阏与之战和长平之战,记录的是一对父子带兵打仗的故事。父亲赵奢是赵国的田部吏(收税官),当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打了个大胜仗。儿子赵括虽然饱读兵书,熟记战策,却不堪重任,成为“纸上谈兵”的典型。这两战一先一后,一胜一负,耐人寻味,自然要进入我们的寻访视野。

  公元前270年,秦国出兵攻打韩国的阏与城,韩国向赵国求援。赵国的名将廉颇和乐乘都表示不能前去援救,而身为收税官的赵奢却认为可救。对于这个极富戏剧性的事件,司马迁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专门作了记载:“秦伐韩,军阏与。王召廉颇而问曰:‘可救不?’对曰:‘道远路狭,难救。’又召乐乘而问焉,乐乘对如廉颇言。又召问赵奢,奢对曰:‘其道远路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王乃令赵奢将,救之。”名将们都认为不可救,收税官却认为可救,这不是开玩笑嘛,可他却说出了一个千古军事真理:狭路相逢勇者胜。那时的用人真是不拘一格,税务干部立马被任命为领兵打仗的将军。

  谁知,赵奢率兵走出赵都邯郸30里就不动了,在紫山上一驻就是28天,并下令“以军事谏者斩”。赵奢的任务本来是救援阏与城,可到了紫山不但不走了,还不准部下提军事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下属们都怀疑这个收税官只会吹牛皮,说大话,根本就不是指挥打仗的料儿。但在第28天的夜里,赵奢下令轻装奔袭阏与城,一举打败了秦军。这一战可称为战史上的首次偷袭战,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是赵国与秦国三次对决中唯一胜利的一次。经此一战,赵奢成为与廉颇齐名的马服君。

  赵奢在紫山上停留28天不动,肯定是有原因的,他一定是在那里等待着什么?这使我们非常感兴趣。查阅河北省地图,在邯郸市之西15公里处还真有一座紫山。网上说,山上有马服君赵奢之墓,山下新修了一个赵奢广场,这就更值得一探了。

  然而,阏与城在哪里就有分歧了。有说在山西省的和顺县,有说在山西省的沁县。和顺县历史上曾名阏与,有的史书据此认定阏与之战发生在那里。可是,阏与之战中所涉及的山名、河名等,都与和顺县的对不上号。查阅和顺县政府的网站,也没有说他们那里发生过阏与之战。有两位山西的历史学者通过实地考察,认定阏与故城的遗址在今山西省沁县的乌苏村。为此,我们确定先到紫山,再到乌苏村。

  2015年3月17日早晨,从邯郸市区出发,沿309国道车行到工程村右转,然后直奔郭窑村。从地图上看,紫山就在郭窑村附近。向一伙正在路边植树的人询问,主动答话的倒是不少,但听其言语都不大对味儿。有的反问:“你们是来祭祖的吧?”有的挖苦:“自驾游的往这儿跑啥!”有的用手一指:“往前走吧。”

  带着一肚子疑问,来到了紫山。如今的紫山已被开发为旅游景区,因为是淡季,不但票价折半,还让把车子开进去,不然要步行很长一段路。在紫山的怀抱里,建有一个很大的赵奢纪念广场,石板铺地,台阶高耸,最高处矗立着赵奢的白色雕像。原以为是纪念阏与之战的,细看才知是马氏后人所为,把那里建成了马姓的祭祖之地。在广场的右侧,立有马氏祖先纪念碑和第三届世界马氏恳亲大会的“邯郸宣言”。赵奢本姓赵,怎么成了马氏的祖先?这让我们甚是奇怪。

  原来,据他们考证,赵奢被赵王封为马服君后,其后人就改姓马了。历史上确有这种情况,国君给了某个封号,后人就把自己的姓氏改为封号,以示荣耀。可是,赵奢的的儿子叫赵括,并不叫马括。赵括年纪轻轻的就战死了,其子孙改没改姓恐怕无从考证。想起问路时本地人非常冷淡的态度,我们就明白了,赵奢是赵国人,生于斯,葬于斯,本应是赵氏的祖先,忽然被马氏抢去了,本地人能没有意见嘛。当然,这是我们的猜测,实际情况如何并不清楚。

