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png

李星华(1911—1979),李大钊的长女。1911 年 11 月21 日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

1932年春参加反帝大同盟。同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底失去组织关系。1935年暑假,升入孔德学院社会科学系。同年 12 月参加“一二·九” 抗日救国学生运动。1937年夏在中法大学经济系   毕业。

1940年 11 月6 日进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之后长期在延安中学教书。1942年参加延安整风和大生产运动。1945年重新入党。

新中国成立后,分别在师大女附中和马列主义学院第二分院任 教。1956年起,在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民间文学》编辑部和采录编选部负责民间故事采编工作。

1979年 11 月27 日在北京病逝,享年68 岁。

 

8.png

李炎华(1919—1966),李大钊的次女。1919 年 11 月29 日出生于北京市。

自 1931年起,先后入艺文中学、通县女子师 范学校学习。1935年 12 月参加“一二·九”抗日 救国学生运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1 月到山 西太原,参加军政训练班。

1938年7 月,参加冀东抗日大暴动。暴动失 败后,与组织及家人失去联系,长期在河北遵化县山区农村任教,后在故乡大黑坨小学任教多年。

1947年调到冀东建国学院学习,后从事干部教育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在北京市人事局工作。

1966年在北京病逝,终年47 岁。


 9.png贾芝(1913—2016),原名贾植芝, 李大钊长女婿。1913年 12 月出生于山西省襄汾县。

1935年 12 月参加“一二·九”抗日救国学生 运动。1938年中法大学经济系毕业。

1938年赴延安,在抗日军政大学、鲁迅艺术 学院学习,后从事法文翻译、诗歌创作。1943年 创办延安中学,任政治委员兼教员。1948年创办延安大学文艺系,任党总支书记兼系副主任。

1949年3 月到北平,在文化部编审处工作。1950年创办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历任党组书记、秘书长、副主席、名誉主席。

1951年到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任支部书记、编辑部主任。1953 年调入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955年任《民间文学》执行副主编。 1979年任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1980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1982年离休。

2016年 1 月 14 日在北京逝世,享年 103 岁。

 

相依为命的姐弟一家

 1927年4月28 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主要传播者之一、中国共产党主 要创始人之一、北大教授李大钊惨遭军阀张作霖绞杀,时年 38岁。1933年李 大钊烈士得以公葬之后,夫人赵纫兰即凄然长逝,终年不到 50岁。他们的 5个儿女沦为孤儿。长子李葆华a先后在东京、上海、天津、冀东、北平等地从事 革命活动,出生入死,极少音信。在民族矛盾尖锐、阶级压迫沉重的社会中, 长女李星华带着3个弟弟妹妹在北平艰难度日。当时,他们在阜成门内宫门口  头条租住一处小屋。李星华就读中法大学孔德学院高中部。李炎华考入艺文中 学住校。李光华b 和李欣华c进入北平第五十二小学读书。

大姐李星华是这个残破但坚强的革命家庭的顶梁柱,是弟弟妹妹的主心 骨。自从 1918年夏全家到北京定居,李星华一直生活在李大钊身边。她一边 帮助母亲料理家务一边上学。失去父母后,李星华承担起支撑全家的全部重 担。她白天上学, 晚上打工挣钱, 在父亲朋友的关照下, 通过勤工俭学,补贴 家庭的生活费用和弟弟妹妹的学费。她就读的孔德学校是蔡元培和北大几位教 授创办的,北大的子弟多在这个学校上学。李葆华、李星华和周作人、周建 人、钱玄同、沈尹默等人的子女都是同学。周作人帮助安排李星华给学校刻写 法文讲义蜡版,每月补助生活费 15元。为了生活和学习,她饱经生活的艰辛 苦楚,冬天手脚生满冻疮。

她时刻不忘自己是李大钊的后代,积极靠近革命组织。早在 1932年春, 她就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大同盟; 同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 参加了地 下革命工作。她借给学校刻印讲义为掩护, 为党刻印革命传单。她掩护党的地 下工作者, 参与营救被捕同志。当年初冬,因情况变化, 她失掉了党的组织联 系。这使她在生活困苦之上又增加了精神痛苦。

在极其危险和困难中,她协助整理父亲的遗文,从事了一件具有历史意 义的工作。

李炎华在有着革命斗争传统的北平艺文中学发奋读书,学习刻苦努力。 从艺文中学初中毕业后, 1935年进入通县女子师范学校。她年纪虽小,却经  历了受迫害、进监狱、被驱逐的苦难生活,磨炼得泼辣能干、刚强坚毅、性格开朗,敢作敢当、敢爱敢恨。

