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初冬季节,河沟张村出了一件震动整个鲁北的大案,一对母女深夜被杀死在家中。那时全国已解放近十年,各地治安状况良好,强盗、抢劫、杀人、放火等恶性案件已基本绝迹。所以,这个案件惊动了省公安厅,一时,省、地、县、公社的公安警察,及各级领导都来到了这个小小的农村。经过近一个月的侦查,终于破案。但是,凶手却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竟然是复员军人赵长明,一时舆论哗然。

  说起赵长明,其人的一生还真是比较曲折。赵长明的父亲兄弟四个,在弟兄们中间排行老三,名叫赵明春。上面两个哥哥年轻时去了东北,下面一个弟弟年轻时出外闯荡,不知所踪。直到后来,他回家探母,人们才知道他在四川峨眉山落发当了和尚。因为他在弟兄中排行老四,所以村里人称其为“四和尚”。四和尚回家后,其母既悲痛,又喜出望外,说什么也不让四和尚再回四川峨眉。可四和尚是出家之人,常在家里也不是回事。正好离我村八里远的地方有一村庄叫王家营,王家营旁有一个寺庙叫台子寺。有人便推荐四和尚去挂单,从此,四和尚便在台子寺住了下来。

  说起台子寺,便不得不说说王家营。王家营原名叫王翦营,战国末年,秦始皇为统一天下,派大将王翦征讨齐国,王翦率大军在此扎营、练兵。王翦并派人在大营的南面筑了一个面积很大的高台,这个高台是王翦用来拜将的。后来,人们在这座高台之上建了一座寺庙,因在高台之上,所以叫台子寺。再后来,人们慢慢地把王翦营叫成了王家营。至今,台子寺的遗迹仍在,王家营也是周围比较大的一个村庄。

  1943年,全国遭遇大旱,又正处于抗日战争的关键时期,到处民不聊生、饿殍遍地。那时的河沟张村,虽然没有饿死多少人,但也出现了饿死人的现象,树上的树叶已被吃光,地里的野菜也被挖光。人们被迫离开家乡,出外谋生。那时的台子寺,虽然有几十亩庙产,但旱情严重,收入甚微,平常收入的香火钱,也早无踪影。和尚们也只好被迫离寺,自谋生路。此时,在台子寺挂单的四和尚只好辞别父母,再回峨眉山。临行前,四和尚的哥哥赵明春拉着弟弟的手说,家中断粮,你的小侄子还小,离不开家,你的大侄子已经12岁,请你把他带走,给他一条生路,也好给老赵家留个根。于是,12岁的赵长明随叔父踏上了南下的道路。一路上,叔侄二人一路乞讨也好,四和尚沿门化缘也好,辗转到了河南地界。不知四和尚是嫌带着个孩子太麻烦,还是叔侄二人不留意走散,反正是赵长明找不着叔父了。试想一个12岁的孩子,一个人在外,举目无亲,怎么生活。没办法,只好去偷,只好去抢,常常被打的遍体鳞伤。偶一日,看到一群国民党兵在此路过,埋锅造饭。就过去讨饭,人家给了一点,吃了一顿饱饭。于是,就认准了这帮当兵的,人家走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人家打他、撵他,他也不走。一个连长无奈,看他还算聪明伶俐,就收留了他,让他给自己当了勤务兵。从此,赵长明开始了他的当兵生涯。虽然历经战斗,可他还算幸运,并没怎么负过伤。只是在一次战斗中稀里糊涂地成了解放军的俘虏。

  之后,也成了一名解放军战士。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后,他所在的部队奉命入朝作战。据说,此人作战还算勇敢,只是脾气暴躁,曾因擅杀俘虏,受过处分。抗美援朝结束后,他复员回到了家。十几年过去了,他的母亲早已认为他饿死在异乡,突然见儿子回来,喜出望外,抱着儿子大哭了一场。之后,又为他娶了媳妇。结婚后,夫妻两人感情还算不错,两年后,又有了一个女儿。只是,他的母亲以及乡亲们发现他变了,变得脾气暴躁,不近情理。

  一次,他借用他母亲的簸箩晒东西,几天后没还,母亲第一次去要,他说没用完。第二次去要,他烦了,拿起一把菜刀把簸箩剁坏,并说,给你,拿去吧。虽然脾气暴躁,不近情理,但和乡亲们相处的还不错,没有听说他和东家西家闹过矛盾、打过架。那时,他家的房子很少,是借住在邻居家的房子。邻居家有三间闲房,没有院子,屋子里只放了一口棺材。赵长明一家三口就住在这个屋子里。平常,生产队里分配什么活计,他都去干。闲时,也和村里的同年人打打扑克、下下象棋。那时,村里实行的是记分制度,一天三出工,十分制,早晨二分,上午、下午各四分,晚上拿着自己的记分册去上工分。夏、秋两季凭着工分的多少分粮食。年终决算,工分多的还可以分部分钱,工分少的就分不着钱,有的还可能欠生产队上的钱,这叫欠钱户。那时候,由于才入社,生产队里还没有自己的房子。晚上记工分,看谁家有闲房,就借用谁家的房子。

