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版《辞海》对“清明”第四条的解释就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解释“清明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源于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清明”,时间在夏历三月内;民间习俗于这一天扫墓,以祭祀祖先,悼念亡人。对于清明节的形成及演变过程则没有提及,当然作为工具书,不可能也不允许占用较大篇幅去记载详情。查《太平御览》这部成书于公元983年、有中国古代百科全书之称的典籍,竟然没有关于清明节的记载!这是什么原因?难道说今天意义上的清明节是宋朝以后产生的?细查资料,答案竟然是肯定的。

        原来宋朝以前的清明节仅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西汉淮南王刘安组织编撰的《淮南子•天文训》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柄指向乙方为清明。作为节气是古人总结出来的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二十四节气排列在十二个月中,每月初、中各排一个,月初的称为节,月中的称为气,这就是所谓的节气了。从立春起,清明序列第五,排在三月初,故称清明节。《太平御览》解读先秦六经之一的《礼经》说:“三月为清明之节也”,“谷雨为三月中气”。

        这里的清明节本意是农事节气,是为农事服务的;竺可桢就认为阴历不能用来指导农业生产,因而二十四节气作为补充手段应运而生。因此说,节气就是用以辅佐阴历历法、指导农业生产的经验总结,其本意不包含节俗的活动内容。今天的清明节之所以被赋予祭祀等内容,成为重要的传统节日,是与寒食节、上巳节有关。

        寒食节源于禁火,《荆楚岁时记》记载,禁火的规定是周朝的旧制;冬至后一百零五天,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天;按历推算,应在清明前二日。禁火是因改火习俗而起,四川大学民俗学教授江玉祥说:“早在旧石器时代 , 人们即发明人工取火的方法 , 然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是动辄就生新火 , 而是采取保存火种使其昼夜不灭方法 , 来保证人们取暖 、炊爨(cuàn 、照明等日常需要 至今我国西南很多少数民族仍是如此 , 需要时从火塘中取火种吹燃 , 即有火柴亦不轻易使用 。”火种长年不息,迷信认为旧的火种精灵会作祟,故要改火,即灭旧火,生新火。改火会有时间间隔,在旧火已灭新火没生之际,人们因禁火只能吃冷食,这也是寒食的起源及本意。其中太原、上党、雁门等地寒食时间较长,加之地处北方,天气寒冷,很多人不适应而病倒;建安十一年(206),曹操认为这些地方是“沍寒之地,老少羸弱,将有不堪之患,”下令不得寒食,对违犯者,家长判刑半年,主管官吏判刑百日,县令(长)罚俸一月。曹操下令禁止寒食的理由是:今天的绝火寒食,都说是为了介子推;但吴子胥沉江,吴人就没有绝水之事。为介子推独为寒食,难道不太有偏激吗?曹操是实用主义者,绝火寒食影响人们的身体建康,进而影响农业生产及兵员质量,这对战争频仍的魏国不利,自是要改变的。

        曹操《明罚令》中提到了介子推,应该说寒食节自与介子推联到一起后,就融入了祭祀的内容。据《春秋左传》僖公(釐公)二十四年(传)记载:晋文公赏赐跟随他逃亡的人,介子推不称功求禄赏,禄赏也没轮到他。后与母一起隐居而死。晋文公没寻找到他们,就把绵上(今山西介休县)的田封为介子推的私田,用于祭祀他。晋文公说:这样做“以志吾过,且旌善人。”用现代汉语表述就是:用来记录我的过错,且表彰做善事的人。后来的史书如《史记》、《吕氏春秋》等,所记载的介子推都是“遂隐而死”。 《楚辞 九章  》中称:“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 。”加入了感恩报德的内容。《庄子 •杂篇 》通过盗跖之口说:“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文 公后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首次出现“割其股以食文公”一语,也首次说出介子推是“抱木而燔死。”西汉刘向 《新序 •节士 》中说介子推:“文公待之不肯出 , 求之不得 , 以谓焚其山宜出 , 及焚其山 , 遂不出而焚死 。”可见介子推从“隐居而死”,到“报大德之优游”,再到“割其股以食文公”及 “抱木而燔死”,最后定格在“焚其山不出而焚死”这一结局上,历史已经过了千年的演进。演进期间不断强化此说的有《晋文春秋》、《韩诗外传》等书籍,影响最大的应是冯梦龙著的《东周列国志》,该书在第三十一回中,认定“介子推割股啖君”,第三十七回说:焚林之日,乃三月五日清明之侯,国人思慕子推,以其死于火,不忍举火,为之冷食一月,后渐减至三日。后因以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至此,作为农事节气的清明节与寒食节紧密的联系起来,且寒食节基本固定在清明节前一至三天。

        唐朝大历九年进士、诗人郑辕,曾写过一首诗,诗名就叫《清明日赐百僚新火》,可知唐朝的新火是清明日由皇上赐予百官的;此说也证明清明前乃禁火期间的寒食节。宋朝一个名叫庄绰的人撰著一本《鸡肋编》的书,书中记载了寒食的风俗:大致有禁火、蒸团、插柳、上冢、登山、春游等;不难想象,在禁火的日子里去插柳、上冢祭祀尚可,如去登山、春游,恐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了的。

