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航空兵4师10团是一支充满传奇色彩的部队,在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这个团北上山东,南下福州,东征浙江,激战海南,击落敌机23架、击伤8架。他们曾创下同温层、超低空击落敌机等世界空战史八个“第一”;创造了我海军、空军空战史上的多个第一:第一次零高度击落敌机(1955年6月27日,王昆);国产歼-5第一次以瞬间跃升的方法在同温层击落敌机(1958年2月18日,山东半岛,中队长胡春生、飞行员舒积成);海航第一次击落无人机(1965年3月24日,海南岛,中队长王相一);第一次击落有“战略眼睛”之称的RF-101(1964年12月18日,浙江温岭,王鸿喜);最近距离开炮击落敌机、落地复飞击伤敌机、用照明攻击法击落P2V7侦察机(1964年6月11日,飞行员陈根发,于山东栖霞,与海航第3师第9团石振山轰-5机组协同);以及海航在空战中第一位牺牲的飞行员(葛长泰,1955年10月15日);10团团长张文卿、副团长王昆(后在福建前线一次战斗巡逻中因胃病复发昏迷而失事牺牲),飞行员王鸿喜、高翔、胡春生、舒积成等都是创造空战奇迹的英雄。其中高翔在239米距离用航炮击落F-104C,在39米脱离时敌机碎片使右发停车后驾驶飞机单发着落,落地后左发停车;舒积成首次歼-6地面开加力起飞并击落敌机。
由于在国土防空中突出的战绩,1965年12月29日国防部授予该团“海空雄鹰团”称号;全团有140余人立功(其中一等功10人,二等功42人),副大队长舒积成获国防部“战斗英雄”称号。
毛泽东主席曾先后三次亲自点将,调该团出征。在毛主席眼里,海军航空兵10团就是一张王牌。他先后三次点将,在关键时刻打出这张牌。
第一次:1958年8月,美蒋飞机屡犯福州,毛主席点将“派10团去”。部队时驻青岛。12日下午师长李文模驾机飞北京受领任务;13日上午,10团秘密进驻福州机场。副团长王昆降落才40分钟,蒋军两架RF-84侦察机来犯,即令马铭贤中队起飞迎敌,当即击伤敌机两架。从此,福州的天空再度安宁。
第二次:上世纪60年代初,美制RF-101高空高速侦察机有恃无恐地侵犯我领空。1964年11月,毛主席在看了总参相关情报后说:“海军航空兵不是有个第4师,4师有个10团吗?请他们去一趟……”10团秘密转场到浙东。12月18日下午,在RF-101侦察机再次来犯时,副团长王鸿喜驾歼-6一举将其击落,首创我军用国产高速歼击机击落美制蒋机RF-101的纪录。被击落的是蒋军王牌飞行员谢翔鹤。
(1965年12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海空雄鹰团”命名大会现场)
第三次:1965年1月,侵越美军频繁派遣AQM-34“火蜂”式无人侦察机对我国南中国海侦察袭扰,毛主席问:“10团在哪里?”于是10团组成小分队进驻海口机场。3月24日,中队长王相一在1.6万米高度击落“火蜂”式1架,创造了歼-6飞机在高空临界点击落敌机的纪录。接着,副大队长舒积成又击落2架。9月20日上午,美军号称世界最先进的F-104C高空高速战斗轰炸机侵犯海南岛上空,飞行员高翔将其打得凌空爆炸……
毛主席先后25次接见该团41名代表,周总理先后接见了79名立功人员。
“海空雄鹰团”的战绩:
1、1955年5月4日,中队长肖广击伤国民党空军F-47战斗轰炸机1架。
2、1955年6月27日,团长张文清和中队长王鸿喜各击落国民党空军F-84战斗机1架。大队长王昆在稍后的打击搜救飞机中击落国民党空军F-47飞机1架(一日击落敌机3架)。
