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师部特务连就特别亲切,一来父亲原先就是华野司令部特务团的警卫战士,属于爱屋及乌;二是我们从小到大打交道最多的部队当属特务连的官兵们。

       原先特务连并不叫这。听上去挺神秘的名字,叫“警卫连”。那时候也觉得很顺耳,说白了这就是他的主要任务,可是后来为什么要改为特务连我也无从考证,小时候曾经问过父亲:“为什么叫特务连,电影里的特务都是坏人,听上去怪怪的。”

      父亲盯着我看了好一会,表情怪异地一笑说:“你爸当年还是特务团的呢?是不是你爸也是特务啊?”

      我挠着头皮不接地问:“那为什么要改成特务连,不好听。”

      父亲终于忍不住笑了,他告诉我:“特务连也好,特务团也好,简单地说,就是执行特别任务的部队。”

       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当过兵的人都知道,一般来说,被调到特务连的兵主要有两种,一是表现优异且外形条件较好的战士;二是有体育或文艺等特长的战士。如果说还有三的话,就是有背景的战士。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要求,因而但凡分配到师部特务连的战士,大多有着高大挺拔的身姿,其中就有不少是师篮球队的队员。打篮球一直是部队传统的运动项目,部队官兵都非常喜爱,因此师团以上的部队一般都会挑选有篮球特长的战士,集中安排在师部或者团部的警卫部队,这样既可以方便今后的比赛和训练,同时也可以增加师部大院的形象分。

      考虑到战士的服役期只有短短三年,为了留住这些好不容易精挑细选出来的文艺、体育特长兵,师部会考量想办法将他们提干,就近安排在特务连、师机关或者直属部队,也就有了不少像“田大江”这样的文艺兵留在师部机关让人羡慕不已,只恨自己爹娘没给自己一副好身板。

       那些年,为了到师部看电影和游泳,我们没少和特务连的战士打游击、斗智斗勇。每逢春节前夕,师部还会从特务连抽调一个班驻守我们家属大院。夏季学生连时,我们也经常和特务连的官兵们进行打篮球、乒乓球、游泳等互动,他们也会派出优秀的战士教我们实弹射击,彼此之间的关系也伴随着我们的成长,从小时候的对立、对抗到成为彼此的朋友。

       记得有一名山东籍的战士,因为脑袋上有一块形似月亮的疤痕,被我们戏称为“小月亮”,由于经常见面慢慢也混熟了,对于我们直呼其“小月亮”也不生气,总是乐呵呵地摸摸脑袋侧面的月牙形刀疤,用浓重的山东腔说:“小月亮挺好的,可以照亮别人,也照亮我自己。”说的真好,朴素而富有哲理。

       有一回我们大院的男孩为了要偷偷混进师部看内部战争教学片,准备绕道去大院后面翻墙,可是几个小姑娘也非要让我们带她们一起去,不然就向警卫的战士告发我们。她们的无理要求当然遭到我们的严厉拒绝,没想到几个丫头片子还真告发了,而当班带队的就是这位“小月亮”战士,结果自然是我们的“行动”泡汤了,恼羞成怒之下,我们对几个丫头破口大骂,没想到,这位平时看上去挺憨厚的战士竟然愤愤不平地瞪着我们说:“俺看到你们欺负妇女,俺还很气愤的唻。”

        他的一席话非但没有吓到我们,反而引得我们哄堂大笑,而他自也咧着嘴乐呵呵说:“哎……这就对嘞,俗话说得好啊,叫好男不和女斗,有本事将来到部队去真枪真刀地干一干。”

       他的话让我们无理由反驳他,原本的火气也消失,就打算回家属大院,刚要走,身后又传来这位“月亮”战士威严地话语:“站住,把这些姐妹们带回去,丢下妇女算什么男子汉。”

        我们哭笑不得。只得领着身后的那些小姑娘们一起回大院,身后的山东腔口头禅还在响着:“哎,这就对嘞……”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