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约道路——中国农村新时期变革进程中的探索实践之路。

  2017年4月份,我与几位作家去安徽省怀远县徐圩乡蹲点采访调研“一户一块田”经营模式时,乡干部向我推荐了一本书《塘约道路》,说这本书值得一读和借鉴。当我来到该乡黄园村采访时,发现村支书的办公桌上也放着这本书,而且他最近正在阅读。于是,我利用采访间隙读了这本书。这真是一本好书,一本对“三农”问题有着深深思考、对新时期农村变革进行实实在在探索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的书。由于这本书的独特价值,上级相关部门购买给乡村干部阅读。

  《塘约道路》是一部报告文学,由著名报告文学家王宏甲撰写,人民出版社出版,已经在社会上尤其是文学艺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该书记述的是贵州省安顺市塘约村党支部书记左文学,将一个遭遇大洪水灾难、濒临绝境的山村的村民组织起来,成立农民合作社的故事。面对灾祸,他们以党支部为领导核心,建立起“村社一体,合股联营”的新型集体组织。由此,塘约村从灾难、贫困中崛起。灾后两年,塘约村从一个村集体经济空壳村,变成拥有200万资产、吸引90%的村民返乡安居乐业的集体化村庄。

  可以说,在当前扶贫攻坚关键阶段,塘约道路为农村扶贫工作也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式、新的经验;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个成功的范例,为“三农”工作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为农村未来建设开辟了一个新的路标。

  读了这本书,更加坚定了我的想法:农民在土地上的创造是无穷的,农民对土地有着天然的感情,他们与土地的关系是血肉相连,永远割舍不掉。

  由《塘约道路》,我想到了徐圩乡农民的创造。我到徐圩乡采访实施“一户一块田”的做法,也是基于他们在“三农”问题上的探索,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我十分敬佩千百年来农民在土地的艰苦劳作,同时又不懈地探索和寻求更好的出路。且不说解放前的土地革命,也不说解放后的土地改革,就是40年前凤阳县小岗村农民以冒着风险秘密按红手印的壮举,来谋求改变自身的生存命运,就已经影响了中国几十年来的变革,成为中国农村寻求改革之路的象征和最具标志性的符号。

  在徐圩乡采访的两天里,我同样被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探索和创造精神感动,为他们在变革中的担当点赞!

当年,徐圩乡的二轮土地承包仍然延续过去的经营方式,农户承包地小而分散,户均田块5块以上,十几块的比比皆是。这种“零碎化”的土地越来越制约农业生产,特别是制约产业化的提升。2014年3月,该乡殷尚村有两个村民小组79户农民,率先采取互换并地方式,将原本1280亩分散成426块的“巴掌田”,合并成81块相对大而集中的田块,田块数大大缩小,田块面积扩大了5.25倍。

  这样做的好处是显然的:减少了沟、渠、路,耕种面积都增加了;地块变大以后,方便了机械化耕作,生产成本节约了,富余出来的劳动力,可以另外去打工挣钱了;地块变大了,便于产业的调整和提升,增加农民收入;还有就是每家每户的地邻大大减少,矛盾纠纷自然也就减少了。另外,市、县还分别有100元奖补资金,主要用于并地地块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村民组内公益事业。

  于是,徐圩乡进行了及时跟踪评估、总结经验,于2016年3月在全乡范围稳步推广。

  采访中,让我深切感受到,农民的创造力,离不开一群扎根农村的基层干部以及一批党性意识强的党员们。我与乡、村干部交流,对他们长年工作在农村的坚守精神和辛勤付出深感敬佩;与农民、老党员谈心,对他们一腔朴素情怀和善良厚道的品格深深感动。

  小田并大田,好处大家都知道,其实操作起来非常艰难,必须每一户都同意。但因涉及到农民的利益,实施的过程很复杂,工作推进极为困难。我在黄园村采访时,就了解到该村的一个“小人物”、两名老党员,在推行“一户一块田”工作中的担当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小人物”李成付,75岁,老伴去世得早,长年是一个人生活。他都这个岁数了,仍然担任村民组的组长,而且又是四个村民组的片长。李成付虽然年纪很大了,又担任村民组组长,但没人看得起他。他不仅长相不起眼,形象比较差,而且穿戴邋里邋遢,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生活马马虎虎,村里人平时不把他当回事。但李成付这个人又有让人佩服的地方,就是愿意为大家干事,还不怕受委屈。在黄园村,就是他率先领头在村民小组搞起“一户一块田”的,整个过程的艰难,真实难以言说。但凭着他的一股劲,还是大功告成。遗憾的是,李成付因劳累、操心过度,突发疾病去世。

  两名老党员赵明亮73岁、赵明珍82岁,他们这样的高龄,还在关心着村里的发展,在推行“一户一块田”遇到困难工作难做时,他们挺身而出,主动作为,发挥了举足轻重的先锋模范作用。比如,赵明亮儿子一开始就不同意,因为以前承包地分得比较好,实际亩数又比原来多。赵明亮几次说不通,就动了威严,儿子还不服,父子俩闹得也动了手。最后,不同意也不行。儿子同意了,他再去做其他农户的工作,就容易了。赵明珍也遇到了来自家庭的阻力。他本人是从城里退休回老家的,村里并没有他的承包地,可以说,换地、并地的事,和他没有关系,他完全可以不问事。而且,赵明珍还做过大手术,身体还没有恢复好。他的两个孩子都在外地打工,多次打电话回来,劝他不要多管闲事,尽得罪人,还会招人骂。但他说:“我是一名老党员,这点觉悟还没有吗?并地对大家有好处,政府还大力帮助,我们为什么不做呢?我别的能力没有,支持干部工作,做做群众的思想工作,还是可以的。”  

  在徐圩乡,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像李成付这样最基层的干部千千万万,像赵明亮、赵明珍这样的农村老党员也多得很,正是他们在农村发挥着脊梁作用,才使得农村一次又一次变革成为可能,才使得农村的发展一直向前。

  《塘约道路》里的村支书一班人也是如此,他们明白自己的责任,牢记自己的使命,誓要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正是这些基层干部和党员,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身先士卒、一马当先,什么叫主心骨、顶梁柱,什么叫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采访“一户一块田”,让我有机会读了一本好书《塘约道路》,我对中国农村的发展变革有了更多的了解。不管是“塘约道路”,还是徐圩模式,都是中国农民的探索实践之路,而且这条路也会“一直在路上”,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