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请柬送到魏巍面前,是燃烧着几千颗烈火的心,怀着出 征的美好憧憬,向魏巍发出邀请的。
“北京石油地质学校首届毕业生”,魏巍拿着邀请信,默默 念叨着,考虑着应该给这群石油尖兵们谈点什么。他又习惯地 在办公室踱着步子,而且是不停地,这样,思路就会被打开,那 些远的、近的、杂乱的、零碎的材料排成队,到他的笔下集合 了。
这群青年学生们,不容置疑地是《谁是最可爱的人》的读 者,同时,也是在青年中刚刚开展过的“什么是幸福"大讨论的 参加者,当然,魏巍为这场讨论所作的总结性的文章《幸福的花 为勇士而开》,他们一定读过的。
发生在建国初期的这场大讨论,围绕着“两个阶级的幸福 观”问题,深入到每个青年人的心里。可以说,为这一代青年改变 新中国的落后局面,开创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新时期,奠定了牢 固的思想基础。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全国民主 青年联合会副主席的魏巍,责无旁贷地应诺了《中国青年》编辑 部的重托,热情地参加了议论,他结合自己的个人经历,翻阅了大 量的反映青年思想动态的材料,写了上面的文章,发表在《中国 青年》第二十三期上。
它象一声喉亮的号角,集合了那么多为真正的幸福而献身的 青年。一时间,写给魏巍的信从祖国的四面八方飞来,有青年人的 热情,有老年人的思索,有进步者的鞭策,有落伍者的奋起…… 那些日子里,在青年人当中象谈论《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样,那 样热烈,那样激昂,那样由衷。魏巍每每想起,心中就激荡起不 平静的波浪。还有什么比看到自己的耕耘获得胜利果实的心情更 愉快的呢?
在无数封火辣辣、情切切的来信中,有这样一封,它是东北 一个煤矿工人写的:“你的文章不但有美丽的词句,美丽的外 形,而更主要的是有美丽的心灵,伟大的思想,这些都深深地感 染了我,教育了我,照亮了我的心,解开了我思想上最苦脑 (恼)的一环。……你说,一个人应该努力去开拓这个美丽的精 神世界,让它丰富宽广起来,让它发出火光和音乐一般的声响', 而我过去的精神世界呢?……津津于个人的小成就,日夜所思虑的 不外乎个人、个人……个人的家庭,个人的婚姻,个人的工资, 简直成了个人主义者。……你的这一声警钟敲得多响,让我睁开 了睡眼,回到了集体,开始接触幸福的边缘,叫我怎么感激你 呢?"
一批清华大学的学生开始时对分配他们的工作不满意,认为 画图和实验员工作“下贱”,“低人一等”,看了魏巍的文章后 来信说:“我懂得了什么是幸福,我的工作是幸福的,我热爱我 的工作,也就更热爱幸福。”
请听听一位基督教徒的反响吧一“它给我确切指明了什么 是真正的幸福。用一句话说,人生的真正幸福就是用自己的双手 和大脑去创造。创造的越多越会感到幸福。”
有一封来自西北牧区姑娘的信写道:“你的文章是那么强有 力地吸引、感染、教育着我,……它曾鼓舞我克服了多少困难 啊!……我感到自己的工作是有趣的、有意义的,当人民需要我 在这里,那么即使这里是零下io(rc,我还是感到温暖,即使太 阳晒干了我,我也不感到热,因为在这里我可以尽我之所能地为 人民工作,的确,这种滋味是难以形容的。”
一颗颗心敞开着,飞向幸福,飞向祖国所需要的地方。飞向 他们的知心朋友。确实,在青年人心目中,魏巍这个名字是他们 信赖的,是他们仰慕的星。
好了,收起铺在桌子上的《东方》的稿纸吧,把那些人物、 故事先请到一边“休息"吧,他的心已闯进了一片绿荫的世界, 他准备和青年们谈心了。
一九五五年五月二十四日,魏巍来到那群渴望他到来的石油 尖兵中间。会场是严肃而活泼的,一双双闪光的眼睛看着他,静 听他黄河水般雄浑,有力的、杨柳春风般委婉,动听的谈话:
“勘探队员们,年轻的朋友们!你们在整装待发,准备走向 远方。……你们将要到遥远的戈壁滩,到吐鲁番,到柴达木,到 酒泉和四川去了。你们将要同你们留恋的北京告别、同天安门告 别,同你们的学校生活告别。我向你们,出征的战士们,深深地 祝福!”
