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幸游览了鲁迅故乡,让我又一次缅怀了这位让国人骄傲的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朋友,有时间也请到鲁迅故里走一走,想一想鲁迅,因为他的精神不死。

  我们从杭州中国作家创作之家坐车直奔鲁迅故里的。来到绍兴,缓步走在青石铺就的街上,两边都是木结构的古式老屋,镶嵌着镂空的门窗,上面雕有精美、细腻的人物和花草。一家仿古的作坊展现在你的眼前,有制作狼毫的笔店,有蓝印花布染坊,又有绍兴老酒飘出的淡淡清香。这幅组织协调、庄严、古朴的街面一如细细地诉说着昔日的繁华和辉煌。一走进绍兴,绍兴典型的白砖乌瓦、一河一湖两街的建筑格局,让人仿佛走进了一个旧时“人家尽枕河,楼台俯船楫”的水乡古镇。

  鲁迅故居位于浙江省绍兴市都昌坊口,这里的鲁迅纪念馆建成于1953年1月,三味书屋由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鲁迅生平事迹陈列厅等组成。

  鲁迅故居是鲁迅出生地,也是他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成长、生活和学习的场所。室内的陈设,按当年原样摆放,不少家具和用品均是原物。百草园是周家原已荒芜的菜园,是童年鲁迅休憩和玩耍的乐园,占地2000平方米,现基本保持原样。三味书屋是清朝末年绍兴城内颇负盛名的一处私塾,鲁迅12~17岁在此读书。鲁迅生平事迹陈列厅通过大量实物、照片、手稿、书信、图表等展品,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鲁迅一生的光辉业绩和由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的思想发展历程。八月初三(公历9月25日),鲁迅生于浙江绍兴府城内东昌坊口。他姓周,原名樟寿,字豫山、豫亭、豫才。

  2002年,绍兴市委、市政府在鲁迅纪念馆原有基础上建设和修缮的,鲁迅故里已初具规模。不仅保持着鲁迅当年生活过的故居、祖居、三味书屋、百草园,还恢复了周家新台门、寿家台门、土谷祠、鲁迅笔下风情园等一批与鲁迅有关的古宅古迹,对存在于整个故里区域范围内的一般传统民居建筑,大都修旧如旧。

  2004年5月,一座以“老房子,新空间”的设计理念建造的富有绍兴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现代化展馆——绍兴鲁迅纪念馆在鲁迅故里落成。现在的鲁迅故里已经成为一条独具江南风情的历史街区,成为一个原汁原味解读鲁迅作品,品味鲁迅笔下风物,感受鲁迅当年生活情境的真实场所。

  一条窄窄的青石板路两边,一溜粉墙黛瓦,竹丝台门,鲁迅祖居,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咸亨酒店穿插其间,一条小河从鲁迅故居门前流过,乌篷船在河上晃晃悠悠,此情此景不能不让人想起鲁迅作品中的一些场景。精心保护和恢复后的鲁迅故里已成为立体解读中国近代大文豪鲁迅的场所,成为浙江省绍兴的“镇城之宝”。

  江南水柔、风暖,江南的雨,缠缠绵绵。给人一种淡然、幽静和惬意的感觉,熟悉的是鲁迅笔下的人物及旧屋,陌生的是一种清新的欣然。

  想起鲁迅的小说中的人物孔乙已,鲁迅大师有过非常精彩的描写:“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被打断腿的孔乙已是用手走来的。“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由于咸亨酒店正在装修,我们只能在店门前留影。三年后,我重返鲁迅故里游,装修后的咸亨酒店却是扩大的可以,食客络绎不绝,当品尝绍兴酒和梅菜扣肉,发现柜台上还挂着孔乙己欠十九个钱的招牌呢。

  重读经典《阿Q正传》,更加觉得鲁迅是一面旗帜。鲁迅的伟大之处就是唤醒民众起来革命,把当时国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劣根性揭露的淋漓尽致。他高瞻远瞩,富有民族精神。不仅是个文学家,还是一个思想家!

  是的,走进小镇,迎面扑来的是满眼的古朴:没有华丽的颜色,没有做作的娇情,有的只是白白的粉墙,黛色的瓦,凌翘的飞檐,雕镂的长廊。弯弯的小河从镇中穿过,赋予小镇以生命的流动,又像是一幅笼罩在烟雨蒙蒙下淡雅的水墨画,让人留连,追思!

