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个题目,心中五味杂陈,恰恰又逢清明时节。

  这个“永远的英雄”,并没有去世,正在监狱中。他,就是在2015年反腐声浪中,跟在他的前任领导,国资委掌门人蒋洁敏后面,突然翻船的,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总经理——廖永远。

  之所以称他是“永远的英雄”,是因为中国一份很有名气的杂志《****》,在上世纪末——就这样——给他冠名的。


        (一)初展拳脚,小廖出彩塔里木


  廖永远确实有点英雄的味道。他16岁从湖北松慈县一个穷乡僻壤的鄂南山区,考进江汉石油学院。大学毕业当过钻工,技术员,钻井队长。为了攻克技术难题,他不顾老母亲脑溢血病危,也没有顾得上妻子怀孕病痛甚至流产,仍然坚持工作在生产第一线。这期间,他荣幸作为全国高校优秀毕业生代表,在国家组织的事迹报告团上,做了《 走扎根基层之路? 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的报告。当时台下坐着听报告的,就有总书记等多位中央领导同志。他在报告中吟诵的一付对联:

  “干事业有风有雨有得有失得比失多

  搞钻井有惊有险有苦有甜苦比甜少。”

  横批:志在奉献

  廖永远不但受到了总书记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这付对联,还受到总书记的赞赏,并且亲自抄在了自己的小本子上。在总书记的眼里,这个中等个子的小青年,一定前途无量。

  可是,这个冠以“技术能手”的年轻人,工作踏实,成绩斐然,却一直得不到重用。无奈之下,他把打拼前程的眼光,投向了正在艰苦会战的塔里木油田。于是,廖永远主动请缨,一个人来到大西北,立志为人生拼搏一把。

  在塔里木油田甲、乙方工作的八年时间,廖永远当然付出了许许多多辛劳,做出了令人侧目的贡献。翻开塔里木石油会战史,我们可以看到:

  1989年原油年产3.4万吨,跃升到2001年(廖永远调走之年)的472.63万吨,12年整整翻了七番,增加了整整一百三十九倍。这是石油战线上一个从来没有过的——“中国速度”;

  塔里木油田平均单井日产60吨,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0倍多——“塔里木效益”;

  探明24个油气田,形成轮南、东河、塔中、哈得4个油气田群和库车-塔北、巴楚-塔西南2个天然气富集区。开发了11个油田,建成了轮南、东河、塔中、牙哈、哈得、柯克亚六个油气生产处理基地,成为中国能源大战略“巩固东部,发展西部”的——“重要基地”;

  截止2001年底,塔里木油田投入资金359亿元,其中油气勘探投资192亿元,开发建设投资131亿元。实现销售收入372.14亿元,实现利税134.72亿元,其中净利润68.89亿元,为进一步发展新疆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

  探明油气可采储量平均成本0.7美元/桶,低于国际油公司1.20美元/桶的平均水平,创造了——“中国奇迹”;

  原油单位操作成本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的所有地区公司中是最低的,也低于同期国际油公司的平均水平。百万吨产能建设投资平均17.4亿元,比全国平均水平22亿元低4.6亿元——“塔里木效绩”;

  发现并开发了中国第一个超大型的,整装的克拉2气田,探明储量为2506.10亿立方米。为西气东输“120亿立方/年”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些有点枯燥的数据,可能门外的人们并不一定感兴趣。但我告诉你,就是这个新兴的油田,一举打破了国内石油企业的旧体制,以“新体制,新技术,高水平,高效益”这个中国石油新形成的专用名词——《两新两高》工作方针开道,实行市场化运行,合同化管理,专业化服务,社会化依托,坚持“三位一体”的用工制度和党工委统一领导,产生了比国内其他油田多几倍,十几倍,几十倍的效益,你就应该知道他的份量了——新疆“塔里木模式”。

  这些成绩,是成千上万甲乙方会战健儿共同创造的。这里面,也包含了历届领导人的心血与智慧,当然,也有廖永远的一分辛劳。

  翻开塔里木油田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各届主要领导人的影子:

  第一任,周永康——中石油副总经理(兼塔里木第一任指挥),后来的共和国最高职务腐败分子;

  第二任,邱中建——中石油副总经理(兼塔里木第二任指挥),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

  第三任,谢志强——后来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副主席,中石油总经理助理。1994年克拉玛依“12.8”火灾以后,谢志强临危受命,重回克拉玛依担任党,政,企一把手;

  第四任,邱中建。在谢志强调回克拉玛依以后,第二次掌舵;

