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8048_wx_副本.jpg

        2018年元旦前后,全国各院线开始放映冯小刚执导的电影《芳华》,票房很快突破10亿。

        2017年12月19日,青藏老兵“天路过客”在银河悦读发出《老兵的芳华,我们的芳华》的影评,一石激起千层浪,老兵情部落很多战友自发开展了对《芳华》的争论。

        叫好的,拍砖的;见仁见智,有褒有贬,甚是热闹。

        网站掌门人独上月楼乘势而为,她对大家说,“电影也属于艺术,是艺术,就一定会见仁见智,各抒己见才是正常,没有必要统一思想。我一直相信,油灯不拨不亮,真理越辩越明,讨论,有助于我们的精神成长,对每个人的观点,只要是出自真心,都当报以尊重!”

        于是,老兵情部落举办了文学沙龙第一期:电影《芳华》大家谈。

        部落长紫气东来担任召集人,编辑溪涧担任主持人,一场关于《芳华》的大讨论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一个月来,各位老首长、老战友纷纷走进影院观看电影,然后结合个人的实际和社会现象,撰写影评,各抒己见,参与讨论218人次,发帖78条,跟评140条,转贴34条 。大家在影评和讨论中,剖析了电影的时代背景和表现主题,回顾了岁月,发表了看法,收获颇丰。

        溪涧根据大家的讨论,做了系统的梳理,现发表于“银河会客厅”,与大家一起分享。

timg (2).gif

紫气东来(银河悦读网老兵情部落长)

        各位将校军官和各位老战友,电影《芳华》上映一周来,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社会和军中引起强烈反响,我们银河也不例外。战友和文友们见仁见智,各抒已见,思想十分活跃。大家关心政治、关心军队建设、关心文学艺术的方向,是网络文坛和银河的极佳现象。根据编辑部编辑溪涧老战友的建议和月楼董事长的要求,希望老兵情部落群的同志们积极参与对《芳华》的影评活动,踊跃向银河网投影评作品。同时在老兵情部落群举办一个赏析影片《芳华》的沙龙,主题为“电影《芳华》大家谈”。希望战友们都来参加讨论,弘扬正能量,颂扬英雄主义精神,回望军营火热的生活,激发我们不老的斗志、豪情,继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奉献第二个青春芳华。沙龙由溪涧老战友担当主持人。请溪涧主持将之前老战友们的讨论保存下来;在影评和大家之前讨论的基础上,参考转发的他人的影评等,最终形成一个《芳华》专题讨论帖,发到网站新开辟的银河会客厅。老兵情部落的战友们加油!

集体跳舞.jpg

天路过客(来自青藏高原的退休大校):

        我看了《芳华》,可以说,每一个镜头和画面,乃至于每一句台词,都在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我的心,一直在流泪。时势创造英雄,时势亦在酿制着悲剧。在时代大变革背景之下,每个人的命运大相径庭,又的的确确拥有着出人意料的不同归宿。百万大裁军,文工团撤销解散了,高干家庭出身的陈灿和郝淑雯摇身一变成为门当户对的夫妻,并跻身商业大潮叱咤风云;舞蹈尖子萧穗子也成为南国都市的白领CEO;林丁丁更是远赴海外尽享天伦,而因战惨失右臂的刘峰却沦落为奔忙求生存的打工仔,他装着假肢驾车拉活,被联防队粗暴扣车罚款,并遭到一顿群殴,打飞了假肢……

        最难忘,郝淑雯那句如若轻风却又振聋发聩的“操你妈的,你敢打残疾军人,你敢打参战英雄!”那是“国骂级别”的粗口。平时听到,我一定会厌恶鄙视,而此刻,我却格外地共鸣解恨。

你躺着、我站着,我说着、你听着。这种阴阳两隔的战友间的心灵对白,在烈士陵园里早已经多见。近些年来,广西云南祭拜牺牲战友的活动更是一直没有间断。当画面里身着“三点红”军装的刘峰,把白酒洒在冰冷的墓碑上喃喃自语的时候,我又一次止不住哗哗落泪。大病初愈的何小萍在烈士陵园里遍寻那个她豁出性命却未能救下的16岁小战士石林峰,却一直没有找到他的墓碑。陵园太大了,烈士太多了……我们没能看到石林峰三个字,只看到了何小萍一脸的无奈与徘徊,看到了她靠在刘峰肩头的那番憔悴。

        让人欣慰的是,故事虚实之间讲了大量的真话,也讲了很多那个年代特有、如今值得深刻反思、忏悔甚至具有批判意义的话。离开影城我一直在扪心发问,人的自私虚荣咋就这么可恶?人们对弱者的迫害欲究竟是从哪里来的?英雄为何就不该有七情六欲?我们人性中的那些个弱点,难道仅仅是时代政治背景的产物吗?影片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但故事人物的不同命运却列出了研究课题。

        作为《芳华》的导演和编剧,冯小刚和严歌苓是有贡献的,他倆岂止是提供了一部令年轻人满足的青春爱情片,也不只是叙述了一个部队文工团的单一故事,而是揭示了那个时代军人群体共同的光华,尤其是他们人性的弱点。脱离越战近40年后,才出这样一部还原那段历史的片子,难能可贵。

毋庸讳言,《芳华》的缺憾也是非常突出的,有些错误甚至难以容忍。故事通篇暗含伤痕文学的影子,冥冥中给人以不佳的心理暗示,让人倍觉沉重。

        作者不惜笔墨污损军队文工团上至政委、保卫干事,下至男兵女兵人品的一些表现手法也很夸张、很无聊、甚至有些过火到了失真。我们都是过来的人,我们爱我们的军队,爱人民军队团结如钢忘我牺牲的天性品格,包括给了我们官兵精神食粮的文工团队!

        那场血淋淋的战斗,傻瓜都能看出是对越作战,导演却偏不让一个越军人物露头,哪怕只是一个模糊的敌人的身影。我们的铁血战士仿佛是同隐形的鬼魂或是空气在战斗。

        最气人的是刘峰身负重伤时唯一的想法是“不活了”,影片用旁白赤裸裸地解析刘峰那一刻的内心世界:只有死了,才能让自己从“污点人物”转化成大家盛赞不息的英雄。不知作者如此刻画用心何在?当过兵打过仗的人都懂得“战火洗涤灵魂升华人格”的常识,而作者在此处似乎是很无知,亦或是有点阴暗!

还有那场刘峰挨打的戏,影片拿来“联防队”说事,本无可厚非,但整个联防队全体上班时间懒懒散散打着扑克,队长人模狗样地装B,一群疯狗般的队员集体围殴刘峰,却无一人主持正义,整个联防队似乎已经成了黑社会。听多了城管和联防的不雅传闻,也听说过残疾军人被社会忽视甚至遗弃的尴尬境遇,但这些执法部门是否完全都黑透了烂完了呢?观众多么希望能有一个联防队员站出来说上哪怕半句良知之言,结果作者硬是不让这样的人出生,让你坐在影厅里除了愤慨就剩下心酸与绝望,绝望到不得不感慨“洪洞县里无好人”啊!

