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起来,才走出家门,便觉得寒气逼人,经常出入的草径上,结满严霜。在手机上看了看今早的温度,居然为零下8度。苏北丰县,南距淮河不远,一般年份冬天最冷的一月份,也就是零下几度,(秦岭——淮河一线,为一月份零度等温线所在。)很少能超过零下10度。小河也会结一层薄冰,上午太阳高照,小河还是碧波粼粼,映照着河边有着黄青色的垂柳,有点早春的幻影。

 202503291743259171132710132710.jpg      今冬才数九,小河的背阴处,已经冰封,靠近河岸的水滨,长出白色的冰花,与近处灌木杂草融合,颇有诗意“不知近水花先发,疑似经冬雪未消 ”。零下8度,裸露的耳朵有点冻疼,不戴棉手套,就要把手抄在袖筒,或者插入口袋中。

       阳光明艳,照在身上暖洋洋的,不由想到外婆在我家的情景。老家早饭时间很晚,太阳已经高居东南天上,一缕明媚的光线可以进入堂屋当门,我外婆总是坐在明亮的光线里,喝红薯糊涂,就咸菜,就像一尊慈祥的佛陀。人老了,更喜欢冬天晒太阳,或许诗佛王维“晚年惟好静,完事不关心”的诗句,就是在暖暖的冬阳中得到的。

       一碗家乡的老粥喝下,严寒就去了几分。去超市买了一点青菜返回,裸手拎着,走在阴影里,还是感到手尖木疼。只好拣有阳光的地方停下来搓手取暖,停了好几次,才回到家。

      午饭馏白菜饼,喝豆浆机做的豆浆。一缕明媚的阳光照射在阳台上,暖融融地。

       去田野晒天阳吧。

       出了门,陷在楼房的阴影里,依然寒气逼人。也许年龄花甲了,抗寒能力差了。年轻时,冬天哪穿过棉衣、绒裤,一件毛线衣、一条球裤就过冬了。就是大雪封门,天寒地冻,也照样着运动服去晨练。不服老是不行的,自己感觉还年轻,但腿重天寒就是“照妖镜”,原形毕露的老白毛,才是真正的自己。

       走入田野,温暖的阳光包裹了全身,舒舒服服地打了一哈欠,伸了一个大幅度的懒腰,抖一抖身体,感觉沉重的老躯壳顿时有了古树新芽的生机。

       脚下的田间小径上,长满了干枯的葛巴草,农用电动三轮车制造出来的两道车辙,或深或浅,白色的枯草犹如羊毛地毯,刻画着车辙痕伸向远处,不由吟诵苏轼的词句: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此处无山、无溪,更无养眼怡神的俏兰芽,却有“接天麦苗无穷碧”的麦田,删繁就简的苹果园,叶肥根浅的油菜苗……

 202503291743259236939641939641.jpg      绿色是生命的色彩,一地浓绿的冬小麦,就是演奏生命交响乐的舞台。今冬晴天多,早晨浓霜铺地,硬如刀剑般的麦叶上,布满森然锐气;上午太阳朗照,温度很高,麦苗就恣意生长,浑然忘我。

      今年是不是暖冬,我不能确定,但麦苗却长疯了。农家自有抑制疯长的办法:碾压,放羊啃食等等。小麦是农家的心头肉,在老家无缘无故毁坏青苗,属于罪大恶极的行为。就是把地卖出去,也允许让此地上的青苗长成成熟的庄稼,收获后,买家才能据为己有。在老家没有谁敢无缘无故地毁坏青苗,除非他不是庄稼人,不吃人粮食。

       如今却另当别论了。真理是需要讲温度的,真理条文、律法行规是冰凉的,作为执行者人却是活生生地,如果社会上缺少人本精神,那将是社会最大的悲哀和失败。

      拨开或立或卧、或长或短的青葱麦苗,暗绿纤细的荠菜露出来了。此时荠菜大多为初萌,棵小叶瘦,但分外鲜美。挖半篮子,需要很长时间,淘洗干净掺入煎好的鸡蛋碎包水饺,能吃出早春的鲜美味。

       苹果树有点“野蛮”,已经数九了,大部分树叶还恋在枝头不愿下来,叶绿尚在,但已经干枯了。寒风太小,不能“扫荡”尽全部树叶。这得益于绵延太行山的屏风作用。西伯利亚冷高压虽然强大,越过巍巍太行,已为强弩之末。就像开始不可一世的小日本,妄想征服整个中国,结果连“名将之花”也凋谢在太行山上,以失败而告终。

       苹果树落叶少,这还是果农的杰作。他们肯为果树施足了肥料,苹果叶就长得分外肥厚和结实,对抗严寒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落叶是喂羊的好饲料,尤其是喂出来的丰县青山羊,肉质细腻,味道醇厚,最适宜做“羊芹细”(羊肉、芹菜、细粉)和烧羊肉汤。

202503291743259274864852864852.jpg

       油菜叶很肥,墨绿墨绿的,但不是那种油绿的滋润,甚至叶尖有点破损干枯了。这是冬天的威力。往年,再肥大的油菜苗,也得冻干枯菜叶,根却保存着活力。东风一吹,从根部萌发出的油菜叶“噌噌”生长,金黄的花朵就绽放了,整个世界都是芬芳的。再小块的油菜地,都是富丽的地方。油菜花头最宜素炒,热油锅里只炸干红辣椒,即丢入长短不齐的油菜花头,略一翻炒,加一点食盐,即可出锅,以刚烙出的烙饼或刚出锅的懒馍卷菜,一口咬下去,那是周作人笔下的境界:瓦屋纸窗,清泉绿茶,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

       野径,麦田,阳光,果树,荠菜,油菜,都是寻常之物,只要想看见,身处其中,任何人都可以达到。我们需要拥有对普遍性的追求,因为唯有伟大的普遍性才能抵御人生的无常,才能对抗每天的庸碌和琐屑;但是,我们要尊重多元化,共相和殊相能够在苏格拉底否定性的智慧中得到结合。这种否定的智慧让我们即便探究了真理的浩瀚,也不会独断和傲慢。我们越多地认识真理,只会让我们越谦卑,越多地尊重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和光同尘。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