3、1955年10月15日,中队长王鸿喜击伤国民党空军1架F-86。
4、1955年12月13日,大队长王昆击落国民党空军F-86战斗机1架。
5、1956年4月14日,飞行员贾民杰击伤国民党空军F-84飞机1架。
6、1958年2月18日,中队长胡春生、飞行员舒积成驾驶国产歼-5飞机击落国民党空军RB-57A高空侦察机1架。
7、1958年8月13日,飞行员程开信、陈怡恕击伤国民党空军RF-84F侦察机2架。
8、1964年6月11日,飞行员陈根发驾驶米格-15比斯飞机在山东栖霞县上空用照明攻击法击落国民党空军P2V-7侦察机1架。
(六十年代“海空雄鹰团”的飞行员们 由空战英雄高翔女儿高慧青提供)
9、1964年12月18日,副团长王鸿喜在浙江温岭上空击落国民党空军RF-101侦察机1架。
10、1965年3月24日,中队长王相一在海南岛上空击落美国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1架;这是海航首次击落无人机。
11、1965年3月31日,副大队长舒积成在海南岛上空击落美国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1架。4月5日,国防部授予他“战斗英雄”称号。
12、1965年8月21日,副大队长舒积成在海南岛上空又一次击落美国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1架。他在国土防空中共击落敌机3架。
13、1965年9月20日,大队长高翔在海南岛上空击落美国空军F-104C战斗机1架,活捉美军上尉飞行员史密斯。
到1976年,海航4师增编了第11团。近年来第10团率先装备苏-30MK2,在海航部队中率先开展海面超低空飞行训练,并成立了海航第一个蓝军分队。
毛主席对他说:好!王昆我记住你了……
(执行“黑猫任务”的PBY-5A和机组,全机涂成黑色)
1955年6月27日,海军航空兵4师10团团长张文清和中队长王鸿喜各击落国民党空军F-84战斗机1架。我指挥员估计:敌可能进行报复,即令10团副团长王昆率队迎敌。王昆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屡立战功,曾击落击伤美国飞机3架。他率队飞抵战区后并未发现敌军战斗机,只发现左下方有敌PBY[1]海上巡逻机一架。王昆随即利用高度优势,插到敌机正前方,将PBY击落。
某师副师长、“海空雄鹰团 ”原团长孙来沈回忆说,那时飞机没有机载雷达,完全靠飞行员在空中目视搜索。突然在高度2000米发现一个目标,他们就从很高的高度俯冲下来;敌机也向下飞,以为向下飞就可以摆脱我们。王昆跟上以后,从高度2000米一直往下飞;当台湾空军的飞行员下沉到70米的时候,王昆还一直咬住他。这时正处在最佳射击距离,我们三炮齐发,一举将敌机击落。值得一提的是当王昆击落PBY的时候,高度计已指到“0”,飞机拉起的时候,尾喷口喷出的热浪把海水都吹起来溅到机身上了。
(英姿勃发的“海空雄鹰团”副团长王昆)
一天之内10团连续击落三架敌机,震撼了台湾国民党空军,让人民海军夺回了浙东海面制空权!三个月后,北京,中南海怀仁堂。毛泽东主席在胡耀邦陪同下,走到了前来参加全国青年社会主义积极分子代表大会的王昆跟前。
毛主席问王昆:“你叫什么名字?”
“王昆。”
“三横王,对吧?哪个昆?”
“昆仑山的昆。”
“好气派的名字。你做什么工作?”
“海军航空兵飞行员。”
“哦,飞将军!”
