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休日钓鱼的人越来越多了。闲着无事围着湖塘,沿着大江大河放线投铒,钓出一碟佳肴,钓出一份闲致,更多是钓出一份情趣。

  我国古代人民很早就懂得猎鱼的手段。从出土的半坡氏族的鱼纹陶皿可以看出,那张扬飞动的线条,栩栩如生的鱼饰造形,传神地刻划出原始人与鱼类的密切关系。鱼可食,这是上天莫大的恩赐啊!

  史无记载,垂钓始于何时。现在流行姜子牙在渭水直钩钓鱼的故事也许是最早的记录了。钓鱼,无论是达官贵戚,还是平民百姓都使得。因此,这是一项老少咸宜的户外活动。垂钓,许多人玩的是闲逸。古代士大夫为我们留下了不少关于垂钓的诗文逸话。

  唐人张志和,自号玄真子。其人最喜垂钓,自称烟波钓徒。有《鱼歌子》词五首,流传到日本,当时的嵯峨天皇步韵唱和也拟作五首,一时传为美谈。《鱼歌子》其一曰:“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写得是江南水乡春讯时节微风细雨里垂钓的悠然自得,活脱脱一幅色调鲜明、境界浩远的烟波垂钓图。

  秋天泛钓也别有情致。清代王士祯《题秋江独钓图》诗曰:“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连用几个“一”字一气呵成,道尽江上渔父潇洒逍遥。

  鱼在水中,体态从容。唐朝柳宗元在《小石谭记》中写道:“潭中鱼可百十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人相乐。”妙手偶得是绘鱼之状的精品。

  古代隐士或仕途中人官场失意后,放浪形骸托迹江湖,临渊羡鱼,爱的就是鱼儿顺水逐流、无牵无挂。从而,悟出生命的真谛。同是那个柳宗元贬官为永州司马的时候,一日早晨,到湘江旁取水,看见钓鱼的人,便久久凝视挥笔成句:“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矣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水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在这里,没有功名利禄的羁绊;在这里,没有忧馋畏饥的心机。所以,连苏东坡也不能免俗:“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善于垂钓的人很讲究钓鱼的地点、季节和分辨一天的时辰的。这里学问大着呢!清朝水师提督彭玉鳞一生戎马倥偬,尤不忘垂钓之乐。他亲手总结的垂钓心得,姑且抄在这里:

  钓鱼钓鱼,心神专一。春钓浅滩,夏钓树荫。秋钓坑潭,冬钓朝阳。春钓深、冬钓清,夏池秋水黑阴阴。春钓雨雾夏钓早,秋钓黄昏冬钓草。深水钓边,浅水钓渊,雨季鱼靠边。鱼儿顶浪游,钓鱼迎浪口。钓翁钓翁,莫钓南风。西风要到酉,钓鱼勿空守,轻提慢慢动,鱼儿上钩勤。水下小鱼多,大鱼不在窝。  

  词意简洁明了,无须解释。读者如果有心,不妨一试。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