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一副漫画讲的是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打碎了一只碗,竟然吓得大哭,注释说:“小时候打碎一只碗可不是小事。”画中的情趣油然而生,勾起了我对儿时的回忆。说实在的小时候不小心打碎一只碗,虽然不是了不起的大事,但是,挨妈妈一顿数落,甚至被打两下,也是常事。因此,小时候做事情一定会加倍的小心。但是,童年时的记忆里还有一点是漫画里没有的,那就是打碎碗以后的事情。现在如果我们不小心打碎了碗,一般没人会去捡,用扫帚扫起来扔了就是了。可是当年却不是这样,记得如果打碎碗,并且不是碎成很多块的话,姥姥一定会一块块地捡起来,认真的看一下,如果认为可以锔起来的话,一定会收集起来,等有专门锔碗的“小炉匠”来时,请他给锔起来。

  提起“小炉匠”,大家马上会想起一个人——栾平,他是小说《林海雪原》里用小炉匠身份为掩护的特务,那可是个阴险狡猾的家伙,对此我们这一代人都不陌生。但是今天我这里说的小炉匠,可是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我说的是位从事手工艺的劳动者!

  当时的小炉匠是一种走街串巷的行当,一般都挑着一副担子,一边是工具,另一边则是一个小火炉和风箱。在胡同里为了招揽生意,边走边吆喝,记得他们一般是拉着长声这样吆喝的:“补锅----锔碗----锔大缸----”我们小时候听到这种拉着长声儿的吆喝就会跟在师傅后面,看看他是否可以揽到活,如果他能揽到活,就围在一起,看他干活。有时看他实在是没有生意,也会急忙跑回家,告诉姥姥有小炉匠来了,从家里找点要锔的东西,拿给他锔。在文化生活匮乏的那个时代,观看小炉匠锔碗似乎也是我们的一种娱乐。

  记得姥姥先要和小炉匠讲讲价钱,当时似乎2-3个锯子仅要一分钱,铜的稍微贵一些,铁的便宜一些,大约锔一只碗要3-5分钱左右。经过一番的讨价还价之后,价钱总算是谈妥当了。小炉匠就开始动手干起来了。只见他先把两块瓷片放在一起比划了一下,确认拼对起来基本是严丝合缝后,就取出一个小钻,在瓷片的相应位置钻了若干个的小洞,而洞的深度恰好在瓷片厚度的一半左右,既能使锔子把住两块磁片,又不能把瓷片钻穿透,需要恰到好处。

  别小看这个小钻,那可是个了不起的工具,不是直到今天还有人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儿。”这句话原先所说的就是这门手艺。但是今天这句话的含义已经转化为“没有相应本事不要招揽棘手的事儿”。

  完成了钻孔,然后他又开始做锯子,用一根铁丝或铜丝把中间砸成扁平,并适应碗的弧度,而后根据相应瓷片上对应孔的长度,把两头用钳子弯成九十度的小勾,再用小锤轻轻地捶打嵌入瓷片的小洞里,待几个锯子都弄好后,碗就成了一个整体,最后小炉匠用石灰对缝隙进行些涂抹,等干了之后,碗也就不会漏水了。这样的碗虽然不够美观,但是也丝毫不影响使用,照样可以用上好一阵子。

  小炉匠这个行是什么时候兴起的,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但是这个行当的消亡,似乎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一方面是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已经打碎了碗也就没有那么重视了,一般打碎的碗也就随手丢掉了。要锔碗的人少了,小炉匠的生意也就逐渐少了。另外一方面,城市人民公社建立后,把小手工业者都组织起来,成立了各种合作社,组成了一些街道的小工厂,小手工业者开始转变成为街道工厂的工人,从此这种小手工业者就彻底地消失在我们的视野里了。

  不过近年我在一个文物、工艺品修复节目上里见到了久违的锔碗手艺。只是由一种日常生活中的技艺,提升为一种高超的修复手段。据节目介绍,有一个工艺品出现了碎裂,于是有人主张用传统的粘贴方法补救,但是裂纹却无法掩盖,于是一位文物专家提出用中国传统的锔碗方式进行修补,结果他用凤凰和牡丹花的图案制作了锯子,经过这位能工巧匠的修补,这件瓷器又成了一件精美的工艺品。虽然此种锔碗的方法价格不菲,不可能普及,但是作为艺术品的修复,还是很可以有所作为的。经过不断研究,此方法不但用于瓷器,有时还可以用于玉器、玛瑙等材质的其他工艺品。或许这也是老北京锔碗手艺的一种延伸吧。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老北京的文化似乎已经随着时间的远去,而逐渐地被人们遗忘。而我们这一代人,正是经历、见证这段历史的最后一批人。为避免它们完全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我们有责任记录下这些我们经历过的这些细节留给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