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概是一个至今仍不被很多人所熟知的皖南小村落,南临黄山,西接九华,背靠太平湖。既有着世外桃源般的自然风光,恬静安逸,也蕴含着深厚丰富的历史文化,典雅厚重。
她就是查济古村。
从泾县出发,沿省道一路西南七十多公里即可到达查济。若是高速公路,不到一小时就到,但这里是山路,蜿蜒曲折,汽车要行驶两个多小时才能到达。
十几年前,一帮美术专业的大学生来此写生,那漫山的竹林桃花,弯曲灵动的小桥流水,以及保存非常完好的明清古舍,被大学生们的生花妙笔带到外面世界,这个美丽的小村落在圈内渐渐出名。此后,随着文旅事业的发展,小村得到开发,各种设施也都非常完备,相比其他一些过度开发的古镇,这里的淳朴自然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查济,隋唐时期查姓家族迁居此地,生息繁衍,在唐武德八年(公元625年)正式建成一个小村子。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曾有“查村查(遮)半天”的美誉。武侠小说大宗师金庸先生的祖籍,就在此处。
查济村,被苍翠浓郁的群山打造成一处天然氧吧,空气中负氧离子大大高于寻常地区。有多条长年流淌的溪流从村里穿过,村中富贵人家的房舍也大多枕流而建。看着地图,只要找到小河流,就不会迷路。
刚进村子,迎面看到一堵白墙,上面写着“查济,离青春最近的古村落”,让人一下子感觉年轻了好多。这里所有的房屋都保留着徽派建筑的特征,白墙黛瓦,青石铺地,马头墙,祠堂寺庙,有的是几百年来保存下来的老件儿,有的则是修旧如旧,待岁月稍微包点浆就跟周围浑然一体了。
在查济游玩,不需要固定的游览线路,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流连于各种房舍和小桥溪水之间。你可以走入一座古旧的祠堂,仔细品读两边粗壮廊柱上的楹联,欣赏那优雅端庄的书法;你可以站在一座记不住名字的庙宇檐下,琢磨那精美细致的木雕窗棂,和院墙上同样壮观精巧的石雕。走累了,干脆坐在一条不知名的小河边,看着泛着绿苔的条石静静地躺在桥面上,听桥下的流水轻轻吟唱,然后打开手机去百度眼前这些叫不上名字的树啊花啊。
或者还可以装作不经意的样子,静静地站在某一位正在写生的画家身后,看画家手拿画笔蘸着颜料,在纸上刷刷点点,去体会他的构图,揣摩他的用色,看一幅生动精彩的水粉作品在画家的笔下完美收官。
时间,在查济的表盘上走得很慢,不知不觉间就会忘记他的存在。漫步在清幽的小巷子里,如果某处老旧院门打开,走出一位质朴的老哥或大嫂,他们会冲你友好地点头微笑,然后擦身而过。对于山外这些游客的好奇,他们早已习惯,且从容应对。或许他们还说不好标准的普通话,但会尽量说的慢些好让游客明白。
如果行程安排得空闲,建议在查济住宿一晚,最好住在民宿里。现在这种民宿都布置得很精致,软硬件设施一应俱全,关键是环境优雅清丽,古色古香,是一般宾馆不能相比的。
到了晚上,小村的年轮仿佛转回到了几十年前。灯光没有城市里那种喧嚣晃眼,只是在街道上亮着,简单地把周围建筑的轮廓勾勒下来。趴在民宿的窗沿上可以欣赏天上的星星,数量肯定比在城市里看到的多。安静,是查济的夜晚送给游客最好的礼物,偶尔有轻微的竹叶沙沙声传来,那更是如催眠曲的音符一般,会让梦愈加沉稳、宁谧。
清晨的查济,在经过了一夜的酝酿沉积之后,空气中氧含量达到峰值,新鲜得直入心肺,浓郁得都结成一团团烟雾。在房后的小竹林里散步,会有一种身入仙境的感觉。
查济,既在红尘中,也在俗世外。一千多年前的查姓先人慧眼识珠,一下就选中这块风水宝地安家落户,此后便生生不息,封王拜将,名人辈出。这固然与查氏良好的家教家风密不可分,这片山清水秀景物绝佳的风水宝地也应是功不可没吧!
难怪大诗人李白来到这里一住就是许久,不愿离开,友人问其原因,遂以诗答曰: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