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从小就教育我“人之初,性本善”,便觉得与人为善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上学后,读到了《东郭先生和狼》以及《农夫与蛇》的故事,教育我们善良要带点儿锋芒。彭宇案发生后,社会上泛滥着好人没好报的思潮,集体讨论扶不扶的问题,真是让我服了。当今社会,碰瓷事件和老人变坏现象频出,让许多本来善良的人,都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这个社会病了,这个世界疯了。与其说善良是人的本性,不如说善良是一种选择,我依旧选择向善而生。

  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万善的起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得以生存之根本。人的孝心就像报春的寒梅,一旦孝心开了,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其他花朵,便会次第百花齐放,不但会芳香了自己,更会芬芳这个世界。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而这一切都始于,忠臣必出于孝子之门。

  马克吐温说:“善良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它可以使盲人感到,聋子闻到。”善良也许不会直接带给你富庶的生活,但却能给你一个格外富庶的生命。善良可以很平凡,也可以很自然,它像氧气一样给我们的生命以活力和滋养,善良可以赋予我们活着的价值和意义。善良也像氧气一样,没有善良,人类将无法生存。非常遗憾的是,这种感觉只有在氧气稀薄的时候才会感知到。我担心的是,当这个世界上没有氧气的时候,我们怎么办?        

  《太上感应篇》云:“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山东琅琊王氏以“言易慢,心易善”六字箴言,让一个家族出了三十六个皇后,三十五个宰相。最好的家风,便是内心的善良。孔子的家族,范仲淹的家族,繁衍到今日,依然是家族兴旺。而秦桧的家族至今还灰溜溜地度着时光,这怎能说好人没好报呢?人们的目光总是太短浅地只看到眼前,总认为一辈子不管两辈子的事,谁会看那么长远呢?即使是眼前,善良的人总是身心愉悦的,不然就不会有为善常乐了,善良能让人感觉到如沐浴在阳光里一般身心温暖;做坏事的人难免会惴惴不安,时刻恐惧东窗事发,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如蛆虫一样活着的人,你觉得他能够身心温暖吗?你以为他会活得快乐吗?与人为善并不是为了得到回报,而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快乐,能让我们的人生活得快乐,难道那不是最好的回报吗?与人为善缘于自信,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我们中华民族是信仰良心的。

  善良不分大小,你只要去善良就好,把其余的都交给时间。可善良却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种类,虽然这都是人的有意为之,但对于认清善良,依然有着现实的意义。比如善良可以分为暗善、明善、愚善和伪善。暗善积德、明善积名、愚善积仇、伪善积恶。我这里简单地做一下解释。什么是暗善呢?就是偷偷地做好事,不留名。往往这样的人会积更多的阴德。人之为善,不求福报,福报却如影随形。明善就是做好事受到表彰,立为榜样,成为典型,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人之为善,主求回报,回报却事倍功半。愚善就是好像是做好事儿,实际上是损人利己,甚至是损人不利己,只不过有的人是真的愚蠢,好心做了坏事儿,有的人是假装愚蠢,多半是因为羡慕嫉妒恨。伪善我就不想过多解释了,这个社会上的伪善事情太多了。善良不是作秀,秀出来的善多半是伪善。善良不应该仅仅看表面,而看所行之事是否“长远”“利益大众”。都会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心有善念,天必佑之”,这“天”其实不是老天爷,而是自然规律,因果道理。人之为善,不因善而善;亦不因小善而不善。善无大小,因心而善。能否天助,就看是否符合天道了。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教育就非常重视 ,《礼记.学记》就有“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之言。那什么是教育呢?《说文解字》解释为:教者,上所施下所效,育者,教子使作善也。也就是说教育的核心是让人行善,打开人的善心,积累人的品德,开发人的智慧,而不是学一点知识,让人变得聪明,最后却聪明反被聪明误。当然,我们也不能否定教育是以身作则的,这就要求老师和家长不能只会说,更需要把它做出来。罗曼.罗兰说:“善良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行为。”我是非常赞同的。低等的善良是本性,中等的善良是习惯,高级的善良是能力,既然是能力就需要培养和学习。无论善良是一种选择,还是一种习惯,这都需要培养和学习。当选择了善良并习以为常时,将不会因为善良而善良,也不会因为执著善良而善良,善良就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不刻意,不强求,随缘而善。佛法教学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叫转恶为善。如果一个学佛的人连转恶为善都做不到,又怎么能做到转迷为悟,转凡成圣呢?内圣外王,几千年来就是中华民族读书人的最高追求。相对来说,精神层面越高的人越善良。我说的是精神层面,而不是地位层面。