  小船在河中轻轻地滑行,撸在船公的手中缓缓摆动,击起层层涟漪,向两岸悠悠地荡漾开去。拱形的小桥横卧河上,三三两两的游客流于小桥两端,不时回头远眺或停步细端,也许想在这白墙黑瓦、小桥流水间寻回记忆深处曾有的依恋。

  虽然时间短,但我又凭吊了“鉴湖女侠”,秋瑾。“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在绍兴,与鲁迅遥相呼应的人物,窃以为是鉴湖女侠秋瑾。三味书屋西南塔山附近的和畅堂,就是秋瑾故居。和畅堂布局严谨,风格简约无华。黑漆大门没有任何装饰,庄重朴实。堂前正中有一匾,上书“和畅堂”三字。

  秋瑾(1875-1907),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原名秋闺瑾,字璇卿,号旦吾,乳名玉姑,东渡后改名瑾,字(或作别号)竞雄,自称“鉴湖女侠”,笔名秋千,曾用笔名白萍,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生于福建闽县(今福州),其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曾自费东渡日本留学。积极投身革命,先后参加过 三合会、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联络会党计划响应萍浏醴起义未果。1907年,她与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事泄被捕。7月15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鲁迅是谨慎的,遇事总要停两步想一想,秋瑾却事事争为天下先。她和鲁迅,虽系同乡,却非同类。敏感如鲁迅,遭遇屈辱与挫折的痛苦,不会低于秋瑾,但秋瑾会拔剑而起,他却赞成堑壕战。即使对包办的配偶,两人也态度迥异,一个舍弃,一个不忍弃。鲁迅是冰,他看到了秋瑾殉国背后的荒诞与苍凉,指引人们质疑一切崇高的狂热。秋瑾是火,她雷厉风行的燃烧,以炽热情怀融化一切麻木的灵魂,她身后并不全是鲁迅所认为的苍凉,而是确实做成了令万个须眉黯然逊色的壮举。瘦小的鲁迅,是不入秋瑾的襟抱的,但命运奇妙的让两人产生联系,并以后者的冷衬得前者更加火热。”

  据周作人记载,鲁迅与秋瑾相识于日本,两人均在日本留学,彼时的日本政府为了防止留学生参与革命,出台了取缔规则,秋瑾性格刚烈,召集在日留学生,提出回国自主办学,鲁迅与秋瑾的观点相反,认为部分留学生不应激进,求学要紧,还是应该忍辱负重,完成学业。

  双方互相不能说服对方,秋瑾认为选择留下的学生贪生怕死,于是拔刀恐吓,原话是:“如有人回到祖国,投降满虏,卖友求荣,吃我一刀。”可见秋瑾并非针对鲁迅,只是观点不同而已,秋瑾也肯定了求学的重要性,事实上,鲁迅的观点在很多方面都有所体现。

  纪念刘和珍君里,鲁迅也说过不赞成以流血的方式换取胜利,他认为这样是不理智且鲁莽的,鲁迅曾经参加反清活动,被指派去刺杀,鲁迅以家中有老母需要照顾为由拒绝了,鲁迅的主张并不是激烈的反抗,是需要用温和有效的手段影响更多的人,秋瑾的处世态度则相反,两人在用不同的方式证明着自己的爱国心。

  我们的车子,来到市区中心,那儿就是她从容就义的绍兴轩亭口。我们不能忘怀这位革命先驱者。鲁迅和她是同乡。两个人几乎同时留学日本。都曾写下了以血为题的诗篇。秋瑾的诗:“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鲁迅的诗:“灵台无计逃神失,风雨如磐喑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秋瑾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自己的理想。鲁迅也用生命践行了自己的理想,不同的是两个人的革命方式。

  当革命成功后,有的人甚至秋瑾昔日的战友都淡忘了她。然而,曾经被秋瑾“甩刀子”的鲁迅一直没有忘记她。在革命成功六年后,鲁迅发表了著名小说《》,其实是以秋瑾为原型。小说的结尾,荒草离离的坟上,有人插花,表明中国人不曾忘了她。其实,是鲁迅也不曾忘了她。

  有人传说鲁迅很刻薄,从这件事来看,鲁迅是豁达的,光明磊落的。他对秋瑾是尊重乃至崇敬的。应该说鲁迅与秋瑾,是两个人格伟大的中国人。虽然他们有过过结,但是那不是信仰和原则上的分歧。

  秋瑾用她32岁的生命,敲响了一个旧时代的丧钟;鲁迅用他宏大的思想,努力扣开新世纪的大门。

  想起郁达夫先生悼念鲁迅的文章:“真是晴天的霹雳,在南台的宴会席上,忽而听到了鲁迅的死!发了几通电报,会集了一夜行李,第二天我就匆匆跳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

  二十二日上午十时船靠了岸,到家洗一个澡,吞了两口饭,跑到胶州路万国殡仪馆去,遇见的只是真诚的脸,热烈的脸,悲愤的脸,和千千万万将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和紧捏的拳头。

  这不是寻常的丧葬,这也不是沉郁的悲哀,这正像是大地震要来,或黎明将到时充塞在天地之间的一瞬间的寂静。

  生死,肉体,灵魂,眼泪,悲叹,这些问题与感觉,在此地似乎太渺小了,在鲁迅的死的彼岸,还照耀着一道更伟大,更猛烈的寂光。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的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

  鲁迅的灵柩,在夜阴里被埋入浅土中去了;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

  鲁迅的小说,今天我仍在读,鲁迅的故事还将流传下去,因为我们懂得了珍惜民族魂。只有坚持真理,投入战斗,以生命之精力建设我们的国家,相信明天会更好。

  朋友,有时间请到鲁迅故里走一走,想一想鲁迅。最后,我想说:秋瑾和鲁迅的精神永存!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