10.png

 1936年6 月,李星华(中)、李 炎华(左)、李光华 (右)、李欣华 ( 中前)在万安公墓为父母扫墓

 

在“一二·九”运动的风暴中

1935年 12月9 日,北平学生抗日救国大游行爆发。游行的队伍经过通县 女子师范学校时,口号声行进声嘈杂一片。队伍中有人冲着校园里高声呼喊: “欢迎通县女师的同学参加!”李炎华听到喊声,猛地推开课桌,带头跑出教 室,带领同学加入游行的队伍。

同学们高呼抗日救国口号前进,队伍也越来越庞大。当游行队伍行至西 单牌楼平津卫戍司令部附近时, 遇到军警的暴力驱散、棍棒袭击和抓捕。李炎 华冲锋在前,也被抓起来,圈在格子间里。

当妹妹在北平城里呼喊、抗争、被抓捕时,姐姐被阻挡在城外!李星华 就读的中法大学孔德学院 1928年后移到阜成门外北礼士路, 1935年孔德学院 与服尔德学院合并成立中法大学文学院。当清华大学、燕京大学两校学生游行 队伍经过中法大学校门前时,“平时态度温柔敦厚的她, 突然好像成了一头勇 猛无畏的狮子!”她站在学校大门外呐喊,招呼同学们快去参加游行。

游行的队伍在城外受阻,李星华和同校的贾芝一道沿护城河从阜成门外 走到西直门外。城门这时关得严严实实, 警察在城头上正和游行示威的同学对 峙着。在凛冽的朔风中,游行的队伍坚持终日, 爱国青年含泪向围观市民控诉日军在东北的暴行,痛斥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

李星华和贾芝相识于数月之前。这期间,他们之间曾经有过一次令贾芝永远难忘的谈话。贾芝问她:“你的家在什么地方?”她平淡地说:“我没有家。” 后又补充说:“我就希望革命成功!”李星华对旧世界深恶痛绝、对新中国充满   憧憬的强烈情感, 深深地感染了贾芝。她的爱国精神和逼人英气使他深深感到   震撼和敬佩。他们手拉着手走进游行的行列, 参加了那场激烈的斗争。他们的   爱情经受住了考验,第二年就结婚了。

李炎华在游行中被捕。事后虽释放,但因此被开除学籍,“从此没有学上 了”——她为由此失去系统地学习的机会不无遗憾。北平学联主席郭明秋到 处查问学生被捕情况,得知李炎华的身份,很快就找到了她。从此,李炎华 就在党领导下, 成为运动的先锋, 被郭明秋称为亲密的战友。她们的友谊保持 终生。

通过郭明秋,李炎华找到了党组织。更令人兴奋的是通过党组织找到了  当时主要在天津活动的大哥李葆华。李炎华在北平学联与各校学生交往中, 认 识了运动的积极参加者、中山中学的学生付敏之d。他们在火热的斗争中相识, 并肩战斗,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终于迸发出爱情的火花。

李星华未来的小叔子、比贾芝小两岁的弟弟贾植芳e ,也是一员猛将,被   称为“硬骨头”。因为参加“一二·九”运动,被警察局以“共产党嫌疑犯” 罪名逮捕, 关押两个多月。后经其伯父上下打点把他保了出来。然后, 伯父让贾植芳到日本避难兼上学。抗日战争 爆发后,贾植芳立即放弃在日本大学 社会学系的学业,回国参加神圣的抗 战事业。

李大钊年轻的女儿和她们的亲   人,无一例外自觉地、勇敢地面对   强暴挺身而出,成为“一二·九” 学生抗日救亡运动的冲锋在前的   战士!

11.png

李星华和贾芝20世纪30年代摄于北平


从课堂走向抗日救亡的战场

1936年2月 1 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在北平成立。从 1936年到 1937年, 北平民先和北平学联在西山樱桃沟联合举办了3期军事夏令营,参加的青年学 生达五六百人次, 接受政治学习和军事训练。军事夏令营为抗日战争培养了大 批青年干部。李炎华参加了夏令营活动。

1936年,李炎华和付敏之一起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地下工作中,她 住过机关,做过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处传发宣传小 册子。