  半山腰上有赵奢的墓地,显然经过整修,有大理石的围栏和高耸的墓碑,与山脚下的赵奢广场遥相呼应,配得上战国名将的身份。登上紫山之颠,可望见山下的武安市区。当时有一支秦军已经进驻武安,每天在那里击鼓呐喊,房瓦都震掉了,其意图是阻止赵奢去救阏与城。有侦察兵回来向赵奢报告阏与城已经守不住了,赶快去救吧,赵奢竟下令将其斩首示众。赵奢不但继续按兵不动,还增修防守工事。谁也不知赵奢在等待什么。

  一天,有名秦军的间谍来到赵奢军营进行侦察。查明他的身份后,赵奢让部下好吃好喝地招待他,任他随便走动,并让他自由地离去。间谍回去报告,赵军正在加修工事。秦将听了大喜:“夫去国三十里而军不行,乃增垒,阏与非赵地也。”秦将根据间谍提供的情报作出的判断是,赵奢率兵出来的目的不是去解围,而是防守。如果这样,阏与城就指日可下了。他把这一情报传送给阏与城前线的秦军,就等他们拿下阏与城后合兵来攻打邯郸。因此,他们都放松了对赵军的戒备。赵奢要的就是秦军有这个误判,等的就是这个战机。

  就在这天晚上,赵奢下令全军脱去铠甲,轻装前进,直奔阏与城。两天一夜的急行军,翻山越岭,绕关钻沟,一口气跑了三百多里。赵奢先令弓箭手在距阏与城50里的漳河两岸埋伏,以截击武安方向来的秦军,尔后占领了阏与城南的高地。这时,有个叫许历的军士求见赵奢,说有军事相报。赵奢虽有令在先,还是把他请了进来。许历说:“秦人不意赵师到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不然,必败。”赵奢说,愿听其详。许历说:“请就鈇质之诛!”赵奢说:“胥后令邯郸。”许历又说:“先据北山上者胜,后至者败。”

  许历在提建议之前先说自己违犯了军令,请你用斧子把我腰斩了吧。赵奢的回答更有意思,等回到邯郸后再处治,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有了这句话,许历才说,赶快派人抢占北山。赵奢一听有理,立马派一万人去抢占制高点北山。

  阏与的秦军得知赵军援兵赶到,马上也去抢占北山,但已经晚了。赵奢率军从山上发起攻击,韩军从阏与城里反击,大破秦军,解了阏与之围。在武安西的秦军发现对面的赵军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赶紧向回撤退,在漳河岸边遭到赵军伏击,损失惨重。

  至此,赵奢的作战意图昭然若揭。他不马上去解救阏与城的原因是要出敌不意,攻其不备。为此,他在紫山驻扎28天不动,一方面示弱于敌,麻痹秦军,另一方面等待间谍,捕捉战机。可要知道,在这28天里,阏与城随时有被攻下的可能,赵王也会不断催促出战,况且间谍也有可能不来。但这一切都在赵奢的掌控之中,最后他成功了。

  我们查过沁县政府网站,在“名胜古迹”专栏里,有关于“阏与古城”和“阏与之战”的介绍。在夏、商时期该地有阏与古国,周代叫阏与邑,曾为韩国别都,南北朝时改叫乌苏城。阏与城南的高地即今之白马山,山上曾建有纪念赵奢的白马天神庙,北山则是今之九连山,也叫万人垴。是否真的如此,必须前去一探。

  当天,我们驱车来到沁县的册村。有个中年男子正在自家门前劈柴,我们上前问询阏与古城在哪里。他说,他家房后的山叫九连山,眼前的那座山是白马山,再往前就是乌苏村。听他这么一说,战场的方位全都对上了。我们问:“知不知道曾经发生过阏与之战?”他答:“怎么不知道!哥,家去上点水,我给你们详细讲一讲。”他看我们有要走的意思,又挽留道:“都中午啦,我给你们做点饭。”他的话让我们心里热乎乎的,就像到了亲戚家一样,但我们急切地要去看阏与古城,只好就此作别。

