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点评人:兔妈妈(马丽萍)
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传记学会会员。辽宁省散文学会理事。作品曾荣获第十届辽宁省传记学会短篇文学奖,辽宁省读书征文一等奖。沈阳建党百年“盛京杯”一等奖。文章常发表于中国青年作家报,辽宁老年报等刊物。马丽萍也是《中国青年作家报》的优秀作者之一。在《中国青年作家报》创刊两年的时间内,她先后采访和写作了梁晓声、胡世宗、关捷和韩光等“名家”。“每当与他们交流和对话后,心理就得到一次按摩、补养。记述他们的过程,也是自己得天独厚吸收他们心灵上绽放光芒的收益期。”马丽萍对《中国青年作家报》记者说,“我们都是从文学青年走到今天,看到一张文学新报积极迎接新的挑战,这也让我们作者从内心充满了对文学未来的憧憬。”
兔妈妈(马丽萍)银河文集地址:http://www.yinheyuedu.com/author/index?uid=2683&typeid=2
张立民简介:微信名沈东东,辽宁省沈阳市人,1973年入伍,原空军高等医学专科学校基础部政治委员,空军大校军衔。从军35年,祖国的每一寸领空和领土早已成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退休以后,迫不及待地用脚去走读,用心去感受,用笔去赞美,先后出版《游记中国》和《寻访中国古战场》两部专著,在网上发表近百篇游记,受到读者好评。阅读是学习,评论是提高,求之不得,何乐不为!
张立民银河悦读文集地址:http://www.yinheyuedu.com/author/index?uid=1157&typeid=2
纵观历史长河,不乏以撰写游记而著称的思想家、文学家。国内有西汉时司马迁曾“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唐僧”,也即玄奘西行五万余里历时18年,行经110个国家求法,其传奇色彩和艰苦程度较之小说犹有过之。域外有《马可.波罗游记》,这些故事代代相传家喻户晓。
那么,您知道如今有人用7年时间,从中国河北省西北部4600年前涿鹿之战开始一路探寻,为此报废了心爱的小车,又用3年时间4易其36个战场遗址见闻,终于出版了游记《寻访中国古战场》吗?他就是沈阳军区空军退休大校张立民(网名:沈东东)。
实际上,他已走过41个古战场。据目前国内媒体初步统计,即便是古战场超级发烧友,真正实地到访也不超过5个,而到访41个并著书立说的唯张立民夫妇。如果吉尼斯有这项赛事,他们就是记录。
华夏大地历代文人墨客云集,为什么唯独缺少古战场遗址类项?是源于4600年前,人类文明刚刚蹒跚起步,甲骨文还处于文化萌芽中。但人类为了掠夺资源的战争,从未因此而偃旗息鼓。退休后的张立民以自小对古代军事史的特殊情结,拿出当年小学毕业自学清华二年级理科那种啃硬骨头精神,在心里又给自己立下一个军令状:一定要找到中国古战场的遗址遗迹,填补军史文化这项空白。
可举拳发誓简单,真正行动起来谈何容易。他首先在仅存微量战役资料中确立方向,而后依据文献档案、史书记载、成语传承、兵家著作,选择可寻的古战场遗址。
2007年1月,张立民开始驾车穿越戈壁荒漠,探寻中国古战场遗迹。张立民既有科技人员的理性,又有文艺工作者的哲思,虽然出发前对困难有了足够的预估与应对措施。然而,真的走到荒山野岭,拿着微不足道《北齐书》中500字资料寻找兰陵王高肃的踪迹谈何容易?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历史时空是世界上最悠久、跌宕起伏最险峻的发展过程,别说千年遗迹,就是百年之内因各种因素损毁的耸世孤迹、史书、文物就有多少?张立民是空军雷达兵出身,当年的业务尖子,根据平面搜索和重点研判的经验,开启了一处处跋涉之旅。
