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米油盐,只因伯鸿多情,便为诗思欢聚;

  醒醉喜怒,皆由先生率性,争向笔底奔来。

  读罢张伯鸿先生的诗词选集《远方的梦》,这样一个深刻的印象便涌上心头。是的,在伯鸿先生看来,不管是风雨雷电,还是雪月风花,抑或是爱恨情仇酒,哪怕是嬉笑怒骂嗔……只要是感觉有趣有味,有情怀、有思考,都可以拿来入诗,不管高雅还是粗俗,只要合口味、顺心思,都能依次步入笔下、渐次深植诗意沃土,然后在灵感催发下生根发芽,再加上一番推敲斟酌后,就欣欣然开出或一团或一簇,甚至是一大片的花来,让人在馥郁芬芳中惊叹不已。

  从诸多诗词佳作中可以看出,伯鸿先生是一位热爱生活的诗人。伯鸿先生好酒善饮,酒量匪浅。看看这一首《朋聚》的七绝:“四海聚闲翁,开怀唱大风”足见先生交游之广,席间英气勃发之豪侠,紧接着的“谁言天地阔,尽在一壶中。”豪言壮语之中,颇具阮籍之风范,益友酒仙之壮阔。还有这首《杂感》“人生如四季,已逝夏春秋。花甲寻游处,黄昏也买舟。”前两句发年华飞逝之感叹,但结句一转,人生乐观的态度跃然纸上,虽近黄昏,但也买舟游天下、仗剑啸晚风。《寻春》一首,看似平淡,但平淡隐含人生哲理:“远看山青色,阶前绿却无。园中觅春意,梅放一香殊。”说是寻春,其实是赞美梅花,前面寻春的失望越大,后面对梅花的赞美就有多真,诗家笔锋之妙,令人叹为观止。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人们眼中大俗的市井风情之代表“撸串”也成为伯鸿先生笔下之佳作。一首《街头撸串》的五律写得有板有眼、诗意盎然,真真是俯拾皆是诗啊。“停车杨柳下,撸串坐街端。酌酒三巡过,衔杯一口干。风高吞日矮,灯浊映人宽。分袂多言语,江湖不影单。”,其中“衔杯一口干”足见诗人饮酒畅快淋漓,明明是酒局延绵到“把酒黄昏后”醉眼迷离了,却说“风高吞日矮,灯浊映人宽。”虽然是醉眼看人人多影了,但依然不忘酒友真情,“分袂多言语,江湖不影单。”让晚风中的撸串畅饮,多了几分温暖与温馨。如果说,《街头撸串》证明了市井风情入诗也好看。那么《美味五题》之《焖猪肘》则是写出了饕餮君子们的可爱画像了:“红红一小洲,口水顺腮游。举箸偷滋味,从春香到秋。”从春香到秋,虽是夸张至极,但不难脑补唇齿留香之美妙,不由令人心向往之。这一首《友聚》更是让人会心一笑:“衔杯饮杜康,清洌又甜香。酒过三巡后,银河也姓张”。此诗与那个笑话“喝酒前,我是中国的;喝酒后,中国是我的。”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伯鸿先生似乎更胜一筹,“酒过三巡后,银河也姓张。”酒意不仅仅是冲天了,而且一下子就飞天了。

  伯鸿先生的诗中多真情也多好情,且处处彰显人间正能量,读后常常热血澎湃情绪激昂,绝无颓唐之意。“莫笑余生短,还思泰岳巅。”(《无题》)年过古稀依然老当益壮,且有登岳之壮志,确实令人钦羡心态之年轻。这一首是个人抒怀之作,那么,《步宋·司马光独步至洛滨》则是饱含家国之情怀“休教清闲斗室居,粗茶淡饭免人呼。立马横刀大丈夫。”,好一个“廉颇老矣思家国,立马横刀大丈夫”让人眼前仿佛看见威风凛凛的廉颇老将,立马横刀笑傲敌阵的英雄形象,虽是咏古,但也映照现实,让人感慨万千。另一首《无题》中:“操守不能改,灵魂岂可污!”一耿介书生的凛然正气,让人肃然起敬。还有这一首《为学生梅君兴城夜照题句》中,“手擎玉璧耀银光,脚踏兴城气韵长。世界大千谁是主?托天立地我中央!”一副恰同学少年,书生意气指点江山的大气磅礴破空涌来,横扫低沉靡靡尘俗之气。

