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2634346335432.jpg今年的3月28日,是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沉睡异国他乡60多年的20位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归祖国故土。祖国用空军用专机恭请烈士回家,新型战斗机迎接护航,彰显祖国和人民对维护国际和平而捐躯烈士们的永远铭记和无限敬仰。

(图:中韩双方在韩国仁川机场对20具志愿军烈士遗骸进行交接)  

60年多了,每年我们都在讲同一个故事,一个祖国人民期盼亲人回家的故事。

在韩国北部坡州市,距离朝韩军事分界线仅6公里的一个村庄旁,一条泥泞的小路尽头,有一座几乎很少人知道、颇为神秘的墓地。在这里,所有的墓碑都不是按照韩国传统向南安放,而是朝着死者家乡的方向——北方。

这就是中国志愿军烈士在朝鲜的墓地,这里共安放数百具志愿军烈士的遗骸,他们到底是谁?生于何年?又死于何日?全部都是空白。60年间埋骨他乡……

这些无名的烈士,曾经和毛岸英、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杨根思共同战斗的战友们回来了,时隔60年,他们终于魂归故里,可以长眠于祖国的土地上。

那些被时光留在过去的故事、那些被岁月锁住的战火往事,随着烈士们的回国,英雄灵魂得以告慰。

2018年3月26日,中国空军一架伊尔76运输机从山东出发抵韩,这是第五批执行接运中国志愿军烈士20具遗骸任务。当接志愿军烈士遗骸的空军运输机进入我国领空后,空军两架歼—11战斗机将护航至目的地——沈阳。时间是3月28日 。

沈阳不会忘记,市北部那座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里,一片肃穆。怎能忘记呢!清明节将至的今日,20位烈士遗骸的归来,让我的思绪再次漂浮在故乡泥土的上空,烈士陵园纪念碑的记忆也越发的清晰起来、陵园里英灵的故事也越发丰厚起来……

几年前,清明时节,我回故乡给父母扫墓,返回北京的途中在沈阳下车了,军人出身的老伴说想去看看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位于沈阳市区北部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内芳草萋萋、苍松翠柏、交相叠映、安谧肃穆。细雨蒙蒙中,我们来到了这清冷、苍凉的安放烈士英灵的家园。

当我跨入这块圣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23,5米的纪念碑。顶端是铜铸的中朝两国国旗,旗下方是手握冲锋枪的志愿军战士的铜像,目光凝视着前方,似在守卫着这片热土。镌刻着“抗美援朝烈士英灵永垂不朽”纪念碑的正面是董必武同志亲笔题词。

碑身下方是由黑色大理石组成的卧雕,上面镶嵌花环,并有郭沫若题诗:“煌煌烈士尽功臣,不灭光辉不朽身。鸭绿江南花似锦,北陵园畔草成茵,英雄气魄垂千古,国际精神召万民。峻岭高山齐仰止,誓将纸虎化为尘。”碑身的后面是由国务院外事办公室起草,经周恩来总理亲自审阅的471字碑文。

纪念碑的两侧和后面的松林翠柏中,安葬着123位志愿军烈士。烈士的墓地肃穆庄严,站在林涛中,静谧的阴、无人的旷,令我无限的伤感,冷冷的雨丝飘落在脸上和热泪一起流。

一行行、一列列的小石碑矗立在我的面前,碑身上刻着烈士的名字,记载了一个个催人泪下、惨烈、感人肺腑的故事。每个石碑后面都是一个个巨大的圆形坟墓,里面埋葬着我们熟悉名字和不熟悉名字的英烈。

步入青松环抱的小路,我用崇敬的的心灵,静静地感受;抗美援朝战争的纷飞战火与滚滚硝烟,铸就了多少灿若星辰、永垂不朽的英雄人物。

英烈故事历历在目,让我们记住20世纪50年代初一个个闪光的年月日吧——

1950、10、7日晚,毛泽东设家宴为彭德怀送行,在这次家宴上,毛泽东把毛岸英交给了彭德怀,于是毛岸英成为第一个报名的志愿军战士。

10、8日,中央下达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命令,并命彭德怀为司令兼政治委员。

10、19日夜晚,志愿军的四个军及三个炮兵师与一个高炮团,从安东(现丹东)、长甸等河口秘密渡过鸭绿江。

10、21日,金日成、彭德怀首次会谈。

10、25日,入朝参战第一声命令下,我志愿军40军118师围歼南朝鲜第六师一个加强营并俘虏美国军事顾问一名、第二天歼第六师的2团、第三天击溃7团。就这样志愿军打响了驻军朝鲜的第一仗,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

在我39军与美第一师两天三夜的激战中,至11月6日凌晨止。我军毙、伤、俘美军1800余人,击落敌机3架、缴获4架,击毁、缴获坦克28辆,汽车170辆,各种火炮119门,挫败了联合国军企图在感恩节(11、23日)前占领全朝鲜 的计划。