撰写游记。张立民摒弃普通游记的花草表象自我陶醉式写法,遵循在部队时总结的窍门:不在网上扒皮,不在名人作品中汇总。靠车轮所达现场历史流年斑迹石上车辙迹、马蹄印确定遗址准确位置,早期最简陋帝陵夏后皋墓讲述他的卓越。望着猖獗的盗墓贼留下的古战场空墓,抒写自己的愤怒。
这种游记写起来很累人,涉及的专业知识得去档案馆查资料,或者请专家指点迷津。而正是这种认真态度,游记出版后让旅游达人少走了不少弯路。
比如:齐魏马陵之战遗址,有三地都声称在自己那里,有遗址,有文物,有传说,言之凿凿。许多游客都到新沂市的马陵山公园去寻访马陵古道,结果跑错了地方。张立民在山东少郯城县的马陵山中找到了真正的马陵道。
谈起追寻古战场遗址感受,张立民总结了几点意见:一、史书对古战场地址记录简略,只有大致方位,后人很少进行实地考察,大多人云亦云;二、树立重点文物保护石碑的很少,任其自然消亡,所谓的保护开发不过是为了旅游业赚取利益;三、中国有用小说、戏剧情节代替真实历史的文化传统,无从真正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
面对令人啼笑皆非戏说古战场历史,张立民考证了楚汉成皋之战遗址:“成皋之战是楚汉相争的一个转折点,战场遗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史书上查不到成皋城在哪里,在地图上更找不到它的所在。我们凭着郦道元在《水经注》中的描写,找到河南省荥阳市汜水镇虎牢关村。我们看到那里竟被说成是“三英战吕布”的地方,并宣称有吕布点将台,有张飞绊马索,还有三义庙等,正在开发建设景区。可是,吕布、张飞、刘备、关羽都没到那个地方,那是《三国演义》里虚构的故事。根据郦道元的记载,所谓吕布点将台应该是成皋城的遗址。然而,没有专家来加以考察和认定,太可惜啦!”
针对两个县为了旅游收益,竞相注册四面楚歌之地局面,张立民论述了楚汉垓下之战遗址:“这是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的地方。项羽看到大势已去,连夜逃到乌江,自刎而死。这处古战场遗址承载着楚汉决战的最终结局,为后世的无数艺术创作提供精彩故事。有关资料众口一词地说霸王城在安徽省灵璧县韦集镇,可到了实地根本没有遗址踪影,更没有重点文物保护石碑。书上说的事情,难道还有假的?我们不敢怀疑,可是现实却不为史书作证和长脸。怎么办?向派出所的警察询问,告之到固镇县濠城镇看看。果真在那里看到了立有重点文物保护石碑的霸王城。信书,书不长脸;信实,实不载书。可是,这两个县却都聘请历史专家论证自己那里有霸王城,互不相让,激烈争夺,并且都要投资开发霸王城景点。谁来审定、谁来裁判?我们只有摇头叹息,为霸王城感到悲哀。”
听张立民谈了这么多古战场遗址的衰容,不禁让我想起旅居意大利罗马和佛罗伦萨时的一些事。
罗马是古罗马和世界灿烂文化的发祥地,已有2500余年历史,因建城悠久而被昵称为"永恒之城"。罗马市的建设并没有拆除古城,也没在古城中插建高楼大厦,更没有围绕古城“摊大饼”,而是在古城以南 6千米外建设了现代化的罗马新城。古罗马帝国第一任皇帝奥古斯说:“我接受了一座用砖头建造的新罗马城,却留下了一座大理石的古罗马城。”意大利对于发掘出来的新遗址:“发掘一处,保护一处”,严格立法,违法必惩。
