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森林》是作家刘慈欣于2008年创作的著名长篇科幻小说《三体》第二部。
在利用智子科技锁死了地球人的科学之后,三体人庞大的宇宙舰队直扑太阳系,并且将于四百年后抵达,意欲清除地球文明。面对前所未有的危局,整个地球处于一片恐慌之中,联合国集结了所有的力量建立行星防御理事会,一方面建立起庞大的太空防御舰队,一方面利用三体人思维透明的致命缺陷,制订“面壁计划”,精选出四位“面壁者”,泰勒、雷迪亚兹、比尔希恩斯、罗辑,以四人不同的思维各自展开对三体人的秘密反击。三体人感受到了威胁,依靠地球人中的背叛者挑选出“破壁人”展开了与前者的智慧博弈。
面壁者1号泰勒表面计划招募敢死队,研究球状闪电技术,与敌人舰队玉石俱焚;实质计划是利用球状闪电灭杀全部人类太空军,并将其灵魂转化为量子态,打造幽灵大军抵御敌人。但被破壁人“冯·诺依曼”成功识破,秘密一旦揭穿将无法对三体人造成伤害,且过于疯狂,泰勒无法自拔,选择于罗辑的别墅湖边开枪自杀求解脱。1号计划失败。
面壁者2号雷迪亚兹表面计划是大力研究核弹技术,提升核弹爆炸威力摧毁敌人战舰;实质计划是在水星埋入大量核弹,威胁三体文明,若执意进攻,就摧毁水星,导致地球被吸入太阳毁灭,敌我皆亡。结果被“墨子”破壁成功,于加拉加斯被民众用石头砸死,2号计划失败。
面壁者3号希恩表面计划是通过脑科学研究开发人类大脑,提升智力以突破三体科技封锁;实质计划是利用思维钢印技术,给人类注入必败的信念,促使人类尽快逃离太阳系。被自己的妻子破壁成功,3号计划失败。
面壁者4号罗辑计划是向宇宙发送一条类似于咒语的187J3X1号恒星位置信息,验证自己的猜想黑暗森林理论:“将该恒星的具体坐标暴露在众多外星文明视线之中,就像是在黑暗的森林里埋伏着众多的潜伏(潜在)对手中暴露了自己的目标,一旦被发现,恒星就将会当做威胁而被其他潜伏的对手消灭”,在计划实施后,三体世界感受到了压力,向罗辑发出了追杀令,以基因炸弹攻击了罗辑,其时罗辑选择了冬眠而躲过一劫,待到185年以后,被治愈的罗辑醒来,科技进步,世界大变,人类信心满满的迎接着与三体世界的见面,并且把之前的面壁者计划看成了笑话。而现实往往是残酷的,最终决战到来,三体世界只用一颗3.5米的近光速水银状水滴便摧毁了所有出战的战舰,仅因为丁仪的建议,保持戒备的“量子号”和“青铜时代”恒星级战舰及时加速得以逃离,另一方面,由于章北海对战局的预判,以执行舰长的名义强行将“自然选择”号战舰驶离战场,追踪的“蓝色空间号”“深空号”“企业号”“终极规律号”星际战舰也由此逃过一劫,这两支舰队成为了人类在太空中仅存的力量,也成为了人类生存的最终希望,但由于准备不足,资源严重匮乏,在生存面前,每个人都作出了自己的选择,最终仅“蓝色空间号”和“青铜时代号”在血腥的洗礼中生存了下来,成为黑暗之船,承载着人类的全部思想和记忆,与太阳系渐行渐远,默默的消失在永恒的夜色之中。
而在此时的地球上,人们从最初的慌乱过后发现罗辑类似魔咒的坐标信息发送实验奏效,在预计的时间里该恒星与其行星同时被未知力量的光粒摧毁。罗辑成功的验证了黑暗森林理论,并且最终以此威胁三体文明,一旦三体坚持入侵,就通过建设引力波向全宇宙广播三体世界的坐标。最终三体文明受制于威胁,放弃入侵,人类获得了暂时和平的残喘机会,《三体2:黑暗森林》结束。
科幻小说在中国市场相对来说相对小众,经典也不多,但刘慈欣的作品绝对是其中的佼佼者,在我个人看来,继叶永烈的《腐蚀》,王晋康的《生死平衡》之后,刘慈欣的《球状闪电》《流浪地球》可以说是时下国内最顶尖的科幻小说了,其中《流浪地球》改编为电影以后更是让刘慈欣大火了一把。而真正能体现刘慈欣功力的,还是《三体》系列,在这里,他构造了一个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和鲜明的个人风格的三体世界,,为中国科幻确立了一个新高度。更为难得的是,刘慈欣以科幻的外壳提出了灵魂的拷问:在面对无法抵抗的生死绝境时,人们将何去何从?是像泰勒们一样无法面对绝境而奔溃、自杀,还是选择像章北海一样理智,在确定无法抵抗时便坚定的用自己的方式回避、逃离,最终为人类保留了一颗生存的种子?又或者像罗辑一样永不放弃,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在文中,理性的罗辑做出了世人难以置信的信息诅咒,并且遭到了世人的不解和驱逐,最终却是这看似无用的诅咒为人类赢来了一线生机。
面对绝境将何去何从?《黑暗森林》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它只是将绝境赤裸裸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自己去思考,是选择绝望,还是选择希望?这是个难以抉择的问题。人性是多变的,现实生活更是如此,在巨大的压力下,不论是选择崩溃、放弃、逃避都是属于正常的,而真正能够选择迎难而上的少之又少,我们在看小说时能够轻易的做出抉择,但当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的又有谁能坚持到最后,像《亮剑》中的李云龙那样,面对绝世高手也能够勇于亮剑,做最后一搏呢?就像战争时期的汪精卫一样,在早期,他可以为了自己的梦想去刺杀亲王,并且在被捕后面对死亡仍无所畏惧,做出“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豪迈诗句。而到了后来,在当时面对着巨大的日本压力下,汪精卫放弃了自己的原则,经历了从革命家到汉奸的转变,最终背上了千古骂名,这首诗也成为了讽刺和警示的代名词。
《黑暗森林》是一部关于绝境的小说,但它更是一部关于人性的小说。人类舰队的自相残杀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的黑暗,而罗辑在最后一刻也永不放弃的言行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的光明。它让我们明白,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我们依然有选择的权利。我们可以选择绝望,也可以选择希望;我们可以选择黑暗,也可以选择光明。
面对绝境,我们将如何去从?我想,答案就藏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