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刘磊老师

原志愿军炮二师后代:闫何培


3月26日,我来到八宝山革命公墓参加“共和国不能忘记”爱国主义祭扫活动。再次来到这里,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我们敬重的刘磊老师。一年前,我们在此送您走完人生最后一程,与您永别的场面依然历历在目。而您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天地同悲!日月可鉴!真的好思念您呀!

刘老师,虽然您我素未谋面,但您那为抗美援朝老兵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精神感召着我。您我同为志愿军后代,因为父辈们"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经历,使得您我有缘在您担任《志愿军老战士风采(续集)》编委会主任期间相识。去年11月份(即2023年11月),在校对我父亲——原志愿军炮二师二十八团三营九连卫生员——生平事迹时,通过和我儿子的一段微信聊天,我深深感受到您对工作的精益求精,对志愿军老战士的敬重。感谢您呀,刘磊老师!这本续集凝聚了多少您的心血呀!

我父亲于2022年7月驾鹤西去,老母亲一直陷在悲伤中。这本书成了安抚母亲的灵丹妙药,成了母亲的枕边读物,成了夜深人静时母亲与父亲"交谈"的桥梁。我不止一次听见母亲喃喃自语:"老阎,书中275页写的是你呀。"

然而谁知您是拖着重病的身躯,靠着坚定的意志,去完成这本书的审核校对等繁重工作。书即将出版,您却病倒入院,这真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呀。

花开三月三,春光暖人心。刘磊老师,您就如这三月的花开在我们大家心里;也如这春光暖在志愿军老战士及后代的心里。

万计功德留青史

千里哀思共缅怀!

刘磊老师:我们永远怀念您!

2025年3月28日于北京

 

追思爱心天使
               ——深切缅怀刘磊主任

志愿军后代王波林

        清明节时雨纷纷,祭奠英灵泪断魂,翌年今日,一位无私奉献的爱心使者——二十年如一日做公益事业、全心全意为抗美援朝老英雄服务的知心人——驾鹤仙游,给志愿军前辈和后代们留下了无尽的悲哀和思念。您优秀的品德、高尚的情操、睿智的聪明才华,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怀念……

时间虽短暂,但历史的痕迹不会抹掉。曾记否?我们的相识源于您出版的志愿军画册《致敬最可爱的人》。经仰事亲老前辈推荐,志愿军研究会和您正筹备出版一部反映志愿军将士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书籍。当时父亲与我有些犹豫:百万志愿军将士奋勇杀敌,英雄事迹层出不穷,我们的故事微不足道,值得发表吗?仰老说:“刘磊主任热心、包容,会认真编辑你的文章。”怀着忐忑之心,我将文稿交给负责此事的罗飞林老前辈,后转至编辑部刘磊主任手中。短暂等待后,一个温柔而动听的声音响起——刘磊主任热情告知:“文稿已收到,正在编辑,请耐心等待。”她不仅细致沟通内容,还鼓励我参与《志愿军老战士风采(续集)》的编辑工作。经她指导,我志愿加入了编辑志愿军出版书籍的行列。  

2023年9月9日经罗飞林和仰事亲等人的特邀,刘磊主任在梁雪老师的陪伴下,不顾自己生病在身,依然踏上路途遥远的东北边疆饶河县慰问抗美援朝老英雄,下车后她激动的说:“来晚了,来晚了,终于看到你们了!“像见到了久别的亲人,热情拥抱着每位老英雄。迎接的人们被这温馨、亲和、动容的画面所感动。在接待仪式上,她不顾路途疲惫,笑容满面地赠送纪念章、茶叶、衣物等慰问品,与老英雄们亲切交谈。行程紧迫之际,她仍坚持前往小南山抗日英雄纪念碑祭奠。

为赶回北京编撰书稿,她带病连夜赶往建三江机场,候机时因虚弱两次晕倒。医护人员劝她住院,她却说:“我没事,真没事,还有很多事要做老战士等不得啊!”医护人员被她的执着感动,只得同意她离开。返京后,她立刻投入工作。

无论是重病还是住院期间,为加速《志愿军老战士风采(续集)》出版,她甚至躲在病床上打手电修改文稿。编辑过程中,她反复与我沟通:“要尊重历史、还原真实。”逐字推敲,多次修改,用生命铸就志愿军老战士的丰碑。历史将永远铭记您——如春风般的温柔,如天使般的爱心,如夏日般的热情。您一心一意为公益事业鞠躬尽瘁,山河为证。清明时节,祈愿刘磊妹妹天堂护佑、安息!

刘磊,您的英名与世长存,流芳百世!

