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山高岭大,林深草茂,昔日靠山吃山的东北人过日子离不开杏条筐。无论走进哪一家,都会看到几只大大小小的筐。

  从懂事时起在我眼里,屋梁上树丫杈钩子挂着的小杏条筐,是个神奇的百宝箱、万能的宝葫芦。我哭闹,奶奶踮起脚,把扎着黑绷带子的腿抻得直直地摘下筐,翻出几个大山里红,用大拇指和食指使劲捏裂,抠出籽后塞到我嘴里。饿了,或掏出一块苞米面饼子,或扯一块煎饼,吃得满嘴香喷喷。院子里老母鸡刚刚“咯哒咯哒”叫起来,奶奶就用老粗布大襟兜起从稻草窝里掏出来的热乎鲜鸡蛋,小心翼翼地放到杏条筐里,等攒够了时?着筐到供销社换洋火(盒火柴)、洋油(夜晚点灯用的煤油)肥皂。这些稀罕物从来不会因为我的表现好而奖励我,只有奶奶认为我身体不舒服时才拿出一个埋到泥火盆里烧熟了给我吃。

  一天,奶奶只顾忙于干活,没有时间照料我,扛不住那悬挂在房梁下小筐里散发的浓浓香味的诱惑,趁着她出去喂猪的机会,我悄悄搬来凳子,站上去伸手抅筐里的苞米面饼子,无奈个头太矮够不着,手还没有碰到筐沿便跌到地上,胳膊肘抢破挺大一块皮儿。奶奶听到哭声跑进屋,背起我奔村东头的老大夫家拼命跑去。老爷爷仔细看了看又轻轻摸了摸说:“没什么大事,抹点二百二药水,几天就好了。”吓得脸煞白的奶奶,这时竟扑腾一声坐在炕上,好长时间站不起来。

  我五六岁春天青黄不接时。奶奶一支胳膊挎着家里那个大一点的杏条筐,一支手牵着我到地里剜小根蒜、曲麻菜。夏季采猪食,什么三角草、徽菜、苋菜,一个时辰就采满筐。再长大一点,我们放学后第一件事,就是?筐和同学们结伴下地、上山。礼拜天,爬山打山梨、采山里红、捡山核桃。日落西山,每当我们刚刚转过山头站在村头的奶奶布满皱纹的手罩在额头上,眼角的皱纹挤到一堆,搜寻着我们的影子便一路小跑迎上去,看到满筐山菜,脸上堆满笑容,嘴上不停地埋怨我们回来太晚。别看平常我听着奶奶的唠叨总是很烦,这时心里却是美滋滋的。

  生产队放假了,很多家大人小孩齐上山,家里的筐不够用是常有的事。一次邻居杨大娘来借大筐,到第二天晚上也没有送回来。奶奶要用筐就登门去询问,了解到她不小心把筐的手拎梁弄坏了,不好意思送回一个损坏的筐,准备求人编个新的还奶奶,奶奶说什么也没同意。“我借给你家本来就是一个旧筐,赶上你点背用坏了,我拿回去缠吧缠吧一样用,都是乡里乡亲的,你们这样不是外道了吗?”奶奶硬是把用坏的筐拎了回来。

  拿回来后奶奶用旧布条紧紧缠了很多圈,她以为这样就能对付用一阵子,没想到用了两次就彻底报废了。邻居杨爷爷有一把好手艺,编出的筐真像大大小小的金元宝。村里人们胳膊?的筐大多出自他老人家之手。不过年纪大了,天冷时身体一动弹就“嗑嗑”咳嗽不停,奶奶想求他帮助编个新的,到他家去了几次,看到这样子话到都嘴边也没好意思说出来。

  几天后,奶奶扛回一大捆杏条,决心自己学习编筐。杨爷爷闻讯过来帮忙,他们选出比较长的只有一个叉的杏条,在根部那头用刀豁开一个小口子,夹根小细绳,缠绕后以杏条为原点旋转固定在端头的小木棍,把整个杏条扭成均匀的劲,再用小木棍沿着唯一裂开的缝隙把圆杏条压成片。如何保证一根圆的杏条扭裂时只出现一个裂缝是最关键的技巧,奶奶练了很长时间才学会。破成片料后要及时清除掉软质芯,纵横交替编成筐底。编好筐底后必须趁条料没有干燥前弯上去,否则容易折断。编织筐立帮的方式方法与编筐底绝然不同。首先准备一把小刀,一个硬质木料或牛角制做的梭子。具体做法是先用小刀把除掉枝叉的杏条根部三等分,用梭子破成三小条后就可用来编筐的立帮。保证破出的三根条料均匀也不是谁都能一天就学会的,必须反复练习才能熟练掌握。编织时条子一根需紧压一根,筐的形状全靠手劲控制。不知道奶奶为什么那么聪明,在杨爷爷指导下,只用几天就把筐编得像模像样了。站在远处仔细端详,还真有点年画上的金元宝的神韵。

