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9202457138183.jpg

      久闻河南太行山里有个悬崖上的村庄,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创造出人间奇迹,山村叫郭亮,郭亮人用钢钎锤子开凿出一条高5米、宽4米、长1300米的千仞绝壁长廊,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和“世界上十大最危险的公路之一”。郭亮由这条挂壁公路而响誉南北,也被视为太行明珠吸引着天下游客。我亦抱仰慕之情驱车南下,专程来到郭亮村与之亲密接触。

(左图为:郭亮绝壁长廊挂壁公路)

  

      郭亮村位于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太行山腹地,是南太行风光的典型代表,太行之魂的集中体现,既有雄壮而苍茫的红崖绝壁大峡谷,绝壁长廊,又有秀雅淳朴的山乡风韵。三面环山,一面临崖,看上去近乎绝境。雄伟壮观的大山包裹着这个小村庄,村民世代为生计而雕琢着这座大山,从奇特的太行风光中,不难寻觅太行之魂的精髓。由于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这里的村民世世代代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交通极其不便。

      据传,东汉末年,农民起义领袖郭亮组织的农民起义失败,为躲避官府追杀,一路逃入如此艰险的绝境。为了纪念先人,取名郭亮村。他们的祖先用坚韧、顽强、智慧在恶劣的环境中繁衍生息,一代又一代地传承着艰苦奋斗的精神。

1529202518399464.jpg

(右图为绝壁上的村庄,峭壁之上的房子便是当晚入住的崖上客栈)

      在当地战友柳絮的热情陪同下,天黑前我们到达了郭亮村,选在郭亮村最高处的“崖上人家”农家乐入住。“崖上人家”的位置在险峻的山崖上,是村里观全景的最佳位置。前面就是千仞峡谷,对面就是挂壁长廊。站在农家乐的平台往下看,不禁让人倒吸一口凉气,下面就是一千多米深的绝壁山涧,那绝壁直上直下,如刀劈斧剁一般,真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绝壁上有一条飞瀑直冲谷底,绝壁下是一条深谷,形成壮观的瀑布深谭。从“崖上人家”顺着绕行石阶往下走,过一个石头筑成的天桥,就来到了闻名遐迩的郭亮洞。郭亮洞,长1200米,洞顶是嶙峋的怪石,开凿时留下的支撑廊顶的天然石柱,形成了崖下的“照明窗口”。绝壁峡谷,让人叹为观止。洞内蜿蜒曲折,巨石飞挂,路面不宽,错车很困难,因为景区严格规定,除了景区的车辆,社会车辆一律不准进入,所以,郭亮洞里车辆不多,洞里回声很大,老远就能听到汽车的轰鸣声。游人可以尽情在洞里洞外欣赏拍照,感叹郭亮村民创造的震撼心魄的人间奇迹。

      在洞内欣赏公路上方和对面那红石绝壁的壮观景象,那才叫惊诧。房屋就在直上直下的绝壁顶上,胆小的人惊的闭上了眼睛。我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张图片,叫“悬崖上的村庄”,我曾为之惊叹,其实拍的就是我站的这个地方。我们住的那个旅店就在图片的最顶端,这回我更加理解柳絮战友坚持让我们住在“涯上人家”的意义了。

      我激动地端起相机,不停地拍照,记录亲眼目睹的奇观。

      我看到,悬崖绝壁上,石头缝里居然顽强的生长着绿色的植物,我突然觉得,郭亮,连石头、植物都有一种顽强不屈的精神,令人震撼,令人感动。

      柳絮战友告诉我们,太行山的红石有个特点,遇水才变成红色。我们真有福气,刚好昨晚下了一场大雨,所以,今天的石头晨光映射下,红得更加鲜艳夺目。

1529202613138377.jpg

(左图为:当年的勇士和当年用过的钢钎、铁锤)

      一大早,我们起床去拍挂壁公路的晨景,在涯上,偶遇一位老人,在晨曦中收拾农具。我很热情的问候老人:“早啊,老人家。”我好奇的问了老人家一些郭亮挂壁公路的情况,淳朴善良的老人很热情的向我介绍,和我攀谈起来。我才知道,这位老人可不简单,他就是当年“十三勇士”之一,他叫申春福,已经七十多岁了。

      老人家热情的把我带到他家里,他家就在涯上,一个很古老的小院子,房子、地板都是石头的,典型的太行山民居特色。屋子很小,很简陋。一进屋,迎面墙上挂着毛主席画像,桌上摆着奖状,老人从墙角拿出当年施工用的钢钎、铁锤、柳条编的安全帽,给我讲了挂壁公路的由来和他们修建这条公路的艰苦经历,讲到动情处,他几次哽咽……