毛泽东主席继续详细询问在什么地方,打下什么飞机;王昆一一作了回答。
毛主席十分高兴地说:“好,王昆,我记住你了,也记住你们海军航空兵10团了。祝你们多打胜仗!”从此,这位历史巨人与10团结下了不解之缘。
(10团副团长王昆)
“海空雄鹰团”副团长王昆曾先后击落击伤敌机5架,1958年9月在福建前线空中巡航中因胃部大出血出现昏迷不幸以身殉职。
关于王昆的更多资料很难找到,只有他的僚机王海成之子王石先生在回忆文章中说:海鹰的父亲王昆叔叔和我父亲在抗美援朝时代是长僚机,他们有一个特别有名的故事,说是在朝鲜上空长途奔袭,击落敌机后回到机场上空已经没油了,连转弯的油也没有了,最后决定对头着陆,居然没有撞到一起。……我小时候,王昆叔叔曾送我一个小小的台灯,后来在‘海小’因为晚上熄灯后看书,被老师没收了,我求了半天才还给我。王昆叔叔牺牲时海鹰可能还不满一岁,我至今仍记得她妈妈拉着她的手站在机场上的样子……
夺回福州制空权
1958年8月9日14时30分,师长李文模接到海军航空兵部转来的中央军委命令:立即飞往北京,16时以前赶到空军司令部,领受战斗任务。李文模师长亲自驾驶歼击机,跃上万里云海……凭着军人的敏感,李文模师长料到:此番北京之行绝非寻常。
前几天,李文模从一份情报上获悉,美国第七舰队的航空母舰群已逼近我领海线,并派军舰、飞机直接为国民党军队驶往金门的运输舰护航。对此,党中央、毛主席绝不会等闲视之,中央军委一定有重任委于10团。
李文模师长的估计没有错。面对骤然紧张起来的台湾海峡局势和蠢蠢欲动的国民党军队,毛主席亲自起草了“国防部长告台同胞书”,宣告炮击金门!同时决定航空兵进驻福州,牢牢掌握台湾海峡的制空权。如果不首先把福州的制空权夺过来,就难以完成封锁金门的部署。谁能当此重任,在福州上空横刀立马?国防部长彭德怀元帅首先想到了10团。
16时整,李文模师长准时来到空军司令员刘亚楼的办公室。他刚刚坐下,刘司令员便向他宣布了10团立即进驻福州机场的命令。最后,刘司令员又加上一句:“10团入闽,是毛主席亲自点的将,你们一定要打出威风来!”李文模来不及吃晚饭,马上驾机返回部队。
(海航4师师长李文模)
8月13日凌晨3时,李文模已经坐在福州机场塔台上,等待着他的鹰群降临。7时整,10团的歼击机群准时到达福州机场上空。歼击机着陆一架,立刻滑行到加油线,加足航油进入一级准备。40分钟后,战斗警铃拉响了!大队长马铭贤带领4机编队立即升空迎战。国民党空军两架RF-84F 侦察机利用低云掩护,悄悄进入闽江上空,企图对我军事设施进行侦察。福州上空,二号机程开信、三号机陈怡恕同时发现左前方10公里处有两架敌机。
马铭贤立即命令程开信“你攻击,我掩护!”同时命令陈怡恕“攻击敌长机!”
程开信迅速咬住敌僚机,从1万米高度追到1900米,70发炮弹全部打向敌机;敌僚机负伤后拖着浓烟,出海逃窜…… 陈怡恕也紧紧咬住了敌长机,从9000米高度追到2000米,开炮三次,将其击伤。敌长机慌不择路,逃进了一片积雨云中。据有关情报:那两架RF-84F侦察机一直未能逃回台湾。第二天,台湾国民党空军一片惊呼:“共军的低空霸王团到了福州!”
10团带着硝烟出席了福州市人民举行的欢迎宴会,上演了一出“温酒斩华雄”(三国演义故事)的活剧!随后,10团与进入福州机场的空军部队一道,将福州制空权牢牢握在了手中!
“神炮”战术夜间歼敌P2V-7
1964年6月11日约16时,台湾当局1架5060号P2V-7飞机从新竹机场起飞。这次侦察任务的指挥是34中队长孙以晨上校,驾驶员葛光辽中校等3人,领航员古可模中校等3人,操纵电子设备的邱玉铉中校等4人,加上其他人员,飞机上共14人。
P2V-7经东海360°向北飞行,东航(东海舰队航空兵简称)和空军的防空雷达马上捕捉到目标,迅速上报总参。
18时10分,北航(北海舰队航空兵简称)指挥所向雷达部队转发北京军区和海航的敌情通报。刘明义处长立即电话命令雷达战斗准备,随后带领雷达1团参谋长石振川少校进入北航作战指挥所情报室,组织参谋战术计算出敌机飞临山东沿海的大概时间,做好战备等级转换。
按照刘处长命令,20时30分雷达1团、4团的部队进入一等战斗值班,增开所有引导雷达和测高雷达,加高压待命。
21时07分,朝连岛402型雷达在方位146°、距离115公里处发现目标1批,高度1000米,时速320公里,航向295°。刘明义立即判定为P2V-7型飞机。21时26分,敌机飞临距青岛70公里处,突然掉头南下,制造返航假象。21时50分在新海连市以东140公里处继续北上,22时10分从连云港市以南丰乐桥处进入大陆,高度500米,时速360公里。22时29分在临沂地区上空改变航向20°向北飞行,高度约700米,时速400公里。山东半岛南部海军沿海雷达严密跟踪,给二线雷达指示目标位置,一线雷达继续监视海面。