在佛罗伦萨的朋友指着《圣母百花大教堂》后墙最下面的一块理石(略与周边有一点点色差)对我说:维修古遗址建筑,必须使用当年建筑时期的原材料、原形制(也就是原工艺,虽然仅靠观察无法得知其施工工艺)的复原方法,如果实在无法得到原石材,必须在此处注明。噢,我这才明白,理石旁的小标识原来是这个意图。
意大利对遗址保护不是现代意识,而早在意大利统一之前的1462年,意大利还在教皇统治时就曾立法:“不能随便破坏古建筑遗址,否则将被判处监禁或不许入教。”可见其对文物保护认知历史久远及重视程度。也正是这种文化背景,依托璀璨的“沉默”实体,造就了意大利旅游品牌。
为《寻访中国古战场》作序的陈欲航先生也写到了比利时滑铁卢战争遗址的现状:“闻名世界的滑铁卢是拿破仑的伤心地,记载着他失败的耻辱;滑铁卢又是他的一座丰碑,在他集无数荣耀于一身后,这里再次成为世人对他缅怀、感恩、尊崇的祭坛。如今的滑铁卢古战场已是比利时最重要的旅游景区。除了有几座规模很小的纪念馆之外,没有随意开发兴建任何民用或公用设施,与200多年前几乎没什么两样。只是在古战场偏南处多了一座金字塔式的小土山,那是1826年比利时妇女用背篓运土堆成的观景台。小山四周的原野上耸立着法国、比利时、德国等国的纪念碑,供来自欧洲与世界各地的游客凭吊。”陈先生的描述力证原汁原味的遗址,胜于雄辩的千言万语。
张立民奉行“走岀去,世界就是我的家。回到家,钻研古战场科普就是我的世界”理念!历时7年终于将一部别出异章的游记呈现给世人。张立民不仅有行走天下之志,更具澄清本真之质!这部沉甸甸、极具军史参考的《寻访中国古战场》文献游记,凝聚着他认知和视野的高度及军人情怀。
三十六个古战场,如同兵书《三十六计》里每一计都蕴含了深邃的策略思考和实战智慧,发挥着古为今用的实用功能。可以说,张立民是以一己之力托起了古战场遗址的半壁江山。
这些跨越4600年时空留给后人的思考,不仅是留给国人、亚洲,而是留给整个世界的深思。这部力作同普利策奖获奖作品《奥本海默》一样,警示人类怎样爱护和平。虽然《寻访中国古战场》目前还没有参加国际文学大赛,但它在读者心里早已超越了任何奖项。
辽宁著名学者关嘉禄捧着这本书由衷感叹:“你们干了一件大好事,用游记方式写古战场的现状与历史,既有学术味道,又符合大众口味,有知识,有趣闻,有故事,喜闻乐见,难能可贵。”
如今除了书中的36个古战场遗址,张立民又发表了10篇游记,他们在用身体力行做一对呼吁人类友爱的和平鸽。
古今对比,物是人非;惨烈已远去,只有英雄在史册!反思今日,美好和平的年代,我们又将如何借鉴历史,在生活的车轮中,留下时代文明的印迹呢?如果那些左右世界格局的“巨无霸”们,真正读“懂”了《寻访中国古战场》,人类期待已久的“地球村”还会远吗?
张立民:谢谢您车轮不停昼夜兼程的执着、勇气、情怀、豪气!同时也感谢您夫人陈莉萍女士不遗余力地支持。当初品貌才俱佳的她,选择驻扎山西部队的排职干部,不仅独具慧眼且勇气可嘉,这样的奇女子如熊猫般珍贵。可谓夫妻同力出版游记《寻访中国古战场》及今天继续追踪古战场遗址的路上……她是您的助力器、也是银河悦读金牌“网嫂”。
祝张立民油门踩到底,把古战场追踪的更远、更深。银河悦读的读者们是您呼声最高的拉拉队。
2024年7月20日
1楼 文友:时光无心 2024-07-25 15:21:43
马丽萍老师在此期的《每月一评》中深入骨髓地介绍了《张立民:古战场遗址追踪记》,同时对张立民老师给予了高度评价。
做为读者我喜欢张立民老师的文章,多次阅读他的游记后深知,他每次出行不是简单的游山玩水,而是带着问题去寻访,去探讨研究,然后结合自己独特的思维和观点,实事求是的还原历史。
张老师的文章具有一定的高度,知识面广,看了后总能让我们产生了到此一游的想法,感谢张立民老师的好游记。
为马丽萍老师的精彩评论点赞!