  第五任,就是廖永远。九十年代初,廖永远还是住塔里木油田的乙方单位——胜利油田钻井公司的一个技术干部。在与各个勘探公司争着“抢”甲方塔里木油田的“饭”吃时,受过不少甲方的气。一九九五年到一九九六年,他刚到总公司任职中石油新区勘探开发事业部副主任没几个月,突然出人意料地升任塔里木油田指挥部常务副指挥,可以说“连升三级”,这件事至今仍然众说纷纭。

  但是,平心而论,当年仅仅35岁的廖永远,能够很快成为塔里木油田公司的掌门人,是因为他以自己的真才实学,遵照塔里木油田“艰苦奋斗,真抓实干,五湖四海”的会战精神,站在前辈巨人的肩上,带领12000塔里木石油人干出来的。他应该是五位指挥中最年轻,最有朝气,最有闯劲的指挥。那个时候称他是英雄,一点也不为过。


        (二)艰苦创业 成就“永远的英雄”


  由于塔里木油田的特殊性,在中国石油工业的历史上,它创造了中国许许多多的“独一无二”。首先,它是中国第一个靠贷款12亿美元创业的油田,没有要国家的投资;其次,它提前四年,干干净净连本带利实现了还贷;第三,它的效益在中国石油史上独一无二;第四,它的新型体制在当时中国石油独一无二,等等等等…

  同时,它还有其他许多独一无二:

  从一九八九年会战正式打响开始,短短二十多年来,中央各届党、政、军最高领导人,人大,政协,社会团体,各界名人,那一长串接着一长串震惊中外的,显赫的名字,几乎都在塔里木油田留下了身影。这在中国的企业中,恐怕极其罕见。

  中央最高领导两次光临同一个油田(1990年,1998年)为一个油田两次题词,并且两次题同样内容的词。这可能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

  塔里木油田——这个地处中国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南疆油田,在短短的十几年会战中,创造了中国石油乃至整个工业战线上无数个奇迹,铸就了中国石油的新辉煌。偏僻的南疆小镇库尔勒,很快发展为新疆第二大城市。并且,由地方人大决议,法立了一个“石油节”,每年四月十日,全民庆祝一天,这恐怕也是中国独一无二的节日。

  就是在这种大好形势下,1999年2月,37岁的廖永远,在当了两年“常务副指挥”后,接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石油副总经理,两任塔里木油田指挥的邱中建,成为塔里木油田勘探开发指挥部的一把手。年轻的廖永远手握党政大权,踌躇满志,迈向了他人生的又一个高峰。

  廖永远非常有运气!在他正准备接任油田掌门人前夕,1998年9月14日,坐落在库车的克拉2井完井测试,计获高产天然气7层,最高日产天然气416万立方米。一簇烈焰照亮了龟兹古国上空,震惊了沉睡千年的野谷——克拉2特大型整装气田诞生了。在廖永远的亲自组织,指挥下,这个造福全国人民的气田拔地而起。经国家储量委员会审查验收,当时的克拉2气田探明储量就已经有2506.10亿立方米,仅仅凭这一个气田,就可为西气东输每年提供120亿立方天然气整整二十年(2017年,塔里木油田公司已经达到年供天然气200亿立方米)。克拉2气田的开发,为国家下决心铺设第一条天然气管道——西气东输,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此,总书记兴致盎然地第二次来到塔里木,国务院总理,人大委员长,政协主席也风尘仆仆赶来祝贺,达官显贵纷至沓来,国人热切的目光,翘首指盼,都投向了西部,集中在这个年轻的湖北“九头鸟”身上。

  这一特大气田的建立,不但为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建设,生活水平,环境改造带来巨大福祉。同时,坚定了国家制定“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能源大战略信心,也为廖永远的进一步向上攀升献上了一份大礼。

  好运连连。就在廖永远刚刚肩负油田指挥重任的时候,中国石油集团总公司时逢“重组改制”。在总公司统筹下,不但调走了几个老资格领导,为廖永远腾,挪,闪,跃开劈了更大空间。而且几乎完全按照廖永远的意愿,重新组合了核心与存续各级领导班子,为廖永远甩开膀子大干一场,作好了得心应手的组织准备。

  值得提一笔的是,在这个重组改制的关键时刻,当总公司面临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如何实现重组改制合理分离的难题时,廖永远挺身而出,顾全大局,从克拉玛依油田手里,接过了“塔西南油田”这付“老大难”摊子。让不到四千人的塔里木油田,兼并了近两万人的塔西南油田——这也是中国石油工业的独一无二。

