,我赶紧抹了下眼睛。推门进来的是那个傻孩子。我惊讶,他来干啥?我还没有回过神来,他就跑到我的办公桌前,说“老师,这个给您”冲我一笑,拔腿就跑。原来是一只纸船,折叠的很好,上面还有一行歪歪扭扭的字,一看就知道是这位“傻孩子”的作品。看到这个孩子给我的“礼物”我刚刚收住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小船是我教他叠的,一次他在教室里捣乱,没办法,我把他叫到办公室,教育他是无效的,我就教他如何叠纸船,并告诉他,如果觉得无事可做,就折叠这个。没想到,一句不经意的话,对他真的产生了影响。此后,他在课堂上要么完成我布置的作业,要么折叠纸船,而且还折叠出了“爱心”。哎,这个“傻孩子”我一直牵挂着。

  上面的案例是让人感动的,这位年轻的实习老师,对待这位“傻孩子”的态度与做法令人深思。或许,我们一般的老师遇到这样的同学,会选择放弃,或者用一些强制的办法,让他遵守纪律,也许会千方百计地让这位同学早点离开校园。这位实习老师,尽管思想上也有过烦恼、抱怨与动摇,但她克服了。她关注这位同学,研究这位同学,尽管没有在作业上对他有过多的要求,但她对这位“傻孩子”充满了爱心。“爱心”是解决师生之间一切问题的万能之法,“傻孩子”也能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同时,他也表达着对老师爱的回报,在教室里安心抄课文,不捣乱,在老师临别的时候,笨拙地送给老师一个“纸船”,祝老师一帆风顺等。这就是爱的教育,其实没有那么多高深的理论,它就在点滴的关爱中。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