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白山黑水间,11支抗日联军打响了反侵略战斗。东北抗联第三军,就是其中一支能打胜仗的威武队伍。
一
1935年2月,日伪当局调集2000余兵力,向哈东游击区发动春季“讨伐”。第三军司令部直属部队在赵尚志率领下,直扑五常。他们攻占了方城岗和小山子,将几处敌伪大排队的防所捣得稀烂。部队马不停蹄,北上宾县,连续收缴了三道街、包家岗、四道河子三处反动地主大排队的武装。之后又东进延寿,缴了花砬子大排队的武器,又火烧杌拉草沟、姜家葳子伪警察所。延寿的日军指挥官暴跳如雷,却连抗联的影子都摸不着。与此同时,第三军其他各团分别在中和镇、小亮珠河与日伪军展开激战,那些日伪军完全不是抗联战士的对手,被打的狼狈而逃。
二月底,赵尚志率部东进,到达方正大罗勒密。在那里,他与李华堂、谢文东两支队伍会合。三方商定成立“东北反日联合军总指挥部”, 推举赵尚志为总指挥, 决定共同攻打方正县城,狠打日伪军。
3月9日,三支队伍450余人分路向方正县城突然发起突袭,城内驻扎的200余日伪军凭借高墙和坚固的炮台全力抵抗,战斗异常激烈。双方战斗到第二天中午,东北抗联第三军战士终于从东门攻入城内。伪警察署被捣毁,2名伪警毙命,4名伪警受重伤,俘虏伪警务股长1人,15支枪落入抗联手中。
攻打方正之后,赵尚志率部进入延寿,与二团会合,西进三岔河、元宝河等地开展游击。这一时期第三军取得的胜利,振奋了各抗日义勇军的士气,哈东地区武装抗日斗争进一步活跃起来。
二
一次,地下党组织从伪军手里搞了一些枪支子弹,藏在珠河县(现尚志市)城内。因敌人岗哨太多,运不出来,大家很着急。这时,时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第二团政治部主任赵一曼挺身而出。她与一位姑娘装作走亲戚,顺利进城,摸清了敌人岗哨的分布,观察动静。回到住处,赵一曼立即制定计划,并请地下党组织弄来一些油布和一辆粪车。第二天,一辆粪车吱吱呀呀地驶出城门,臭气熏天,哨兵捂着鼻子赶紧放行。谁也不会想到,油布包裹的枪支弹药就藏在粪车底部,抗联又增添了打日伪军的武器装备。
1935年1月,赵一曼率领20余名战士埋伏在山道两侧。当日军讨伐队大摇大摆地走进伏击圈时,她一声令下,枪声骤起。短短十几分钟,20多个鬼子全部被歼,20多支枪成了抗联的战利品。
1935年春,积雪开始融化。几十个日本兵扛着膏药旗,耀武扬威地在延东地区“讨伐”。他们不知道,赵一曼已经率领自卫队在关门嘴子(今延寿县太安乡关门山水库一带)布下了天罗地网。
“打!”赵一曼的枪声就是命令。走在最前面的两个日军军官应声倒地。自卫队员们从草丛中跃出,长矛、扎枪在阳光下闪着寒光。平日里训练有素的日本兵,此刻却乱作一团,扔下武器,狼狈逃窜。
日伪军方后来才得知,让他们闻风丧胆的竟然是赵一曼带领参加军训的一支群众自卫队。这不仅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更让侵略者意识到:在这片黑土地上,每一寸泥土都可能藏着要他们命的子弹。
三
1934年3月2日,珠河东北反日游击队获取了一条重要情报:日军正往宾县运送军火。赵尚志与李福林果断率领一个小分队,星夜疾驰60余里,在猞猁区西南山密林的制高点进行埋伏。
赵尚志精心挑选出4名会日语的战士,让他们身着日军服装,手持日军望远镜,佯装日军大摇大摆地上了西山坡。走200 多米未发现异常,他们机警地拐了两个弯,果然望见20多名日军押着三辆马车缓缓而来。
发现敌情后,两名战士迅速奔向赵尚志报告,另外两名战士则迎着敌人拖延时间。他们故意用木棒敲打着树枝,漫步而行,成功迷惑了敌人。
不多时,回去送情报的战士赶回埋伏地,向赵尚志汇报:“用不上半小时鬼子三辆马车就到了,车上有大皮箱子,不知道装的是啥。”赵尚志下达阻击命令,战士们在寒风中严阵以待。
马蹄声渐近,满载军火的三辆马车终于出现。赵尚志兴奋地判断出第一辆车拉的是重机枪。当马车进入伏击圈,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枪声大作,火舌喷射,喊杀声震天。第一辆车上的鬼子瞬间被歼灭,后两辆车上的鬼子惊慌失措,四处逃窜。不到40分钟,20多个鬼子被全部消灭。
为防敌增援,赵尚志下令立即撤离。黄昏时分,战士们赶着三辆满载军火的马车胜利回到东南山游击队驻地。大家兴高采烈地卸下战利品,清点入库。此次伏击战,游击队大获全胜,共缴获重机枪1挺、轻机枪3挺、马车3辆、掷弹筒200个、炮弹200枚、子弹200箱、军服200套。
1937年冬,抗联三军第六支队雷炎(李辉)率领300余人,在珠河县三股流一带与日伪军大战,缴获敌人汽车4辆,机枪5挺,掷弹筒2个。
四
1935年下半年,日伪当局为了消灭第三军主力和哈东抗日队伍,摧毁珠河游击区,统一调动双城、珠河、阿城、宾县、五常、延寿六县的日伪军6000余人,对游击区进行秋季大讨伐。由于敌人疯狂扫荡,珠河革命抗日游击根据地遭到严重破坏。秋季,赵尚志率东北抗联第三军由珠河向方正、延寿挺进,开辟新的游击区。留守部队在敌人疯狂大扫荡中,同敌人进行了顽强斗争。11月15日晨,赵一曼与团长带50余人在珠河西安屯一带活动时,被坏人出卖,遭敌包围。与敌周旋至天黑后,她让团长带主力突围,自己和几个战士掩护。在完成任务转移时,赵一曼不幸负伤被捕,在狱中受尽酷刑。1936年6月,赵一曼越狱潜逃回游击队途中被抓回,8月2日在珠河县小北门被敌人杀害。
1942年2月12日,赵尚志率小分队袭击梧桐河伪警察所时,被混人队内的日伪特务从背后开枪射中,于昏迷中被俘,8小时后壮烈牺牲。
东北抗联第三军指战员,用他们的智慧、勇气和牺牲精神,神出鬼没地与日伪军周旋,拖住了日伪军主力,迟滞了日军调兵入关的进程,为战胜日本侵略者,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打了好底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