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法治精神  讲好法治故事——在长春法制文学四十年征文颁奖会上的发言


  课程说明:

  本次课程是2018年8月26日在长春的发言稿,围绕“法治文学“这一主题和小黑板特点,本发言保留了主要内容。

    微信图片_20180831100547.jpg

  第一单元:银河悦读“法治文学四十年”征文活动

  2018年4月初,在德丰利达集团支持下,银河悦读中文网站向全国所有文友发出了“弘扬法治精神  讲好法治故事”的倡议,短短三个月时间,收到长篇小说、纪实作品、长篇影视剧本9部,各种文体的短篇作品83篇,充分显示了银河悦读网站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也显示出各位参赛作家对改革开放的肯定和赞美。

 幻灯片3.PNG

  一、目的

  征文有着非常明确的目的:改革开放四十年也是法治逐步规范的四十年,是法治文学逐渐健全的四十年。四十年来,中国百姓从不知法、不懂法,慢慢走向知法、懂法、讲法、守法,用法,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中国逐渐成为依法治国的国家。为了弘扬法治精神,为了讲好老百姓自己的法治故事,讲好执法人员在工作中的普法事迹,更为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法律的公平公正,银河悦读举办这次征文活动。

幻灯片4.PNG

   

  二、文体与作家:

  从文体来看,本次征文活动,几乎涵盖了所有文学种类,文体包括小说(中、长、短篇小说),散文,诗歌,话剧,另有电影剧本与微电影。 

  从参与的作家来看,有早已签约的老作家,如丁振阳,石佛,苏方圆,有新近加入网站的作家,如王文生、大尾巴鹰、东方寒梅、木青、宫桦等。

幻灯片6.PNG

  三、内容:

  从内容来看,作品分为三类: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正能量;肯定执法者,赞美法律工作者;揭示贪污腐败、打击犯罪等。 


  四、意义:


  

幻灯片7.PNG首倡之功:

 

   1、从网络发展现状来看,目前全国有上千家网站,银河悦读率先开启法治征文活动,显示了网站的前瞻性,标示着网站领导的法律意识,具有里程碑意义。 

  2、用文学形式展示法治进程,用文学的温暖化解法律的冰冷,使得抽象的法律条文和知识随着各种文学形式深入千家万户,深入百姓内心。

  3、 用文学形式记载中国法制建设走过的历程。


  五、说明:

  从作品来看,9部长篇作品,有些作品主题明确,但其中内容与主题略有偏移,有些作品主题贴近征文要求,可故事略显单薄;有些作品人物形象不丰满。本着为读者负责,为文学作品负责的原则,经评委会研究,决定第一名空缺。


  第二单元:关于法治文学

幻灯片8.PNG

 一、 文学: 

  关于文学这一词语,坊间有三百多个定义,《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小说、诗歌、话剧、散文等”。这个解释也略显笼统。台湾美学家、文学家蒋勋认为:“文学是传诵的故事或者歌谣”。按照这一说法可知,早期的文学作品是讲出来的写出来的,比如荷马史诗、诗经就是最先流传在口头上。这里想对文学的解释,使用了这一内涵。

幻灯片9.PNG

二、法治文学:

  法治文学是文学的一个分支。这里所说的法治文学不是法律层面的,不是学科层面的,而是文学层面的法治文学。是直接反应社会法治生活的作品,它从法律与犯罪等层面选取素材,用艺术形式进行创作,从而揭示社会矛盾,在歌颂正义、揭露犯罪的同时,宣扬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是一种雅俗共赏的文学形式。

  其核心是借助文学的魅力传播法学的精华,让法学走出象牙塔,进入寻常百姓家。

  作为两个不同的领域,法律与文学一直处于复杂的交互关系之中。近年来,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中国文学界也开始加深对于法律话题的关注,产出了一系列好的作品,这可以称为“法治文学”。比如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国家一级编剧陆天明的反腐四部曲《省委书记》《苍天在上》《大雪无痕》《高纬度战栗》;比如山西作家张平的《天网》《抉择》《国家干部》等都是经典的法治文学作品。 

幻灯片10.PNG


  “法制文学”与“法治文学”不同。早在1981年魏军提出了“社会主义法制文学”这一概念,并创建了“法制文学理论学科”。代表作《中国法治文学导论》,全面的介绍了关于法治文学的发展历史和基本知识。


幻灯片11.PNG

  三、法治文学发展趋势:

  文学离不开生活,法治也离不开生活。文学爱好者要关注现实、关注未来,要顺应时代的呼唤,投入到社会里,站在百姓的立场,反映百姓的情感。好的文学作品得以流芳百世,归根结底是反映人文、叙述现实、展望未来。

  不管是法治文学,还是文学本身,都离不开一个伟大的时代,离不开对人性的揭示。在极速的现代化中,很多问题集中体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文学给了作家很多空间,把从法理、制度角度很难谈的东西,从文学角度把人的焦虑和多方角逐的紧张充分展现出来,从而使法律变得温暖,文学变得条理。

  四、意义:

  法治文学的意义在于通过具体的故事和鲜活的描写在读者心中普及法治的基本理念,特别是具体司法过程中的正义价值。文学在推进法治文化建设、提升公民的法治文化修养、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能产生不可替代的作用。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系列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都会直接作用于现实社会,改变社会的生活面貌和精神面貌,也给作家的创作带来许多新的题材与课题。忠实于现实生活的作家,会通过自己的作品记录这个时代前行的步伐;而社会的重大变革,也将使文学创作比以往获得更加蓬勃的生机。




  五、《女检察官手记》解读:


幻灯片12.PNG

  作品自榕树下网站连载开始,就好评如潮,不仅有众多的读者留言跟帖,发表自己的看法,更有评论界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赞美。

