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周日,女儿女婿回来了,是一周一次与我和夫人的例行性小聚。女儿问我:老爸,《芳华》终于又重新上映了,你不去回味一下?你可是对那身一颗红星两面红旗的“三点红”老军装情结厚重哦!我慢悠悠地应答:网上浏览过相关信息了,有人说是个烂片,首映宣传后争议很大,一度被撤下了档期。不过为了重新上映,据说导演冯小刚都快成祥林嫂了,真是难为了他。一句“难为”,女儿似乎已经捕捉到了答案,却又煞有介事无疑而问:真的不想去看?没等我回话,她已经打开手机网购了两张电影票,并把影城取票的序列号和验证码发到了我的微信小窗口。

  女儿真的长大了,学会进入父辈们的内心世界,理解我们曾经为国奉献牺牲的涵义了。平心而论,电影院于我而言似乎已经是个悠远而陌生的地方,早就断了缘分。退休回到兰州如此,服役西藏高原时更甚。当然,不屑于一些军事题材影视作品的粗制滥造,也是不入影城的原因之一吧。但是面对这部影片的万劫复苏,我还是有点儿心动。

  下午三点半,我挽着夫人静静地落坐于兰州格林小镇影城8号厅8排最中间的软椅上,如此现代化的影厅,对我这个从西藏高原军营退休的老兵来说,是一份奢侈,此刻却带着一份《芳华》的企盼、一份真情实感。

  一曲悠扬却略带悲伤的小号曲《绒花》响起,银幕上出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身着65式军装的伟岸画像,那是西南地区某省军区文工团大门口的背景墙,穿过这堵巨大墙体,画面切换到了“勤学苦练”四个大字,那是文工团剧场的排练厅。入得厅内,一股浓郁的青春气息扑面而来,一群背挎长枪的男兵女兵在八一军旗引领下踮着脚尖翩翩起舞,那是属于军人的红色芭蕾,是那个年代特有的实足的文艺兵味。它把我们拉回到了那个曾经也属于自己的芳华年代。

  电影《芳华》以上世纪七十到八十年代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充满理想和激情的军队文工团的故事。一群正值芳华的青春男女,经历着成长中的爱情萌发、心态束缚、灵魂扭曲和价值观崩裂,感受着集体生活的疼痛与温暖、故人的分别与重逢。她们的人生命运各不相同。高干子女郝淑雯的傲慢无礼恃强凌弱,独唱歌手林丁丁的自视清高复杂自私,小号手陈灿的低调矜持却偷闯恋爱红灯,领舞A角萧穗子的富含正义却不得已默默自保,还有军装失踪事件、内衣作假事件、排练换搭档事件、刘峰情爱失控事件……一场场风波,一串串虚构的故事,叙述着战友和“我”之间的游离变换,娓娓道来,情节似曾相识,又高于生活现实。

  最具反思意义的还是男主人公刘峰一角。他质朴善良乐于助人,是那个时代大家司空见惯的英雄模范式人物,平凡到了最不起眼的程度,却又完美的无可挑剔。但是那个年代的军营,爱情是被禁锢的,男女之间的情感触碰是禁区。在许多战友心里,刘峰的确已经完美到了“比雷锋还雷锋”的程度,就应该和别人不一样,他触碰情感强行拥抱了林丁丁,他就突破了英雄模范的“底线”而不可饶恕。尽管林丁丁也非常欣赏并乐于主动接近刘峰,但刘峰的举动坍塌了他在她心中的完美,英雄走下神坛,示爱就成了流氓。她告发了他,于是,他成了保卫机关审查打击的污点人物。大家的心底也迷茫了,因为刘峰曾经那么优秀,做了那么多好事,有的人甚至心理上对他非常依赖,依赖到疑虑自己离开刘峰的日子不知道该怎么过。一份美丽化作了一缕哀伤和忧愁……刘峰被下放了,随着灌木丛中一连串清脆激烈的枪声,我们闻到了浓烈的火药与血腥味,紧接着,他带领的弹药输送小分队遭遇敌军袭击,一场惨烈的战斗打响并延续许久,分分秒秒触及着我们的视角。刘峰右臂动脉血管被子弹击穿,殷红的血液如小溪般喷涌流淌着,点点滴滴撕裂着从那个年代走来的老兵们的心灵……

  来自农村、屡遭文工团女兵歧视与排斥的何小萍,更是冲击力极大的故事人物。她生性真实善良,因为自己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而隐忍含羞,一直暗恋着刘峰却迟迟未曾表白。刘峰在文工团的遭遇使她对这个团队顿生失望,故而懈怠装病以示不满,最后不得不被政委“巧妙”地遗弃,离开浪漫安逸的文工团,下放到了基层一线部队的野战医院工作。电影的后半部,何小萍也卷入了那场残酷的战争。野战医院里血淋淋的伤员,屋顶被炮弹击穿爆炸时的忙碌急救,面对浑身烧伤的小战士石林峰即将被塌方埋没,她奋不顾身,继续绽放着血染的芳华。最终,她由曾经渺小脆弱到无招架之力的一只丑小鸭,演变成了战火中凤凰涅槃的女神、上级大力表彰的战地英雄。然而,这种巨大的人生境遇反差使她精神崩裂了,进了精神病院,她最终成了一个不为人们认同的“战争后遗症患者”。

  每一个镜头和画面,乃至于每一句台词,都在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我的心,一直在流泪。

  时势创造英雄,时势亦在酿制着悲剧。在时代大变革背景之下,每个人的命运大相径庭,又的的确确拥有着出人意料的不同归宿。百万大裁军,文工团撤销解散了,高干家庭出身的陈灿和郝淑雯摇身一变成为门当户对的夫妻,并跻身商业大潮叱咤风云;舞蹈尖子萧穗子也成为南国都市的白领CEO;林丁丁更是远赴海外尽享天伦,而因战惨失右臂的刘峰却沦落为奔忙求生存的打工仔,他装着假肢驾车拉活,被联防队粗暴扣车罚款,并遭到一顿群殴,打飞了假肢……

