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 年 7 月 7 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日军凭借其优势兵力和先进装备,迅速向中国内地推进。在华北战场,日军沿平绥、平汉、津浦铁路展开多路进攻,妄图速战速决,灭亡中国。在短短几个月内,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继续沿平绥、平汉、津浦等铁路干线向中国内地疯狂进攻。
在华北战场,日军凭借其优势的装备和空中力量,对中国军队进行了猛烈的攻击。当时,中国空军力量薄弱,难以与日军在空中抗衡,日军飞机频繁对中国军队的阵地、后方交通线以及城市进行轰炸,给中国军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例如,日军飞机对平汉线、同蒲线等交通要道的轰炸,严重影响了中国军队的调动和物资运输,使得中国军队在战场上陷入了极为被动的局面。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为了配合正面战场的作战,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八路军毅然挺进华北抗日前线。1937 年 9 月,八路军 115 师在平型关取得了首战大捷,打破了 “日军不可战胜” 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然而,日军并不甘心失败,继续增兵华北,妄图挽回败局。当月,日军突破国民党军的防线,占领大同,随后继续南犯,企图夺取太原,进而控制整个山西。山西地势险要,是华北的战略要地,一旦失守,日军将长驱直入,威胁整个中原地区。
日军在进攻太原的过程中,其空中力量对国民党军和八路军的作战行动构成了严重威胁。日军的飞机频繁出动,对中国军队的阵地、后方补给线以及城市进行狂轰滥炸,给中国军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日军为了配合其地面部队沿正太路西进,在山西代县以南的阳明堡修建了一个飞机场。这个飞机场成为日军在华北地区的一个重要空中基地,日军的飞机每天从这里起飞,对忻口等地的中国军队阵地进行狂轰滥炸,给中国军队的防御作战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据不完全统计,在阳明堡飞机场建成后的一段时间里,日军飞机每天出动数十架次,对忻口前线的中国军队阵地投下了大量的炸弹,致使中国军队的大量工事被毁,人员伤亡惨重,严重阻碍了中国军队的作战行动。因此,保卫山西对于中国抗战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所以摧毁阳明堡飞机场,打击日军的空中力量,便成为当时八路军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八路军第 129 师第 769 团在师长刘伯承的指挥下,奉命进至山西代县以南的苏龙口、刘家庄地区,执行侧击南犯日军后方的任务。769 团团长陈锡联立即率领部队向山西代县、崞县一带开进。1937年10月19日傍晚,天色渐暗,769团三营的战士们轻装出发,利用夜色掩护,无声无息地前往阳明堡机场。他们身上背着刺刀、铁锹、手榴弹和枪弹,队伍在坎坷的山路上缓缓移动,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只有战士们急促的呼吸和有力的脚步声在山间回响。有了当地老乡的指引,他们顺利抵达了作战点。
部队到达滹沱河东岸后,团长陈锡联发现,河对岸的阳明堡方向不时有日军飞机起飞和降落,日军飞机每天从驻地附近的阳明堡飞机场起飞,对忻口等地的中国军队进行轰炸,给中国军队造成了极大的伤亡。陈锡联意识到,必须想办法打掉这个飞机场,才能减轻忻口方向中国军队的压力。然而,师长刘伯承“到晋北后,每战都应加倍谨慎!”的叮嘱一直回响在陈锡联的耳边,让他在面对这个潜在的战机时,显得格外慎重。这时,一位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农民的出现,打破了僵局。这位农民是日本鬼子抓的壮丁,不堪忍受集中营的非人折磨,冒着生命危险逃了出来。他不仅带来了日军机场位于阳明堡的确切消息,更揭露了日军在集中营的种种暴行:繁重的苦役、匮乏的食物、无休止的打骂,每天都有人被折磨致死……农民的诉说,让战士们怒火中烧,他们争相要求出战,誓要为牺牲的乡亲复仇。这位历经磨难的老乡,既是情报的传递者,也是一位满怀爱国之心的勇士。他自愿为八路军引路,这让陈锡联更加坚定了决心。
为了摸清阳明堡飞机场的情况,陈锡联亲自带领侦察人员,化装成老百姓,深入到机场附近进行侦察。精心挑选的战士们轻快地跃过了机场东边的铁丝网,悄无声息地进入了机场深处。日军误以为自己安全,哨兵布置不严,营房里的士兵都睡得沉,毫无防备地陷入了危险之中。一列列巨大的钢铁怪物——日军的战斗机,就那样毫无遮拦地展现在了八路军战士面前。
经过几天的侦察,他们了解到了机场的详细情况:机场位于阳明堡镇以南约 5 公里处,四周设有铁丝网,并有日军重兵把守。机场内停放着 24 架飞机,分 3 排停放,每排 8 架。日军的守卫部队约有 200 余人,驻扎在机场的北端,另有一个小队的日军在机场内巡逻。此外,侦察人员还发现,机场的跑道是土质的,飞机起降时尘土飞扬,而且机场的照明设施比较简陋,夜间只有几盏探照灯照明。一旦机场有情况,日军援兵能够在短时间内赶到。通过这次侦察,陈锡联对机场的地形、日军的兵力部署和飞机停放位置等情况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为制定作战计划提供了重要依据。