        何小萍由被人歧视的弱者成为了战地英雄,导演便依整部作品的惯性思维不让她阳光灿烂地活着,而将她生生地送入精神病院……做如此处理,说轻点叫值得商榷,讲重些是残忍无度。

        尽管这样,我认为《芳华》仍还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影片。我相信,它的初衷应该是好的,是想提醒社会共同关注影片中的这些人和事,让人们知道还有这么多需要同情或鞭挞的人存在于你的身边,提醒大家应该多一些关爱和温暖,少一些冷眼和鄙视。果如是,慢慢凋零中的老兵们一定欣慰,当然也是我所愿!

        《芳华》是全体老兵的芳华,我们大家的芳华。透过它,我们嗅到了65式绿色军装里缠裹着的青春气息。上面这些文字,算不得规范的影视评论,只是道出了一个老兵的真情实感。

二人.jpg

张林初

        不怎么看电影的我,看了制作方的炒作和众多的评论后,我带着复杂的心情走进了电影院。我于上世纪六十年初入伍,经历了《芳华》所叙述故事的整个年代,可以说是过来人。我没有写过电影评论,也不会写。那就作为过来的老兵,谈谈对电影《芳华》的观后感吧。

        首先,《芳华》是一部商业大片。商业大片,就要考虑产出和收入。制作方为了资本的最大利益化,就要考虑如何吸引观众。于是,制作方就用了许多所谓能吸引观众眼球的故事和镜头。电影拍成后,又进行了大肆的宣传和炒作,包括改变电影放映档期。冯小刚导演在一档节目中还因电影放映改变档期流了眼泪。冯小刚导演为何流泪,只有他自己心里明白。宣传和炒作吊足了广大观众的胃口,其中包括像我这样很少进电影院的中老年朋友。于是,电影公映后,观众多多,票房高高。我原本12月23日去看的,结果票已全部售出,到12月25日才看上,而且电影院座无虚席。到目前为至,票房已超过10亿元大关,远超过同档期其他任何一部电影。从商业角度看,《芳华》是成功的。

        第二,《芳华》是一部故事片。故事片就要有故事。于是,编导就要编故事。严歌岑和冯小刚以其在军队文工团的亲身经历,编导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个军队文工团的故事,但如何编导大有讲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大变革的时代,解放军是个大学校的时代。在这个大学校里,官兵们积极向上,团结相互,争当先进。然而,编导没有突出文工团积极向上、团结一致的一面,反而夸大了阴暗的一面,把军队文工团描写成一个充满矛盾、互不关心的集体。男主角刘锋,从活雷锋变成了小流氓,罚判到伐木连。女主角何小萍从一开始就没有得到部队这个大熔炉的温暖,处处受到排挤诽谤,罚判到前线卫生队当护士。对于这样的一部电影,大部分当过兵的观众认为,我们的芳华不是这样的《芳华》,感到失望,甚至不满。文学艺术是以一定形式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并表现文学艺术工作者的心灵世界。从《芳华》中,我们看到了编导的心灵世界。

        第三,《芳华》是战争片吗?《芳华》算不上是一部战争片,可以说冯小刚也不会拍战争片。首先,战争是政治的延续,然而《芳华》没有作任何交代。其次,战争至少要有交战的双方,那怕是一次战斗。《芳华》中,只有我方,没有敌方……冯小刚拍的战争场面,完全是乱斗乱打,毫无目标,像一群小孩子在玩游戏。最让人难于接受的是,《芳华》中展示的我军小分队,只有招架没有还手之力,处处被动挨打,结果伤亡惨重。那场自卫反击战,我们是杀鸡用了牛刀。但是,我们还是凯旋而归,换来了边境的安宁。另外,冯小刚用了许多镜头来描述战争的残酷性,尸体成排,伤员成群,男主角刘锋失去了手臂,女主角何小萍得了精神病。

        看完《芳华》,心里感到十分压抑,欲哭无泪,没有得到美的享受。略感欣慰的是,男主角刘锋和女主角何小萍最后将共度晚年。

大家.jpg

溪涧:

        这部片子,是怎么回事?与实际脱节太远,越看越看不下去。一群光鲜的内层,呈现的都是阴暗。政委是唯一出现的首长,也成了反派;女主角的隐忍、男主角的奉献,最后的归宿都是走向残缺不全、生活不保。这就是以人民为中心?这就是文化自信?这就是强国之梦?令人不寒而栗。电影结束了,你仍站不起身来,苦苦地求索、咀嚼。

        也许咱是粗人,不懂艺术?也许咱是迂腐,还在毛泽东思想照耀下,抱着葫芦不开瓢,不知与时俱进?也许冯小刚不这样揶揄,就没有票房?

        也许,只是也许。画面和音乐那一切唯美荡然无存,只留下沉甸甸的唏嘘。故事的最后刘峰回到何小萍曾住过的屋子,在一块腐朽的地板下翻出已被何小萍撕碎的那张引出故事的照片,这撕碎的仅仅是照片?不!撕碎的是一代人对美好未来的渴望,撕碎的是社会的有序发展,撕碎的是观众对《芳华》的殷殷期待。

        是这样吗?老子曰:“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左右相形,前后相随。”到底冯小刚是在用反向思维,吊起观众的胃口,赢得票房?还是他在提醒我们走出惯性思维,换个视角看世界?我们所说的对错,只是我们自己的看法,自己的一相心愿。别人咋评?这正如“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样。世界上的事,本没有对错,对错的是我们自己的眼睛,我们自己看待事物心目中根植的那种观念,而社会的发展不可能沿着约定俗成的规则不变运动。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也许应该砸的不是电影,而是我们自己的固化、僵化。由此《芳华》唤醒我们对自己芳华的追忆,重塑芳华,也不能不说是一件大好事。

集体唱歌.jpg

王希萍:

        看了电影《芳华》后,对这部炒作红色主题的电影,心中挥之不去的失望!作为一名曾经的那个年代的女兵,作为曾经在云南边疆军营里呆了八年的女兵,我实在不能苟同这部芳华电影对我们逝去的军营青春的描述!这部电影虽然场面华丽,赞美青春,颂歌红色,令人怀念那年轻漂亮的面孔和美好的时光!但是故事内容却抹杀了当年部队中女兵青春年华的纯真和美好!青春靓丽的女兵们本是那个年代最纯洁无心计的群体,是积极向上的阳光少女,但是电影中描写的女兵们,她们内心黑暗,不思进取,勾心斗角,竟然集体欺负一名农村女兵,这绝不是事实,要说一两个人之间因性格不同而不合,这是任何群体中都存在的正常现象,但女兵群起而攻之一名弱者的行为,在当时的部队教育和生活中根本没有存在的土壤,当年的我们都天真纯洁,都将主席语录“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烂记于心,大家心中的目标就是贡献青春,保卫祖国!