2025年3月27日

 

致引领我们的铿锵玫瑰—刘磊

志愿军志司后代黄象红


时光仿佛闪电般地穿梭,转眼又是一年清明至。刘磊离开我们已整整一年,老兵们失去了最温暖的守护者,我们失去了最贴心的引路人。

清明祭奠我们远去的亲人,让我沉静在悲痛之中。这一年里,我时常会想念您,总会翻看我们曾经在一起时那些无比珍贵的照片,仿佛往昔的美好时光从未远去。甚至,我还会习惯性地在您的微信对话框里发送问候,就如同我们以往相处时那样,毫无保留地向您倾诉心里话:刘磊在您和朋友的帮助下,在 2024 年 10 月,由我主编的《情系三千里江山——老兵黄兆奎和战友们影像纪念》一书成功出版了。您在另一个世界,可曾看到、听到我的心声?我是多么渴望能再次听到您那清脆悦耳的声音,看到您那甜美动人、带着可爱酒窝的笑容啊!

让我尤为难以忘怀的,是从着手征集《志愿军老兵风采(上下册)》开始,一直到后续推进《致敬最可爱的人》以及《志愿军老战士风采(续集)》的历程。由于老兵们年事已高,不少投来的稿件都是用钢笔密密麻麻书写而成,这便需要将整篇文章逐字重新录入。在整理过程中,她不仅要一字一句地核对,还要仔细审阅,工作极为繁琐,常常忙碌到连饭都顾不上吃,每日都要忙至深夜。终因长时间过度劳累,身体不堪重负,住进了医院。即便如此,她夜里打来电话,谈论的依旧是工作。我忍不住劝道:“先看病,您得好好休息,您不要这么着急、玩命了。” 可她却用微弱的声音,有条不紊地讲述着当前工作的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工作进度,并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可以等,可老兵们等不起啊,他们是多么渴望能尽快看到书出版。” 为了让老兵们早日得偿所愿,资金短缺时,她四处奔走筹措,同时还要协调多方面的工作,事无巨细,亲力亲为。

2023 年,刘磊病情刚有起色,您心里便挂念着老兵,马不停蹄地赶赴东北探望。可谁能料到,在现场,她因低血糖骤然晕倒。12 月,我从山东返回北京,赶忙前往医院看望她。眼前的景象让人心如刀绞,病魔已将她折磨得很瘦弱。然而,一见到我,她嘴里念叨的依旧是工作。那一刻,焦急与心疼交织在心头,眼眶不自觉地湿润,泪水在打转,这般场景,实在是催人泪下。

刘磊一心守护着老兵,服务于老兵18年之久,要讲她的故事太多了,老兵们和我们都铭记在心里,永远难忘。她为国家、为社会关爱老兵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您恰似春蚕,倾尽心力吐出最后一缕金丝 ,以无私奉献的一生,化作我们心底熠熠生辉的榜样,激励着我们在感动中不断学习。怀念您,我们定会将您的精神铭刻于心,化作前行的动力。您这朵铿锵玫瑰,曾引领我们在坚持中奋勇向前,我们对您的爱永不停息。愿您在那遥远且繁花似锦之地,一切安好,再无纷扰。

 2025年4月5日于北京


       追思刘磊主任

    志愿军43军后代曲焕庆

       刘磊主任,虽与您未曾谋面,但我们因《志愿军老战士风采(续集)》的编写而结缘。我先后为父母亲撰稿录入书中,多次通过微信与电话沟通,深深被您的知性、温文尔雅、谦逊和无私奉献的人格魅力所打动。

       去年的清明,您骤然离世,令人悲痛不已。但您的音容笑貌、高尚品格,永远留在我们心间,成为一座不朽的丰碑。

       作为志愿军后代,您自踏上志愿服务之路起,便与志愿军老战士紧密相连。二十余载寒来暑往,您将满腔热忱倾注于关爱老战士的事业中。每一位老战士,在您心中都重于泰山。在得知我母亲病故时,您发来微信:“您母亲走了?天哪!对不起,没看到书《志愿军老战士风采(续集)》。”

        您不辞辛劳,奔波于城市与乡村之间,为老战士送去生活物资。夏日炎炎,汗水浸透您的衣衫;冬日凛冽,寒风皴裂您的脸颊,却从未冷却您炽热的心。您为老战士们举办聚会,让他们在欢声笑语中重温往昔情谊;您组织慰问活动,给予他们物质帮助和精神慰藉,让他们真切感受到社会的尊崇与关爱。

       您深知老战士们的经历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为传承红色基因,您不辞辛劳,四处奔走。在编辑《志愿军老战士风采(续集)》时,您严谨细致——为核实一段史料反复查阅,为寻找一张照片多方探寻。无数个日夜伏案工作,即使病榻上也未放下手中的笔,一丝不苟,只为将最真实的英雄故事呈现给世人。书中每个标点,皆浸润着您对英雄的敬畏;每一页,都铭刻着您对历史的深情。

       为了能更好地服务老战士,您甚至卖掉家中两处房产。生活节俭的您,却从不吝啬在老兵身上的付出。您的无私奉献,如同一束光,照亮了老战士们的晚年生活;如同一座灯塔,为传承红色精神指引方向。

       如今,您已远行,但您“崇尚英雄,关爱英雄”的精神嘱托,将永远激励着我们,沿着您的道路,续写对志愿军英雄的礼赞,让奉献之光永耀中华大地。

      愿您在天堂安息,刘磊主任,我们永远怀念您!

      2024年4月2日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