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民2_副本2.jpg

                     主讲人:原空军某部政委、空军大校,现驻站评论员张立民


主讲人: 张立民

特邀嘉宾:青梅煮酒、沙河小月

交流方式:笔谈。

交流主题:如何看网络文学评论



张立民:如同蜜蜂般辛勤付出的评论员


一家文学网站好比一个百花争艳、香气四溢的花园,不能没有园丁的日常维护,也不能缺少蜜蜂飞舞的身影。作品是花朵,编辑是园丁,评论员就是蜜蜂。每当花朵张开灿烂的笑脸,必有蜜蜂飞来,吸取花粉,酿制花蜜。评论员的第一目标是消灭零评论,不让一朵花受到冷落。


3月8日,评论部长月落窗台在“特别关注”栏目发出了《二月份精彩评论集锦及优秀评论员秀》,展示了评论员们辛勤劳作的身影,表达了对发表作品的高度重视、殷切关爱和积极支持之心。作者们点灯熬油、呕心沥血写出来的作品,无不希望得到网站的热烈回应。如果投给纸媒刊物往往石沉大海,毫无声响。银河悦读中文网则不同,不仅接纳成名作家,也向无名文友敞开怀抱。花的品种不厌其繁,花的数量不嫌其多。让各种花朵都能充分展示自己的笑脸,让大小星体都能发光发热。


好作品是文学网站的立足之本,没有好作品再吆喝也是白费力气。评论员的另一个目标是发现好作品,及时给予赞美和鼓励,认真加以延伸、补充、拾遗和升华,使其成为网站的品牌。同时开展批评也是应有之义,以维护网站的价值导向。


做到以上要求,决不是打个哈哈、起个哄就能敷衍过去的。银河悦读中文网要做大做强,必须靠作者、编辑和评论员共同努力,一起创造一个熠熠发光的文学星团,向海内外展示中华五千年的智慧和艺术。

               

            微信图片_20180311184217_副本.jpg

          青梅煮酒,山西师大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工作。


青梅煮酒:网络文学的发展离不开认真敬业的评论员队伍


张立民老师把网站比成花园、把作品誉为花朵、把评论员称为蜜蜂、把编辑称为园丁的比喻,新颖有趣,形象生动。是的,一座优美的花园,应该有鲜艳的各色花卉 ,应该百花齐放。而要保证百花常开不败,不仅要有花卉按时开放,还要有园丁的及时修剪,有蜜蜂勤快的传授花粉。同理,一个文学的百花园——文学网站,想要保持持续发展 ,也必须有庞大的作家队伍,有素质一流的编辑队伍,有认真敬业的评论员队伍。


目前, 银河悦读网站已经建立了完善的金星推荐制度,组建了自己的评论员队伍,这两大举措,保证了递交到网站的优秀作品,能及时快捷的予以发表,并能得到编辑、读者的好评,这极大的鼓舞了作家的创作积极性,也使得文章弥补了没有评论的缺憾。此外,我个人觉得,一个网站要持续发展, 要在同类网站中 ,做大做强做出自己的特色,除了打出自己的品牌,除了要有自己众多的金星作品,要有优秀的文章评论,还应该有优秀的文章按语。这不仅是对文章负责,对作家负责,也是对编辑的鼓励和鞭策。因为,一篇金星作品的按语,如果没有提升文章主旨,如果没有延伸文章话题 ,有可能使金星作品逊色。


我畅想,如果网站重视作品质量、重视评论内容、重视按语水平,这样三管齐下,银河悦读前景一定辉煌无比。


            380532780943475741.jpg380532780943475741.jpg

                        沙河小月,银河悦读网评论部部长


沙河小月失去评论,文学孤独。

作为银河悦读的一名评论员,是义务付出的。没有丰厚的薪水,没有任何功利,秉持的是一颗热爱文学的初心,和火样的热情。服务网站,服务文友,服务作品,是银河悦读评论员的行为准则。也是优秀品质。


众所周知,评论是作品的孪生姐妹,有品有评,方为文学乐事。文章离不开评论,失去评论,文学孤独。作品需要围观者,更需要评论者。一篇文章的出炉,没有人关注,是寂寞的。


评论的目的在于提炼主题,发现焦点,阐述价值及影响,更是文友间相互交流、切磋、增进友谊的途径。热情洋溢的评论、客观真实的评论、言辞诚恳的批评,皆是对作者及作品的尊重、认可、鼓励、爱护。是增强作者写作自信,点燃创作力的催化剂。


专业也好,业余也罢,皆是对作者作品的尊重。


同样,评论也应得到尊重。


银河悦读评论部自成立以来,从几个人发展到十几个,再到二十几个,及现在的三十人,其苦乐也是冷暖自知。无论怎样的目光及中伤,银河悦读的评论员们热情不减,认真阅文,细致写评,积极为文友服务。无私奉献的精神,也让大家获得回报,鉴赏力与文学素养快速提高,进步令人欣喜。一条条感情丰沛的随感,一段段睿智广博的延伸,足见她(他)们渊博的文化知识、社会历练、准确的辨识度及眼界的广度。


活到老,学到老,是我看到银河悦读评论员的态度。

能吃苦,肯吃苦,是我领略银河悦读评论员的精神。

相帮扶,共携手,是我钦佩银河悦读评论员的品德。


美工设计:王希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