        我敢说这是当时大多数军人的真实想法,虽然有许多现代人不承认并质疑这一点儿。当时的男兵女兵都遵守纪律,争抢着重活儿累活儿干,鲜有影片中朱可嫌有体味儿不愿托举舞伴那样的男兵,既使是文工团,比正规军散漫些,也不可能敢违抗领导。军令如山倒,是当兵最基本的纪律!我们女兵之间更是团结互助多,小肚鸡肠少,绝不会为了辩认一个无聊的乳罩,就要当众去扒一名女兵的衣服!另外当年部队里的女兵大部分确实是干部子弟,几乎人人都在注意克服娇骄二气,与农村兵拉进距离打成一片。

        我的战友中不乏军区司令副司令,军长副军长的女儿们,很少有人会炫耀自己,更没有人会像电影中干部子弟出身的女兵那样,竟然狂妄的喊出“是我们打下了天下”!

        我转业多年后,再次见到当年的来自农村的男战友们,他们都感叹你们这些大城市来的,又是干部子弟的女兵当年是多么亲切友好,哥们义气呀!

        这些细枝却并不末节的电影情节,只能让观众们感受到当年军营中的压抑和痛苦,本是阳光灿烂的军营,在影片中却变成了灰暗的不可名状的集体,这就是现代某些知名作家只要一提笔描写国内六七十年代的生活,就会常用的伤痕套路,好像不写苦难不写悲剧,就不是那个年代了!他们不尊重历史,随意涂抹已往,也就是为了当今的票房为了博眼球罢了!

        我们战友多个群里的很多男兵女兵们,也都是怀着美好的心情去看了此电影,离开影院后,在群里都纷纷发表评论,表示不理解当年曾经也当过兵的这两名作家和导演居然会杜撰出这样不靠谱的故事来!女作家声称非常感慨人心为何如此险恶,请不要用女兵纯真美好的青春年华来当靶子!要想把七十年代对中国的描写写成伤痕文学,请不要染指当年的部队生活,写的如此灰暗不堪,真是令我们这些曾经的军人不能接受!中国长城的坚固,是由一代又一代无数名默默无闻,无怨无悔,贡献青春的年青士兵们筑造的,请不要无视他们对祖国的忠诚,抹黑他们的青春芳华!

男主角.jpg

宋树民:

        在孙女的鼓励下,破例随家人看了一次电影“芳华“,我這位58年入伍,曽参加过西藏平叛、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两次援趆抗美.、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的老兵感到郁闷,影片究竞歌颂谁、赞美谁?同时影片自始至终看不到一段完整的情结,就这样的影片都搬到銀幕上来,可笑!

骆付勇:

        刚从影院出来,也凑上来说两句。这部电影炒作得绝对成功,让我这个平时不太看电影的人也终于掏出了银子。带着好奇进去,一脸茫然出来。除了红领章红帽徽勾起了我对芳华岁月的回忆及震撼的自卫反击战场面让我更知安宁生活的珍贵外,我不知这个电影想说点什么(或许我的理解力不够)。特别不能让我接受的是,这分明是一个成年人把自己的想法安在一群小女兵身上,就显得不真实了。我是七九年入伍的,虽不是女兵,更不是文艺兵,但当年所处的背景及心理状况应该还是相似的。那时战友之间怎么可能出现集体歧视一个人的情况!除非这个人太不合群了,即使这样,也不会欺负他。我入伍时,战友中有许多是在部队大院长大的,但我们都不知道具体背景,他们也不说。就知道是哪儿人而已。所以,电影中这种丑恶的现象我认为是虚假的。至于其他的地方,我感觉不深,至少尚未找出逻辑线,不知道那些情节想要表达什么。没看懂。

        想说社会不尊重英雄?电影中并没有多少这种意思,即使那几个扣车子乱罚款的家伙,似乎也不是针对英雄的。想说“面对牺牲的战友,我能说不幸福吗?”但表达得有些勉强。仅仅是对青春芳华的回忆吗?但真如电影所叙述的那样,那真有点不堪回首。好像许多老兵回忆部队的岁月,并不是这样的。

男一号.jpg

唐波:

        我来吐槽几句。我认为《芳华》不真实:

        1、刘峰到底是个什么身份,组织部门干事?还是舞蹈队员?那个年代接兵出差无伦如何不会只派一人(一人做事说不清啊),而且是一男兵接一女兵。

        2、那个年代的青年渴望进修学习如饥似渴,决没有主动推掉让别人的,再说那是组织安排要服从命令,怎能一团长像送礼物那样随便争求你意见?刘峰没理由把学习重担推掉,最后暴露出是为一女人而不走,那思想境界就更低了,怎么也看不出是标兵啊!另外在军营里打家具干私活,这情况地方上老百姓中有,而军中的活雷锋带什么头呢?

        3、没见过那种当政委的在舞台上别有心机地拉着何小萍喊口号的,可笑之极,真真地把军队政治思想工作的优良传统黑了一把。还用大众电影广泛宣传,让人产生厌恶情绪。

        4、严歌芩、冯小刚联手将军队的干部子弟们讽刺报复了一把,替他们阴暗的心理出了一口气。先别说“舍长”那德性,就是那个陈灿骑着自行车吊儿郎当的一出门就被汽车撞掉了大门牙,我敢说这种编排决对是畜意嘲讽的(还安排为昆明军区副司令员的儿子),镜头可笑可恶,这是在挑拨不明真像群众的情绪。我看后就是不满。

        5、在我们离开军队几十年后的那些时段,军中确实有了许多污点,军阀作风,官僚主义,但是生生地安排在七,八十年代军人故事中,我就忍不住要反弋一击。正因为文艺作品反映时代精神,我们是亲历者,才有权利批评它。

男兵.jpg

毕德利:

        我是12月23日才看电影《芳华》的,而且是晚间最后一场。看着近乎满员的小剧场,有一种久违的感觉。  

        我细细的咂摸了一遍,人们大致在两个方面骂《芳华》,一是给部队抹黑了,二是不真实。骂者在这两方面都有依据,都不是无稽之谈。你比如,难道人民军队就如你冯小刚、严歌苓描述的那么不堪吗?一个集体就那么黑暗吗?难道活雷锋就是你们笔下或镜头里的老好人吗?雷锋的正义感和斗争精神都哪儿去了?看完电影,我从三个方面想了许多——部队应该是什么样?军人应该是什么样?刘峰和何小萍们应该是什么样?

       (一)我们是一支什么样的人民军队?

