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从传统观念出发,到了宁夏首先想的去市中心吃一顿羊肉大餐,然后去沙坡头体检一下茫茫无际,延绵起伏的腾格里沙漠;在宁夏母亲河一一黄河沙坡头段浪浪羊皮筏子;去沙湖芦苇荡里浪漫零距离观赏野鸭,行程后悠闲地在当地餐馆品尝野生淡水鲤鱼。

  对宁夏有所了解的人,都说宁夏是个神秘的地.方。说它神秘一点不夸张,这里有的文物别的地方没有一一至少别地尚未发现。我们假设复原一下距今3一4万年前(旧石器时代)人类先祖生活,工作的场景,而他们在劳动中创造了数以万计的岩画,给后人类时代留下了宝贵财富。宁夏有两个遗址尤其值得进一步探究:一是贺兰山峡谷旧石器时代岩画;二是水洞沟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

  当你走进宁夏博物馆世界就在你眼前。这瞬间你会奇妙地感觉到,全世界岩画怎么都与宁夏一样!的确是一样。无论美州,欧洲,还是非州,澳洲在这同一时期,出现了大量惊人的复制版岩画(象形字)。说明在这期间人类先民从某一个原始部落,开始历史性地大迁徙,才会出现如此相似雷同的岩画。

  贺兰山做为银川平原的守护神,纵向南北山脉延绵250多公里,横向最宽处50多公里;东面是广袤的银川平原,西面与内蒙古阿拉善腾格里沙漠相连。沿贺兰山西面走廊荒无人烟,戈壁滩上挺着厚实的脊梁,挡着高寒气流,只有散落到峡谷里的少数小树小草在摇旗呐喊。贺兰山东面有黄河滋养着,自然满面春风,时常可看到野生岩羊在攀爬跳越。这里的峡谷与挪威松恩峡湾一样都经历过第四期冰川时代,岩石被磨的光滑,坚硬无比;所以贺兰山峡谷岩画能经受住几万年风雨浸蚀,日晒寒流。从人类远古技术材质层面来看,旧石器时代凿岩画用的什么工具还是个谜。其实人类创造力是无穷的,很多事普通人看起来是不可能的,少数智人就把不可能变化可能。旧石器时代人类先祖在凿磨岩画时,同样也没想到几万年后的今天,在我们眼前也成了谜。

  贺兰山有部分岩画被认定为旧石器时代晚期。这期间打磨出来的石器不具备凿磨岩画能力,难道这段历史时期人类掌握了生产金属器件能力?不少岩画使用点状排列工艺,凿抠成锥形空状,锥底工序很完整统一,岩画边沿轮廓清晰度高。

  岩画不是只有宁夏有,我国各地分布都有;宁夏岩画年代久远,数量比较多的一个地方。从地里方位看中国岩画大部分出在西北,东北,其它地方相对少。在福建华安县沙建乡汰内汰溪北岸仙字潭也发现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闽趆土著人留下的岩画遗址。

  岩画无论是人类先民留下的符号还是象形字,都代表着那个时代人类朝着先进文明发展的一个标志,也对人类后时代文字创造起到了一定的贡献。

  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航天,空天,海洋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回望人类原始古道,有多少文明星光在苍茫大地闪耀。

  人类总以为自己聪明,这样那样地划分类别,等级,人种;总是拿自己制定的价值观来要求别人这么做那样做,限制规范别人正当行为。考古队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发掘出土至今有9000多年,新石器时代鹤尺骨笛得不到国际组织认可。河南贾湖遗址位于舞阳县北舞渡乡西南1.5公里的贾湖村。地处北33.20,东径113.38,平均海拨50米。贾湖遗址处于淮河流域的沙河畔。该地区在远古时代受地壳运动挤压,形成了肥沃广袤的平原。

  有历史爰好者发表论述了一些自己看法与见解。他们认为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是以石器形态,还是以自然取火,人工取火来区分?其实这问题比较复杂。就考古界,文史界专家学者之间说法看法也有争议。

  在中国老百姓心目中伏羲是神的代表。他创造了八卦。台湾知名中华文化研究学者曾仕强先生曾经说,盘古就是伏羲,伏羲盘古是同一个人。按曾仕强先生研究成果看,伏羲时代就不是距今7000多年。

  历史都是后人写的,谁经历过哪个时代?没有人!我们国家称有5000年历史,国外人说没有文字不能算历史。那我国如果按他们这么算法就没5000年。历史谁说了都不算,还得靠考古证据来确定。

  按早期历史区分:旧石器时代从300万年到10000之间;新石器时代从10000年到5000年之间。那么无论从石器形态,还是取火方式,这年代界定都有待考古论定。

  考古界在中亚发掘14000年前人类烤谷物遗址,在我国西部同样发现10000年前人类烤谷物,家猪训养遗址。1987年至2001年考古队先后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发掘了新石器时代骨笛,刻符,距今9000多年。这30多支不同孔距孔径孔数骨笛,具能演奏出七声音阶。一个没有文化时代,哪来音乐?足以说明考古界称刻符就是那个时代的文字;与商朝殷墟遗址出土的甲骨文相似。

  国际组织以西方价值观做为标准,对中国C14检测表示怀疑,至今没有公开认可河南舞阳贾湖人类文明遗址。历史不是由某个人或某个组织说了算。历史将以人类自身的价值,先进文化,物证展示来说明其正当性合法性。河南贾湖遗址出土的仙鹤尺骨笛,刻符都承载着人类历史文明进程的印记。通过不断考古发现,期待人类文明发展断链连接起来,真实再现更久远中华文明史。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