  当时,村里有一个人叫赵守和。解放初期,土地改革划成份时,被划了个坏分子。按说,他的为人还不错,也没见他有什么出格的行为,不知为什么被划了个坏分子。直到1979年改革开放后,才为其摘掉了坏分子的帽子。那时,他家有三口人,妻子和女儿。住着四间北屋,还有两间东屋闲着,就做了生产队的记工屋。那时,阶级斗争的弦还绷的很紧,差不多每年农闲时,都要为地、富、反、坏、右办学习班。1958年初冬,新成立的糜镇人民公社召集地、富、反、坏、右分子办学习班,要求吃住在学习班,不准回家。所以,家中只剩下他的妻子和十八岁的女儿。这天晚上,赵长明在去记工分时,发现赵守和的妻子一个人在家,就起了偷盗之意。据说,他记完工分后,回到家里就和其妻说了,并让其妻在夜深人静时去为其把风,自己却悄悄溜了回去,趁人们不注意,藏在了一排木板的后面。当时,生产队为了来年的生产,把带皮的花生果分到户家,让人们用手剥花生种,按照比例再统一收回去。赵长明偷盗的目的,就是赵守和家中的几十斤花生米。他以为,家中只有一个中年妇女,警惕性差,好下手。可是不料,接近半夜时,他的闺女回来了。原来,他家喂了一头骡子,由于草不够喂,他十八岁的闺女,去兴隆镇舅舅家去背草。本来舅舅见天色已晚,让她住下,明天再走。她已经睡下,可她考虑到孤独的母亲,又连夜赶了回来。这也使赵长明始料不及,但有了偷盗心,就不可能收手。等到母女俩睡熟,他拨开屋门进了去。开始,首先惊动了其母亲,赵长明一看大事不好,因为都是本村人,熟脸熟相,传出去对自己名声不好。于是,就起了杀心。当即在炕沿上掀起一块砖头,将其砸死。接着,又惊动了其闺女,正好,身边有一把剪刀,拿起剪刀反抗。搏斗中,剪刀划破了赵长明的额头,但随即剪刀被赵长明夺去,几下将其闺女刺死。杀人后,赵长明拿了那几十斤花生米,翻墙回到了家中。把带血的衣服扒下来,藏在了他屋内的棺材里。第二天,吃过早饭,一个邻居去赵守和家串门,发现大门紧闭,就高声喊叫,可是,任凭怎么呼喊,屋内就是无人应答。这才引起人们的怀疑,找人翻进院子,从里面打开大门。人们进去一看,都大吃一惊,母女两个,一个被人杀死在炕上,一个被人杀死在炕下,这才报了案。 

  一时省、地、县、公社各级领导和刑侦人员,都来到了这个小村。可能是当时的刑侦水平较低吧,一连几天,案件丝毫没有进展。在第二天召开的全体村民大会上,赵长明表现的非常镇定,在大会开始前,还和几个好友玩扑克。只是平常不大戴帽子的他,那天却戴了一顶帽子,并将帽沿压倒眉下,遮住了他被刺伤的眉头。这一反常现象,并没有引起村民及刑侦人员的注意,据说当时谁都没有怀疑到他的身上。十几天过去了,案情虽然没有进展。但是,公安人员丝毫也没有大意,组织民兵分班分组昼夜巡逻,夜间并有公安人员带班。禁止村内、村外人员随意进入。可能是赵长明感到了压力,也可能是他感到早晚会被逮捕。他终于沉不住气了,决定携妻逃亡。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他和妻子偷偷溜出村外,踏上了逃亡的道路。两人逃跑后,不满两岁的女儿一会醒了过来,不见了父母,便大哭了起来。哭声惊动了巡逻的民兵和公安干警,以为又出了什么案件,持枪冲进屋里。只见一个孩子在地上哇哇大哭,两个大人却不见了。知道事有跷蹊,便开始了搜查,在屋内的棺材里,搜出了一身血衣,这才确定这件杀人案是赵长明所为。于是,下了通缉令,开始全国通缉赵长明。

  赵长明逃走后,夫妻二人以兄妹相称。一边要饭,一边南逃,风餐露宿、居无定所,先后逃到了河南、安徽等地。开始,还能要到吃的,但到了1960年,由于全国大涝,粮食歉收,人们普遍没有吃的,要饭也成了难事。于是,他又想出了个馊主意。他对人说,兄妹逃荒来到这里,为了不让妹妹饿死,希望给妹妹找个对象。找着对象后,他向人要点吃的或者要点现金。过了一段时间钱用完后,他再潜回去,把媳妇拐出来。那时,由于全国歉收,各地都是要饭的、逃难的,也没有人怀疑他。就这样,他用放鸽子的手段,又混了一段时间。一次,在安徽某地,他去一户人家要饭。这户人家只有一个老太婆在家,老太太看他可怜,把他让到屋里,他又要老太太给媳妇找个人家。可是老太太警惕性很高,怎么看二人也不像兄妹。就在二人吃饭的时候,老太太走出去把门反锁,到大队里报告。支部书记和民兵连长立即带领民兵,把院子包围,冲了进去。可能是赵长明厌倦了逃亡的生活,并没有反抗,任凭民兵把他绑了,送到公社。在公社里他承认了自己的身份,几天后,被押回了原籍。在糜镇被执行枪决,其妻也被判处无期徒刑。一个志愿军战士,就这样毁了自己的一生。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