        自从毛委员把支部建在连上那天起,就决定了共产党的军队是一支无往而不胜的人民军队。但莫说人民军队,就是我们的党从建立那天起,不也是在无尽的曲折中前行吗?这其中,出了多少叛徒和异己分子,多少党的最高领导者脱党叛党。近些年,解密和出版的历史档案和书籍,把许多历史真相大白于天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不但没有被抹黑,反倒是抹去污渍更加熠熠生辉。

        以我当四年兵的经历,对我的老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81524部队(原沈阳军区白城守备区)或多或少有一定的了解。我们部队的历史很短暂,它是为中越自卫反击战而生,因中苏关系缓和而息。1979年,西南边陲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后,为了防备前苏联出兵,我国北部边防的部队都进入了紧急战备状态。部队拉上去后,为了便于战时指挥,于1981年底,成立了我们白城守备区,中央军委把从通辽到阿尔山再到满洲里的边防线,交给了我们白城守备区下辖的守备三师、五师和六师把守。1985年,白城守备区完成了历史使命被撤销番号解散了,犹如《芳华》中的文工团一般说没就没了。白城守备区从成立到解散,在一共只有四年的历史中,从正面说是完成了保卫北疆安全的历史使命,但要是从另一个角度拍成电影,可能要比《芳华》中的文工团还要“黑”。

        先往远延伸点。我们白城守备区的军机关大院,是原总后军马局白城办事处(代号201)。在守备区组建前夕,这个院里有一个后来搅动中国的人物刚刚复原,他就是法轮功的创立者——李洪志。当年,李洪志就在201的电影队当兵,是吹小号的号手。李洪志当年的表现如何不得而知,我在守备区大院当兵时,还留有201的老人在守备区工作,但没人提及李洪志,他当年工作过的地方,就是我们开大会看电影的地方,也是他当年小号回响的地方。

        再说近点的。守备区所属的守备三师炮团,也出了个大人物。他就是军中首虎——徐才厚。当年,徐才厚在炮团当指导员,后调到吉林省军区政治部当副处长。人们都知道徐才厚临近转业才时来运转,最后官至中央军委副主席,但却不知道徐才厚因何发迹。有资料说,徐才厚曾把他在连队当指导员的经历,讲给了政治部宣传干事刘兆林,刘兆林为此创作了《索伦河谷的枪声》小说,徐才厚就是故事中指导员的原型。后来八一电影制片厂又把《索伦河谷的枪声》搬上了银屏,在军内外引起很大反响,徐才厚——电影中正面形象的化身,这才一步步走向了他的人生巅峰。1985年,八一厂来炮团驻地兴安盟索伦镇拍电影时,我所在的守备区精简整编善后办公室小车班给出了一辆吉普车保障拍摄,电影中的群众演员就有我熟悉的战友。

        还有,在我们军机关,有一位风度翩翩集帅哥和业务尖子于一身的通信参谋,可他却在长春市火车站枪杀了一名公安民警,走向了人民的反面被处以极刑。这个参谋我曾经接触过,他爱人也是我们部队的干部,守备区解散后在机关宿舍我与她住斜对门。在我印象中他们夫妇为人处世都很和善,难以想象的是这位参谋由于对一些事情处理不当,继而仇视社会走上了不归路。需要赘述的是这位参谋家庭出身很好,记不清是他还是他家属了,父亲在北京是军队相当级别的高级干部。就是这样一位正值“芳华”的青年军官,用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危害了社会、抹黑了部队、连累了亲人。

        以上这三个人,难道他们在入伍参军之初就那样吗?以我个人观点,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如果把他们的经历写成文学作品或搬上银屏,作者和导演会用什么手法去描写和拍摄他们呢?如果不把他们脸谱化,人们会不会认为一个好端端的青年,来到部队后怎么会蜕变成这样的人呢?这是不是给部队抹黑呢?我想,只要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不变,只要人民军队属于党和人民,以上问题都是局部问题,都是枝节问题,影响不了我们这支战无不胜的人民军队的整体形象,人民军队是任何人也抹黑不了的。所以,我觉得应该以一种平和的心态看《芳华》。

       (二)我们的军队是一个什么样的群体?

        电影里,在女文工团员们欺辱何小萍的那个雨夜,分队长的处理方式确实值得商榷,她没有严肃批评骄横霸道的干部子弟,也没对何小萍给予恰当的抚慰,只是对帮横的小芭蕾浮皮潦草的批评两句了事。还有政委没把事情的原委调查清楚,而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式,把何小萍处理到野战医院。既没有达到教育何小萍的目的,也没起到教育大家的效果,反倒是以有报复之嫌的方式处理问题,造成观众感觉文工团这个集体没有正义感一团漆黑。但是,在部队作风简单粗暴的现象没有吗?在一定的局部存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呢?这些影不影响我们的干部战士对部队的无限热爱呢?

        当年,陆军战士的服役期是三年,我当了四年兵(1982——1986年),属于超期服役一年。第一年我在军直属队通信连总机班当话务员。话务员是战士中人人羡慕的兵种,但我当时就是想离开那里,一天都不想多待。1984年初机会来了,连队鉴于我的一贯表现,要选派我到军直教导队脱产补习半年文化课,然后参加全国高考,这是我们连队当年仅有的两个推荐名额之一。同时,司令部军务处的一位参谋因时常借调我到处里帮忙,就给我要了一个到守备三师汽训队学开车的名额。是去补习文化课还是去学开车需要我自己做决定。按理说一旦考上军事院校,毕业出来就是军官了,转业到地方也是干部身份。如去学开车,结业回来是战士驾驶员,今后回地方是工人身份。可我当时的考虑是,一旦考场失利还得回总机班当话务员,但学开车就一定能脱离总机班,最后我选择去了汽训队,如愿以偿的离开了一天也不想多待的总机班。我非常理解《芳华》中何小萍为什么不惜做假而被处理到野战医院也不去饰演A角,因为一个人一旦对一个群体死心了,所做出的选择是没经历过的人难以想象的。但即便这样,也不能说这个群体就如何黑暗,因为当时有特定环境。三十多年过去了,我对当年的选择对我后半生的影响无怨无悔,可我对部队和总机班的眷恋依旧是那么深,我对当年的记忆刻骨铭心,现在却没有丝毫怨恨,我把它当作我的人生经历去怀念。

        在特定时期,部队也会对人做出严重的伤害。还说那位通信参谋的事,他杀害公安民警的手枪,是盗窃我们后勤部军需处的。手枪被盗后,守备区大院和所属部队为了找枪都翻了天,我们通信连的所有工具都被上缴核查痕迹,在部队和地方抓了许多人,也冤枉了许多人,也包括我们通信营的战士。其中最冤枉的是一名1981年兵,他是被一位全国公安系统的破案专家认定为罪犯的(那时还没有犯罪嫌疑人之说),据说这位专家从未失过手,但恰恰就栽在了我们守备区,那位含冤的战友受尽折磨,最后被屈打成招。为了起赃保卫部门去他老家把火炕都扒了,也没找到他招供说藏在炕洞里的手枪。回来再审再打,招供又说把枪埋在锅炉房的煤堆里了,可把煤堆翻个个还是没有,最后没法子只能在没证据的情况下定案。时隔不久,通信参谋犯事了,枪案终于告破。那位被冤枉的战友这才沉冤昭雪。这件事,审他的就是我们守备区政治部保卫处的干事,而这位战友呢,是我们后勤部西北院的木匠,平时多少还都认识。但是就像《芳华》中保卫部门审刘峰一样,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了,因为你的性质变了嘛!被冤枉的战友肯定没错,但你能说审他的人就是坏人?真相大白后,没有人对冤案负责。而那位蒙冤的战友对部队提的条件足以说明部队是一个什么样的群体。他的条件有三个:入党、转志愿兵和学开车。太质朴了,他不但不怨党还要入党,他不但不怨部队还要转志愿兵留在部队长期服役,我们的部队就是这样一个让人难以想象的群体。