  作者简介:

微信图片_20180831173123.png

  作者简介:理灵,本名李玲,网名独上月楼,高级检察官,曾任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现任中国检察官文联影视协会副秘书长。国内独家以中老年为主体的银河悦读中文网董事长兼总经理。11年军旅生涯,29年检察生涯。2001年起,在榕树下和江山文学网等共发表各类文学作品近百万字。2014年,担任37集检察题材电视剧《守望正义》制片人,该剧在上海、安徽、新疆、山东、江苏等省市地面台播出,并于2015年走出国门,落地越南第一电视台。2015年,担任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铭记历史 守护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文集》主编。

 一、传播过程:

幻灯片14.PNG

  2001年,在著名文学网站榕树下连载长篇纪实文学《女检察官手记》;2002年,《女检察官手记》在最高检《方圆》杂志连载;2003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2008年,《女检察官手记》被改编成电视栏目剧,该剧在中央电视台10套、中国教育电视台以及150余家省地市电视台播出。与此同时,《女检察官手记》一书以有声文学形式在北京、上海、天津、黑龙江等广播电台广播。

  二、《女检察官手记》虚构文学特征

  1、非虚构文学:

   “非虚构文学”的概念生成主要受到美国非虚构小说的启发。2011年4月,在中国实力派调查记者纪许光和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一批学者倡议下,中国第一个非虚构文学创作(应用写作技巧优化)教育工作室在广州成立;取名:路边社第四类写作教育工作室。为非盈利性“应用写作技巧优化”培训机构。

幻灯片15.PNG

  纪许光认为,一切以“事实”、“亲历”为写作背景,并秉承“诚实原则”为基础的写作行为(包括调查类新闻、解析性报道、特稿、回忆录等)都属于非虚构文学创作(写作)。《女检察官手记》就具备非虚构文学创作的几大特征。

 幻灯片16.PNG

 2、非虚构特点: 

  1)、场景:第一章:琳琅满目的百货公司渲染了生活的美好,为人物出场作了铺垫;另一场景肮脏的厕所,暗示着强奸行为的不可能。第二章:九平米的住房,暗示着家庭教育可能出现的失败。

  2)、细节:第三章:工人刘德水戴着大红花的光荣榜与后来失败的婚姻成为极大的反差;24岁的研究生要求去可以做科研场所的细节,对人物形成巨大的讽刺。

  3)、观察角度:从外貌、服饰、动作、心理等层面展开,并且采用第一人称的手记形式,便于作者深入人物内心,全方位讲述故事。

  4)、第二章:作者在庭审失败后出现的复杂心理,展示了女检察官的敬业精神;出现在各章中对罪犯的人道主义关爱,使文章弥漫着浓郁的人情味。

  手记记录了从1981年到2002年之间,作者审讯过的犯人,经手的案件,她用断代史的方式,讲述了发生在生活中的事件。 一篇篇文笔生动、情理法交融的手记,把一个新时代女检察官的形象呈现在读者眼前。将近30篇手记,采用亲历式纪实体的写作手法,把案件层层剥开,把情与理糅合在一起,体现了一个女检察官的深沉思索和细腻感情,深深打动着读者的心灵。可以这样说,《女检察官手记》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法治进程的一个亮点,作者用所亲历的案件告诉人们,走向法治是一个必然趋势。

3、 评价:

 幻灯片17.PNG

  

  第三单元:关于文学作品与影视孵化

幻灯片18.PNG

 一、定义:

 电影定义采用《现代汉语词典》的说法。

  一般而言,影视作品的主题、故事多来源于叙事作品,比如来自小说、话剧等。小说与影视作品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载体,前者重视阅读时的心理感受,后者注重观看时的视觉冲击力。

幻灯片19.PNG

  二、法治影视: 

  在新媒体时代,影视在法制文学的传播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能让公民对法律的了解更加深刻和透彻。但是,在传播正面文化的同时,负面文化也伴随着产生。当前法制影视面临着这样的现状:重利润、轻教育、不健康的内容泛滥、传达的理念不太合理等等。因此,要增强法制文学跟影视媒介融合的教育意义,减少影视中的不健康内容,传达的理念要与民主法治一致。

 三、由小说到电影:《万家诉讼》与《秋菊打官司》 

 1、小说:

   《万家诉讼》是不到三万字的中篇小说,作家陈源斌想要讲述发生在安徽农村,一个名叫何碧秋的农村妇女打官司的故事。作品开头就写“太阳好起来了”,这奇特的开篇方式以及曲折的故事吸引了不少电影导演。 

 幻灯片20.PNG

2、电影:

 幻灯片21.PNG

  第五代导演张艺谋看中了故事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力,经过磋商,最终将小说搬上荧幕,成为法治文学的经典之作《秋菊打官司》。

3、改编:

幻灯片22.PNG

  从小说到电影,编剧、导演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不仅更改了主角名字,增加了人物角色,更重要的是,把故事发生的背景,由安徽搬到张艺谋的老家陕北,这使作品更具有普遍意义,更能展示中国农村法律知识的缺少,更能显示在农村普及法律的紧迫性;另一改变是打官司的起因,原本是因种植油菜而引发了村长打人事件,电影中变成了因秋菊丈夫辱骂村长“断子绝孙”,才使村长痛下打手,这一改变,深刻的揭示农村中存在的传宗接代的封建思想,增加强烈的农耕文化色彩。

 幻灯片24.PNG

  电影上映后,获得许多奖项。

  电影给人留下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

幻灯片25.PNG

  尽管时间过去了很久,但无论小说还是电影,在文学史上、在电影史上,仍然有着经久不衰的艺术感染力。

幻灯片26.PNG

幻灯片2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