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 2_副本.jpg

                                   第七讲:浅谈如何写好编辑按语

                                       

                                          主讲人:青梅煮酒

                 微信图片_20180114143456_副本.jpg



  一、定义:

  编辑按语就是编者按,也叫编者案,简称为编按,是编辑对某一作品的解释、评价或引申。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编辑人员对一篇文章或一条消息所加的意见、评论等,常常放在文章或消息的前面”,这里,对编者按的解释是针对纸质媒体的载体(如报纸、杂志等)而言的,是指编辑人员为所编发的消息、通讯等写的提示、说明、评论性质的文字,其位置多在文前。我们常说的编者按也是指新闻类的。今天所说的编辑按语,是针对网络文学而言,对网络编辑来说,新闻类编辑按语的定义与要求,也适用于网络文学。

  编辑按语是应用写作研究的重要文体之一。


  二、发展历史:

  我国有据可查的编者按语,是司马迁在《史记》中为各篇“本纪”“列传”“世家”文后写的“太史公曰”。从报刊新闻来看,早在1833年出版的我国第一份中文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里,就已经有了类似编后的编者评论;1853年创刊的《遐迩贯珍》,还出现了在文前或文后的边叙边议,这也可以看成编辑按语,是用来介绍文章来历以及登载目的,部分编按则对文章内容进行评论。由此可知,编者按语是近代报刊发达的产物。

  把新闻界常用的编者按用于文学作品则是“五四”运动时期。此时,在报纸杂志上,常常发表文学作品,比如小说诗歌以及散文,在重要的文章前,编辑会用几句话对该作品进行推介,此时的编者按类似于广告词。此后,文学作品中的编者按语的运用变得更为普遍和经常。电脑普及后,网络文学也随之兴盛起来,编者按语运用的范围也更为广泛,它已经由新闻报道、通讯、图片、图表的按语,走向纯文学作品的编后语言。


  三、常见种类

  一般来说,按语有介绍性按语、议论性按语与注释性按语。

  1、介绍性按语:对作者基本情况、文章写作背景、文中事件背景的补充交代和说明。可以介绍作者身份,交待事件来龙去脉,以引起读者重视和兴趣。 

  2、注释性按语: 编者对文章中某些生僻的词语、读者不熟悉的资料、知识所做的解释性文字,用来说明阐释那些难懂的名词与术语,交代文章中提到的某些资料情况,帮助读者领会文意内涵。 

  3、 议论性按语:

  编者对文章所加的评价或议论性文字,用以提纲挈领的说明文章的主旨,阐释编辑对文章的看法,以及由此引申的或褒或贬。 


  四、常见写法

  1、综合按语:较为全面的评价文章的成败得失。这类按语多用言简意赅的语言,对所编辑的文章做比较全面的分析和评说。既要谈到文章主要内容,又须说到结构安排、语言风格以及文中与众不同之处。曲新同文章《宋词散读 (上篇)》,梁争编辑在按语中,既有对作者读书情况的介绍,又有对文章内容的肯定和赞同,还对读者提出自己的希望,这可以称得上综合按语的范例。

  2、侧重某一方面的按语:这类按语多则重在文章最好的一个层面,通过对这一点的肯定来表达编辑的观点。比如侧重赞同文章结构,侧重在肯定文章风格。侧重欣赏语言等。由金豆豆编辑的《叶鸟鱼枝》(作者凉月满天)就是从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入手对文章进行分析和阐释,从而取得了很好的按语效果。

  3、由文章引申出编辑感想:这类按语,编辑不再对文章进行个人解释,而是把重点放在由此文引申出的自己的想法,用个人的知识储备为文章做补充和完善,对与文章相关的内容进行拓展。编辑:纷飞的雪在志琦的影评《理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的编按里,就由影评引申出去,借志琦文章,表达自己对电影对人生的看法,使原文与按语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当然,这些切入方法只是常用编按写作的很小部分,具体写法还需根据具体文章来操作。


  五、注意事项

  内容要有概括性,按语要条理清楚,语言要简洁明快,字数合理恰当,有一定的高度和广度,如果有点理论色彩会更好。

  一般而言,编辑按语多肯定文章的可取之处,对于文章的不足,可在文章跟帖中予以时指出。

  每个编辑都有自己的风格,自然不必强求同一模式、同一风格,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习惯编辑文章。


  以上是我自己的学习体会,仅供参考,不足处请谅解。 

 

                                                                       2018年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