根据侦察到的情况,根据敌机场的兵力部署,第769团团长陈锡联、副团长汪乃贵认为,抓住有利时机,乘敌不备、出其不意,以隐蔽、突然、猛烈的行动夜袭机场是有胜算的,于是决定夜袭阳明堡机场,解除日军对太原、同蒲路的空中威胁,并扩大我军政治影响力。陈锡联召开了团干部会议,研究制定了夜袭阳明堡飞机场的作战方案。会上,大家对如何攻打机场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同志认为,日军机场戒备森严,我方兵力有限,强攻可能会造成较大的伤亡,建议采取偷袭的方式;有的同志则担心偷袭一旦不成功,被日军包围,部队将陷入危险境地。经过反复分析和研究,陈锡联最终决定采取夜袭的战术。会议决定,由第 3 营担任主攻任务,负责袭击机场内的日军飞机;第 1 营负责破坏崞县至阳明堡之间的公路和桥梁,阻击崞县方向可能来援的日军;第 2 营为预备队,随时准备支援第 3 营的战斗;团迫击炮连和机枪连在机场附近占领阵地,负责掩护第 3 营的行动。在作战部署会上,陈锡联对各营连的任务进行了详细的交代,并强调了此次战斗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他要求各部队要密切配合,迅速行动,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摧毁日军的飞机,完成战斗任务。同时,他还特别叮嘱第 3 营营长赵崇德,要挑选精锐力量组成突击队,务必做到行动迅速、勇猛果断,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
1937 年 10 月 19 日夜晚,天空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第 769 团各部队按照预定计划,向阳明堡飞机场开进。第 3 营作为主攻部队,在营长赵崇德的带领下,迅速穿过崎岖的山路,悄悄渡过滹沱河,迅速向日军机场逼近。战士们一个个精神抖擞,怀揣着对日军的满腔仇恨,小心翼翼地穿过日军的警戒线,向机场内摸去。当部队接近机场时,赵崇德命令部队分成若干个战斗小组,从不同方向向机场发起攻击。20 时许,随着一声清脆的枪声,战斗正式打响。第 3 营的战士们如猛虎下山一般,迅速越过铁丝网,冲向机场内的日军飞机。日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顿时乱作一团。守卫机场的日军慌忙拿起武器进行抵抗,与第 3 营的战士们展开了激烈的近战。在战斗中,第 3 营的战士们充分发挥了八路军近战、夜战的优势,他们手持手榴弹和刺刀,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有的战士把手榴弹投向日军的飞机,有的战士则用刺刀与日军进行白刃格斗。一时间,机场内火光冲天,爆炸声、喊杀声交织在一起。赵崇德营长身先士卒,带领突击队的战士们冲向日军飞机停放的地方。他一边指挥战士们攻击日军,一边亲自向日军飞机投掷手榴弹。他一边用机枪压制敌人,一边高喊:“摸上去,把手榴弹往敌机肚子里扔!”战士们明白意图,陆续把点着引线的手榴弹投入机舱,或是系在飞机腹部。爆炸声巨大,响彻夜空,火光冲天,照亮了机场。燃烧的飞机残骸映出了战士们勇敢坚定的表情。在他的带领下,战士们奋勇杀敌,很快就炸毁了多架日军飞机。日军并不甘心失败。他们调集兵力,对 3 营展开了疯狂的反扑。一时间,战场上硝烟弥漫,枪炮声震耳欲聋。赵崇德营长带领战士们冲向日军的指挥塔。他一边射击,一边高喊:“为了抗战胜利,同志们,冲啊!” 在他的带领下,战士们奋勇杀敌,很快就占领了指挥塔。在激烈的战斗中,赵崇德营长不幸被日军的子弹击中,身负重伤。战士们围在他身边,焦急地喊道:“营长,你怎么样了?” 赵崇德营长忍着剧痛,对战士们说:“不要管我,消灭敌人,炸掉飞机!” 说完,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拉响了手中的手榴弹,与周围的日军同归于尽。赵崇德营长的牺牲,更加激发了战士们的斗志。他们怀着对敌人的无比仇恨,继续向日军发起猛烈攻击。
在 3 营与日军激战的同时,第 1 营也按照预定计划,破坏了崞县至阳明堡之间的公路和桥梁,成功阻击了崞县方向来援的日军。1 营还在机场北面与前来增援的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1 营的战士们顽强抵抗,打退了日军多次进攻,为 3 营的战斗赢得了时间。团迫击炮连和机枪连也在河东岸向机场内的日军进行猛烈的火力支援,压制了日军的火力。第 2 营作为预备队,在战斗中随时准备支援第 3 营的行动,但由于战斗进展顺利,最终没有投入战斗。随后,在 1 营和 2 营的掩护下,3 营迅速撤出战斗,渡过滹沱河,安全返回驻地。
此次夜袭阳明堡飞机场的战斗,八路军以较小的代价取得了摧毁日寇飞机 24 架、歼灭日寇 100 余人的重大胜利。这次战斗的胜利,极大地振奋了中国军民的抗战信心,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这场战斗极大地打击了日军的空中力量,削弱了日军在忻口前线的空中优势,有力地支援了正面战场的作战,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夜袭阳明堡战斗,是继平型关大捷、雁门关伏击战切断日军交通运输线之后中国军队取得的又一次重大胜利,一时间成为中外媒体的头条新闻,并将769团誉为“抗战四大名团”之一,蒋介石不但颁发了嘉奖令,还发了2万元奖金奖励参加阳明堡战斗的部队。刘伯承在接到电报后连声称赞:769团首战告捷,打得漂亮。
阳明堡夜袭战成功, 30多名战士英勇捐躯,却令日寇100余人丧生,24架敌机被击毁。这奇迹让步兵击败了空军,成为中国抗战中以少胜多的著名案例。陈锡联当时只有22岁,因为这次战役而声名鹊起,从此开始了他的辉煌军事生涯。阳明堡上空被熊熊烈火染红,也指引了中国抗战的道路。看似不可能取胜的战斗,展示了中国军民的聪明才智和勇敢精神,更是中华民族坚强不屈抗战意志的象征。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阳明堡战役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信心,预示着抗战胜利最终将属于我们中国人民。