P2V-7擦过莒县县城西部,越过沂水县城上空,在临沂山区丘陵地带低空向北飞行。部署在这一地区的济南军区高炮部队向敌机开火,没有击中。
刘明义估计敌机向潍坊、平度上空飞行,命令流亭等地波-35各程式引导雷达加高压工作,采取扇形搜索方式,以便及时发现敌机,P2V-7即将进入海航4师作战空域。
陈士珍在北航作战指挥室的领航室,22时52分命令5大队准备起飞拦截敌机。刘明义向流亭机场雷达指挥通报了敌机方位坐标等情况,要求做好保障引导准备,为4师提供准确及时的空中情报。
(P2V侦察机机组在出发前的例行集合,机组成员14人)
23时06分,敌机在东经118.56°,北纬37.05°处转向东;23时24分,流亭机场雷达在方位330°、距离84公里的平度以北上空捕获到敌机目标,高度700米,时速360公里。
至此,刘明义的主要作用结束。轮到流亭4师指挥和雷达、领航、飞机驾驶等7名主要人员上场了。
总参、海军、空军、济南军区、北京军区、南京军区、各大军区空军、舰队、北航等各级作战指挥所内的将军、司令员和参谋们,均站在标图板和报话机前,关注着流亭指挥所和这场空战。
北海舰队司令员刘昌毅在家中准备睡觉了,约23时接到电话,P2V-7已经进入青岛防区。他来不及换衣服,也不等汽车了,穿着睡衣跑了几百米进入北航指挥所。分管北航的舰队副司令员赵汇川少将早已在这里。
航4师5大队计划11日进行夜间训练。17时30分接到P2V-7可能来犯青岛防区,要求做好战斗准备的通报,4师参谋长辛英元、雷达1团团长姜子美上校来到流亭作战指挥室。
21时25分,辛英元命令5大队进入一等战斗值班。P2V-7进入大陆后,他判断敌机很有可能经潍坊向平度、莱阳一线飞行,战后证明,这个判断非常准确。
23时08分,石振山照明机和陈根发歼击机接到命令起飞,在敌机前置点平度上空机动待命。
流亭雷达操纵员朱元、毛永如23时24分发现敌机正在我机前方侧向飞行,立刻报出数据。25分我机在平度东北芦家庄上空第一次接敌,但敌机突然改变航向,敌我3架飞机混淆不清。辛英元命令:别慌,把我机拉出来重新编队。可领航员徐守祖因为紧张,下达“右转弯”的口令时少了“右”字,结果两架飞机一架左转,一架右转,形成被动态势,未能组织有效截击。
P2V-7发觉后,立即折向东北方向,低空钻进马山等丘陵地区,朝莱阳上空飞去,暂时摆脱雷达监视。
刘昌毅在北航指挥所拿过话筒鼓励流亭:胆大心细,勇猛果断,一定要想办法打掉它。
两位雷达操纵员沉着冷静,密切配合,根据敌机飞行特点和高度,灵活俯仰天线,认真识别微弱信号。
(“黑蝙蝠中队”飞行员与P2V-7)
在没有雷达回波的情况下,辛英元准确判断出敌机的航线,命令双机右转,重新编队,再向左前方机动,压向P2V-7敌机前方航线。
23时29分,毛永如、朱元操纵雷达在方位355°、距离90公里处重新捕获P2V-7目标。可敌机已擦着雷达波瓣边缘飞行,他们准确报出3架飞机的方位坐标数据。徐守祖大胆采用反敌机动的快速“切投”法,33分时引导我双机第二次接敌,抢占最佳照明攻击位置。
23时36分,P2V-7飞机马上就要飞出雷达探测范围。这时照明机在敌机前方2100米,高度1900米;攻击机位于敌右后方20°、距离1600米、高于敌机220米处。
徐守祖的引导非常成功。
这时,作战总指挥陈士珍在北航作战指挥所内,一手拿耳机,另一紧握拳头的手中已渗出汗水。
说时迟,那时快,P2V-7飞机回波即将从雷达屏幕上消失的时候,朱元,毛永如、徐守祖齐声说好。辛英元按照约定高喊“太阳!”这是投放照明弹的命令。
轰炸机上的人员咬牙按动电钮,投下12枚90公斤照明弹。23时36分09秒,约1.4万平方米的空域立刻变成白昼,正好把敌机罩于光区中心附近。
P2V-7驾驶员反应相当敏捷,迅速做出50°下滑转弯机动,想以蛇形飞行和超低空躲避歼击机的攻击。他们的驾驶操作很正确,可是一切都已经晚了,这架5060号P2V-7飞机连同它的驾驶操纵者们都飞到了生命的尽头。
陈根发在照明弹亮后2秒钟发现敌机,36分11秒进入攻击。兴奋紧张中,陈根发没有打开37航炮开关,只打开两门23航炮开关。即便这样,P2V-7休想再逃。他从高度870米、距离700米处开始第一次进攻,首次开炮,击中P2V-7飞机左翼。随后连续进行第二、第三次攻击,从距离500米打到200米,P2V-7飞机冒出一团火光,坠毁于山东栖霞县西留庄附近。
陈根发欢喜地狂喊:敌机起火了!栽到地上了!
