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在网络上看见自以为是的道家、儒家、墨家、法家的忠实粉丝互喷的视频,感觉既可笑又可悲。
百家争鸣,反映的是文化在群族社会发展中,达到一定高度和广度时,形成的派别之见。争字这个词眼,显然是后人臆造的。先秦时代,只有诸子百家,并不存在争鸣之说。
道家老子的主张本就是无为、不争,至百年后的庄子,则转为自然、平等;儒家孔子的思想是仁爱礼信、尊卑秩序;至孟子则着意于人的本心本性以及国的本体本质;墨家墨子的观念是兼爱非攻;法家韩非子重点强调的是制度……这其中不但没有完全抵触的思想,反而大可兼容。只不过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看待问题的侧重点不同,故而,表达的观点各异罢了。若从治国的角度讲,各有所长,又不完整。必须依据实情,因地制宜,进行优化。
今人的文化认知,受物质社会发展的影响,尤其是西方蛮夷丛林文化的侵蚀,早已丧失了客观审慎的态度,乃至浅薄荒谬。常常以自己狭隘的格局视角,参考明清史料,对古圣先贤妄加推论。特别是新文化运动以后,包括诸多所谓知名的专家、教授、学者,早已读不懂古人。翻一翻各学段的语文教材、辞海、百度搜狐等查阅网站,就不难发现——今人对古典文化、文学作品的解析,真可谓一塌糊涂。
一本《论语》解释得驴唇不对马嘴;《道德经》更是五花八门;《周易》干脆就是一本算命的书……乌呼哀哉!
在这种认知水平的前提下,把诸子百家讲成百家争鸣,也就不难理解了。可是,争鸣就一定是争着抢着大声疾呼自己如何对,别人如何错吗?
文化是保护生命族群繁衍生息的法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先决条件。难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资本统治阶级涂抹成利己的工具。但这不是文化本身的过错,在这种情况下,文化是无辜的。文化的缔造者,并非是哪一个圣人,而是芸芸众生。所谓圣人,只不过是把有利于族群众生发展的文化总结成一种思想理念,以便更好的传承和传播。所以,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伟大的存在。任何一种对文化和圣人的诋毁和攻击,要么是阴谋,要么是犯罪。
世间,只有一种文化毒瘤,那就是被资本涂改的利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