  总公司卸下了一个沉重的包袱,克拉玛依油田与塔里木油田实现了双赢:克拉玛依油田如凤凰涅槃重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会。在廖永远的带领下,塔西南油田施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从此走向一条开拓,创新,石油化工产业全面发展的时期。塔里木油田公司的这一举动,在中国石油重组改制中,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

  廖永远的功劳簿上,又不失时机地浓浓添了一笔。

  在塔里木油田公司工作期间,廖永远身体力行,亲自抓了塔中四油田建设,使之成为中国独树一帜的现代化油田。他还力主使用新的技术开发哈得油田,极大提高了钻井开发的经济效益,创造了著名的“哈得模式”。

  接着,廖永远又亲手抓了西气东输的巨大工程。

  记得二零一三年,在大学同学三十周年聚会上,有同学提到反腐倡廉问题,我们有几个与廖永远共过事的同学,还和其他同学打赌,认为廖永远现在不可能是贪官。我们的理由是:廖永远一直雄心勃勃,很有政治抱负,并且年富力强,非常精明能干,工作勤奋努力,大力反腐倡廉。这种人,在这个时候和这个年龄段一般不会去贪腐的。

  那时,廖永远确实是一心扑在了石油上,他的工作越来越多,成绩越来越大。于是,在中国石油战线上,成长出两头赫赫有名的“野兽”:一头是大庆油田的总经理苏树林——“东北虎”(后任福建省省长),另外一头,就是塔里木油田的总经理廖永远——“西北狼”。

  廖永远真的出彩了。

  

       (三)出师未捷 长使英雄泪满襟


  但是,廖永远飘飘然了。

  这时,还没到“不惑之年”的廖永远,也许还是太年轻了,荣誉的光环使他忘乎所以。他原本自信的身上,多了几分狂傲;聪明的头脑,显出几分骄横。工作上,颐指气使,主观霸道。为人上,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茫茫然中,他竟然做了这样几件几乎毁灭了自己前途的事:

  一是让人拍了一部电视剧《西部的太阳》,为他歌功颂德。据说,原本给他肩膀的一些老领导,老专家,在电视剧里成为阻碍他改革的对立派。这部电视剧还没有出笼,就被捅到了北京,引起强烈反响,几乎断送了廖永远的政治生命。

  二是他头脑发热,急功近利,居然专门派人为他四处活动,为评选全国,新疆的“十大优秀”不遗余力。

  三是让全国一份很有名望的杂志写了一篇专题报道,封面上有他英姿焕发的肖像,并且巧妙地利用他的名字,取了一个十分响亮的标题:“塔里木——永远的英雄”。

  我与廖永远接触不很多,并非直接上下级关系。本来,按照我们共同的音乐,体育业余爱好,我是比较容易进入他圈子的人,并且有很多机会。但是,性格使然,我不会也不可能加入这个圈子。因此,谈不上对他有多深了解。但我知道:获得成功者,道路一定有千辛万苦,艰难曲折;遭到失败者,路途也曾有奋斗拼搏,历经磨难。廖永远的坍塌,与所有曾经位高权重的贪官污吏一样,有其“奋斗史”,也有其“劣迹账”,英雄与恶魔混为一体,概莫能逃过历史的惩罚,这就是人生轨迹。

  记得有一年秋天,已经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他的秘书突然给我打电话,请我去宾馆打乒乓球。我知道廖永远喜欢这个运动,他精力旺盛,总爱工作到半夜,还要挥拍上阵,在乒乓球台上战斗一、二小时。待我赶到时,廖永远正握球拍在门口等我。他用斩钉切铁的口吻对我说,今天有两个客人,你要狠狠给我打。我一头雾水:对客人这么狠啊?进去一看,原来客人中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东北虎”苏树林(后来的福建省长)。苏树林当时还是大庆油田总经理,据说正在与廖永远这匹“西北狼”明争暗斗,窥视着中石油副总经理的位置——游戏尚如此,何况官场否?

  一段时期,我在纪检监察岗位任职,廖永远约我到办公室谈话,谈到有人举报某个领导的情况时,廖特意嘱咐我着意去调查这个问题,并且直接向他汇报。我自知纪检监察纪律规则,不敢越雷池一步,急忙向我的主管领导汇报。两位老领导斟酌再三,小心翼翼去进行了斡旋,算是暂时解了我的围。可是,廖永远对此大为恼火,竟然很长时间不理我。

  我的一个同事任职驻外办事处领导,不知何故得罪了廖永远,一年不到,就被调回基地,久久不给工作。通过努力,暂时在一个二级单位安置下来,却始终没有得到任命。后来,我费了很大劲,把他借调到我属下一个单位暂任党委负责人。可是,工作了一年多,仍然得不到正式任命。迫于无奈,这位同事在千禧之年刚刚四十岁,就辞职回家做起了生意。后来据人讲,这位同事在办事处任上,一次,正当廖永远与贵客推杯换盏之际,竟然拿出票据要他签字。呜呼哀哉!