海军、舰队、北航、流亭各级指挥所中一片欢腾。海军可报了数箭之仇。
打下了P2V-7,机上14名台湾当局一流的飞行员及电子专家们全部丧生;他们是:“黑蝙蝠中队”队长孙以晨上校,飞行官葛光辽中校、萧建高少校、邱玉铉中校,电子反制官何家卓少校、曾德成少校,领航官古可模中校、欧阳可俭少校、徐启信少校,通信官汪鸿钧中校、陶有干上尉,机工长丁菊湘士官长,空运士彭才源士官长、张治君士官。
12日零时02分,5大队双机安全返回机场,辛英元向上级机关汇报战果。05分刘明义命令雷达部队解除一等战备,恢复正常值班。
当晚,刘明义等人驱车约200里前往P2V-7坠毁的地方。到达后,发现现场被民兵、警察、部队包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北京空军等人员乘直升机已到现场,P2V-7上的好东西被他们搬到了直升机上。
14具台湾飞行员的尸体分别埋在两处。后来在两个土堆前立了两块木牌,上面写着“蒋帮……”
北航击落P2V-7飞机以后,美国和台湾当局无法对付“照明攻击”的空战方法。从1964年6月11日以后,全部停止P2V-7飞机进入大陆的侦察行动。由美国控制的台湾当局34中队,也就是“黑蝙蝠中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其后不久,这支十几年的部队在大陆死亡140多名同样有杰出技术的飞行员和电子专家后,终于寿终正寝。
王鸿喜打瞎“西方的战略眼睛”
1964年11月,总参谋部一份情报送到毛泽东主席案头。国民党空军在金门作战中遭到重创后,对大陆的窜犯活动一度收敛。但20世纪60年代初,台湾空军装备了性能先进的美制RF-101型侦察机,经常对我进行侦察骚扰。这种飞机装备了当时最先进的侦察导航雷达,最大升限18300米,低空性能也好,最大时速 1650公里,能在高低空大速度通过目标进行照相侦察。美制RF-101高空侦察机曾有“西方战略眼睛”之称;美蒋吹嘘这种飞机“高炮够不着,导弹瞄不准,飞机追不上”。
国民党空军于1959年9月装备RF-101侦察机,被美蒋吹嘘为“西方的战略眼睛”,曾多次窜犯大陆。毛泽东主席看完情报后再次想到10团。他收住脚步,转身叫来秘书,说:“海军航空兵不是有个第4师,4师有个10团吗?请他们去一趟,怎么样?”