夜袭阳明堡,是在整体抗战局势极其不利条件下的一次大胜利。我军指挥员以其敏锐的洞察力积极捕捉战机,敢于“亮剑”果断决策部署,勇于充分利用敌我优劣科学确定作战时间和恰当选择作战手段,善于在广泛动员的同时针对性进行充分的作战准备,真正做到了“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对手”。广大参战官兵不畏强敌、不惧牺牲、英勇顽强,正如后人传颂所言“万里长城万里长,雁门关下古战场,阳明堡里烧怒火,倭寇飞机一扫光!七六九团英雄多,誓死捍卫我中国,出征抗日第一仗,功在千秋赵崇德”。 民政部2014年9月1日公布首批抗日战争中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赵崇德名字排在第39位。彭德怀元帅曾给予赵崇德“忠肝赤胆,与日月争光”的高度评价。如今,位于河南商城县的赵崇德故居被修缮一新,展陈设计以“忠肝赤胆,与日月争光”为主题,通过“踊跃参军征战鄂豫皖”“紧跟党走风雪长征路”“抵抗日寇血洒阳明堡”“忠肝赤胆魂归大别山”4个展厅,复原历史场景、陈列珍贵史料、讲述英雄故事,全面展示赵崇德短暂而光辉的一生。
夜袭阳明堡飞机场,八路军一举摧毁了日寇 24 架飞机,这是自抗战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大规模地对日军空军基地进行袭击并取得重大胜利。这次战斗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空中力量,使日军在一段时间内失去了对忻口等地的空中优势,大大减轻了忻口方向中国军队的空中压力,为中国军队在忻口战役中的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此之前,日军凭借其飞机的优势,对中国军队的阵地和后方进行狂轰滥炸,给中国军队的作战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此次战斗后,日军在一段时间内无法从阳明堡机场出动飞机对忻口等地的中国军队进行轰炸,大大减轻了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的空中压力,为忻口战役的防御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夜袭阳明堡飞机场,打乱日军作战部署,日军在阳明堡飞机场集结了大量的飞机,原本计划利用这些飞机对中国军队进行持续的空袭,配合其地面部队的进攻,迅速夺取太原。然而,八路军的这次夜袭,彻底打乱了日军的作战部署。日军不得不重新调整其空中力量的部署,将一部分飞机调往其他地区进行防御,从而影响了其在整个华北战场的作战计划。
夜袭阳明堡飞机场战斗是八路军在抗战初期进行的一次成功的夜间奇袭战。通过这次战斗,八路军积累了宝贵的夜间作战和袭击日军重要目标的经验。在战斗中,八路军战士们充分发挥了近战、夜战的特长,灵活运用战术,成功地突破了日军的防线,炸毁了日军飞机。这些经验对于八路军在今后的抗战中开展更多类似的战斗,打击日军的有生力量,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夜袭阳明堡飞机场战斗的胜利,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八路军在此次战斗中,充分发挥了夜战、近战的优势,利用山区地形和夜间掩护,长途奔袭日军后方重要目标。这种深入敌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作战方式,是游击战争战略战术的生动实践。它表明,即使在武器装备处于劣势的情况下,通过巧妙运用战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也能够取得重大胜利。这一经验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在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争,不断打击日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此后,各地抗日武装力量纷纷借鉴这种作战方式,开展了一系列类似的敌后袭击行动,给日寇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夜袭阳明堡飞机场战斗的胜利,振奋全国军民抗战信心。在抗日战争初期,日军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在中国战场上长驱直入,给中国军民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而八路军夜袭阳明堡飞机场的胜利,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强烈反响。这一胜利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让人们看到了中国军队抗击日军的决心和能力,增强了全国人民抗战的勇气和斗志。夜袭阳明堡飞机场的胜利消息传出后,全国上下一片欢腾。