  廖永远在乙方工作时,只是一个技术干部,因工作需要常常跑油田前线。那时,前线有一位号称“沙漠王”的甲方处级干部,办事很认真,很牛!中央电视台对其事迹还有专题报道。不知哪一次,这位“沙漠王”刁难了乙方干部廖永远。真的是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没想到廖永远调到塔里木油田,当了自己的顶头上司。于是,不管这个“沙漠王”有多大的名气,多硬的后台,多卖力的工作,又多么想继续留在塔里木油田。很快,廖永远让他消失在这块热恋的土地上。

  我的一个朋友,九十年代初,刚刚二十八岁,就成为一名当时最年轻的领导干部,是一位钻井试油专家。我们在一个领导班子共事三年,关系很好。廖永远也很欣赏他,外出考察还指名道姓让他陪同。没想到,这位小兄弟为一个即将退休的老领导办了一件“私事”,而这位老领导恰恰与廖永远有过节。接下来的事情很糟糕,小兄弟不但当面挨了骂,还因这件扯皮的事受了处分。几经坎坷磨难,灾祸接二连三,他只好离乡背井,去中亚国家另谋发展。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其实,廖永远在事业上,还是有过不少捷报,不少成绩甚至不少成就的。在石油事业上,他也曾奏响过频传的凯歌。因此,说他“出师未捷”并不贴切。可叹的是,正当他五十出头,属于人生最华丽最炫耀最关键的时刻,人生一幕正演到高潮时,却匆匆谢幕。

  花开花落总有时,廖永远已经躺枪了。作为他曾经的同事和下级,我多少有一种恍如隔世又像昨天的感觉:熟悉,惋惜,感叹,唏嘘!廖永远在法庭上痛心疾首地说自己:“可悲!可耻!可恨!”。真是恰如其分啊!

  廖永远也是一个性情中人。他热爱生活,喜欢写诗作赋,酷爱体育运动。我戏笑他的乒乓球水平不高,他便在北京出差时,特请国家队运动员亲自陪练,回到库尔勒基地郑重告诉我,经过专业人员培训,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他爱好音乐,写过不少诗词,为了宣传塔里木油田,特意请著名作曲家田歌和著名词作家郑楠来油田采风,要我放下工作好好陪伴。为了照顾好作曲家夫妇,在塔中油田这个绝对禁酒的前线,第一次破例让作曲家吃着烤全羊举杯畅饮。他甚至亲自动笔,写了不少富有诗情画意和激情澎湃的歌词,请田歌谱写成优美的歌曲。平时,他很注意自己的形象,每次召开重要会议之前,他都要精心准备,亲自撰稿,反复修改,然后去理发修面,洁齿美容。开会完毕,还要征求周围同志的意见,倾听大家的反响。

  廖永远也曾一身正气,在一次塔西南油田干部大会上,他义正辞严,痛斥那些向自己油田的领导干部行贿拿项目的人。刚刚接任总经理的那一年,他便马上组织了一个调查组,委派我率领一个精悍的五人团,去彻底清查一个巨额房地产投资(1.2亿元)系列项目。当时,周永康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而这个项目之一,就有周家兄弟参与。这不能不说廖永远也曾经为官清廉,敢作敢为,有敢于打虎的胆量。

  往事如烟,斯人尚在,世事难料,留给人们的感慨太多太多! 

  现实生活中,人们总爱以成败论英雄,总喜欢“墙倒众人推”,动不动就进行“人肉搜索”,满头扣屎,恨不得一棍打死。其实,英雄与狗熊往往就在一瞬之间,然后此消彼长,渐行渐远。

  人们啊,你可以因得志而炫耀,但小心被自己的光芒迷倒。你也可能有失败挫折,但万不能因此而颓废躺倒。人的一生,没有永远的平坦或者坎坷,也没有永远的成功或者失败。况且,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一生永远的英雄。


  (后记:二零一七年六月消息,廖永远因为贪腐1339万元,另有2103多万元人民币来路不明,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接着,当年与他竞争激烈的的东北虎,原福建省长苏树林,也因贪腐等罪,殊途同归,啷当入狱。呜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