会场上很静,魏巍只看到眼前黑色的、白色的、花色的人海 里,在静静地扬着小帆,其他什么也听不见,只听到自己的声音 在扩音器的喇叭里震响。魏巍为青年们描绘了一幅这样的图画:
“生活,假若拿走路作比的话,你是行走在山地,而不是行 走在平原。平原,一抹平川,即使有一丘、一壑,也看得清清楚
楚,走起来轻松省力,但也平淡无趣。而山地却不大相同:时而 有开花的山谷,时而有唱歌的溪水,但却不是没有悬崖、绝壁, 不是没有恶兽、风险。……可见,所谓走向生活,那意思就是 说,走向斗争。”
一位女青年从台下走来,递给魏巍一个纸条,打开后,是一 首诗,魏巍见机行事,大声朗诵了:
“我是勘探队员,
我是青年团员,
今天,我们长了翅膀,
要想飞得最高最远:
飞向柴达木、飞向吐鲁番,
但分到了酒泉、四川,
也大笑得鼻孔朝天!”
显然,这首诗的突然出现,为会场平添了气氛,大家立时活跃起 来,人们纷纷把眼光投向递诗的这位女学生赵陵玲身上,似乎是 感谢她道出了共同的心声。
亲历这次讲话的同志告诉魏巍,这次鼓动性的演讲非常成 功。它将对青年人又是一次强烈的震撼。
一九五五年第十一期《中国青年》上,以《祝福走向生活的 人们》为题,发表了这次讲演的内容。魏巍又一次听到了远山的 回声。
这件事,在魏巍来讲,也是对自己思想的一次“大检阅”, 他在说服青年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走向艰苦,走向斗争的时 候,也进一步促进自己摆正个人和集体利益的位置。那时,他还 有一个想法,很想对我国石油战线上那些新生的大军,作进一步 的了解,因为我国的现代化腾飞,实在离不开他们啊!
当那股蓬勃的朝气鼓荡在他的心里时,当那群石油尖兵肩负 希望奔赴祖国待开发的土地时,当祖国正摆脱贫困向繁荣、昌盛 进军时,国际上刮起了动荡的风云,平静的生活不平静了。
一九五六年,含泪的夏天,震撼世界人民每个人的心灵的事 件发生了——斯大林逝世了,愁云中又夹进来自匈牙利暴乱的枪 声,这一切,不能不影响到中国,不能不震动魏巍的心灵。魏巍 走在街头,仔细观察过人们的表情,在各种集会时,留意人们的 谈吐,在阅览报纸时,认真分析社论、消息的内容,逐渐,魏巍的 心里揣摩到一种东西,和以往不一样的东西。
似乎,在中国的上空,笼罩了一层乌云,真是呵,“风乍 起,吹皱一池春水”。刚刚兴起的蓬勃的经济建设形势,刚刚砌 筑的建设祖国的思想堡垒,面临着一场风暴的考验。
魏巍思索了很多。
这场来自国际的、国内的风云,首先,影响到上层建筑中的 敏感神经 文艺战线。
一场关于反“公式化、概念化"的创作倾向的大讨论,在文 艺界展开了。比如,有些作品写结婚之夜谈生产啦,还有的作品 不敢正视矛盾和冲突,在那里隐蔽缺点和错误,粉饰现实生活 啦……怎样正视这些问题呢?魏巍心想:一个新生的国家,当它 步入正轨时,需要逐步理顺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法律的等 等各种关系,及时总结,及时改正,才能不断推向前进。
中国作家协会第二次理事会,为此专门召开了会议。会上大 家各抒己见,保持着一种不是传统的传统作法,老的说了,中年 说,中年说了,青年说,没有争吵,更不会打架。但思想上的芒 锋却咄咄逼人,起码魏巍的发言是这样。
首先,他说了个“眼前”的话,反对“公式化、概念化"、 首先从我们自身反起,讨论发言不准念稿子,怎么想的就怎么 说。
的确,他没带任何成型的文章,在那么多名家、学者面前, 谈出了自己的认识。有几段话是很精采的。他给这两化圈定了这 样的定义:“公式化、概念化正是主观主义与教条主义在文学艺 术上的特殊表现形态。……公式化、概念化并不是现实主义的幼 稚阶段,也不是现实主义的近邻,甚至于也不是现实主义的远方 儿孙!"