        再说一个我知道的例子。1987年大兴安岭那场烧红了中国北疆的大火,出了灭火英雄“大胡子师长”——吴天富。其实,吴师长的部队在火线的南边,他们灭火的感人事迹,得到了新闻媒体的充分报道。但在火线的北面,场面更壮烈,条件更艰苦,可媒体就是过不去,全国人民也不了解火线北面我们守备五师指战员为大兴安岭救火做出的重大贡献,更不知道当时守备五师的救火总指挥是谁。他就是到任不久的守备五师政委谢天正。谢天正原来是守备六师的师长,因为在盛怒之下,打了政委一记耳光,被给予党纪处分、沈阳军区通报批评后转任守备五师政委。1986年,谢师长在去守备五师赴任途径白城时,我的老首长申明和副司令与谢师长谈了话,以老领导的身份严厉批评了他的军阀作风。晚宴时我坐在家属和司机警卫员那桌,还听到申副司令嘱咐谢师长放下包袱,到守备五师努力工作。其实我们都知道,转过年谢师长就会因此事脱军装转业了。就是在刚刚受到处分不久,谢师长在面对大兴安岭救火的紧要关头,体现了一名革命军人的精神与意志,他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答卷,最后被中央军委荣记个人二等功。

        写到这里,我联想到今年我们为庆祝建军九十周年,在白城举办的通信连战友聚会。原定会餐结束时的最后一个节目是合唱《难忘今宵》。可当《驼铃》乐声响起,晚会就达到了高潮,《驼铃》成了我们晚会的结束曲。战友们热泪盈眶的把《驼铃》连唱了两遍,我们的难忘今宵是送战友。大家边唱边相互握手拥抱,当年同睡一铺炕、同吃一锅饭的场景历历在目,真是难以割舍的战友情兄弟情。当年的争执、不快甚至龌龊,都随着歌声和满面的泪水飞逝,我们体会到了什么是相逢一笑泯恩仇,什么是深深的情感和眷恋。我们的军队就是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人民军队。短暂的白城守备区,把我们凝成了一个充满亲情的群体,就如刘峰和何小萍,他们如不是对文工团怀有无限眷恋,以他们的身份和社会地位,是不会去凑趣参加战友孩子的婚礼的,他们是太想念当年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战友了!曾经的文工团给他们的心里造成极大伤害,但当年的怨恨早已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烟消云散了!

       (三)我们的军人是什么样的人?

        在影评中,有说影片漏洞百出的,有说影片寓意阴暗的,不一而足。我也看出一些与事实不符的地方。比如,何小萍写信时用的带有部队名头的信纸就不对。难道在部队待了那么多年的严歌苓和冯小刚,就不知道部队信纸的名头应该是什么样吗?我想绝不至于。他们不能把任何一个部队的番号或代号印在信纸上,如果编一个就更不妥了,还不如就直接印“中国人民解放军”呢!要说寓意,我倒这么看,刘峰回到文工团,在礼堂的地板上,用他的左手捡起寓意英雄断臂,折成两截的道具军刀。刘峰挥舞着军刀脑海中又浮现出战友们排练的情境,挥舞军刀体现了英雄身残志坚的无畏精神。刘峰在何小萍曾住过的寝室破旧的地板下面,找到了她撕碎的照片。在蒙自火车站分别时,刘峰把拼好的照片送给了何小萍,寓意虽然在部队被人欺辱过,但绿军装依然是他们美好的向往。这些不都是正能量吗?

        影评中有的说,冯小刚和严歌苓曲解了雷锋和雷锋精神,刘峰的形象把雷锋矮化了,他就是现实中的老好人。刘峰为了林丁丁才放弃进修机会的,他是心里阴暗,并不是真正的活雷锋,影片也没表现出来雷锋的正义感和斗争精神等等。说到学雷锋,记得我当兵第一年时,赶上3月5日学雷锋,大家都想尽办法做好事,我实在找不到可做的好事了,就到车棚里把连队废弃的摩托车擦拭了一遍,做了一次没有实际意义的好人好事。还有,我们总机班在地方有个军民共建的对子。班长经常带我们去这家干活,洗衣服、扫院子、抹房顶等等都干过,尤其是抹房顶真是又脏又累,黄泥和稻草还得往房顶上甩,粘锹粘脚又不出活真是累死人,现在想想看,这些好事做得对也值得做。可说心里话,我们也做过借口去军民共建,溜到街上去逛商店去玩的事。这些都是我经历过的事实,说这些的意思,是觉得不能一味的把学雷锋或活雷锋高大全了,雷锋也不可能一辈子不做错事。刘峰暗恋林丁丁,不能说刘峰就不配是活雷锋。反过来,林丁丁对刘峰落井下石,也不能说林丁丁就是十足的坏人,她在战场上唱《英雄赞歌》也是发自肺腑的,也激发了战士们的斗志和英雄主义情怀。影片中的文工团员都是活生生的人,跋扈的郝淑雯当年是那样的游戏刘峰,但当看到刘峰被联防队员欺压时是那样的怒吼,一句国骂体现了对战友人生际遇的不平,她手撕刘峰写给她的欠条是那样的仗义。

        影片旁白说道,刘峰和何小萍在一起后并没有结婚。我觉得刘峰的心里始终还装着林丁丁,包括刘峰的媳妇跟开长途车的司机跑了,也与刘峰的情感里有林丁丁不无关系。至于何小萍她也一定知道刘峰心里对林丁丁的放不下,就如她对刘峰放不下一样。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情感,是没有什么道理好讲的。所以何小萍只是与刘峰相依为命并不跟他结婚,她这么做就是为了报答刘峰曾经对她的好。刘峰对林丁丁对他的落井下石不会心生恨意,依刘峰的性格反倒为林丁丁能漂白自己而欣慰,因为他对林丁丁是发自心底的真爱,这种爱不管对方接受与否他都要奉献。当萧穗子拿着与当兵时反差极大的林丁丁的照片给刘峰看时,想让刘峰对当年的林丁丁失望或释怀,但以刘峰看照片时的面部表情,我想他此时心里一定在默默地说:你好好过,我慢慢等!