12月3日,10团副团长王鸿喜驾机率小分队向南出发。小分队驾驶的飞机是我国刚刚研制出不久的超音速新型战斗机歼-6;为迷惑敌人,他们飞过长江后,采取低空、慢速、无线电静默、由其他飞机高空伴随佯动和着陆不使用减速伞等措施,极其秘密地进入浙江某军用机场。当时,10团正在改装歼-6战机,大家对歼-6的性能及火炮攻击还没有完全掌握,王鸿喜也只用这种机型飞过三个起落,但他听说是毛主席点的将,坚决领受了任务。当时美制RF—101型侦察机从海上偷偷摸摸飞到沿海上空,王鸿喜面对狡猾的狐狸,日夜难眠。他同战友们蹲在机场简陋的草棚里研究敌侦察机历次窜犯陆地的航线,研究敌机窜犯沿海时的死角,最后决定利用敌机爬高快,转弯半径小等特点,选择对我有利的角度进行拦击。
(美蒋RF-101侦察机)
12月18日,天气晴好。下午时分,一架国民党RF-101型侦察机从海上超低空向我防区飞来。驾驶RF-101侦察机的飞行员叫谢翔鹤,是国民党空军少校作战官。当天下午,他接到了由美国顾问那茨和勃尔伦直接下达的出航命令。谢翔鹤曾在冲绳美国空军基地接受过飞行训练,获得蒋介石颁发的“宣威”“彤弓”“飞虎”和“云龙”奖章各一枚。
4时55分,谢翔鹤以300米的低空高度驾机进入我防区,然后迅速爬高。此刻,我10团机动分队王鸿喜早已驾歼-6单机在高空严阵以待。他在地面领航员引导下很快发现了敌机,以最快的战术动作,压反坡度接敌占位。
此时,敌机上升很快,窜至我机前上方。王鸿喜紧追不放,用半雷达瞄准,光环稳定在敌机尾喷口。在敌机升高至9700米、慢慢减少上升角的瞬间,王鸿喜三炮齐射,命中敌机右翼根;敌机拉着黑烟右半滚下坠。王鸿喜紧随其后,从10500米高空以最大的俯冲角反扣倒转,飞机速度达到1470公里,在高度1600米、距敌机240米时第二次开炮。
当王鸿喜从俯冲中把飞机拉起改平时,高度只有600米。王鸿喜两耳耳膜都被压破,听不清指挥所的声音,忍着疼痛安全返航。敌机在王鸿喜猛烈攻击下,坠于浙江温岭东45公里处海面。敌飞行员跳伞,被我海上民兵生俘。谢翔鹤被俘后说他窜入大陆仅3分40秒就被击落,流露出对我飞行员高超技术和勇敢精神的敬畏和佩服;他求见击落他的高手。当他见到身材高大魁梧、33岁的王鸿喜时甚是惊讶。当谢翔鹤谈到他自己家庭时说他女儿上个月才出生时,王鸿喜乐了,他的女儿也是上个月出生的。有记者采访王鸿喜,他都在说别人如何,好像他是事外人;他对记者说:“对手来了。我上天了,把他打下来了。完了!”
(毛泽东主席接见王鸿喜)
这是我国产歼-6飞机首次以超音速击落美制飞机!王鸿喜的空战经验在全军得到推广,大震军威国威,沉重打击了敌人的威风。从此,PF-101C型侦察机销声匿迹。
1964年12月31日,毛泽东主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见了海军航空兵功臣飞行员王鸿喜。他紧握着毛主席的双手,眼眶里注满泪花,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这时,总参谋长罗瑞卿走到毛主席面前说:“主席,他就是击落美制RF-101高空侦察机的飞行员,海军航空兵10团副团长……”毛主席握着王鸿喜的手说:“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啊?”王鸿喜回答道:“我叫王鸿喜,吉林榆树人。”毛主席又问:“你的名字是哪三个字?”“三横一竖王,鸿雁的鸿,喜欢的喜。”毛主席风趣地说:“这个名字取得好啊,你打下敌机大家都喜嘛!”
王鸿喜,1930年2月出生,1948年2月入伍。历任排长、飞行中队长、副大队长、领航主任、大队长、副团长、团长、师副参谋长、副师长等职,1986年7月从东航离职休养。他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先后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荣获胜利功勋荣誉章一枚。2007年11月20日在上海病逝,享年77岁。
(王鸿喜给新一代飞行员讲述当年击落敌机战斗经过 摄影:王朝武)
2003年,这支英雄部队为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实行了团队重组。新的飞行团面临新人员、新设备等多重考验。王鸿喜得知这一情况后,回到“海空雄鹰团”“当兵”一个多月。他与大家一起谈感想、找差距、定任务,带头开展“大力弘扬‘海空雄鹰团精神’”“热爱新装备、用好新装备”等活动,坚定了官兵们争做“海空雄鹰”传人的决心,极大地提高了部队凝聚力。
飞行员王雪亮说:以前总认为战斗精神就是单纯地听指挥、不怕死,听了你的事迹,我深深感到战斗精神本身就包括科学和智慧,你觉得我们在这方面怎样能做得更好?