造成问题产生的原因,他认为,不是不熟悉生活和缺乏艺术 经验,更不是有人指责的是批评家一手造成的,其根本原因是作 者对待现实生活的态度。“作者是真正忠实于现实生活呢,或者 现实生活只不过是作者手中可以任意左右的玩物。对于一个现实 主义的作家,尤其是现实主义的革命作家来说,他首先就要给自 己订一条鲜明的不可动摇的法律。这就是无限忠实于生活的真 实,尽毕生之力鞠躬尽瘁地获取生活的真实,就象我们忠实于 党,忠实于人民,忠实于自己的国家一样。在我们的手里,现实 生活是我们庄严的,严峻的工作对象,而决不能是也可以这样、 也可以那样地随意轻侮的东西。作家的党性决不是由肤浅的、廉 价的口号来体现的,深刻体现党性的是作品的高度的、历史的真 实。"
对于写作中不敢正视矛盾和冲突的现象,魏巍也谈了自己的 看法。“我认为这种现象是缺少革命热情甚至是对人民缺少信心 的一种表现。我们的党是久经考验的党,我们的人民是闯过狂风 大浪、闯过无数在当时看起来是无法克服的困难的人民。……我 们既敢作大胆、热情的歌颂,也敢作有利于人民的大胆的和热情的批评!”
发言的语调是缓慢的,锋芒是犀利的,这在年仅三十六岁的魏 巍来说,却表现出政治上、艺术上的成熟。
饭桌上,魏巍和孩子们吃着饭。上学的大女儿说:“爸爸,学 校里规定开运动会时一律穿兰色的运动服,白色的运动鞋,可 是,很多同学买不起,他们不参加了。”
魏巍随声附和着:“没运动衣就不穿呗、为啥一定要穿? ”
“学校的规定啊!"
“你们学校也在搞不实在的东西……”
魏巍放下碗筷,自语着,啧怪着。心里感慨着:刚刚解放的 国家啊,人民还穷啊!
一天,多年不见的老战友钟仁标,突然来了。当这位大渡河 的机枪射手、老一团的红军战士站在魏巍面前时,竟是这样的模 样:洗得发白的旧军装,领子、肩上都补着补钉,一双布鞋歪歪 扭扭,有一只底子似乎开了线。多皱的脸上那双眼睛象布了一层 雾,背驼了,一双茧手粗糙得象树枝子。
魏巍一家人热情地招待了他。秋华特意上街买来鱼和肉,尽 心宽解这位老战友的愁怀。
把盏中,魏巍了解了老钟的情况。解放初,钟仁标解甲归乡, 在山西的一个供销社当过秤员,每月二十七元工资,养活五口之 家,生活困难啊!