大卡车.jpg

小丫头:

        芳华看后,总体感觉是颂扬负能量多一些,影片结尾两个英雄的处境让人深思。“好人没有好报?”女儿的话。

老兵新传

        怀揣一份“三点红”军装岁月的笃厚情结,破多年来天荒进了一次影城,而后带着沉重心情写了《老兵的芳华,我们的芳华》(此文发表在银河悦读12月19日的评论栏目),之后在我们这个老兵部落群里说了四句话:情怀上成功,军事上外行,表现手法寓意灰暗扭曲,政治倾向错误。

        我国的文艺工作者创作的电影无论是商业片、侦探片、动画片、宣传片等,都不应违背习主席的指示: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我们去评论一部电影的好坏都应该以习主席这一指示去衡量,去分析。不能说商业片票房高了,就是成功的电影,更不能说票房是硬道理。违背习主席指示的电影,票房再高也不是好电影,也不是成功的电影,而是毒草。

        银河动议讨论此片时,我亦曾经送上“欲说还休”,除个人之念外,当然还有得知党媒内部已接到“禁止炒作”通知的因素。想起《高山下的花环》、《凯旋在子夜》,相较之下,认定尽管冯严善于肆意炒作,但遍体硬伤的《芳华》永远不可能成为经典。

张立民:

        举双手完全赞同以上帖子的高屋建瓴、客观冷静的影评,再说别的就正中人家的圈套。编剧和导演使用的是反向思维,魔幻历史,挑逗痛点,刺激神经的手法,让军人有点小兴奋又浑身不舒服,让年轻人对父辈的过去既感到新奇又觉得原来不过如此,心中的雄鸡偶像成为一地鸡毛。声讨人家会被扣上极左的帽子;赞赏人家又极不情愿,就在这充满矛盾的议论中,人家的票房目的达到了。

田心刚:

        其实对于《芳华》搞影评,本身就帮助冯小刚在赚票房,大家都在中人家的圈套,他们的目的都达到了!看了这篇影评,真有点心里发颤。这么多的人在看《芳华》,有的还在大肆宣传,但是,究竟他们要的是什么芳华?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女主角.jpg

独上月楼:

        只要不是出于商业目的就不是炒作。

        比如我们大家的影评,大家在群里的留言,对我们乃至更多的网民都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引导啊!尤其对我们这些经历过《芳华》时代的人,其实也是对自己已经逝去的青春芳华的一个追忆和思考。

        什么是芳华?什么是属于我们的芳华?什么是最美的芳华?想想我们曾经开展过的纪念建军九十周年征文里,那些为了心中的信仰,为了新中国诞生,抛洒热血、献出青春芳华的红军战士、八路军、新四军战士还有更多的无名烈士,我们都会有鲜明的答案。

        我是觉得,对《芳华》这样一部与我们的经历息息相关的艺术作品,银河悦读中文网不能视而不见,作壁上观。感谢天路过客的影评打响了“第一枪”,打破了沉默。

        几天前,我拄着拐看完了《芳华》。首先想到的是张爱玲的一句名言,出名要趁早。其实,看电影也要趁早。排山倒海的影评剧透得不行不行的,看前面就知道后面,除了影评没有波及到的个别细节看上去还有点新鲜感之外,基本就是炒剩菜,兴味所剩无几。

        不过,感觉却是十分清晰:既没有说好的那么好,也没有说差的那么差。

        最强烈的感受:第一是压抑;第二是压抑;第三,还是压抑。为何压抑?因为,“芳华”这个字眼是美好的,像花一样绽放的年华,可我们在电影里看到的却是破碎的年华,忧郁的年华,是非颠倒的年华,不堪回首的年华,甚至连精神都会崩溃的年华。而我们这群人,又是从那时的军营走过来的人,我们知道那不是我们这代人的芳华!

        在我们连队,有男兵也有女兵,有城市兵也有农村兵,我们之间也有隔阂,也有矛盾,甚至也会有格格不入,但没有谁可以容忍对一个根本没有做错事,无非出了汗身上有味、不打招呼拿了战友的军装照相、买不起胸罩用劣质海绵替代的女兵实施群殴和欺侮......

        因为,这是一种恶!

        在我服役期间,有件事留下的记忆特别深刻。那年我18岁,已经穿上了四个兜的军装,是9个女兵的台长。一日,一位女兵慌慌张张跑来找我,说小陈不想活了,因为我“侮辱”了她。五雷轰顶一般,我连滚带爬从山上草丛里找到她,她已哭成泪人。好容易问出缘由:原来,因为她有口音,每次开机报代号的时候,她都把自己的代号“444”念成“细细细”。我无意中在宿舍里跟大伙儿学了几句,让她在走廊上听到,觉得我是在侮辱她,哭得稀里哗啦,寻死觅活......我的天,是这么回事呀,我就差扇自己的耳光了。一个劲给她作揖认错道歉骂自己,终于看到她破涕为笑,说,我原谅你了。

        我这才舒出一口气。乖乖,差点也要了我的命。

        所以,看到电影里那么多女兵一起撕扯何小萍的衣服,没有一个人主持正义,我的眼睛都冒火了:这不是一群女流氓嘛!怎么会这么差劲!如今,我们检察院办的案子就有这样的,几个未成年女生一起欺负一个女生,扒衣服,拳打脚踢,手机拍照发微信圈......结果统统被收进看守所!

        这是一种犯罪行为啊!

        我们当兵那会儿受到的教育乃至整个社会风气,应该说还是积极向上的,可能会“左”一点,每天都要“狠斗私字一闪念”什么的,但一定是善恶分明,立场坚定,学习雷锋好榜样。

        每个战士到连队上的第一课都是《为人民服务》,“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官兵团结,上下一致,怎么可能允许对自己的战友干那种缺德的事?

        良善被欺侮、好人被冤枉,首长拿战士“开涮”,做了英雄却精神分裂,为国负伤却得不到优抚......为什么要这样表现?凭冯小刚的智商,他不至于愚蠢到故意歪曲我们的军队和战士,刻意抹黑部队。

        当很多战友都在愤愤不平声讨冯严的时候,我突然明白了他们二人的真正创作意图——

        他们并非要借助《芳华》这部影片,欣赏或讴歌最美的军旅年华,也不是要浓墨重彩的赞美和颂扬自卫反击战中的英雄壮举,如果按照这样的思路去揣度他们的主导思想,不失望才怪,不压抑才怪!任何人想要通过这部电影找到自己的芳华,最美好的芳华,不失望才怪,不压抑才怪!