夜袭阳明堡飞机场战斗的胜利,使八路军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在此之前,虽然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了首战大捷,但由于各种原因,其影响力还主要局限于华北地区。而此次战斗的胜利,通过报纸、广播等媒体的广泛报道,传遍了全国各地。人们对八路军的英勇事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八路军是一支真正抗日的队伍,是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这为八路军在全国范围内赢得了更多的支持和拥护,吸引了更多的有志青年投身到八路军的队伍中来,壮大了抗日力量。夜袭阳明堡飞机场的胜利,使八路军在全国人民面前展示了自己英勇善战的形象,进一步提高了八路军的威望。这对于八路军在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动员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参加抗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八路军此次夜袭阳明堡飞机场,以较小的代价取得了重大的胜利,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人们看到,八路军虽然武器装备简陋,但具有顽强的战斗意志和高超的战斗技能,能够在敌后给予日军沉重的打击。这让全国人民看到了抗战胜利的希望,增强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夺取最后胜利的决心。
夜袭阳明堡飞机场战斗的胜利,对于促进国共合作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忻口会战中,八路军积极配合国民党军队作战,夜袭阳明堡飞机场有力地支援了正面战场。这一行动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真诚合作态度和积极抗战的精神。国民党军队和广大民众对八路军的英勇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进一步增强了国共两党之间的信任和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这一胜利的推动下得到了更加广泛的支持和巩固,为全民族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夜袭阳明堡飞机场的战斗,是在国共合作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八路军的这次胜利,不仅打击了日军,也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军在忻口战役中的作战。这一胜利进一步证明了国共合作的正确性和重要性,促进了国共两党之间的团结与合作,为全国抗战的胜利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夜袭阳明堡飞机场战斗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进行的。在战斗中,八路军与国民党军队在忻口前线相互配合,共同抗击日军。八路军通过袭击日军后方机场,支援了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的作战,体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各抗日力量团结协作、共同抗日的精神。这一战斗的胜利,也向全国人民展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强大力量,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全国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夜袭阳明堡飞机场战斗的胜利,不仅打击了日本侵略者,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这次战斗的胜利,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抗击法西斯的坚定决心和强大力量,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树立了榜样。
夜袭阳明堡飞机场的胜利,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它的胜利,无论是在军事上、政治上还是历史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次战斗的英勇事迹,将永远铭记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成为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夜袭阳明堡飞机场是八路军在抗战初期取得的一次辉煌胜利,不仅在军事上给予日军沉重打击,而且在政治上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扩大了八路军的影响力,彰显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力量。这场战斗的英勇事迹,将永远镌刻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丰碑上。
附:图片
A.敌机轰炸中国地面部队和老百姓村庄
B.夜袭阳明堡战斗中被炸毁的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