王鸿喜说,古人云:“兵家之胜,贵在未战”,战争是无情的,战场是不同情弱者的地方。作为军人,我们必须牢固确立随时准备打仗的思想,必须强化对未来作战胜利负责的精神,扎实干好眼前的每一项工作,着眼在最复杂最困难的条件下练就克敌制胜的硬功,而决不能“以不打仗的心态,做打仗的准备”。要从那种最难练、最难攻而又最有效的科目练起,精力放在练真功夫上,老老实实地练一点真本领,学一点真功夫。过去,我们为了一个战术动作,一练就是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舒积成打下高空无人侦察机,我打下RF-101,都是几年时间不间断地练习,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结果。现代战争高技术、信息化的特点,要求我们不但要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尊严的满腔热情,更要有压倒对手、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过硬本领。
击落三架敌机的战斗英雄舒积成
1958年2月18日,农历大年初一,获得台湾“飞虎”奖章的上校飞行员赵广华驾驶RB-57D[2]高空侦察机从海上向内地窜犯。蹿入山东半岛后,对大陆军事及海防设施进行高空侦察。接到战斗警报后,海航10团驻山东流亭机场飞行员胡春生、舒积成驾驶两架歼-5战鹰直飞蓝天,在地面雷达指引下,向赵广华驾驶的王牌飞机猛扑过去。到达1.5万米的高空同温层(注:气象学术语:同温层(stratosphere),又称平流层,是地球大气层里上热下冷的一层)。这几乎就是歼-5升限了;发现敌机的胡春生率先开炮,距敌430米连续三次开炮,一直打到距敌75米,敌机中弹冒烟,但还在继续飞,拼命逃跑。胡春生命令舒积成:“你攻击,我掩护!”这时,比敌机高出200多米的舒积成想到俯冲攻击会冲到敌机前面去,于是灵机一动,将机身迅速翻转180°,头朝下瞄准敌机,果断地按动了炮钮!但没有击中。他就驾机向右滚转,再把飞机拉起来,这时敌机在前面又高又远,他猛追上去,敌机在他的瞄准光环中越来越大。舒积成第二次进入,从603米追到433米,直到敌机占满了舒积成的瞄准光环,他才狠狠地按了三次炮钮。霎时,45发曳光弹犹如45支利箭,一起射向敌机。转瞬间,敌机右翼被打掉,机身拖着一串长长的黑烟,飞机发出哭丧一样的怪叫,在空中打了几个翻转,随即栽向大海!台湾国民党空军王牌飞行员赵广华在大年初一葬身鱼腹!
(RB-57D高空侦察机)
正在朝鲜访问的周恩来总理得悉后,立即打电话回国表示祝贺,称赞这个部队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英雄部队
这场空战是在我国未掌握地对空导弹技术情况下展开的,它揭开了世界空战史上崭新的一页,同时也创造了世界空战史上同温层首战纪录,令西方媒体大为吃惊。
在“海空雄鹰团”命名40周年的时候,舒积成被请回老部队与新飞行员们对话。飞行员梁小林问:先进装备对未来战争的影响越来越大了,有的基层官兵认为,战争的较量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装备的较量;认为谁的装备先进,谁在战争中就将产生决定性作用,传统的战斗精神已经过时了。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舒积成[3]多次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舒积成回答:这种看法是片面的。比如1958年那次空中作战,当时在世界空战史上,还从来没有在12000米以上高空的同温层空战过。同温层是个什么概念呢?12000米以上高空叫同温层。这个同温层的温度长年低于零下50摄氏度。同温层里的空气稀薄,发动机推力减小,飞机反应迟钝,机动性能变差。所以过去世界各国空军飞机都不在同温层作战,就是因为在这个高度开炮,容易使发动机停车,射击时产生的后坐力有可能导致飞机失速,进入螺旋。因此,在此之前,同温层是空战的一个危险高度,是一个禁区。但是再危险,也得打;是禁区,也得闯!由于是第一次在同温层飞行,在战斗中胡春生同志的耳膜突然被压迫出血。