        我认定的一个真相是,因为严歌苓曾经在部队期间有过不堪回首的心路历程,从某种层面上说,留下了心灵创伤,所以,她在剧本中所要呈现的,其实是自己的“芳华”。透过幽暗的人性,她所要鞭挞的正是那种人性中的伪善与恶,同时,也在以一种扭曲的姿态,为生命里的良善奔走呼号。最明显的一个细节是,当负伤的战斗英雄不被善待的时候,她会借助演员之口骂出淋漓的粗话。

        还记得剧中最重要的一段台词么,“一个始终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识别善良,也最能珍惜善良。”这就是我为什么在极度压抑之后,还会说,这部影片其实并不那么差的缘故。

        当几乎所有的人都把同情的目光给予了两个落魄的好人,把鞭笞的目光扫向那些做了恶事还在国外混得脑满肠肥的人,同时,异口同声的为好人叫屈,呼吁全社会关爱伤残军人时......我觉得冯严真正的目的也实现了。

        说到底还是要感谢冯严,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回望那个时代的军人和军旅生涯,回望那场至今都在模模糊糊却牺牲了上万子弟兵的战争,痛定思痛,让我们思考什么是应当歌颂的,什么是应当唾弃的,什么是应当远离的,什么是应当珍惜的。

        不在压抑中爆发,就在压抑中死亡。

女一号悲剧.jpg

唐波

        在压抑中爆发。我接触到身边的兵就说“现在不敢做好事,因为不知道做了好事背后会有什么陷阱。管好自己就行了,别那么多事”。 

        我不明白政府部门怎么还能让这样的东西审核过关?请你们把审定合格的理由公开向社会摆出来好吗?非常赞同立民先生的意见。对于大家的热评,编导肯定在一旁窃笑,这正是他们期待的效果。这不是一部电影的问题,是文艺思潮和整个价值覌的问题。

儒子

        老兵新传 ,原来《芳华》是这样一部作品?难怪没让他在国庆上映。

大慰:

        电影是商品,炒作即广告。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让商品做广告不合逻辑。党媒那个“禁止炒作”的内部通知似有不妥。对电影而言,票房才是硬道理。如此吵来吵去,都是在为《芳华》的票房做贡献。我相信,很多人是因为看了这些铺天盖地的批评帖子而去看这个电影的。

绿水青溪

        非常赞同立民先生的意见。对于大家的热评,编导肯定在一旁窃笑,这正是他们期待的效果。这不是一部电影的问题,是文艺思潮和整个价值覌的问题。 

毕德利:

        按有的评论的的思路往下走,如果冯小刚现在拍《高山下的花环》,如果也拍梁三喜欠条的镜头,那冯小刚一定在抹黑吗?

张立民:

        此《芳华》非我芳华,何必较真;此军人(编剧和导演)非我军人(战友),何必赞他。

田心刚:

        林初,说的太好了。我没有看《芳华》,如果像你这帖子所述,那么这个电影的方向就有了问题。究竟是歌颂什么,反对什么?社会上不公的事情很多,如果都搬上银幕,我们这个社会就没有了正能量。我们的政府就不是人民的政府了。如果,你不歌颂英雄,我们这个社会就不会英雄辈出。如果我们的银幕,都是让恶人幸福,让好人受罪,那么就没有人做好人了。这是宣传,不能只为了抓人眼球赚票房。

        虽然,对越作战,应该反思,应该给那些英雄应有的待遇,给那些参战的老兵应有的待遇,这是政府的责任,我们也应该呼吁,不应该忘了这些人。许多人还埋在了老山,埋在了麻栗坡。

对《芳华》目前褒贬不一,也算引起了争论。

        文艺就是这样,能够引起大家思考就是好事,相信人都是有头脑的,都有辨别是非的能力,特别是我们这些中老年人,阅历丰富,不可能人云亦云。电影的导向,最怕误导年轻人。其实,这些年存在的信仰问题,道德问题,多数都是电影和电视剧误导的,有的起了很坏的作用。

        追求票房,肆意炒作。为了金钱不顾道德。这应该引起党和国家的重视!

冯小刚.jpg

凑巧:

        近来评价电影芳华几乎成为网络时尚,很有趣。三俗的看见大腿,五毛党看见反动,出身不好的看见压抑和疏远,反思文革的看见斗争和批判,涉世不深的看见人际关系学,伤春的看见青春短暂,反战的看见血肉横飞,心眼好的看见患难中的爱情,社会学家看见社会分层的深化,哲学家看见真善美的背离,爱好阴谋论的看见隐喻和黑话,对文艺管制不满的看见标准宽松的意外惊喜。

        这也许是时代进步的表现,冯小刚真不容易。

        我个人觉得何小萍神经病忽然好了翩翩起舞的情节说出本片最后的黑话,祝愿我们的社会早日恢复神智健全,从此不犯神经病。

闲云:

        七律  

        观影《芳华》

        青葱儿女聚梨园,曼舞轻歌弄管弦。

        镜里芳华无绽放,人间丑陋有奇观。

        亲离众谴因熊抱,友弃群殴为汗酸。

        幕降影终巾满泪,英雄落魄老兵怜。

语冰:

        谢谢大家的关照,不好意思,因家里有病人,早晚都需要照顾,《芳华》我还没来得及看,只是在手机上看过片段,也没大段的时间和大家交流,所以不敢乱说。我觉得这个电影符合导演冯小刚的一向风格与做事(冯小刚选择的题材和导演的电影,表面上是粗、真、丑,实际上始终在反应着一些政治主题,是在打擦边球)为电影题材打开一扇新窗,透露出一些新鲜的空气,在多年的和平环境下,在功利至高无上官本位的今天,人们远离战争,也渐渐的淡漠了军人的价值,军人的付出和军人的存在,更忘了那些躺在冰冷角落里,再也不会被社会所关注的烈士,我想这部电影在提醒我们的社会,不能忘记我们不该忘记的。其次就是让我们认识到社会从来就没有公平过,建立一个公平的社会只是一句口号,根本没有制度上的保证,或者说还只是我们的理想和追求的目标。老实人吃亏是个普遍的现象,而正直的人助人为乐的人却始终存在,这绝不是靠着那些运动,那些时髦的思想政治工作,而是靠着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延续,这就是中华民族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能延续至今的根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更是我们国家的希望。总之,由于对影视的管理比较严,冯既不愿意拍那些抗日神剧,又不想拍那些胡说八道的古装片,还要有所看点和票房收入,选择一些冷门,偏门表达自己平时不能表达的看法和心声(诗言志),这是鬼才冯小刚的独到之处。当然我也听到一些不同的声音,我觉得都很正常,因为拍电影需要投入,需要票房,多露一些文艺兵的大腿,多一些性感的着装,军营里有一点小浪漫,这也是为了适应当前趋势,为了迎合和争取一部分观众,还是可以理解的。

u=4014107486,756636567&fm=27&gp=0.jpg

秋雨长风:

