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后,八万人口的汤原县。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奋起抗战,打击日本侵略者。艰苦卓绝奋斗十四年,尤其太平川(仅一万多口人)走出多少抗联战士、发生多少经典战例、多少英雄捐躯、多少家庭毁灭。换取抗战的伟大胜利、今天(汤原县二十八万人口)的幸福生活。选几个当年代表人物、事件写出来,缅怀我们的前人,鞭策今人,激励后人。
冯治纲夜袭汤原
谷雨难得雨的时节,1937年5月17日深夜,地下党传来火急情报,时间有限。主力在外地够不上,来不及,时不我待。时任六军军参谋长的冯治纲眉头一皱。暗想可来机会了,哪能错过,今天我端你窝。不容分说,亲自飞马调集老部下。嫡系(原“文武队”)郭复东留守团兵力,刘铁石军需部。百十多号人前来,布置二十公里急行军,兵分两路埋伏。一路刘铁石带队,潜伏县城东北门外乱死岗子。“午夜我这边打响你进攻北门。砸牢劫狱,解救战友、政治犯。”冯治纲挑选三十精锐,分成两组。与郭复东明确分工,埋伏到县公署后院墙外护城河北边的田野里。地头已有农民协会预备下的苞米秸子、柴草。
上半夜,朦胧的月光,难得的春雨,无电时代的小县城夜深人静了。公署后院的岗楼电棒发出了李心善“时间到,都就寝了”的信号,如狼似虎的游击队员们一跃而起。玉米秸、柴草填城壕,铁钳子剪断铁蒺藜、刺儿鬼,人凳人飕、飕翻越院墙。端着冲锋枪,别着手榴弹,敏捷行进,茅道、甬道、便道。
两趟红砖房是冯治纲当年身为大秘时,工作三年的地方。拐弯抹角,胡同、捷径、巷道,轻辙熟路。现今日本县官宫地宪弌官邸,就曾经是冯治纲岳父籍国珍的家。小青楼隔一趟街(半里远),知道今天还有几个日本守备队员没走、宪兵在计划之内。情况都知道,约定差不多时,一勺拿鞑,全部击毙半个也没剩。
北门刘铁石一队,听到街里打响,迅速冲向北门得手。他也是投笔从戎抗日的伪官员,县城各机关大、小门楼了如指掌。解除北门岗哨,没费吹灰之力。率队直奔监狱大门,连带警察署。爆破的爆破,封锁看守所门窗的封锁。枪声一响,睡梦中的警察乱套了。李心善进门大声说:“没事,我回来了,枪走火了!引起的。”
冯治纲、郭复东干罢红房子、小青楼迅速冲向警察署。都在一里地范围之内。说时迟那时快,封锁营房。一顿射击,大部报销,包括李心善。那边刘铁石一队炸开牢门救出七十多被捕战友、政治犯、烧毁监狱。
负隅顽抗的警察应声倒地,奸一点儿的躲的躲藏的藏。街里居民区,响起哔哔啪啪似枪声、爆竹声。两个多小时结束战斗,击毙副县长宫地宪弌以下敌伪官吏17人。还死伤一些警察,战利品可没少划拉。缴获迫击炮3门、轻机枪3挺、步枪30余支、手枪1麻袋、炮弹96发、子弹35900发、马35匹,好几捆军服、鞋帽,一辆汽车。拉苞米秸子车正好满载而归。
火烧云冉冉升腾之际,凯旋太平川革命根据地。这就是冯治纲果断、机智勇敢、乘虚而入,一鼓作气消灭县城全部日寇守备军一役。可惜打入敌人内部的李心善壮烈牺牲,人民民主政府委员、伪满时期汤原县第二任县长方向学被逮捕下落不明。能得到如此情报,汤原县地下党何等作为!
老百姓、抗联老战士称之为继“汤西起义”后的二打汤原,算上红枪会攻占汤原就是已经三打了。汤原农民进城由来已久,广为传颂。第一次是游击队长戴宏斌指挥,枪声大作。把小青楼一个小队日本守备队兵,吓得从后门逃出。躲在东牌楼后窥视,没敢伸手。座山观虎斗半宿,南门外兵营刚归顺的伪军交战。虽退败,也大闹汤原一场,给日寇一个大大的下马威。
冯治纲才高八斗、一表人才不说。还是川上有名的地主家庭,好几十口人主外的少掌柜,大家大业。曾经任县公署秘书,中华民国老县长籍国珍的乘龙快婿。九一八事变后,伪满洲国成立,翁、婿辞官不做。转入金矿局主管理财务,与经理刘纪山合谋,深得信任。暗藏心机,挖拢到矿警队长,成立了30多人的武装护矿队,有了点兵权。
时局的关系,与经理分道扬镳后,和郭复东、王明贵、老修、黄炮、晏炮、华山、胞兄冯志国等,志同道合者。报号“文武队”,宗旨不抢、不夺、不绑票、不砸大户。以收金矿各位把头保护费为生,专门对付日本人和强盗、胡子。维护业主利益,保护金矿设施。很快发展到100多人的“仁和队”,成了汤原县唯一没被日伪霸占的金矿。
媳妇漂亮不用细表,县长家千金小姐。自幼喜欢读书,婚后成了小红楼读书社社员。接触了进步思想,看到了共产党的光明、伟大。恩爱之余不免灌输主义,产生了追求。县委注重培养,一步一步走上革命道路。成为军级指挥员,战死于与日寇针锋相对的战场。成为不到万人小乡杰出代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