时任美国陆军参谋长的乔·柯林斯将军“咽下了一杯苦酒”,这杯苦酒,让敌人重新认识中国军人的英勇和强大。

1522634718123544.jpg这场战争历时两年零九个月,19万余名志愿军英勇捐躯。

(图:在韩国的志愿军烈士墓

1952年10月19日,在上甘岭战役中,他带领两名战士向敌人的碉堡前进,在距敌碉堡三四十米处,一名战士牺牲了、一名战士身负重伤,他的左臂也被打穿。在接近敌人火力八九米时,他身又多处受伤,碉堡里的敌人疯狂地扫射,他顽强地向敌人的火力点爬去,当靠近碉堡时,他奋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他就是家喻户晓我们的战斗英雄黄继光;

这个生于四川中江县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员,牺牲时年仅22岁。1953年,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给黄继光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同年6月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委会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一级国旗勋章。

四川铜梁县的邱少云,在1952年10月11日的391高地执行任务时,烈火烧身也不暴露潜伏目标,牺牲时也刚刚29岁。“我是邱少云,我是一名志愿军战士,正在执行潜伏任务。我知道这是我价值的体现,也是我无尚的光荣,只是这地方卫生太差,蚊子不散,弄得我又痒又疼,真是受不了。不好,这么大的蚊子落在了我的鼻子上,任我怎么吹也不肯放弃而去。唉!谁让我肩负着祖国人民的重托呢?我一定得克服这所有的困难。”这就是我们的战士、我们的英雄。

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生于江苏泰兴县,中国人民志愿军20军58师172团3连连长。1950年11月29日,在小高岭战役中,在敌人发起第九次反扑时,阵地上仅剩下他一个人,他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敌群,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牺牲时也只28岁。

我们不熟悉和不知道名字的烈士们:志愿军50军副军长蔡正国烈士、39军副军长吴国璋烈士、23军参谋长饶惠潭烈士以及各级战斗英雄、师团级干部和无数无名的战士牺牲在朝鲜的战场上,把自己年轻生命献给祖国和人民,把自己遗体最终留在了他们战斗过的朝鲜的土地上。

记得写过《谁是最可爱的人》一书的著名军旅作家魏巍在朝鲜战场采访时,看一名战士在吃炒面时抓了一把雪一起吃,就问:“你不觉得苦吗?”

战士说:“我们在这里吃雪,为的就是祖国人民不用吃雪,能让他们坐在挺豁亮的屋子里,泡上一壶茶,守着一个小炉子,想吃什么就做点什么。”

时任志愿军27军79师235团3连副指导员邹士勇说:“一个战士分了三四个冻硬的土豆,怎么吃呢?就是放在咯吱窝里,就这么夹着,化一层啃一层,就这个样子,在冰天雪地里我们把土豆啃完了。”

一名志愿军战士用手比划着说:“我们就想要这么大个的东西,铜子大小的一块儿,朝鲜解放纪念章,我们把它戴在胸脯上,返回咱们的祖国去。我们为什么奋斗?为什么牺牲?那就是因为家国就在身后。“

“哪怕是冻死,我也是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一个牺牲战士铿锵的声音这样震撼我的心灵。

在萦绕烈士英灵的巨大圆形的坟墓前,我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向英雄致敬。任泪水自流,它会洗去我的浮躁和骄横。

我们不会忘记,祖国“英雄儿女”们的颂歌、“为了祖国,向我开炮”的呐喊响彻上甘岭的上空,“打击侵略者”的吼声埋葬了美帝的侵华梦,是你们——英雄的中华优秀儿女,用鲜血和生命保卫了刚刚诞生的共和国,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1522634878936027.jpg我们不会忘记黄继光只身堵枪眼的壮举、邱少云烈火烧身岿然不动的钢铁意志,烈士中的孙占元、罗盛教、毛岸英及那些无名的英灵们,是你们的英雄气概捍卫了民族的尊严、

我们不会忘记,在牺牲的烈士们中,大都是风华正茂的青年人。有的战士只有二十岁花季的芳华。二十岁,多么年轻的生命;二十岁,这诗一般的年华;二十岁,火一样的青春,为了祖国他们舍弃了美好的青春、爱情、亲情、幸福的生活、宝贵的生命。这一切,我们怎能忘记,也不应该忘记,忘记不就意味着背叛吗?

(图:迎接烈士魂归祖国故里)

无数这样年轻的生命留在了朝鲜的土地上、无数这样的钢铁胸膛在战场中倒下,无数英雄的鲜血和生命,织成了霞光如潮。因为他们是太阳,即使离开地平线,那火红的光芒依然闪烁在天空。他们是人民心中的英雄,英雄不死,更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褪色。烈士纪念碑永远矗立在天地间,志愿军烈士们的英灵永远在祖国人民心中永存。

我把雨滴淋湿显得格外娇艳的鲜花轻轻地放在这庄严的墓碑旁;鲜花献给最可爱的人、鲜花献给抗美援朝英勇献身的先烈;鲜花献给为抗美援朝作出英明决断的以毛泽东为首的共和国的领袖们。

中华民族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我们正以崭新的姿态迈进新时代。山河犹在,国泰民安,英雄们,欢迎你们回家!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