        电影《芳华》对于那个年代入伍的哥哥姐姐,的确是青春的回放,那些记忆中的往事或多或少都会在镜头里找到。

初心

        日前,收到我的老班长一条短信,说腊肉已寄出,还说自己亲戚家做的,绝对安全,放心食用。每年这个时候,老班长总会寄来一块腊肉。一块腊肉一片情。我与老班长的不解之缘还得从我当兵的时候说起……难忘的战友情、兄弟情。尽管三十多年过去了,老班长关心我的事历历在目,有一次我发高烧,老班长到伙房亲自煮姜汤,又是做鸡蛋面(病号饭)端到我床头;刚到时,就连洗衣服都不会,只知道把衣服泡在水里,放上洗衣粉,来回捣鼓几下就算洗完了,老班长发现后教我说,加上洗衣粉泡一会后,要把领口、袖口多搓几下,如果衣服上有污迹,还要用肥皂重点搓洗,然后再把衣服过滤干净。我与班长虽然相处的时间不到两年,但是彼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老班长复员回家乡后,一开始还保持着通信联系,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失去音讯。尽管如此,老班长的关怀之情常常在我脑海回响,以至我转业回来后足足花了三年时间才找到老班长。三年间我曾试图通过他的同乡战友寻找没有找到,也曾托人到当地民政部门、乡政府查找也没结果。后来还是他托人捎信来才恢复了联系。原来老班长全家搬到邻县岳父家居住了,夫妻俩在山里靠养猪维持着生活。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3级大地震。消息传来,我的心头一怔,汶川不正是老班长的老家吗?当天即打电话询问,可是打了许多次没有联系上,直到第三天才打通。一问情况,电话那头传来了老班长的痛哭声,老班长的众多亲人在地震发生时来不及逃生,被滑坡的山体掩埋在地下,全部遇难。前两天联系不上主要是灾区通讯中断,老班长也在忙于寻找失踪的亲人。对老班长遭遇如此巨大的不幸,我只能在电话里安慰他,当即汇了一万元钱去。老班长处理完丧事后来电表示感谢,说汇去的钱帮了大忙。

        2011年初冬,我因公到成都出差,很想去看看老班长,但行程紧张去不了。老班长得悉后,乘长途汽车赶到成都,风尘仆仆赶到宾馆来看我,三十年前分别后我俩还是第一次相见,彼此都很激动,相拥而泣。老班长还是那么朴实,军人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好作风一点没变,脚上穿着双解放鞋,身上还背着当年部队发的军用水壶,只是水壶上绿色的漆已经退得光光的。老班长带来了一大包香肠和三瓶辣酱,我说不用那么客气,他急忙用浓浓的四川话打断我的话:“要得!要得!!”还说自己做的,好吃。难却老班长的一片盛情,我趁他不注意悄悄朝他包里塞了两千元钱,以作回礼。老班长事后打电话把我埋怨了一顿,责怪我不把他当大哥看待。

        老班长说的是真心话,汶川大地震他失去了众多亲人,曾经对我讲过,我没有其它亲人了,你就是我的亲兄弟,一生的好兄弟!这些年,老班长真的像大哥一样仍然关心着我,不间断地来电问寒问暖,很真诚地说工作抓紧做没错,身体也要注意。我已经数不清的次数邀请他和大嫂来上海走走,他总是考虑我还在岗位上,怕来了影响我的工作,他一再保证说:“等你退休了,一定去看你”。真是难为老班长的一片苦心啊。

        近些年来,老班长的家境逐步改善。先是养猪有了些小规模,政府有补贴,特别是猪的销路很好;女儿考上大学、找到工作以至成家等喜讯不断传来。两年前老班长告诉我,现在不养猪了,他和家属到成都帮女儿照看外孙。去年春节前收到腊肉后,考虑到他已进城,我叫他以后不要寄了,上海食品商店有卖的。但老班长再三讲,那做法不一样,还讲买的猪肉是圈养的,没有他那里散放的香。没错,老班长寄来的金黄色腊肉确实不一般,选用的都是坐墩肉、五花肉,肥瘦搭配均匀,肉质层次分明,用新鲜的松树枝熏烤而成。

        每年大年夜,家里饭桌上总会有一盘清蒸腊肉,片片腊肉香而不腻,金黄色的透亮透亮的……此时此刻我又忍不住想起了我的老班长,在心里默默地遥祝老班长一家新年快乐,幸福安康!

张立民:

       《老班长的腊肉》读后,巧了,你是雷达操纵员,我是雷达标图员,你测报的飞机方位和距离,我把数据标在方格图上,再传给高炮或导弹部队。你对操纵班长的感受与我对标报班长的感受一模一样。那时的战友关系,就是纯,真叫亲。你想拿盒好烟贿赂一下班长,得到的是狠狠的批评,说你不艰苦朴素。班长的腊肉真香,战友的情谊真纯。可惜的是,再也回不到那个年代了。亲密的战友关系包括上下级关系,正是我军超强战斗力的来源。 我曾任过空军最小的政委----飞行大队政委,正营职。强五飞行大队长杨国盛夜航训练座舱断电,飞行员王世业空中飞掉座舱盖,他们都经历了生死考验。他们落地后说的第一句话是:“我的政委呢?”上去与他们紧紧地握手,四目相对,什么都不用说。

        战争年代,没有一个好的政委,谁跟你出生入死。亲密的官兵关系,是最根本的战斗力来源。现在呢?

柴英:

        刚才,我离开中越边境友谊关,专程来到凭祥市南山烈士陵园,祭奠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烈士,凭祥地区有好多座烈士陵园,因为星点的部队烈士大多埋葬在这里。受星点之托,我来到这里,南山烈士陵园,找到了他的战友郭永金烈士墓,他是一名排长,1973年入伍,1978年2月28日牺牲。我为烈士鞠躬敬礼!这里埋着653名烈士,庄严肃穆,都是年轻的生命,我忍不住泪流满面,他们都是孩子啊,青山埋忠骨,热血鋳忠魂,我深切的感到,我们今天的和平安宁,是烈士们用鲜血和什么换来的。不能忘记他们啊。

政委.jpg

独上月楼

        忘记他们,就意味着对祖国的不忠和背叛,感谢柴英代我们去探望为国捐躯的烈士们,烈士不死,英魂永存!之前我曾猜测,《芳华》很可能是作者自己的经历。今天找到了依据——严歌苓(作者):“写《芳华》的起因,其实太自然了。我从12岁到25岁都在军队里度过,从小跳舞,后来成了部队的创作员。《芳华》里的故事,是我的一段青春经历,里面的人物有我从小到大接触的战友们的影子。大概在四年前,冯小刚导演跟我说:我们俩拍一个文工团的电影吧,你我都是文工团的,我现在特别怀念那段生活。我说好啊。他讲了对这部电影的大致想法,我答应先写写看。关于我自己的故事、人物,这部小说一定要发自内心,才能写好。我想起关于我战友的那些真实的事情,那些给我所谓的纳博科夫式灵战栗的东西。我在文工团生活了10年,跳舞跳了8年,后来又当了5年创作员,这段时间,我和战友们住在一起、吃在一起、练功在一起,朝夕相处。回忆起来,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情景就像昨天刚发生一样,所以,这部《芳华》可以说是最贴近我自己、最贴近我亲身经历的一部小说。”

李波:

        18岁那年,我正在济南军区后勤部十分部毛泽东思想业余宣传队。那时宣传队排演了样板戏的几个折子戏。领导让我演《智取威虎山》中的小常宝,专门请了烟台市京剧团的导演来指导我们。当时宣传队的人个个都是多面手,有大场地就演大戏,小场地就演小节目。我们围着胶东半岛巡回演出慰问各驻地官兵和老百姓,一演就是小半年。除了演出,还要进行野营拉练,夜行军十公里。记得那年冬天特别冷,脸和手都是冻疮,脚底打了血疱。一次围着炉子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