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河沟张村最出名的是秧歌。

    地秧歌的特色属于流行于原德平县的鼓子秧歌。鼓子秧歌舞起来粗狂,扭起来妩媚。但这不是我村的强项,我村的强项是高跷,曾名传关内外。

    装扮的人物有八仙过海、老渔翁、扇公子、哪咤等历史人物。而且我村的高跷有一绝活,叫上三层、过松门。就是第一层由六人或七人踩着高跷,共同扛着一条扁担,这首先要求这些人要高矮差不多。因为只有这样,肩上的扁担才能平衡。其次是需要有两人站在扁担上面,这为第二层,最后再由一人站在这两人的上面,两只脚分别站在两人肩上,而第二层上的两人则分别抱住第三层人的两个高跷腿子。第三层的人在上面东挥西舞、前仰后合、闪展腾挪、手舞足蹈,做出各种动作。旣潇洒飘逸,又美观大方,让人看的咋舌不已。

    更为叫绝的是过松门。松门就是人们在过节时,在大街上用松树枝临时搭起的大门。大门上挂上灯笼,搭上彩绸。寓意是长青万年、永远不老的意思。松门一般搭两米半高。而 三层人墙最低也得五米多高。五米多高的人墙,要过不到三米高的松门,难度可想而知。这样就要要求最低层的人墙都要罗锅着腰走,不但要罗锅着腰,而且动作还要整齐划一,保持平衡。而最上面的人,却要把腰倒折下去,从膝盖之上平折成个“一”字,才有可能过去。第二层的两个人却要把上面这个人做出动作的力量全部承受过来。整个过程既危险、又刺激,让人看的乍舌不已。除此之外,每个高跷队员都练就一身绝活。在秧歌圆场时,地秧歌的队员在场内跑场,高跷队员则在外圈溜腿子,溜腿子就是高跷队员侧着身子踩着高跷跑 ,一方面显示高跷队员的腿上功夫,一方面也是把围观的群众 往外赶,使秧歌的场子圈更大,秧歌跑起场子来方便。秧歌圆场之后,高跷队员开始各显神通,他们踩着高跷从板凳上、椅子上、八仙桌子上,来回跳跃,闪展腾挪、弯腰劈腿,完成各种险、难的动作。因此,我村的秧歌在当地比较出名。

    解放前 ,曾去齐齐哈尔市演出过,当时是怎样去的,为什么去的,是由当时在齐齐哈尔市经商的人邀请去的,还是由本村人自己组织的。由于当时参加过的人都已过世,起因已无从考察。反正是去了,而且还闹出了不小的风波。原来,参加演出的不止我村一支秧歌队,还有当地的几支秧歌队。当我村秧歌队边扭边舞来到一个中心街道时,高跷队也正在上三层上展现各种绝活。因而吸引了大批市民围观,从而冷落了其他秧歌队,引起了其他秧歌队的不满。他们不说自己的技术不行,却埋怨我们吸引走了他们的观众,便过来挑衅打架。

    当时我村人虽少,但也不怕事。高跷队员都把高跷腿子解下来当武器,双方一触即发。这时,正好有一位驻地部队的军官,站出来制止了这场纠纷。原来,这位军官也是山东人,不但制止了纠纷,而且还宴请了秧歌队。从此,我村秧歌在齐齐哈尔市便出了名。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