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父杨志民,1937年从菲律宾毅然回国,奔赴延安参加抗战。自1939年起,他的音讯便杳无踪迹,寻找祖父成为了我们家族几代人的心愿。

  杨志民祖籍福建泉州,1915年出生于菲律宾宿务市。年轻时,他在宿务市经商,思想进步,积极参与革命活动。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毅然放弃优渥的家庭生活,与张极生等五位爱国华侨青年于1937年11月从宿务市回国,决心投奔革命圣地延安,被誉为“开路五先锋”。然而,家人的极力反对并未能阻止他的决心,他们甚至安排他结婚,试图以此阻止他投身抗战。但爱国心切、意志坚定的杨志民,在婚后仅第十四天,便偷偷离开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的亭店村老家,奔赴陕北根据地。

  到达延安后,他进入陕北公学,深入学习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理论。毕业后,他奔赴山西抗战前线,加入山西决死队。据杨志民在陕北公学的同学施纯亮等人的回忆,他在此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小组长。不幸的是,在一次“反扫荡”战斗中,杨志民英勇牺牲,年仅23岁。然而,关于他牺牲的具体地点和战斗细节,至今仍未找到确切记载,导致我们无法确切了解他的英勇事迹,也无法让他的英灵得以安息。

  为了完成家族的心愿,让英雄早日回家,我们踏上了寻找之路。8月14日,在表哥黄煜的陪同下,我们从泉州来到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正值日本投降79周年之际,我们的寻找之旅更显意义深远。

  在旬邑,我们首先前往县委党史研究室,与党史干部进行了深入交流。我们详细介绍了杨志民烈士的英勇事迹,以及近年来我们在全国各地追寻烈士足迹、寻找烈士遗骨的历程。县委党史研究室的相关负责同志也向我们介绍了陕北公学在旬邑的相关资料征集和整理情况,以及杨志民烈士相关资料的搜集进展。我们还向党史研究室赠送了有关史料书籍,并参观了马栏革命旧址和看花宫陕北公学旧址,详细了解了那段光辉的历史。

  随后,我们前往革命圣地延安,继续追寻杨志民的足迹。在王家坪、杨家岭、延安革命纪念馆和陕北公学旧址等地,我们认真观看史料展览,向讲解员了解华侨在延安的情况,并详细介绍了杨志民的事迹。我们还特别拜访了专门书写红军革命史书籍的作家花海洋老师,他深受感动,表示将尽力帮助我们寻找杨志民烈士的资料。

  8月17日,我们前往西安陕西福建省商会,与商会领导座谈交流。我们介绍了此行的目的和杨志民烈士的事迹,并希望得到商会的支持和帮助,加大寻找力度。

  这次陕西之行,作为杨志民的孙子,我特地从香港赶来,缅怀先辈,追寻红色足迹。在抗战胜利79周年之际,我选择重走这段历史之路,不仅是为了缅怀祖父,更是为了铭记那段历史,传承革命精神。虽然此行未能直接找到祖父的安葬地,但每到一处,我都深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我深知和平的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也深知自己肩负着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历史责任。这种责任感将驱使我不断前行,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此,我代表杨志民家人,向在寻找过程中给予我们无私帮助和支持的香港中联办、北京、陕西、山西、福建泉州等地政府的工作人员、热心志愿者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恳请社会各界继续关注此事,帮助我们寻找英雄杨志民的下落,让他的英灵得以安息。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