魏巍将老钟的情况向上级反映后,和秋华商量,临走时给了 老钟五十块钱,克服暂时的生活困难。
魏巍送老钟上路,反复重复着“生活会慢慢好的”这句话,
但自己心里知道老钟肩上的担子有多重,他要战胜多少困难 啊!
“没有享受胜利果实的战友啊……”魏巍默念着,心里很痛 楚。怨我们的国家太穷了,怎样才能过上好日子啊!
望着老钟的背影隐去时,魏巍的眼泪簌簌地流下来,眼镜前 一层白白的薄雾。
事隔不久,钟仁标得了癌症,病魔竟无情地伸出罪恶的手, 掐住了他的咽喉。通过关系住进北京的苏联红十字医院治疗。 魏巍和爱人买了营养品到医院去看他。战友患难相见,格外亲 切。
老钟知道自己病情的严重性,预感到病魔很快会夺去自己的 生命,颤危危地拉住魏巍的衣角,说出了心里的话:“我活不了 多长时间了,孩子们怎么办?兰英她……还年轻啊!”
魏巍只好安慰他,说:“你放心吧,病会治好的,孩子们也 一年年大了,我们帮助。”
当年魏巍参加“人大"会议,到河南视察时还惦记着钟仁标 的病,他听说开封有一个叫娄连成的土医生有治食道癌的偏方, 便冒着大雪找到铁牛村,从娄医生那里买了两副中药,又装匣子 寄回去。老钟满心欢喜地服了药,吐出了很多脏东西。以后,娄 连成受魏巍之托,竭尽医道之德,来到钟仁标的家里治疗,但, 老钟得的毕竟是“不治之症”啊,一片赤诚也没有挽留住钟仁标 的生命。
面对现实,魏巍只有洒下一把又一把泪花。
这段时间,有一股不可遏止的诗情冲击着魏巍,觉得对党、 对人民、对自己有许多话要说,有许多情要吐,他几次和身边的 同志说起过这种考虑,夜深人静时,他也心驰神往过,但当他伏 案把笔时,又形不成思路,几欲不成,又放下了。
但魏巍相信:对于一个诗人来说,如果他没有一颗热烈的爱 人、怜恤人的赤子之心,靠技巧上的绝招是无济于事的。
九月间,党的“八大”召开了,当魏巍坐在收音机前,聆听 那些大会的振奋人心的广播消息时,他的诗情之门顿时打开,对 党更是对同志对自己,放开了歌喉:
“我也不担心险恶的风浪,
我的同志是英勇无双,
当黑云卷着恶浪涌来,
我的同志会加倍坚强。
那末是什么该我们瞥惕,
我们是这样强大无敌?
任何敌人都不能战胜我们,
只有骄傲可以毁坏自己!
同志呵,让我们常常劝勉:
多亲近泥土,亲近风雨,
让身上总带着汽油的香味,
让身上总带着稻花的气息!”
诗言志。它不正象一面锂亮的镜子,照出了一颗为民的拳拳之心 吗?
十二月,魏巍作为代表,出席了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随参观团要到河南视察。临行前,突然收到来自河南乡下的一封 信,这件难忘的,已逝去二十多年的往事,一下子闯进了魏巍的 心里。
拆信一看,那纤细秀丽的字迹,原来是蔡芸芝老师写来的。事 情终于清楚了。不久前,河南的《教师报》恳请魏巍写一篇文章, 最好是关于学生和老师方面的。魏巍只好从命,他的思想回到了 童年,对那时的儿童世界作了一番遨游。题目是《我的老师》, 文中以深沉留恋的感情回忆了一位教师:“最使我难忘的,是我 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大约有十八、 九岁。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 温柔和美丽的人。
“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象要落下 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 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 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呵。
“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都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 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 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 么的依恋……"
这篇文章被蔡芸芝先生看到了,失去二十多年的记忆重新回 到两个人的心上,怎么不令人高兴呢!
