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0824945125028.jpeg      2017年初夏,我们在四川省峨眉山疗养期间,除了游览峨眉山风景区和乐山大佛等附近主要旅游景点外,还去了距疗养院约一百公里的眉山。眉山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故里。三苏父子以其卓越的创造才能和辉煌的文学成就,同登“唐宋八大家”之列,在文学上造诣极深,既同出一源,又各具特色,人称“凝炼老泉,豪放东坡,冲雅颍滨”。

      怀着几分企盼、几分敬仰和几分崇拜的心情,我们驱车前往参观三苏故里。汽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沿路青山绿水,稻田青青,荷叶田田。在青碧的田边地头点缀着几座民居。房舍错落有致,粉墙黛瓦,房前屋后,茂林修竹,葱茏青翠,一派川西南风光。一个多小时后,我们来到了位于四川省眉山市城西的三苏祠。

      三苏祠,原是三苏父子的故居,后改宅为祠,祭祀三苏,从古到今一直是文人雅士和广大民众拜祭圣贤的聚集场所,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来此景仰,吟出优美的诗文;不知有多少高人雅士来此驻足,留下隽永的对联;不知有多少中外游客来此游览观光,追寻三苏的道德文章。如今,三苏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二级博物馆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来到三苏祠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悬挂在门梁上的朱底金字匾额“三苏祠”和门柱上的对联“北宋高文名父子,南州胜迹古祠堂”。据说,匾额“三苏祠”由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题写,字体雄浑豪迈,笔力遒劲,为“中华名匾”。 对联则由原四川省文史馆副馆长向楚撰文。上联称颂三苏父子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下联说三苏祠是川西南最负盛名的文化古迹。


1520816868599389.jpg

      (右图:三苏祠大门)

      进入大门后,迎面而来的是祠堂的前厅。在前厅的门楣上挂有“文献一家”的横匾,为清道光年间眉州知州洪运开书。“献”通“贤”,意为文学先贤都集中于苏家。门枋上有一幅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乃清雍正时四川遂宁籍武英殿大学士张鹏翮撰文。上联的“三词客”是指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下联“四大家”是指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这四位是唐宋八大家中最有名的四家。

      走过前厅,跨过高高的门槛,我们便进入庄严肃穆的正殿,正殿又名飨殿。殿堂内供奉着三苏父子的彩色塑像,父亲苏洵手捋长须,居中而坐,苏轼、苏辙兄弟二人端坐两旁。

1520816881140907.jpg 

      (左图:三苏父子)

      正殿中央挂着两幅明清时期绘制的木刻像《三苏图》和《东坡签展图》。刻像因年代久远略显模糊,但苏轼父子峨冠博带、飘逸洒脱的形象依然清晰可辨,尤其是苏轼雨笠屐鞋,气定神闲,超然物外的神情,令人神往不已。殿内墙上还挂有一些题诗,其中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朱德委员长1963年游“三苏祠”所题的诗句:“一家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语言平易、晓畅,透露出朱德委员长对三苏的崇敬之情。

      移步殿后,便是一眼宋时的苏宅古井。它记录着苏氏一门的恩怨悲欢和苏宅庭院的变迁荣光。据说,井水清澈甘美,苏氏父子因饮了其中的水,文章才写得如行云流水那样流畅、自然。前国防部长张爱萍参观三苏祠时,曾绕着苏宅古井走了三圈,感慨道:“我真想知道,这口井是怎样孕育出三大文豪的。”

1520816895487119.jpg 

      (右:苏宅古井)

      紧邻古井,有一株盘曲出枝的老黄荆树,相传为苏洵所植。黄荆树是川蜀地区常见的一种树木,当地民间有句俗语“黄荆条子下出好人”,指的是长辈常用黄荆条对贪玩的孩子予以惩戒。苏洵为了让苏轼、苏辙二人勤奋读书,亲手植下黄荆树作为苏氏家教。

