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时,我们班开展了“家长乐学课堂”活动。讲课的老师是同学张奥淇的爸爸,他给我们上了一堂非常生动的化学课,开启了我们探索化学奥秘的心扉,整个课堂充满了兴奋和热烈的气氛。

张老师一上台就给我们做了一个令人张目结舌的演示,他在黑板上贴了四张白纸,然后用装了药剂的喷壶往纸上一喷,哇!白纸上立刻出现了四个桃红色的大字“奇妙化学”。我和同学们沸腾了!张老师问:“谁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大家马上议论纷纷。有的说这是变魔术;有的说这跟京剧里变脸一样,手疾眼快把纸换了;还有的说这是化学反应……张老师叫起梅航恺回答这个问题。梅航恺很自信的说:“肯定是用化学药水在纸上写好字,用水一喷产生了反应。”我们都觉得他回答的挺靠谱,但是张老师却摇了摇头,拿起事先准备好的3个玻璃瓶其中一瓶说:“这是酸碱试剂,无色”,又拿起一瓶告诉我们那是碱性药剂,也无色。他把碱性药剂往酸碱试剂里倒了一点,酸碱试剂由原来的无色变成了粉色,我们正感到很神奇的时候,张老师又拿起一瓶,他说:“这里面装的是酸性药剂,你们看看我把它到进酸碱试剂里会发生什么变化!”我们瞪大了眼睛盯着张老师把酸性药剂到进酸碱试剂里,原来的粉色液体一下又变成无色了。张老师演示完毕给我们讲,酸碱试剂遇到碱性药剂变成粉色,再倒入酸性药剂粉色没了,这实际是酸碱中和的作用。我一下明白了,黑板上白纸的字是用酸碱试剂写的。

真是太有趣了!

  同学们还没完全从酸碱魔力中冲出来,张老师的“水果电池”又把我们深深地吸引住了。他把一个锡片和一个碳棒分别插进苹果的两侧,又拿出两头有铁夹子的导线,导线中间连着一个音乐卡。张老师说:“这苹果是电池,锡片是电池的正极,碳棒是电池的负极,我把正、负极一连,音乐卡就可以发出声音。”他说完就用夹子夹住锡片,这时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说:“这苹果能当电池用吗?能出声吗?”正当大家持怀疑态度观望时,张老师把夹子往碳棒上一夹,立刻欢快的音乐响起来。我们除了惊讶之外就是跃跃欲试了,都想亲手动一动,弄个究竟。

张老师早就给我们做好了自己动手制作“苹果电池”的准备,我们分成8个小组,大家都抢着动手,唯恐失去体验的机会。我们组可没有张老师做的那么顺利,看着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我们第一次没有成功,找了半天原因就是不出声,正当我们百思不得其解时,张老师给我们做了指导,是正负极对的不太正,我们按照正确的方法接通,音乐卡终于播放出《天空之城》。“苹果电池”是什么原理呢?张老师告诉我们,这是留给我们今后要学习的问题。

  “家长乐学课堂”这堂课,在一片歌曲声中结束!

这是我上过的最生动的一堂课!不但别开生面,还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诱发了我们对化学这门科学的兴趣。都说化学课枯燥无味,但是对于我来说却是一件有趣的事。

 

作者:北京市第56中学初一(1)班 刘子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