回复
张立民 2024-07-25 16:56:04
2楼 文友:天路过客 2024-07-24 17:35:02
立民政委并非史学专家,却是有情趣更有责任感的人,他的专著《寻访中国古战场》就是例证。辽宁著名学者关嘉禄说的好:“用游记方式写古战场的现状与历史,既有学术味道,又符合大众口味,有知识,有趣闻,有故事,喜闻乐见。”马丽萍老师此文更有深入浅出的述评,我这里多说便是多余。
值得一说的倒是,当今时代各种信息爆炸般涌来,或真或假,或实或虚,或资料堆积,或道听途说。有关历史文化的解析,也是人云亦云者多,真实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碾压与冲击。我在想,该书内容除了史学和文学价值而外,它所彰显的事实之力、逻辑之力、孤勇意志之力以及智慧思想之光,已足令我们仰视不已。立民是职业军人,不辞辛劳跋涉追寻41个古战场著书立说,已经不是单纯的个人嗜好,也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军事文化修养,更是对社会上大行其道的历史“戏说”甚至“虚无”乱像的鞭挞。一个古稀之人有此作为,如此唯实求真,不仅是伦理问题,更是分辨真假的能力问题,甚至可谓之有无胆量、有无脊梁的人格问题。一句“走岀去,世界就是我的家。回到家,钻研古战场科普就是我的世界。”此言闻之贯耳,有谁能不感动!
回复
张立民 2024-07-24 18:08:12
3楼 文友:弦歌悠扬 2024-07-24 09:30:58
读过张立民老师许多篇访古战场的游记,确信其“走岀去,世界就是我的家。回到家,钻研古战场科普就是我的世界”。
张立民老师本着军人的情愫,本着求真务实,还原历史真面貌,传承祖国文化的初心,也为我国盗墓肆意横向,文物管理不善的弊端而痛心,所以七年如一日,在夫人陪同和支持下,一直躬耕于古战场的探寻与挖掘,并用游记的形式一一记载,分享给读者,这使我在《内蒙访古》的浸润下,有了更多的收获、启迪和思考。
兔妈妈对张立民老师作品的解读,更是透彻深入精当,让我们在短时间内对张立民老师的游记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
祝贺张立民老师!期望看到您更多的访古游记!
点赞兔妈妈精彩解读!
回复
张立民 2024-07-24 10:13:40
4楼 文友:安瑞平 2024-07-23 14:56:50
这次每月一评是对张立民先生的致敬和赞扬,同时也是对他的研究成果《寻访中国古战场》的肯定和推广。文章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入的分析,展现了张立民先生对古战场的热爱和执着,以及他在这一领域的卓越贡献。同时,文章也表达了对张立民先生夫人陈莉萍女士的敬意和感激,她的支持和帮助对于张立民先生的成功不可或缺。整篇文章充满了敬意和感激之情,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精神,对于推动古战场研究的发展和弘扬历史文化具有积极的影响。
回复
张立民 2024-07-24 10:16:36
5楼 文友:攀登顶峰 2024-07-21 12:12:17
叹为观止于张立民老师奉行“走岀去,世界就是我的家;回到家,钻研古战场科普就是我的世界”的理念!拍手叫绝于老师所坚守的“行走天下之志,以澄清本真之质!”的宗旨而历时7年终于将一部别出心裁的游记呈现给世人的那种执着、勇气、情怀和豪气!更是击节称赏于老师的这部沉甸甸、极具军史参考价值的《寻访中国古战场》文献游记所凝聚着的认知和视野的高度以及军人情怀的主旨情感。
回复
兔妈妈 2024-07-21 22:19:05
张立民 2024-07-21 19:24:46
6楼 文友:张红 2024-07-21 09:36:04
又读到了兔妈妈马丽萍老师第五讲的《每月一评》介绍了《张立民:古战场遗址追踪记》感受很深。张立民老师是银河悦读驻站军旅作家兼金牌作家。通过阅读张立民老师的《古战场遗址追踪记》,使我们感受到张立民老师的许多游记作品,都是张老师通过外出旅游,寻找中国古战场的遗址,到实地考察写成的,游记欣赏价值很高。读起来给人一种真实性的感觉。撰写游记张老师总是遵循在部队写作的原则,不在网上扒皮,不在名人作品中汇总,就是靠外出旅游,实地寻找历史名胜和古战场的遗址,写游记。这样写出来的作品,真实感强,读者读起来才有味,不枯燥,耐人寻味。张立民老师的妙手文章,令人赞叹!感谢兔妈妈推荐点评张立民老师的游记作品,闪星点赞!