  在这里我要做一下补充解释。 真正的善良不仅仅是放生 、捐款、做公益,而是在任何时刻,都能做到尊重他人,不伤人,也不自伤。不制造麻烦,也不没必要地麻烦别人。情绪稳定,和颜悦色,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种持戒,更是最顶级的善良。真正的高人有善心,有善行,有善果,并且“为证方知”。《道德经》云:“善行无辙迹。”真正善良的人,懂得不张扬,不喧哗,是一位厚道的厚德载物者。厚道,往往与“憨”连在一起变成了憨厚。憨厚的人并不是真的憨,而是内心的善良,是伟大的人格,是崇高的美德,也是一种习惯。厚道的人不会虚头巴脑,值得每个人去交往。大智若愚的人与憨厚的人比较相似,只不过其智可学也,其愚不可学也,但憨厚是可以学的。   

  真正的善良与我们的富贵和福气紧紧相连。小时候经常会听到一句话,“刀子嘴豆腐心”。当时我就感觉到很纳闷儿,长着一副刀子嘴的人难道会有一颗豆腐心吗?长大后我才发现,真正长着一颗豆腐心的人绝不会言语尖酸刻薄(为了保护自己,假装的除外),路遥知马力。养一张富贵嘴,享一世富贵命的根本在于内心的善良。内心善良的人会口下有德,自然就会一世富贵。当善良成为习惯,福气就会悄然而至,也许福气偶尔会迟到,但终究不会缺席。但是,人生不应该为了福气而善良,善良应该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底线。不过,请善良的人们放心。你的善良里,就藏着你的福气。善良的人也许不会幸福,但幸福的人一定会善良。那是因为有的人因为别人善良自己才善良;有的人自己善良别人才善良;有的人不管别人善不善良,自己都善良;有的人不管别人善不善良,自己都不会善良。善良和幸福是自己的前脚和后脚。当善良跨过第一道门槛儿,幸福会随后就到;当幸福跨过了第二道门槛儿,善良也会随之而至。善良和幸福,即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习惯。当你习惯了善良和幸福,善良和幸福也就习惯了你。

  人行善一定会带来好处,但不能为了好处而行善。行善是身体,好处是行善的影子,他们如影随形,身正不怕影子斜。二战时期,艾森豪威尔因为去帮助一对老人,事后得知,他躲过了一场狙杀。历史学家评论道:艾森豪威尔的一个善念躲过了暗杀,否则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将改写。这正是人有善念,天必佑之,但行善事,莫问前程!英国首相丘吉尔与青霉素的发明者弗莱明的故事也印证了这样一场天道。如果弗莱明的父亲不救起丘吉尔,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他连书都读不起,更不可能成为一个科学家。如果丘吉尔的父亲,身为贵族却没有感恩的意识,丘吉尔有可能因为肺炎得不到救治而死亡,从而改变人类的历史。是因为他们的善良,才改变了历史。历史没有如果,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也没有如果,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因果,就像历史也有他的因果一样。佛教认为有三世因果,而我们每个人都承认自己有一世因果。无论是三世因果还是一世因果,其实并不重要,因为道理是相通的——有因必有果。只不过那结果可能与我们想象的不同。就像我们在世间的所有行为,是不是善只有自己知道,表面上是看不出来什么的。如果有的人非说不知道,那就看看自己的心,看住自己的心。

  善良常有,但懂得善良的人不常有。难道我们就因为不欣赏我们善良的人,甚至糟蹋我们善良的人而放弃我们的善良吗?显然不会。我们不应该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谁是欣赏我们善良的人,而是应该放在我今天善良了吗?弘一法师说过,“你只管善良,把一切交给时间”。如果你真的善良就不会苦的。善良的力量在于它的柔,在于它的韧,更在与它的勃发和无私无畏的豪迈。

  善良与真和美也是紧密相连的。我个人认为善良是真诚的枝干,真诚是善良的根,美是在真诚的根和善良的枝干上开放的花朵。如果想使花朵开得娇艳,那就要用真诚灌溉其根,用善良茁壮枝干,千万不能本末倒置。

  我选择向善而生,我习惯向善而生,就像我喜欢那娇艳的花朵一样。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