      看罢苏宅古井,沿着石板路继续前行,我们来到了启贤堂。启贤堂,是苏家“家有五亩园”的中心地,也是祠堂三进四合院的第二进,原是苏氏家族供奉祖先神位的祭堂。它之所以命名为启贤堂,有寓意承前启后,让有德有才的贤人济济一堂。堂内存放着许多苏轼的诗文书画,散发着淡淡的墨香,其中有脍炙人口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浪淘沙》《天际乌云贴》和《惠州致参寥于诗并叙》等。

 1520816907505451.jpg

      (左:启贤堂)

      启贤堂后为风韵独特的木假山堂,据说,苏询偶得木假山三峰,购置于家中,并撰写《木假山记》,叹其:“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漂沉汨没于湍沙之间,脱泥沙而远斧斤”之幸者。赞其“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着,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中峰,而岿然决无阿附意。” “木假山”造型精致,凸石云洞,栩栩如生,如同天工造物,给人以美的享受。

      木假山堂前为池,池中一方台,台上堆构石山,与堂中木假山相映成趣。池水与东西两瑞的莲池相通,池水上左右各设一廊桥。桥面为石条铺就,有木栏杆。左右廊桥与前院廊相接构成一“H”形迴廊,并与来凤轩檐口相接。

      参观了木假山堂,我们来到来凤轩。它与连接启贤堂的迴廊组成第三进四合院。来凤轩,是苏轼兄弟少年时期的寝室,也是其读书房。苏洵为勉励兄弟二人勤学上进、博学多才,将它取名“来凤轩”。嘉佑二年苏轼兄弟二人同榜考中进士后,名震京师。北宋著名诗人梅尧臣写下了《题老人泉寄苏明允》诗,诗中有“日月不知老,家有雏凤凰;百鸟戢羽翼,不敢言文章”的句子。

      看过来凤轩,转向披风榭,这里有隐于竹林中的苏轼雕像。只见池畔石上,苏轼头带学士帽,斜倚散坐,胸前美髯似在随风飘逸,双目炯炯闪烁出睿智,神情悠远而略带沉思。导游让我们注意他的右手,右手随意地置于膝,再细看却有点不成比例的大。导游说,这是雕刻者有意之为,以苏轼的大手来突出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大手笔”,想想他作为豪放派鼻祖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开篇,再想想他在被贬官的黄州、惠州、儋州写下的超越苦难旷达乐观的诗文,毫无疑问称得上大手笔。

1520816917128656.jpg 

      (右:苏轼雕像)

      漫步在三苏祠,整个祠堂虽不大,建筑不少,但屋宇典雅,朴实而不张扬,给人以清幽闲雅的书卷气息。启贤堂、来凤轩、抱月亭、百坡亭、云屿楼、瑞莲亭、披风榭等,镶嵌在山水古木竹石间,不但不感到壅塞,反倒显得古意盎然。庭院红墙环抱,绿水萦绕,荷池相通,曲径亭榭,花草扶疏,小桥频架,堂馆亭榭,错落有致,掩映在翠竹浓荫之中,有“三分水,二分竹”的“岛居”之称,楼台亭榭古朴典雅,匾额对联词意隽永,真可谓“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徜徉于三苏祠庭院,是一种美的享受。独特的环境氛围,不得不让人遐想连篇。朦胧中,好像看见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在曲径通幽的亭台楼榭中缓缓而行,又好似父子三人在水岸边吟诗作赋…… 据导游说,有多部电影、电视剧把三苏祠作为外景地,电视剧《红楼梦》有许多场景就在此拍摄,黛玉葬花即是在祠内的桃花园中,贾母寿宴则是在木假山堂内拍摄的。

      我们在惊叹于三苏祠古典园林建筑的同时,更惊叹于是苏氏父子的文学成就,内容丰富,挥洒自如,“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尤其是苏轼,融儒、释、道为一体,在诗、词、文、书法和绘画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是我国历史上罕见的天才全能作家。