回复
兔妈妈 2024-07-21 22:25:16
兔妈妈 2024-07-21 22:19:53
张立民 2024-07-21 19:15:23
7楼 文友:那瑞琴 2024-07-21 08:38:52
欣赏特约评论人马丽萍的点评。其突出转点是:全面整体地把握作品的内容,精雕细刻的推敲功夫,深化主题,画龙点晴。以自己独特的眼光,睿智的见地,深邃的观点,文人的情怀,分析评点精准、精確、精炼、精深。足见其评论素养和文字功夫。
張立民老师是银河悦读网站德高望重的实力派驻站作家。他的《古战场遗址追踪》,内客翔实、底蕴厚重。是在大量调查采访的基础上,沙里淘金。把调查采访的亮点介绍给读者。他的文字充满了工匠精神。精心想事、精细做事、精致成事,是他一贯的写作态度和风格。为《古战场遗址追踪)闪星点赞!
回复
兔妈妈 2024-07-21 22:25:53
兔妈妈 2024-07-21 22:25:38
张立民 2024-07-21 19:01:43
8楼 文友:笨马九方皋 2024-07-20 16:05:15
一篇实事求是的评论,会让读者产生共鸣,有了想阅读的感觉。一本精彩的和历史文化结合游记,会使读者产生想去旅游的感觉。
回复
张立民 2024-07-21 18:55:12
9楼 文友:独上月楼 2024-07-20 14:27:16
《每月一评》第五讲新鲜出炉,驻站军旅作家兼金牌作家张立民老师的作品呼啦啦涌到眼前,尤其是一篇篇寻迹古战场的呕心沥血之作,更是勾起了许多美好而深邃的阅读体验。
马老师的点评保持着一以贯之的经典和凝练,将立民政委寻访古战场、撰写游记作品的初衷、意义和价值,几乎一网打尽。最让我难忘的是立民政委携夫人在寻访古战场中确立的严谨态度——“不在网上扒皮,不在名人作品中汇总。靠车轮所达现场历史流年斑迹石上车辙迹、马蹄印确定遗址准确位置......这种游记写起来很累人,涉及的专业知识得去档案馆查资料,或者请专家指点迷津。而正是这种认真态度,游记出版后让旅游达人少走了不少弯路。”
从某种意义上说,立民政委以他锲而不舍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取到了古战场的“真经”,填补了军事历史上的一项空白。
有人或许会问,那些古战场发生的历史事件对今天还有意义吗?说真的,我也有过困惑。我同意这位专家的观点:“自古以来,战争就是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古代,一场战争的胜利或失败,往往决定了国家、民族乃至整个世界的命运。这些战争不仅改变了政治格局,也促进了文化、科技的交流与发展。”由此可见,对那些决定历史走向的古代战争的确有探究之必要。
活在当下,很多人喜欢用“卷”来形容自己的生存状态,其实,不管是内卷或是外卷,归根结底还是没有做自己喜欢的事,一旦喜欢,所有的辛劳和困顿,都会被一种自然而然的成就感所覆盖。
我在想,我们的国家、社会和民族,需要一大批不仅仅把目光盯着眼前一亩三分地的人,他们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立民政委就是这样的人——大写的人!这是马老师的点评给我的启迪,也是我自己在阅读立民政委大作时的真切体悟。
立民政委,期待您更多的大作落户银河,闪耀银河!
回复
张立民 2024-07-21 18: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