  最难忘,郝淑雯那句如若轻风却又振聋发聩的“操你妈的,你敢打残疾军人,你敢打参战英雄!”那是“国骂级别”的粗口。平时听到,我一定会厌恶鄙视,而此刻,我却格外地共鸣解恨。

  你躺着、我站着,我说着、你听着。这种阴阳两隔的战友间的心灵对白,在烈士陵园里早已经多见。近些年来,广西云南祭拜牺牲战友的活动更是一直没有间断。当画面里身着“三点红”军装的刘峰,把白酒洒在冰冷的墓碑上喃喃自语的时候,我又一次止不住哗哗落泪。大病初愈的何小萍在烈士陵园里遍寻那个她豁出性命却未能救下的16岁小战士石林峰,却一直没有找到他的墓碑。陵园太大了,烈士太多了……我们没能看到石林峰三个字,只看到了何小萍一脸的无奈与徘徊,看到了她靠在刘峰肩头的那番憔悴。

  让人欣慰的是,故事虚实之间讲了大量的真话,也讲了很多那个年代特有、如今值得深刻反思、忏悔甚至具有批判意义的话。离开影城我一直在扪心发问,人的自私虚荣咋就这么可恶?人们对弱者的迫害欲究竟是从哪里来的?英雄为何就不该有七情六欲?我们人性中的那些个弱点,难道仅仅是时代政治背景的产物吗?影片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但故事人物的不同命运却列出了研究课题。

  作为《芳华》的导演和编剧,冯小刚和严歌苓是有贡献的,他倆岂止是提供了一部令年轻人满足的青春爱情片,也不只是叙述了一个部队文工团的单一故事,而是揭示了那个时代军人群体共同的光华,尤其是他们人性的弱点。脱离越战近40年后,才出这样一部还原那段历史的片子,难能可贵。

  毋庸讳言,《芳华》的缺憾也是非常突出的,有些错误甚至难以容忍。故事通篇暗含伤痕文学的影子,冥冥中给人以不佳的心理暗示,让人倍觉沉重。

  作者不惜笔墨污损军队文工团上至政委、保卫干事,下至男兵女兵人品的一些表现手法也很夸张、很无聊、甚至有些过火到了失真。我们都是过来的人,我们爱我们的军队,爱人民军队团结如钢忘我牺牲的天性品格,包括给了我们官兵精神食粮的文工团队!

  那场血淋淋的战斗,傻瓜都能看出是对越作战,导演却偏不让一个越军人物露头,哪怕只是一个模糊的敌人的身影。我们的铁血战士仿佛是同隐形的鬼魂或是空气在战斗。

  最气人的是刘峰身负重伤时唯一的想法是“不活了”,影片用旁白赤裸裸地解析刘峰那一刻的内心世界: 只有死了,才能让自己从“污点人物”转化成大家盛赞不息的英雄。不知作者如此刻画用心何在?当过兵打过仗的人都懂得“战火洗涤灵魂升华人格”的常识,而作者在此处似乎是很无知,亦或是有点阴暗!

  还有那场刘峰挨打的戏,影片拿来“联防队”说事,本无可厚非,但整个联防队全体上班时间懒懒散散打着扑克,队长人模狗样地装B,一群疯狗般的队员集体围殴刘峰,却无一人主持正义,整个联防队似乎已经成了黑社会。听多了城管和联防的不雅传闻,也听说过残疾军人被社会忽视甚至遗弃的尴尬境遇,但这些执法部门是否完全都黑透了烂完了呢?观众多么希望能有一个联防队员站出来说上哪怕半句良知之言,结果作者硬是不让这样的人出生,让你坐在影厅里除了愤慨就剩下心酸与绝望,绝望到不得不感慨“洪洞县里无好人”啊!

  何小萍由被人歧视的弱者成为了战地英雄,导演便依整部作品的惯性思维不让她阳光灿烂地活着,而将她生生地送入精神病院……做如此处理,说轻点叫值得商榷,讲重些是残忍无度。

  尽管这样,我认为《芳华》仍还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影片。我相信,它的初衷应该是好的,是想提醒社会共同关注影片中的这些人和事,让人们知道还有这么多需要同情或鞭挞的人存在于你的身边,提醒大家应该多一些关爱和温暖,少一些冷眼和鄙视。果如是,慢慢凋零中的老兵们一定欣慰,当然也是我所愿!

  17号,这个日子似乎多少与我有一些不解之缘。38年前的2月17号,解放军南疆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身为北疆边陲连队文书的我第一个递交了请战书,然而为防备苏军趁火打劫,上级命令我们部队即刻进入了一级战备,当天便钻进坑道枕戈待旦,历时两个多月,战备等级方才降格。因为此,我没能赶上给突发脑溢血去世的父亲送葬,留下终生遗憾。1985年8月17号,所在部队如同《芳华》中的文工团一样撤编,我收到入徐州工程兵指挥学院深造的录取通知书,成了一名中级指挥专业的军校学员。2007年3月17号,我受命进藏工作,那是我高原军营履职的起点,也是我整个军旅人生的末端时段。昨天又是个17号,退休赋闲的我与现代化的影城难得一见,回来写下了上面几段关乎《芳华》的拉杂文字。

  《芳华》是全体老兵的芳华,我们大家的芳华。透过它,我们嗅到了65式绿色军装里缠裹着的青春气息。上面这些文字,算不得规范的影视评论,只是道出了一个老兵的真情实感。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