  从密集的民居中好不容易穿到白马山前,一条深沟挡住了去路。有几个婆姨闻声围了上来,问我们找谁家。我们说,想找白马山上的白马天神庙。她们说,原来是有的,文革时被毁了。我们还想上山去找遗址,可是眼前的深沟过不去,只好调转车头,去乌苏村。

  乌苏村东头有个小学校,门口站着几个老师模样的妇女。我们停下车,问她们阏与古城文保碑在哪里?她们齐声说:“我们这儿没有!”事先我们在网上查知,在村头一棵大树下,有“阏与古城及墓地”的文物保护石碑,她们怎么能说没有呢?有个妇女眨眨眼睛说,学校里有块石碑,不知是不是你们要找的。进去一看,是个土地庙的石碑,有被她们捉弄的感觉。再问她们时,都闪烁其辞,好像要隐瞒什么。我们只好把车子开到村西头,远远就看见一棵树下有块黑石碑。近前一看,果然写着“阏与古城及墓地”,是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我们兴奋地仔细查看,并不停地加以拍照。

  不知什么时候,村头来了3个男人。我们过去想与他们攀谈一下,可谁也不搭话,递烟都不接,不仅态度十分冷淡,还直楞楞地盯着我们。在寻访中,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突然,一个骑坐在摩托上的中年人大声地问:“你们找它干甚?”我们回答:“寻访古战场。”那人又问:“寻访古战场干甚?”听这口气是审问了,把我们当成什么人啦。我掏出自己的军官证件给他看,那个人看后说:“噢,那你们肯定不是盗墓的。我看你们开着外地牌照的小车,还以为是来盗墓踩点的。我是文管所的,你不拿出证件来,我就带你去派出所了。”真是虚惊一场,差点被当成了盗墓贼。这就难怪前面的那几个妇女警惕性那么高,坚持不说实话。虚惊之后又有了惊喜,那人仔细看过证件后又说:“别人是不准去看的,你们可以去,我给你们带路。”

  在一片长满松树的山坡之上,散落着战国时代的古墓。地面上到处是用洛阳铲打的探洞,密密麻麻,好像筛子眼一样,显然是盗墓者所为。有的古墓已被掘开,触目惊心,非常可惜。那个人依据那里的地形地貌,绘声绘色地讲述了赵军与秦军作战的具体位置和过程,让我们受益非浅。因为涉及到战国古墓的保护,具体情况不便于写在纸上。分别时,他要了我的姓名和手机号码,为以后有什么情况作为追查线索。我们心中无鬼,坦然地留给了他。非常感谢他对我们的信任,没让我们白跑一趟。

  动手写作这篇寻访之前,对于一个收税官能否指挥打胜仗,我们始终半信半疑。再次查阅有关资料发现,战国时的文官与武将并没有现在分得那么清楚那么细致,几乎都有上马杀敌,下马治民,出将入相,文武双全的本事。赵奢在当收税官时就有突出表现,敢作敢为。史书上说他有一次收税收到赵惠文王的弟弟平原君赵胜家,“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奢。奢因说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用之治国赋,国赋大平,民富而库实。”

  平原君家管事的人不肯交税,赵奢依法杀了人家9个人。平原君大怒,要杀赵奢。赵奢说,作为赵国的贵族,你不带头奉公守法,哪还有公平正义,没有公平正义,谁还拿国家当回事。如果国贫兵弱,诸侯来攻打,你还有富贵可言吗!平原君一听口服心服,不但立马如数交税,还向赵王推荐赵奢是个人才。赵王用他主管全国的税收,果然国富民强。由此来看,赵惠文王重用赵奢是胸中有数的,并不是因为他说了那句大话。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