魏巍知道蔡老师现在河南的一个农村任教,虽已霜染白发, 仍做着培育花朵的工作。魏巍在信中热情赞扬了她这种精神,并 倾诉了师生离别之情。蔡老师又很快寄来一信,说:“大旱望 雨”。
这段美好的经历,给魏巍带来了意味深长的记忆,一直珍藏在心里。
故园行,对于一个久别故乡的游子来说,他是多么冲动啊! 不知是哪位作家说过,游子是母亲心头的风筝,感情的线缕,把 故乡与魏巍联系在一起,那里的泥土,那里的草叶,那里的语 调,都蕴藏着他思念故里的厚重乡情。魏巍自从一九三七年离开 郑州,一九五。年五月,曾回过一次家,那是他从西北战场的宁 夏出发,和爱人刘秋华一同回去的。第一次回家的情形,魏巍还 清楚地记得,因为归乡心切,竟把家门口走过了。
魏巍的家住在郑州东大街魏家胡同。沿胡同走进去,是一座 座零乱不整的小院落,虽然历经多年变迁,历史的旧貌未改,岁月 的痕迹处处可寻。
胡同是长长的,每隔不远便有一个门,就是一户人家。魏巍 的家是这条胡同从头数的第二个门。好象没有什么正儿八经的大 门,两堵墙夹一个门板便是门吧!迎面是一棵椿树,碧绿的叶 子,细细的枝干,不用问,早年它并不存在。再折向北,便是一 栋坐北朝南的脊式房屋,建筑古老,榛木漆黑,岁月的烟火熏就 它苍老陈旧的容貌。魏巍曾听说,在他爷爷那辈时,日子过得尚 好,有车有马,房屋也讲究些,也许这幢旧房就是那时遗留下来 的。
魏巍小时的住房正是和正房连山的那间,低矮、狭窄,支撑 不住岁月的压迫,已几乎塌落。魏巍幼年的诗情及理想、抱负, 就是在这间小屋里孕育的。
正房前有一棵郁郁葱葱的大椿树,苍劲葱茏,历经过“二•七"大罢工的风暴,听闻过抗日战争的枪声。魏巍小时候在炎热 的夏天,常在那片树荫下摆桌写字。儿时,他的文学灵感,曾在这棵大椿树下飞翔:树是怎么生长起来的?是一粒椿树籽,驾着 大风飞到自家院里的吧,它落下了,生根抽芽了,是一场又一场 的春雨给了它繁茂的生命啊!
这次魏巍回来,想细细地看看他的家乡,尤其是解放后的家 乡,它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到底”两个字在魏巍心里尤为强 调。他住在郑州市郊老坟岗的交际处(“人大”代表参观团都住 此地)离他家要走很远一段路程,他是“人大”代表了,又有了 些名气,魏巍给自己立下了规矩:打消“衣锦还乡”的派头。他 徒步当车,晨阳里匆匆上路,走到有景致的地方,故意放慢脚 步,尽情探寻历史的痕迹,对比出变化的差异。一座破房子没有 T,代替的是一个新的院落;铁路道叉旁的小房子还在,又刷了 一层新的黄的颜色;通到十字街的路拓宽了,只是还不平坦…… 那怕是一砖一瓦的变化,都能激起心头的波澜。
魏巍边走边看,边看边想,他依然想着旧时繁华的十字街, 自家门前千碾万轧,浮尘飞扬的、凹陷的车道沟,眼睛还在一扇 扇门上搜寻“妙手回春”、“吉祥如意”、“龙凤吉祥''的匾 额,不知不觉,又走过了自己的家门口。当他返回来时,一进胡 同口,恰巧碰上了他二嫂,魏巍向她打招呼,二嫂竟认不出他来,疑惑地问:“你是谁呀?"