  那年代,在乡下编筐也算个手艺活。奶奶选料讲究,从来不用粗细不匀的条子,为了让杏条柔软,摁在水里泡两天或放到菜窖里闷几天。一年生的杏条外皮是金黄色,只能编小筐。二年生的杏条表皮呈红褐色,韧性好,用做大筐的条料。编成的筐,即使有一点点瑕疵,都拆了重编。

  家里旧筐全给了邻居们,自己用的全换成了新编的,多余的也不能卖,那叫走资本主义道路。乡亲们如果没有筐用了就过来挑一只。乡下人非常朴实,从来不轻易麻烦人,过后有的人用衣服大襟兜几个鸡蛋鸭蛋放在我奶奶炕上,说给孩子煮熟了吃的。有的人扛来几大捆杏条,说是上山割柴时看到好杏条顺便割回来,用来做饭烧炕太可惜了。鸡蛋多了奶奶拿到供销社兑换过日子的日常用品。时间长了,家里杏条越积越多,逼得奶奶晚上收拾完饭桌碗筷,赶紧做到小板凳上,两腿蒙着围裙,在小油灯下不停地编啊编啊!编好的筐家里实在放不下了,有一次奶奶趁天还没有亮,奶奶把大大小小的筐用绳子串在一起,背着走二十多里的山路到县城边黑市场去卖。

  没过几天,生产大队书记知道了这件事,晚上召开社员大会,让奶奶上前面站着检讨。奶奶活几十年只上过几天文化扫盲班,斗大的字认识不了一车,累死她也不懂得什么叫斗私批修啊!妇女队长看社员们都低头不语,站起了说:“队长,你就别逼大家发言了,该说的你都说了,大家再会说也说不过你呀!她一个老太太,腰佝偻得两头快扣到一头了,背着那么多筐,那个资本主义道路你让她使劲走能走多远?”队长看会议也开不出什么名堂来,只得就高下驴,顺势宣布散会了。虽然没有给奶奶扣上什么罪名,可是那筐再也不能继续编了。

  实行包产到户后,情况逐渐有了好转。社员上市场卖菜、土特产需要筐。自家攒点笨鸡蛋、鸭蛋送去卖,想拿别的东西装还真不行。城里下岗职工经营小买卖也喜欢上用筐。奶奶编的筐美观结实是远近出了名的,天天有人来盯着要买筐,不想编都不行了。农闲时,奶奶每天忙完屋里屋外的家务活,就专心编筐。手指皮磨掉了不知多少层,夜间油灯把奶奶的鼻子熏得黑黑的,但是奶奶家生活却逐渐殷实起来。

  奶奶编的筐允许出售后,家里再也没有舍得用新筐。不过我清楚的记得,结婚后第一次和爱人回来看望奶奶,却坚持给我们编个新筐。她从仓房扛来两大捆杏条,一根一根地挑选,编十余根条子就赶紧用木棒敲一敲,每隔一段还把条子拧成麻花结锁紧。窗外的灯火渐渐熄灭,奶奶手里的筐慢慢长大,午夜已过,我起身去厕所,看着灯光下的奶满头苍白,老花镜后浑浊的眼睛,我眼睛不自主湿润了。

  第二天装了满筐榛蘑、木耳山榛子。她拎着筐一直送我们到村头。从这一天起,清晨,爱人经常拎着这杏条筐上早市买菜,休息日去郊区逛逛。我们每次回乡下也拎着这筐,给奶奶带些奶奶喜欢吃的糕点,水果、营养品。

  后来,城里人开始用废塑料包装带编筐。那种筐儿有很多优点,不怕撞击,空筐可以摞起来放置,还能编出美丽的图案,乡下的奶奶编筐的生意一点点清淡下来了。乡下人祖祖辈辈用的杏条筐逐渐离开人们的视线。

  奶奶离开我们很多年了,她老人家给我的小筐一直舍不得扔掉,因为那筐每根条子都来自于家乡的大山,保留着家乡泥土的味道。那筐儿虽然已经陈旧,但是里面盛着奶奶往日的辛酸和喜悦,装着奶奶的无限情意。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