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用很大篇幅记载汉文帝的言行,给读者留下了一个贤德明君的形象。卷十五记载了汉文帝去慰问军队的过程,体现出他对军队的尊重。汉文帝立下的遗嘱,在封建皇帝中是非常罕见的,他一生节俭,死后留下了一个好名声。记载这段经历的原文如下:
太宗孝文皇帝下六年
冬,匈奴三万骑入上郡,三万骑入云中,所杀略甚众,烽火通于甘泉、长安。以中大夫令免为车骑将军,屯飞狐;故楚相苏意为将军,屯句注;将军张武屯北地;河内太守周亚夫为将军,次细柳;宗正刘礼为将军,次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次棘门;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请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上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耶!”称善者久之。月馀,汉后至边,匈奴亦远塞,汉兵亦罢。乃拜周亚夫为中尉。
夏,四月,大旱,蝗。令诸侯无入贡;弛山泽,减诸服御,损郎吏员;发仓庾以振民;民得卖爵。
太宗孝文皇帝下七年
夏,六月,已亥,帝崩于未央宫。遗诏曰:“朕闻之: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有不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奚可甚哀!当今之世,咸嘉生而恶死,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且朕既不德,无在佐百姓;今崩,又使重服久临以罹寒暑之数,哀人父子,伤长老之志,损其饮食,绝鬼神之祭祀,以重吾不德,谓天下何!朕获保宗庙,以眇眇之身托于天下君王之上,二十有馀年矣。赖天之灵,社稷之福,方内安宁,靡有兵革。朕既不敏,常畏过行以羞先帝之遗德,惟年之久长,惧于不终。今乃幸以天年得复供养于高庙,其奚哀念之有!其令天下吏民:令到,出临三日,皆释服;毋禁取妇、嫁女、祠祀、饮酒、食肉,自当给丧事服临者,皆无跣;绖带毋过三寸;毋布车及兵器;毋发民哭临宫殿中;殿中当临者,皆以旦夕各十五举音,礼毕罢;非旦夕临时,禁毋得擅哭临;已下棺,服大功十五日,小功十四日,纤七日,释服。它不在令中者,皆以此令比类从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霸陵山川因其故,毋有所改。归夫以下至少使。”乙巳,葬霸陵。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驰以利民。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人十家之产也。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身衣弋绨;所幸慎夫人,衣不曳地;帷帐无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因其山,不起坟。吴王诈病不朝,赐以几杖。群臣袁盎等谏说虽切,常假借纳用焉。张武等受赂金钱,觉,更加赏赐以愧其心;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安宁,家给人足,后世鲜能及之。丁未,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太后薄氏曰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后。
在太宗孝文皇帝下六年,冬季,匈奴三万骑兵入侵上郡,三万骑兵入侵云中郡,烧杀抢掠的人口和财物很多,报警的烽火一直传到甘泉宫和长安城里。(朝廷)任命中大夫令免为车骑将军,驻扎在飞狐;以前的楚国丞相苏意为将军,驻扎在句注;将军张武驻扎在北地;河内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扎在细柳;宗正刘礼为将军,驻扎在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扎在棘门;来防备匈奴。
汉文帝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直接奔驰而入,将军及其下属都骑着马迎送汉文帝出入。不久汉文帝到了细柳军营,军中的将士官吏都披戴铠甲,手持锐利的兵器,张开弓弩,把弓拉满。汉文帝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不能进入。先行卫队说:“天子马上就要到了!”军门都尉说:“将军有令:‘在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诏令!’”过了一会儿,汉文帝到了,也不能进入。于是汉文帝就派使者拿着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入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营门。