        上巳节中的上巳 , 是指三月上旬巳日。古人用干支纪日,所谓上巳就是上旬的巳日。《汉书•礼志》载:三月上巳日,官人并禊,饮于东流水。又载:三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自洗濯祓除,去宿垢为大洁。洁者,言阳气布畅,万物既出,始洁之也。《荆楚岁时记》记载:三月三日,四方之人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宴。《续齐谐记》认为上巳节的曲水流觞始于周平王当政时期,时周公(平王)在洛邑建都时,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曰:“羽觞随波”。有关曲水流觞的记载最著名的当属东晋永和九年(353)的上巳节,那天惠风和畅,天朗气清,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地有崇山峻岭,茂竹修林,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吟,亦足以畅叙幽情。这段优美的文字,出自王羲之之手,并随着王羲之的如椽大笔,化成震古烁今的《兰亭序》帖从而流芳百世了。从此上巳节在洗濯祓除、流水泛酒的活动中,又融入了曲水流觞、饮酒赋诗的内容。著名民俗学家孙作云先生认为 , 三月三是 “中国的泼水节 , 用香草熏和水沐浴 , 其目的为古代祈子之节 , 其意与生殖 、恋爱之事有关。江玉祥则认为是“中国的复活节 ”。 冬去春来 , 万物复苏 , 欣欣向荣 , 人也像死去复活一样 , 得到了再生 。用清洁的春水洗去宿垢和邪秽 , 用兰草招回魂魄 , 人和自然都得到了新生 ! 到了唐代,上巳节得到非常高的重视,每逢三月三 , 皇帝都要在曲江大宴群臣 , 作曲水流觞之会 , 并拿钱物赏赐文武百僚;唐德宗时将上巳与重阳 (九月九日 )、中和 (二月一日 )并称 “三令节 ”崔灏《上巳》诗描写节日道:“巳日帝城春 , 倾都祓禊晨 。停车须傍水 , 奏乐要惊尘 。”可见上巳节的盛况空前。

        “上巳接寒食”,是唐诗人唐彦谦的名句,意思是上巳节过后,接着是寒食节。又因寒食节时间是三天,有时会和上巳节重叠,再连接上清明节,客观造成三个节的界限不是特别明显,唐诗中题为 “清明 ”的诗歌很多,其民俗内容实和上巳、寒食纠缠不清,也可以说是兼而有之。如 白居易《清明日送韦侍御贬虔州 》诗:“寂寞清明日 , 萧条司马家 。留餳和冷粥 , 出火煮香茶 。欲别能无酒 , 相留亦有花。 南迁更何处,此地已天涯。”该诗题为 “清明 ”,描写的景象实是寒食节,说明在唐朝时上巳寒食清明这三个节日的界限已经很模糊了。还有一首脍炙人口的题为《清明》的诗,就是杜牧写“清明时节雨纷纷”的那一首,许多人从文学的角度将其理解为是写清明节的最好的诗句,甚至没有之一;但如从史学角度看,此时的清明节虽与寒食节已有融合的趋势,但毕竟还没有完全重合,因此有关踏青、祭祀、感恩的内涵还没有完全转到清明节名下;即使从文学的角度看,“清明时节”也不完全等同于清明节。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宋代,这三个原本有着各自独立内涵的节日,便自然而然地合而为一了。南宋吴自牧著的《梦梁录》记述了南宋都城临安的风俗风貌,关于三月份的节日记载只有清明节,可知此时清明节已包含了上巳寒食两节的内容。对清明节记载说:“清明交三月,节前两日谓之‘寒食’, …寒食第三日,即清明节。”相关习俗有:插柳、禁火、省坟、祭祀、郊游、野炊等,还可以观看龙舟,都城人不分贫富,倾城而出。据此可以认定今天意义上的清明节,在南宋时基本定型。

        归纳起来说,清明从节气变为节日,是经历了长期的演化过程的。清明节的文化内涵,是以上巳节和寒食节文化为主体的,这两个节的若干民俗事象也就构成了清明节民俗的主要内容。发展到今天,清明节已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一种承载丰富文化内涵的民族特色鲜明的文化符号;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对家庭和民族都起着重要并强大的凝聚作用。

       为此,国家明确从 2008年起 , 将清明节列入法定节日,全国放假一天;其意义就是要我们世世代代牢记传承这一珍贵的文化传统 , 以利于提高民族认同感。需要强调的是,祭祀的功能在现代清明节的主题活动中已越来越突出。与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相比,清明节以扫墓祭祀为主的感恩特点愈发鲜明。

       人们在清明节扫墓祭祀祖先,也祭奠为民族解放、抗击外来侵略而献身的民族英烈。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

       在庄严肃穆的祭祀氛围中,我们感恩祖先,这是感恩生命的来源;我们感恩英雄先烈,是他们前赴后继的牺牲换来了今天的和平。我们的心灵在祭祀感恩过程中得到净化,英烈们的精神得以传承;从这个角度出发,为了更好的砥砺前行,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必要接受清明节的洗礼。

<!--?xml:namespace-->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