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对已成为历史的青葱军营岁月的怀念,也带着社会上对影片的不同解读甚至水火不相容般的争议,在现实主义题材电影《芳华》公演一周的周末上午,我与爱人一起观看了这部影片。也许我和影片中的男一号刘峰、女一号何小萍等差不多是1976年前入伍的原因,或者是我在部队一直工作到退休的缘故,我数次被影片情节感动、感染,多次热泪盈眶,为文工团员、连队战友的遭遇特别是主人公的多舛命运而担忧和惋惜。特别是当影片最后响起老电影《小花》插曲:“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铮铮硬骨绽花开,滴滴鲜血染红它,一路芬芳满山崖……”时,我环视了一下影院,早场电影厅基本座满了观众,而且多数观众并不像往常那样到片尾时已离座走开,而是静静地在原座上,似乎还没有从影片剧情中走出来。我爱人在旁边也小声喃喃地说道:“不错,不错,很感人!”


    走出影院,外边冬阳灿烂,虽时令已入一九,但今年的冬天似乎不是太冷。太阳暖暖地照在身上,但我的心里仍很沉重。我在走回家里的路上默默地思考着,同为战友的导演冯小刚就是不一般,这部影片又超越了他以前的作品。这是一部怀旧之作、追忆之作,也是一部用心之作、诚意之作、反思之作,老冯这一老炮又放了个响炮!在我这个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入伍、并且在部队一直工作到退休的老军人眼中,电影《芳华》是继《高山下花环》之后,不可多得的一部好影片。它带给我们对社会、人性及战争的思考是多元的、深刻的,甚至是没有统一或标准答案的。

    

    一、细节虽夸张时尚,但《芳华》比较客观地再现了时代背景


    电影《芳华》以上世纪七十年代为主要背景,展示了一群部队文工团员的青春芳华,这里既有年轻人的喜乐悲欢、理想追求和爱情迷茫,也有机关部队的兴盛撤并,还有世事变化、战事残酷和人性善恶,生动反映了上世纪末中国社会的变革、政治生态的剧变和人们心态的变化。


    冯导不愧是老兵钢炮和导演高手。影片一开场,随着“八一电影制片厂”片头和激情澎湃的解放军进行曲,时代感就油然而生,一下子就穿越时光,把你拉回到那个激情燃烧也矛盾纠结的年代。主题歌是韩红版的《绒花》,这是改革开放初期即1979年拍摄,著名影星刘晓庆、唐国强凭借此片一炮打红,由当时在通俗歌坛初露头角的李谷一演唱的红色电影《小花》中的插曲。还有那省军区文工团和文化工作站的大门,特别让人熟悉。那时候,部队的军师级单位基本都有文工团和篮球队。我76年入伍的空军高射炮兵第五师,就有演出队,那时是有组织没编制,都是从各个团和师机关、直属分队抽调的。说句老实话,我们那个时期入伍的战友,与后来者相比,那才是人材济济、藏龙卧虎。就拿我当新兵时所在的新兵二连来说,有文艺体育特长的新战友比比皆是,北京兵当中出身高干(行政13级以上)的就有十多家。那时候,不论是城市应届高初中毕业生,还是农村回村务农的农家子弟,能穿上“一颗红星、两面红旗”的三点红到部队,那可是交上好运大运了。


    在影片前半段,吸引我的是特殊时代社会生活的波澜壮阔和军营岁月的风云变幻。正因为我与文工团员们参军的时间基本相当,遇到的重大事件都亲经亲历,在影片中找到了共鸣,感情上发生了共振。比如,开国领袖毛主席的逝世,那真是天地同悲,党政军民学各界都失去了主心骨,对中国向何处去十分担忧。再比如,唐山大地震,记得那时候全国到处都在防震,我们部队驻在内蒙包头市,大家也都搬出钢架房,住在临时搭建的防震棚里。还比如,那场对越自卫反击战,开始时我们部队的任务是防止前苏军侵中援越,部队进入了一级战备,后来一个团参加广西转战。特别是文工团撤编的那场戏,我们都多次亲身经历过,老兵退伍、全师撤编,发生的故事有的比电影中还真实激烈。当《芳华》中响起老电影《戴手铐的旅客》主题歌《送战友》时,我不禁想起了在部队时的激情岁月,热泪欲止还流。