魏巍摘掉帽子,露出宽宽的额头,二嫂才如梦初醒,喜不自 禁地说:“原来是你啊!快回屋,秋华他们怎么没来呀? ”
魏巍告诉二嫂,这回是“人大代表”视察河南顺便来家看 着。
晌午,魏巍执意不在家吃饭,领着二嫂全家在十字街饭馆吃 水煎包,那是他小时候最爱吃的饭食。在他的记忆里,这里挺热 闹,街道两边卖啥的都有,冒着热气的“锅盔”、散着香味的烧 鸡,吊着的一片片新鲜的猪肉、牛肉。那时候,魏巍上学放学路 过这里,只是看看一饱眼福而已。似乎,二十年过去了,这里变 化不太大,旧时的印象处处可寻。
在父母生育自己的小屋里,魏巍展转思度,一股思亲恋母之 情油然而生。这间屋子很暗,父母先后都是在这间房里死去,至今,魏巍走进时,还有一种恐怖感。这是小时候那种凄惨的生活 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的投影。在这间屋子里,除了熟悉的四壁灰墙 之外,魏巍还从柜子下看到了小时候坐过的一张矮木凳,门旁摆 着母亲放衣物的木橱,晚上点的玻璃瓶小油灯似乎还是二十多年 前的那一个。魏巍一阵悲怆,念道:“穷神还未走啊!”
“母亲虽然破肠扒肚地生育了自己,但愁苦的岁月过早地夺 去了她的生命,我没有报效母亲一分钱的东西,甚至连她的名字 都不知道……”魏巍在心里念叨着,一阵阵内疚和惭愧。他要寻 访母亲的身世,然后,到坟上,洒一掬儿子的泪水。
郑州城东十五里之遥,有个叫庙张村的村庄,就是魏巍母亲 的出生地。一天,魏巍来到姥姥家里,自然,看到的都是后辈人,他了解到母亲的真实情况。
魏巍的母亲叫张瑞云,生在一个破落家庭。她的父母尊孔 孟,识礼教,所以她也学到了一些五经四书上的知识,学得一些 文化,能看唱本,看旧戏,不用别人解释,里边的唱词她全能领 会。所以,魏巍小时候读书用心,早慧天成,与母亲的教养启蒙 有着直接关系。
他母亲在家生活的那些年月,家境衰落,已不是“丰衣足 食”的景象,生活已趋拮据,等嫁到魏家,生活就更加困难。灾 年荒月,掐芝麻叶、榆树叶充饥的事,在魏巍脑子里印象很 深。父亲为生活所迫,四处奔走,久不回家的现象,竟也成为被
小同伴们用来挖苦魏巍的材料,时隔多年,这印刻在心灵上的记 仍不能泯灭。
魏巍把母亲的生平一 一记在小本子上,生卒年月,脾气喜 处事为人,主家操务,笔录得详细认真,以志对母亲的怀念。
又一天,魏巍邀了几位要好的家乡朋友,套着一辆大车,到 父母的坟地去。魏家河在郑州城南二十五里地处,是魏家的祖 坟。父母去世时是葬在城东的一块地里,后来此地盖房,由一位 堂姐负责迁移过来。
北风呼呼的呜咽之中,魏巍挥掀将一块早已准备好的石碑立 在父母的墓上。上写:
父魏怀珍
母张瑞云之墓
落款是魏鸿杰及其子女敬立。
碑上使用魏巍的真名字“魏鸿杰",是有考虑的。一是对父 母好似更亲切;二是不事张扬。因为那时思想正在解放,对鬼神之类的活动正在破除之时。
在平民小学的旧址前,魏巍独自徘徊,昔日的校舍不见了, 被一家新的手工业作坊占领了,到处堆放着杂乱的东西。他极力 寻觅蔡老师曾经上过课的教室,还想听到她那悦耳的国文领诵 声,还想看到她那苗条俏丽的身影,可是,都不见了。蔡老师已 回到她在黄河岸的家乡了,魏巍此次与她谋面的企望终于没能实 现,他只有靠旧时的记忆,在心里亲昵、回忆他旧时的老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