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光荣退休了。为了适应慢节奏的赋闲生活,也为了躲避银川没完没了的地震,便和老伴带着小孙子旅居三亚。
绝美的风光,宜人的气候,温润的海风,婆娑的椰影,无不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一日同小孙子在三亚湾海滩玩沙子,不经意间一个东北口音传来:“出来半年多了,快到清明节了,该回去了。”啊!听到此话,我不禁暗自一惊。清明节三个字立刻激起我心头的波澜,与之相关联的种种过往不时在脑海中闪现,影影绰绰,挥之不去。
清明,一个既普通而又不寻常的节日。
说它普通,是因其不过是远古祖先发明的中国历法二十四节气中之五,是华夏2500多年来,祖祖辈辈遵循的春耕春种的时间节点,早已植根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融入了中华农耕文化血脉,甚至成为龙的传人独特的基因组序。
说它不寻常,是因为清明节兼具了自然与人文双重的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点,又是中华四大传统祭祖节日之一,在百姓心中位居除夕、中元、寒衣等四大节之首。在漫长的历史沿革中,清明节因与寒食节、上巳节日期邻近,故而习俗渐渐融合,如今已演变成了一个以扫墓祭祖、踏青春游为主要内容的传统节日。
清明节多元的风俗,注定了它既是一个播种希望的日子,也是一个合家团聚的日子,更是一个肃穆凝重和追思哀伤的日子。
家乡塞上中卫,清明扫墓习俗与其他地方略有不同。只有春分至清明当天的十多天里才可以上坟,其他任何时间都不能随意前往,否则就是对于先人的惊扰。所以大家都十分珍惜和重视这短暂的约会时机。
我们的家族庞大,男女老少五十余口,分散工作生活在澳门、上海、兰州、银川、中卫多地。每年春分一过,七弟在家族微信群里的上坟通知便如期而至,如同军营里吹响了集合号,各家大小统筹行动,提前准备祭扫物品,按既定的时间在五哥家集结,而后登车列队一起出发。一切安排得从容而有序。无疑,这拜谒先人的日子,也成了我们家族除春节之外最盛大的“大团圆”日,年年如此,雷打不动。
到了上坟的这天,天南地北的亲人像一只只归巢的鸟儿,家人团聚,祭祀活动既庄重圣洁,又亲密融融。
我自十八岁参加工作,便离开了家乡,整个职业生涯都是在西北铁路各个岗位上奔波忙碌。但每年的清明时节,我的心都会产生莫名的悸动,仿佛被一根无形的绳索牵系着、拉扯着,并且越扯越紧,扯得心里隐隐作痛,扯得人魂不守舍。
那是一个游子对故乡的眷恋,对亲情的渴望,对天堂父母的深切缅怀和无尽感念!不自觉间便早早安排好各类琐事,千方百计腾出时间,按时踏上回老家的路。
祭扫的过程充满着庄严的仪式感。年幼的小子辈跪伏在人群后面,眼里满是天真好奇;中间的青壮晚辈表情凝重虔诚;我等老一辈兄弟姊妹八人,除七弟外均已年逾花甲,三哥以上的老哥哥、老姐姐们更是早已跨越古稀,甚或已达耄耋。于是乎,年高者在父母坟茔前跪下来已经非常困难,只能或蹲或半跪的矮下身子摆供点香;年幼者则可以长跪不起,祷告不断。一张张脸上写满了沧桑、坦然、平和,但更多的是虔诚。
面对那座冰冷的坟头和寂寥的墓碑,柱柱心香袅袅,簇簇纸灰飘飘;缕缕情思依依,悠悠怀念无尽。那跪拜的队伍,有的默默祷告,有的呢喃心语,有的若有所思,有的闭目冥想……所有人心里都波涛汹涌,思绪万千。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在缅怀逝去的先人,感念父母的恩德;也在追忆过往的岁月,反思自身的得失;还在探寻生命的真谛,传承希望的能量。
其实,清明节的意义远不止简单的扫墓踏青。每次的祭扫对生者来讲,都是一次孝道的重温,一次心灵的洗涤,一次灵魂的拷问,一次出发的助力,一次困境的赋能。
我时常感叹:清明真是一个绝好的文化载体,真的感谢老祖宗为我们留下了这么厚重而又完美的一个节日!通过穿越时空阴阳两界的对话,让我们向死而生,反求诸己,参悟到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反省检讨让我们校正自身言行,完善提升自我。不是吗?如果每个人、每个家庭都能秉持好这一优良传统,真是善莫大焉。不仅是家族之福,也是华夏民族之幸!
年年清明,年年相思。随着清明节一天天临近,我的心绪也愈加躁动。尽快告别三亚湾,一时成了最急切的心境。因为,我渴望上面这些闪回的镜头,再一次身体力行、亲自演义。
前天,在三亚湾海滨的椰子树下,又碰到了我们刚来时认识的老刘两口子。老刘是辽宁沈阳人,今年七十岁。退休前在一家国企当副总,父母早年过世,儿子也早已在广州成家立业,家里再没有什么亲人了。前几年又患脑溢血留下后遗症,出门都是老伴用轮椅推着走。随着“候鸟”大军,每年都来三亚过冬。闲聊中说起清明节,老刘浑浊的眼睛里闪出一抹亮光,喃喃说道:“我也该回老家给先人上坟了。”
傍晚,散步于椰梦长廊,看到很多老年团体在活动,有军乐团、手鼓团、新疆舞团、东北大秧歌团、还有各种合唱团……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在经过一个合唱团时,听到音箱里传出主持人煽情的声音:“亲爱的朋友们!清明节马上就要到了,大家都在准备回乡祭祖了。让我们珍惜这最后的时光,放声歌唱吧!”
须臾想起唐代诗人孟浩然诗曰:“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我惊讶于一个清明节竟有如此强大的魔力,它拨动着无数人的心弦,像一块无形的磁铁,吸引着天南地北的游子的心。
该离开了。站在天涯海角的大海边,眺望遥远北方的天空,迎着清爽的海风,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心里默念了一句:订机票,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