      当年凿山开路的十三勇士已经所剩不多,他那双伤痕累累的手,和生了锈的钢钎,诉说着那段可歌可泣,惊心动魄的历史。我非常感动,给他拍照,留下他的地址,回家后马上洗出照片寄给他,我就是想以此方式表达我的一点点敬意。

      老人家说:“先前,村里出入都要走‘天梯’,村里的牛、羊、猪牲畜都要在小犊子时就从‘天梯’抱上来,养大了以后要想卖给外村,还得绕上30多里的山路才能转下山。我们平时把山货背到山外去卖,然后换回生活用品,都要从天梯上爬上爬下,日子艰难啊!”

      我了解到,郭亮村是太行山中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小山村,自古以来村里唯一的对外通道是一条绝壁上的古道。古道由一块块参差不齐的岩石垒起,或直接在90度角的垂直岩壁上凿出石坑,上下垂直落差200米左右,又陡又险,一不小心会摔下山去变得粉身碎骨,当地人就是管这条路叫天梯。

      1971年的秋天,为了摆脱困境,让后代子孙不再爬天梯,时任郭亮村党支部书记的申明信,提议修建一条通向村外的路,得到全村人的拥护。村里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用卖山货的钱买来钢钎铁锤,同心协力劈山开路。

      1972年3月9日,郭亮洞正式开工。这是一个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工程。当时挑选了村中十三名壮劳力组成的凿洞突击队,十三条青年汉子聚在天梯下举拳面壁,发誓要凿穿绝壁,打出通向山外的大路。他们心比铁坚,志比钢硬。

      没有钱,村里人自发卖掉山羊、药材,集资补充钢锤、钢锉等工具;在没有电力、没有机械的条件下,突击队员顶着风雪,腰上系着麻绳,悬于峭壁之上,凌空作业,握紧铁钎,舞起铁锤,在坚硬的红岩绝壁上凿出一排排炮眼。从绝壁中间炸开工作面,从崖头把人放下去。壮士们把生死置之度外,用生命和热血让天堑变成了通途。当时王怀堂等村民就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没有粮,村民勒紧腰带支援工程建设。当时郭亮村全年粮食收成不过八万多斤,而这区区八万斤粮食是全村几百口人的全部口粮。在这种状况下,十三名突击队员每天只有一毛多钱的伙食费,每人每天也只有两斤玉米的定量。一日三餐玉米粥、玉米饼、窝头野菜,能吃饱就很知足了。

       1975年底,工程进入了最艰苦的阶段,郭亮人已经卖光了山羊,砍光了树木,吃光了粮食,再也抠不出钱来了。怎么办?郭亮人的精神是世代传承的,百折不挠。全村男女老少都出动了,起早贪黑,勒紧腰带,每天爬5公里山路去挖鱼鳞坑挣钱,挖了一冬一春,挣到工钱3100多元,他们就用这血汗换来的钱,买回钢钎、雷管、导火线、炸药,继续战斗。

      讲到这一段,当年的“十三勇士”申春福老人老泪纵横,他用那双粗糙的大手抹起了眼泪,我也感动的流下了热泪。

1529202675857838.jpg

(右图:人工开凿的郭亮洞)

      郭亮人没有任何机械,历时5年,硬是在绝壁中一锤一锤凿去了2.6万立方米石方,打秃钢钎12吨,打烂了8磅重的铁锤4000个,老人孩子都轮流走上隧道工地,清理石渣。大石块用手搬,小石块用筐抬,用篮子挎,人人肩头成茧,十指流血。

      就像愚公感动了上帝一样,在工程最困难的关头,河南辉县教育局原永局长知道了这件事,深受感动,亲自带领100多名教职员工,来到郭亮,和村民一起施工,加快了工程进度,郭亮人永远都不会忘记他们。

      1977年5月1日被人称为“绝壁长廊”的郭亮洞终于正式通车。

      如果不是亲临其境,你想象不到,这是怎样的一种感动和心灵的震撼啊。

      郭亮挂壁公路,不仅是视觉的震撼,更是心灵的震撼和洗礼。来到郭亮,不仅是来旅游看景,更是来感受郭亮精神。郭亮村精神,这就是坚韧不拔、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从小我们就学习毛主席的《愚公移山》,郭亮人就是当代的新愚公啊。当代愚公,郭亮精神,正是我们伟大的民族的精神的体现,是民族精神的瑰宝,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世世代代要传承的伟大精神。

       就要离开郭亮了,敬仰之情依然浓郁。

      敬礼!英雄的郭亮勇士。

      致敬!伟大的郭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