      苏轼的诗,称为“苏诗”,清新自然,信手拈来,亦庄亦谐,大巧若拙,代表着宋诗的最高水平,是宋诗走向成熟的标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苏轼的诗,颇具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又有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富于人民性。

      苏轼的词,称为“苏词”,开创了豪放词派的先河,在内容、题材、风格、意境,以及形式格律等方面,都达到了新高峰,与辛弃疾同为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苏轼的文,体裁多样,语言平易,说理透辟,著述宏富,豪放自如,气势雄浑。他创造的新一代文赋,开了明清小品文的先河。苏轼为唐宋古文革新的旗帜,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的书法,史称“苏字”, 擅长写行书、楷书,崇尚自然成趣,烂漫天真,开创了“尚意”书风,雄居宋代四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之首。三苏祠内有苏轼17岁时书写的“连鳌山”三个大字,我们从中可以领略到他少年时的飞扬风采。


1520816936879182.jpg

      (左:苏轼书法选)

      苏轼的绘画, 是中国“文人画”的倡导者,擅长画墨竹,且绘画重视神似,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序的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苏轼不但精通文、诗、词、书法、绘画,而且还在水利、医学、农业、军事、音乐、烹饪等方面亦有显著成就。苏轼以其多才多艺的智慧和无比的创造力,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旷世无比的多面手。

      更值得一提的是,苏轼从小“奋励有当世志”,具有强烈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政治上既反对王安石的“激进变法”,又反对司马光的“尽废新潮”,处于新旧两党的夹击中。因此,苏轼的仕途,一生坎坷,大起大落,大悲大喜,几乎与祸患相始终。得意时是誉满京师的新科进士,独当一面的封疆大吏,赤绂银章的帝王之师;失意是柏台森森的狱中死囚,躬耕东坡的陋邦迁客,啖芋饮水的南荒浪人。荣辱、祸福、穷达、得失之间反差的巨大和鲜明,使他嚼尽了种种人生况味。希望和失望、亢奋和凄凉、轩冕荣华和踽踽独处,交替更迭,如环无端,不知所终。得失、荣辱、升沉、起伏,在苏轼眼中,皆如浮尘,皆如流云。苏轼以独立的人格追求,达到了人生的至高境界,千百年来让世人倾倒。


1520816950170405.jpg

      (右:苏轼绘画选)

      苏轼的弟弟苏辙,是几乎与哥哥齐名的文豪。他的一生经常受到兄长的牵连,却无怨无悔,因为他知道哥哥所做的一切,所说的一切都没有错。他用沉默的性情坚定地支持哥哥。苏轼因“乌台诗案”,皇帝准备杀他的头,苏辙听到消息后,甘愿不要自己的官职,以证明兄长的清白。苏轼死后,苏辙也不再为官,隐居乡间,伴随哥哥。“但愿世世为兄弟,再结来生未了因。”

      父亲苏洵,虽大器晚成,但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特别是《送石昌言使北引》,表达了他不辱民族气节的爱国主义思想。

      三苏父子居功至伟,贡献卓著,尤其是苏轼,才华横溢,雄视古今,可谓空前绝后。“宦迹渺难寻,只博得三杰一门,前无古,后无今,器识文章浩若江河行大地;天心原有属,任凭他千磨万炼,扬不清,沉不浊,父子兄弟依然风雨共名山。”这是清代光绪年间云南状元杨庆远题写的一副长联。长联高度赞扬了苏氏父子于宦海沉浮,风雨坎坷之中,仍自持气节,志高格清,其人品之崇高,文风之纵逸,如江河浩荡,日月霁光。这是古人对三苏父子的赞誉,也是历史对三苏父子的评价。

      走出三苏祠,回望门楣上的匾额“三苏祠”,感慨万千。三苏父子,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中国古老文化的内涵和底蕴。三苏父子,永远值得我们后人尊敬、怀念、学习。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