    在影片的后半段,我关注、不解和庆幸的,既不是刘峰和何小萍在文工团受到的歧视,因为有那个时代,这种轻视、歧视和琐碎杂事随便上纲上线,其实是见怪不怪之事,那个部队没有几件,那个人不遇过一两次,只不过影片把它高度典型化和密集于两人身上罢了。我关注的是在惨烈的越战后,刘峰去看望失忆的何小萍,牵着手转过头默默哭泣的自责;关注的是战斗英雄刘峰被联防队员欺辱,昔日的战友郝淑雯一句标准国骂予以精神和物资帮助的解气。纠结的是,刘、何二人在一起的时间为什么那么晚,刘峰作为男人为什么不主动向何小萍提起。特别纠结的是,作为共和国的护卫者和青春甚至生命奉献者,国家为什么对参战军人的态度不能始终如一,战时或战后一段时间赞扬你是“最可爱的人”,是“血染的风采”,但有的时候对他们的遭遇和变故缺乏应有的同情和关怀,有的领导和地方甚至把他们作为“维稳”对象,这是很让老兵们寒心的,也是很不应该的。


    当然,从细节上看,影片有些地方过于夸张,个别场景也难免奢华,如文工团员的工作生活条件有的地方太超越,游泳池的美人群镜头放在现在也豪华养眼。但文艺影片不是纪录片,它要考虑市场和受众,要表现导演理念,美过了也是一种表现手法。但影片敢于正视时代背景,凸显和揭露当时背景下,社会、军营和人性中存在的矛盾问题,这是最为可贵的。影片虽没有反面人物,但多数人都有自己的不足甚至势利或功利,这就鞭挞了不良风气与人性阴暗面。至于说到这部影片是“抹黑片”或“歌颂片”,我觉得那都是极端的看法,态度不同,角度当然各异。像三俗的看到的只是美女的大腿,五毛党看到的只是反动和负面,反思文革的看到的只是斗争和批判,反战的看到的只是血肉横飞,对现实不如意看到的只是好人没得好报。而多数老军人看到的是青春和回忆,是现实和诚意,是反思和呼唤。它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改善参战退役人员生存条件的良心之作。


    二、主要人物虽典型甚至悲剧化,但在历史瞬间却是现实鲜活的


    先说“活雷锋”刘峰,它先是以的高大全形象亮相银幕,中间则是做好事无处不在的“人见人爱”,最后则以悲剧式“美人救英雄”落幕,让人同情悲伤。对那个年代的这种人这种事,我是有切身感知的。影片中几个细节,我身边也真实发生过。帮战友干又累又脏的活,该他入党、提干、探亲的好事优让给战友,但最后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甚至有的一时“失足”成千古恨。我记得我们兄弟部队有一个边防连指导员,坚守边防十多年,是军师闻名的先进典型,有一年到北京开“学雷锋、学硬六连”先进典型表彰会,期间到商场帮战友代买东西,返回住地时在公交车上做了“刷浆糊”的丑事,军区空军首长非常震惊,当即决定让部队领导到北京领人,并给其严肃处理。大家当时都觉得给军师部队抹了黑,最后其受到降两职、按排级干部复员的处理。现在看来,或许他当时心理上有疾病,从长期只能见到老母猪的边防连,来到玉腿林立的大都市,控制不住生理冲动就发生了如此丑闻。刘峰当然和他不一样,但更美满后是更凄惨,除了得到“活雷锋”的称号和一系列荣誉证书外,刘峰在现实中却没有好报,甚至因为爱的表达被误解遭到诬陷,发配到川滇边界伐木连,以致后来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失去右臂成为残疾人。转业后生活艰辛,妻离子散,做个临时工作还被联防队强制罚款而遭讹诈。即便如此,刘峰也保持了善良,也获得了新的真爱,这是刘峰的平凡且伟大之处,也算是一种性价比太低但最终有产出的好事吧。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或许是电影编剧、导演和演员们完成这部作品的善良初心和良苦用心。


    后说“受气包”何小萍。这是一位受尽家庭冷漠但性格倔强意志坚强的女孩。好不容易入伍参军,又碰到活雷锋刘峰接她到部队,她以为到了幸福的世界,再也不会受到他人的歧视和冷落。可现实却真实地告诉她,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阶层,而她就是最底层、最弱势的那个人。而为了自己生存和给亲人带来些许快乐,她不敢开口借一件军装上衣去拍照,只能偷偷地拿走战友的军装悄悄地去照相馆拍照,结果还是被发现,她只能用更多地“谎言”去圆第一个善良的谎言。而刘峰的一次次帮助和不嫌弃,让她开始喜欢上了这个男孩,可她不能、不敢启口说句“想让你抱抱”。但她是个坚强有信念的女战士,刘峰的离开,促使她对这个大家庭的绝望,最后只能以自己的方式即装病不参加演出,表达对刘峰的支持和对这个团队的反感。最后,她在刘峰最需要关爱的时候,向他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这也是她仅有的资源,从而让虽然善良但得不到善报、虽然坚持信念但仍身处绝境的英雄,得到了人间温暖和男女真情。因为我没有和女兵生活过,只能有上述感受。