营门的守卫士官对皇帝的车马随从说:“将军规定:在军营里不能纵马奔驰。”于是汉文帝就控制缰绳,慢慢前行。到了营中,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行礼说:“穿戴着盔甲的将士不行跪拜礼,请允许我用军礼参见陛下。”汉文帝被(周亚夫的行为)感动了,表情变得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向周亚夫表示敬意),并派人向周亚夫致谢:“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结束后就离开了。出了营门后,大臣们都感到惊讶。汉文帝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啊!先前霸上和棘门的军队,简直就像儿戏一样,他们的将军必定是可以被偷袭并俘虏的。至于周亚夫,哪里是能够侵犯的呢!”汉文帝对周亚夫称赞了很久。一个多月后,汉军开到边境,匈奴也远离边境而去,汉军就撤回来了。于是汉文帝任命周亚夫为中尉。
夏季,四月,发生大旱灾,出现蝗灾。汉文帝下令各诸侯不要向朝廷进贡;开放山林湖泊,供百姓渔猎采集,减少皇家的服饰、车驾等御用物品,裁减郎中官员的数量;打开粮仓救济百姓;百姓可以出卖爵位。
太宗孝文皇帝下七年
夏季,六月,己亥日,汉文帝在未央宫驾崩。留下遗诏说:“我听说:天下万物的生长,没有不死的。死亡,是天地间的常理,是万物的自然规律,有什么值得过分悲哀的呢!当今这个时代,人们都喜欢活着而厌恶死亡,用丰厚的陪葬品来使家业破败,用长时间的服丧来损害身体,我很不赞同这样做。况且我既没有什么德行,没有能给百姓什么帮助;现在我死了,又让百姓长时间地穿丧服哭吊,遭受寒来暑往的折磨,使父子悲哀,使老人伤心,减少他们的饮食,中断对鬼神的祭祀,这会加重我的不德,我怎么对得起天下人呢!我有幸得以奉守宗庙,以渺小之身居于天下君王之上,已经二十多年了。依赖上天的神灵,社稷的福佑,国内安宁,没有战争。我不聪明,常常害怕行为有过错,而使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蒙羞,只因为年事已高,担心不能善终。如今有幸能享尽天年,死后还能在高庙里奉养祖宗,又有什么值得悲哀的呢!我命令天下的官吏和百姓:诏书到达后,只哭吊三天,就都脱下丧服;不要禁止娶妻、嫁女、祭祀、饮酒、吃肉;凡是应当办理丧事穿丧服哭吊的人,都不要光着脚;孝带不要超过三寸宽;不要在车辆和兵器上蒙盖黑布;不要发动百姓到宫殿里来哭吊;宫殿中应当哭吊的人,都在早晚各哭十五声行礼,行礼完毕就停止;不是早晚哭吊的时间,禁止擅自前来哭吊;下葬以后,大功服(九个月)穿十五天,小功服(五个月)穿十四天,缌麻服(三个月)穿七天,然后脱下丧服。其他不在诏令规定范围内的事情,都参照这个诏令的精神办理。把这个诏令布告天下,让人们都清楚地知道我的心意。霸陵的山川保持原样,不要有所改变。把后宫中从夫人以下直到少使都放回家去。”乙巳日,汉文帝被安葬在霸陵。
汉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车骑、服饰、御用器具等,都没有增加;有对百姓不便的事情,就立即废止,以便利百姓。他曾经想要建造一个露台,召来工匠计算费用,需要花费一百斤黄金。汉文帝说:“一百斤黄金,相当于中等人家十户的产业。我继承先帝的宫室,常常担心使它们蒙羞,还要露台干什么呢!”汉文帝自己穿着黑色的粗丝衣服;他所宠爱的慎夫人,衣服短得拖不到地面;所用的帷帐没有刺绣花纹;以此表示敦厚朴素,做天下人的表率。修建霸陵,都使用瓦器,不准用金、银、铜、锡等金属做装饰,依着山势修建,不另起高大的坟堆。吴王刘濞假称有病不来朝见,汉文帝赏赐给他几案和手杖。大臣袁盎等人的进谏,言辞虽然急切,汉文帝常常宽容采纳。张武等人接受别人贿赂的金钱,被发觉后,汉文帝就赏赐他们更多的财物,使他们内心惭愧;汉文帝一心致力于用道德来感化百姓。因此,国内安宁,家家富裕,人人充足,后世很少能比得上他。丁未日,太子刘启即皇帝位,尊奉皇太后薄氏为太皇太后,尊奉皇后为皇太后。
汉文帝在治军方面,以上率下,形成了良好的军风。细柳营的周亚夫治军严谨,令行禁止,即使面对皇帝也坚守军中规矩,展现出真正的将才风范。而霸上和棘门的军队纪律松弛,如同儿戏,容易被敌人偷袭。这说明一支军队要有严明的纪律和坚定的执行力才能有强大的战斗力,领导者必须以身作则,对规则保持敬畏,才能管理好队伍。
在为政方面,汉文帝一生节俭,不轻易增加宫室苑囿等的建设,关心百姓疾苦,在灾年及时采取开放山泽、救济百姓等措施。他还能以宽容的心态对待臣子的过错,以道德感化百姓,使国家出现了安宁富足的局面。这体现了统治者要以民为本,注重自身品德修养,勤俭节约,善于纳谏,以德治国,才能赢得民心,使国家繁荣稳定 。
在生死观方面,汉文帝对生死有着豁达的态度,他认识到死亡是自然规律,反对厚葬和长时间服丧损害生者的利益,体现了一种理性和开明的生死观念,值得后人借鉴,启示人们要正确看待生死,不要过度悲伤或铺张浪费。
二〇二五年四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