  伯鸿先生还有着浓郁的赤子情怀,他热爱家乡、亲近自然,笔下充满了阳光、纸上流淌浪漫梦想。在他的笔下,万事万物均可入诗,无论雅俗,一入先生诗中,顿然活色生香、一派盎然生机。“三春日暖柳如烟,偷得童心放纸鸢。满地野花星眨眼,裁来云片做书笺。”(《偷闲》)不仅写出烂漫童心,还将三春美景描摹的活灵活现,好似一缕春风扑面而来。自古中秋明月常在诗人笔下生辉,或惹相思、或起离愁,而伯鸿先生笔下的,有乡愁缕缕,更有无限家国愁思。“世人皆喜庆中秋,游子归家两不忧。我到中秋流泪水,半杯浊酒满杯愁。”(《中秋》)。为什么诗人的中秋,眼里饱含泪水?因为《湖岛秋月》惹乡愁:“谁吟孤岛唱乡愁,惹动柳枝频摆头。二地相思三地苦,两轮明月一轮秋。”说是共婵娟、一轮秋,却惹诗人满杯愁!个中滋味,没有对祖国的深沉的爱,是无法体会的,更无法写出这样意蕴深远的诗来。在神州十五飞天成功之际,伯鸿先生欣喜异常,遂欣然命笔,写出了《神州十五载人飞天成功》一诗:“飞上苍穹快似风,移民星海寝天宫。牛郎织女牵双手,从此银河路畅通。”在诗人看来随着科技发达,喜鹊应该完成了银河搭鹊桥的使命,进而要光荣退休了。

  伯鸿是多才多艺的,但也是非常好学的,他在《学诗杂感》中这样写道:“力耕沃土垦诗田,总向唐人造访贤。仄仄平平平仄仄,入心胜似饮甘泉。”轻轻吟来,“仄仄平平平仄仄”一句最为有趣,既是学诗的一个重要口诀,更是把学诗写诗的过程的坎坎坷坷表现的生动形象,读后不禁莞尔。而下面这一首《元旦抒怀》更是自嘲中带有谐璩,诙谐中含着感慨,感慨之外有着深深的不甘与积极进取的劲头:“岁月匆匆又一年,皱纹白发互争先。心中恼恨时钟急,坐骑瘸驴也着鞭。”在欣赏大自然美丽风景时,诗人不是单纯地吟咏,而是巧妙地将诗思与大自然融合到一起,将一切笔下风景当作良朋挚友,畅叙心声。如《赏梅》诗中,“蜂歌蝶舞溪吟曲,不敢高声惊动春。”既写出春的繁花似锦,又巧妙地写出了对春的呵护、怜惜之心,可见诗人是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有心之人。伯鸿先生带醉归家,路遇流浪猫,顿起童心,与猫对话无果,写了一首《偶遇流浪猫》:“虎师无虑又逍遥,俯卧墙头伸懒腰。咪眼安祥来睡觉,俨然江海一渔樵。”在掩饰自己尴尬的同时,还给流浪猫一个不理人的理由——“渔樵”与世无争,自由自在,岂与凡人对话哉。

  其实,对于诗,我是一知半解,一个不懂诗之人,妄谈伯鸿先生诗作,自己都感觉有些汗颜。但,伯鸿先生是我初中语文老师,少年时每逢先生布置作业,必积极完成,唯恐怠慢遭先生呵斥。今虽毕业已近四十春秋,但老师的话的还是要听要遵从的。这次,伯鸿先生诗集将问世,给我布置了这样一个特殊作业——写一篇序言。先生吩咐,诚惶诚恐,因此一再延宕不敢交卷,但这个作业不敢不完成,只是不能妄称序言,只能算是一篇读后感,放在前面算是一篇导引吧。

  因伯鸿先生是我老师,虽不能过分褒扬,但实话实说,这本诗集是将诗人多年来所著诗文择其优者纳入其中,其诗文绝句精美、律诗工整,多彩生活,俯拾皆是诗,诗句常从生活中来,岁不事雕琢却韵味无穷,常有警示惊世之语,诗中用词简练含蓄幽默,却饱含深情厚谊,多有思悟深得人心。其中颇多佳句,值得一读,仔细品味,必有收获。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