为适应全国抗战形势的需要, 1936年中共中央北方局决定从北平、天津 选派优秀干部和“一二·九”运动的学生骨干到山西工作, 在太原开设军政训 练班。李炎华和付敏之于 11月到了山西太原,参加军政训练班。年底,李炎 华和付敏之在太原结婚。

1937年7月7 日, 卢沟桥事变发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北平失陷后,怒 火满腔的李炎华和付敏之带着两个弟弟李光华、李欣华回到冀东故乡, 参加抗日斗争。大姐李星华因怀孕留在北平,后又带着孩子回到河北乐亭。

1938年暑假,贾芝从山西前往延安,李星华回到北平。

7月,冀东抗日大暴动爆发。起义范围扩展到 20多个县,参加起义的人数 达20余万,抗日联军发展到 7万余人,其他抗日武装近 3万人。在中共乐亭县 委领导下,成立了抗日联军第十总队。付敏之在大黑坨、木瓜口一带组织 300 余人编入部队,并担任第十总队第一大队政治部主任。李炎华在政治部做宣 传鼓动工作, 15岁的李光华担任政治部宣传员。李炎华带领参加暴动的农民, 一起喊出“继承大钊遗志,不当亡国奴”的战斗口号。9月7 日,抗日联军第 十总队和兄弟部队经过三昼夜的激战, 胜利攻占乐亭县城。此后部队转战数百 里, 与日本侵略军多次浴血战斗, 处境十分艰难,终因敌我力量悬殊, 大部失 散。当年冬季,人员奉命回乡分散隐蔽。

暴动失败,李炎华和付敏之与组织及家人失去联系。此后她带着两个孩 子在遵化和乐亭家乡任教多年, 坚持参加敌后抗日活动, 带领妇女开展妇女解 放活动,参加土改运动。

李光华在部队负伤, 被辗转送到大黑坨村家中养伤, 仍遭日伪军的追捕。 虽然在乡亲们的掩护下脱险,但他在家乡实在无法存身, 1939年初夏避走北 平,与大姐李星华劫后重逢。

1940年 11月李星华带着3岁的孩子和二弟李光华,在周作人、贾植芳等 人帮助下到达革命圣地延安。

在战乱中,小弟李欣华与家人失散,只身漂泊。1941年到北平寻找大姐 未果,只得留在孔德学校继续读书。1943年,李欣华离开北平想去延安找哥 哥姐姐,流落甘肃平凉、陕西关中一带,辗转迁徙, 1947年 1月进入晋察冀根 据地,终于找到了阔别多年的大哥李葆华。

在民族危亡时刻,李大钊的儿女和她们的亲人们继承李大钊遗志 ,勇敢而 坚忍不拔地投入到伟大的抗日救国的革命斗争中。

 

 备注

a     李葆华(1909—2005),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1931年在日本留学时加入中国 共产党。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回国到上海,参加上海的反日爱国斗争。1932年4月到北平门 头沟等地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35年4月起任中共河北省委委员、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长、中共 中央北方局委员、中共中央北方局和中共河北省委驻京东特委代表, 1936年5月调任中共北平市 委书记。新中国成立后, 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部长, 安徽省省委书记、贵州省省委第 二书记、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等职,  是中共第十、第十一届中央委员。1982年被选为中共中央顾 问委员会委员。

b     李光华(1922—2012),1938年7月参加冀东抗日大暴动,1940年赴延安。新中国成立 后曾任中国科学院电子研究所党委书记。

c     李欣华(1927—1989),1947年1月到晋察冀根据地参加工作。一直从事教育工作。曾 任北京市大峪中学校长、门头沟师范学校党委书记兼教师进修学校校长。

d    付敏之,原名侯辅廷,辽宁锦西人。在1938年冀东抗日暴动中任抗日联军第十总队 第一大队政治主任;是冀东抗日根据地昌(黎)乐(亭)联合县“知识界救国会”“海滨剧 社”“七月剧社”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抗日歌曲《滦河谣》的词作者。

e     贾植芳(1915—2008),著名作家、翻译家、学者。新中国成立后,历任震旦大学中 文系主任, 复旦大学教授、图书馆馆长,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一届副会长, 上海比较文学研究会 第一届会长。


主要参考资料

[1]  《李葆华年表》, 载中国人民银行编《李葆华纪念文集》,中国金融出版 社,2011年版;

[2]  宋霖:《李大钊家族史研究》,安徽出版社,2005年9 月版;

[3]  叶秋:《李大钊和他的亲属》, 载《申报》,1935年 12月 10日、17日、 18日、19日。

 

(撰稿人:张建国)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