    再说翻脸比翻书还快的“粉转黑”丁丁。这是一位面容姣好但心理自私甚至阴暗的姑娘。她可以让团机关干事和别的男兵抱,但不会让刘锋抱;她可以和刘峰相好但不会和他相爱,因为刘峰还不是军官,没有达到她所要求的条件。到了关键时刻,她为了洗白自己,不惜伤害一位爱慕她的人,最后让刘峰背上流氓的恶名被调离文工团,打发其到最苦连队接受改造,拉开了刘峰悲剧人生的序幕。从丁丁身上,观众看清了其人性丑恶的一面,虽然她也为此后悔痛哭过。芸芸众生都看不起落井下石的小人,这小人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这种事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


    最后说说智情商兼备的“政治男”丁政委。对这位身兼文工团的最高行政首长和文工团年轻孩子们“大家长”两重身份与一身的角色,一些观众不予待见和认可,因为他是文工团战士们成长发展的见证人,也是年轻战友们从青春芳华到“家败人衰”的参与者。而我作为军队的老政工,则认为“宁政委”作为时代的见证者和当时政策的执行者,该做的他都做的很好,不该做的他也努力少做了,是个合格的省军区政治部直属单位领导干部。因为宁政委本身是个矛盾的综合体,既有老传统的特质也有新时代的特征,如严厉但“并不古板”,慈爱但“坚守原则”,同时作为长辈也会对一些过错给予“批评和矫正”, 是一个很有兵味和“人情味”的“职业”军人和军队政工干部。至于他在刘锋“问题”和何小萍“过失”的处理上,也并不过分,并显示了一定的领导水平,如既保证何小萍完成演出任务,又给何小萍留了面子不影响演出,还把何小萍下放到医院以示惩戒,维护了文化团的演出秩序和队伍稳定。据我了解,领率机关和直属单位处理存在可大可小问题的干部战士,也多是这种工作套路,是机关的调往部队,是驻京部队的调离北京,实在不行的就安排转业退役,这就叫柔性处理,其中还有保护爱护的味道。就像刘亚洲上将说的那样,平职调驻京部队工作就是提升,那么平职从机关调到部队、从驻京调到京外,实际也是一种惩罚和警示。在这个意义上,谈不上什么整人,更扯不上阴谋,官场就是这样。


   三、战争场景虽然残酷虐心,但诚意制作和公正呼唤难能可贵


    观看《芳华》前,我也看到有网友和战友从生活真实的角度,质疑对那场战争的艺术处理,如对越作战时,没有文工团上前线,运输队不会没有护卫部队,还有过者认为此片是所谓“反战”影片,是给部队和政府抹黑等。我想,这不过是用一段八分钟惨烈的战争场景,来表现战争的残酷,并间接反映部分参战退役人员的生存生活困境,没有必要对影片本身乱扣政治帽子,更不应该对部分参战退役人员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视而不见。


    作为一个老军人,我也想说些心里话,战争本来就是残酷的,我军将士能义无反顾参战本身就是勇敢忠诚的,对他们当时的表现和从战场下来后的安排,党和政府应给予充分肯定和最大限度厚待。但在这方面,从全国层面讲,做得并不够好,有些地方不讳言地说做得很差。对此,部队是有强烈反映的,参战老兵的意见更大。这有政策滞后的原因,如当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时的烈士抚恤金,还不如当年卖一头毛驴的钱多。也有个别领导执政理念的因素。如有的地方领导总不把参战老兵当亲人看,而是把他们作为历史包袱来扔、作为工作足球来踢,政治敏感期作为防范和监控群体来“处置”。这是负恩忘本啊。影片《芳华》通过战斗英雄刘峰的遭遇,将这个问题凸显出来,本身就是有担当的。


    作为一个老军人,我完全可以想像一些老兵观影时的感受,也理解有一些老兵想借此推动优抚政策的改进,这都是可以理解的。从网络上看,有些地方对老兵观看这部电影如临大敌,甚至发红头文件要求密切关注老兵动态等。在我这个老军人看来,这都是过度的,也是乱作为,而都是不能接受的。绝对不能把国家预备役部队中这个最勇敢的群体,推向社会的对立面,推向敌对势力的怀抱!因为,那样做的后果,就是对历史的反动,是对人民军队官兵的大不敬,更是对国家现在和未来的犯罪。


    作为一个老军人,我更对新时代充满希望和信心。如《芳华》最后能正常上映并到得骄人的票房业绩,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这既是以冯小钢为代表的中国电影业和中国电影人的骄傲,也是中国军队现役和退役将士的荣幸。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组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的部署和要求,这将给中国梦、强军梦的实现,提供坚实的民意基础和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这是民族和国家复兴的大幸,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大幸,也是广大现役和退役官兵福祉的大幸。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