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至,春风拂过,带着淡淡的哀思。今天,我怀着无尽的思念与深深的敬意,缅怀那位美丽、无私且忘我的刘磊主任。她的离去,如同一颗星辰陨落,却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永恒的光芒。
初识:红色传承的引路人
我虽与刘磊素未谋面,但通过第68军大院子弟的介绍与她结缘。那时,作为志愿军子弟的她,正紧张地主编《志愿军老战士风采(下)》和《致敬最可爱的人》两部宏篇著作。在她的鼓励下,我将父亲刘根全的事迹整理成文。她不仅逐字修改,更推荐至《志愿军老战士风采》发表。她不仅耐心修改,还将其推荐刊用。正是她的热情与细致,让我感受到她对历史的崇敬与对红色传承的执着。我觉得我们这些革命军人的后代,都应该向刘磊一样,发挥自己的先天条件和对父辈的深厚情感,多做一些传承前辈的有益工作。
守护:老兵心中的温暖
我们渐渐了解到刘磊的一生,是对志愿军老战士的深情守护。她倾尽个人积蓄,长期组织慰问活动,多次奔赴老战士家中,倾听他们的故事,记录他们的荣光。她的身影,或在志愿军老战士的身边,或在医院病房里,或在帮助烈士子女寻亲的路上。她用行动诠释了无声的陪伴与守护,让每一位老战士感受到社会的尊崇与关爱。
从她看望病中的志愿军老战士图片上,我们都能感受到刘磊对老前辈发自内心的感情。那一刻,她的眼神中满是敬意与温情。她常说:“每一位老兵都是一部鲜活的历史教科书。”她用指尖拂去历史的蒙尘,让英雄的光芒穿透时空,照亮后人的心灵。
编著:与岁月赛跑的深夜
在守护老兵的同时,刘磊还召集带领我们其他志愿军后代共同完成了许多有意义的工作。最令我难忘的,是我们携手编纂《志愿军老战士风采(上下册)》《致敬最可爱的人》及《志愿军老战士风采(续集)》的时光。那些与岁月赛跑的深夜,仍清晰地铭刻在我的记忆中。为确保资料的准确性,她反复推敲每一段史料;为寻找一张珍贵照片,她多番查找甚至找人修复;为早日出版,她连续数日加班至深夜,逐字逐句校对。
在刘磊主任的信任和耐心指导帮助下,我也加入了《志愿军老战士风采(续集)》的征稿初审工作,由此与刘磊主任有了更多的联系。对于我每一次稿件征集和修改的咨询请示,刘磊不论白天夜晚,都是第一时间给予回复指导。我知道,刘磊主任为了做好这些著作的出版,必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她呕心沥血,积劳成疾,直至为此耗尽了自己的生命。
我深深记得她始终强调:“文字需饱含人文温度,就像老兵们的故事永远滚烫。”这四本书里,每一个标点,皆浸润着她对英雄的敬畏;每一页,都铭刻着她对历史的深情。
生活:笑声与感动的交织
刘磊主任对待志愿军老前辈的慰问宣传,是没有私心忘我的投入。著作的编辑和组织多场活动都千头万绪,既要确保稿件的真实质量,老前辈的健康安全,又要筹备大量的资金落实。尤其在主编志愿军系列的著作过程中,她一方面做好与中国军事科学院等审核部门的工作对接,协调好各个编辑人员的工作进度,另一方面还要对著作的印刷邮寄和部分人员的劳务薪酬垫资。自己的储蓄用完了,就要向家人借,动员有社会责任心的企业家支持参与。
在经费短缺、人力紧张的困境中,刘磊昼夜伏案的身影始终挺拔如松。她的坚持如同火炬,照亮我们前行的路。她讲述的那些组织活动中充满烟火气的趣事,总让我忍俊不禁。
还有她描述与老战士交流的暖心场景,那些质朴真挚的情感,让我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那个充满故事的年代。这些充满欢笑的温馨时刻,如春风拂柳般轻盈,却在时光长河中沉淀出最温暖的底色。她的讲述不断勾起我对自己父亲的回忆,使我也重回到父亲健在时的幸福时光。
在我的记忆中,刘磊始终是那个热情洋溢、活力四射的小妹妹。她周身仿佛永远涌动着无穷无尽的生命力。
未竟的约定:永远的遗憾
我还参加报名准备跟随刘磊主任召集的部分志愿军后代,入朝祭奠志愿军英烈活动。她曾说过,要前往上甘岭,去看看那片曾被炮火疯狂肆虐的焦土,亲耳聆听老战士们讲述那些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故事。那时的她,言语间满是对历史的敬畏与传承的渴望。但由于国内疫情的爆发,朝方关闭了国门。
我们连云港几位参与《志愿军老战士风采(续集)》征稿的志愿军子弟,得知刘磊身体虚弱,都委托我邀请刘磊主任抽空来连云港休息休息,刘磊主任也爽快地答应了,没想到刘磊就这样永别了。
如今,这些美好的约定,如同泡沫般破碎,永远地停留在了无法触及的远方。每当回想起这些未竟的约定,我的内心就被无尽的遗憾填满。
当四月的细雨打湿书稿,我总错觉下一秒就会收到她的消息——那个永远秒回信息的刘磊,这次却沉默了。
铭记:永恒的春蚕
得知刘磊病重,北京的许多志愿军子弟前往医院献血。我时刻关注着刘磊主任的治疗,默默祝福她早日康复。我依然相信刘磊还会像以往那样继续从事她热爱的事业。
令我最最不安的是她最后这次住进了重症监护病房时,还在为稿件的修改,主动与我沟通探讨。为了不打扰身体虚弱的刘磊,我都是通过张燕敏大姐来请示汇报编稿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确实,我不相信眼前这个精力充沛、废寝忘食……竟然会先离我们而去!
刘磊的一生看似平凡,却蕴含着伟大的力量。她宛如一支努力拼搏的春蚕,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在得知刘磊老师不幸离世的消息后,我第一时间立刻将我与她最后的微信联系截屏保存,以示纪念。
今年的清明节前夕,在我们祭奠志愿军前辈英灵的时刻,我们也不会忘记还有志愿军的好女儿,我们的好姊妹刘磊主任。祝愿刘磊主任在家乡的天堂,永葆青春!
作者:志愿军68军后代 刘频
2025年3月20日于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