他当即命令我:“你攻击,我掩护!”这时敌机正在我的前面,又高又远。我猛地追上去,第一次进入,无把握,没有开炮;又第二次进入,我狠狠地按了三次电钮。顿时,敌机右机翼向下一张,掉下一大块。敌机栽入大海。这次空战给我的体会是:在同温层高空作战,当时虽然被列入禁区,很危险,但是,只要我们讲求科学,敢闯敢拼,熟练运用技术战术,就能把敌机打下来!你们说光有武器装备,没有人的决定因素行吗?毛主席在总结抗美援朝战争经验时曾讲到,志愿军打败了美国佬,靠的就是一股子“气”;美军不行,“钢”多“气”少。毛主席讲的“钢”,就是武器装备,“气”,就是战斗精神。有人认为现在打的是高科技战争,拼的是“硬实力”,好像战斗精神、战斗意志不那么重要了,这是在犯常识性错误。实际上,越是高科技战争,对作战人员的精神素质、精神状态要求越高;我们多年积累下来的弘扬战斗精神的优良传统,越有发挥作用的天地。
(战斗英雄舒积成的雄姿)
1965年3月31日,舒积成奉命单机起飞,在17000米的战机极限高度将美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击落在三亚以北地区。1965年8月21日,美军C-130运输机再次在越南空域投放1架“黑寡妇”高空无人侦察机。舒积成再次驾驶战机紧急升空。这一次,他在15000米高空处发现敌机。当距离敌机123米时,舒积成按动航炮猛射敌机,将它打落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之中;舒积成再次荣立一等战功,海军为他颁发奖状,赞扬他“勇敢机智,敢于近战,打得狠,打得准”。1965年4月3日,国防部授予时任海军航空兵第4师10团飞行大队副大队长舒积成“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舒积成现居深圳。2018年8月我因《朝鲜上空的中美对决》一书出版,受邀参加广州图书节。本想顺便拜访老英雄,不巧他去贵州疗养了,失之交臂。
1964年8月,美国制造了“北部湾事件”。与此同时,美国派遣军舰进入南海游弋,并派飞机对我国沿海和内陆进行侦察挑衅,严重威胁我国安全。1965年1月,面对南中国海狼烟四起,毛主席问:“10团在哪里?”10团及所在师受命转进海南岛,抗击入侵挑衅的美军飞机。
1965年9月20日10时47分发现敌情,南海舰队航空兵(简称“南航”)指挥所判断敌机可能从昌感、莺歌海一带侵入我领空,进行挑衅活动。随即于10时53分下令海航高翔大队4机一等战备。56分30秒,敌机于峨蔓港260°方位逼近我领海。10时58分,指挥所命令大队长高翔、副大队长黄凤生双机起飞。
(老英雄舒积成)
高翔兴奋地对记者说:“那天我坐一等战备;飞机准备好了,我正在座舱里待命。绿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我即刻驾机起飞。刚上天,我机温度表指零,红灯亮了,出现了故障,但飞行状态良好,注意监视,没有大不了的问题,我没有向地面指挥所报告。紧接着就是转弯,然后往西待战空域加来方向飞去。此时,无线电与南航指挥所失去了联系。我判断,起飞时与地面塔台指挥部联系正常,现在与南航指挥所失去联系,说明我的飞机无线电系统是正常的,可能南航指挥所无线电系统出现了问题。果然,飞到待战空域1万多米高空,与南航指挥所无线电联系恢复正常,温度表此时也奇迹般恢复了正常,一切进入临战状态。这时,我接到南航指挥所发出的进攻指令,向北飞到了加来上空航线360°,对着琼州海峡和雷州半岛出击。南航指挥所不断向我通报敌机高度6000米、8000米、10000米,不一会儿工夫,敌机与我机几乎连成一线。南航指挥所告诉我敌机是美国当时最先进的鬼怪式飞机,实际是美国F-104C战斗机,而我驾驶的是国产歼-6战斗机。美军F-104C战斗机小巧玲珑,展翼不到7米,飞行高度可达2万多米,最大时速达2400公里,除装备航炮外,还携带了4枚空对空导弹;我军歼-6展翼9米多,飞行高度1.7万米,最大时速只有1300多公里,装备火炮有效射程1000多米。(据档案记录:F-104C战斗机最大时速为我机歼-6的1.6倍,最大上升率为歼-6的1.1倍。)我保持着每秒15米的上升速度,距敌机还有50公里时,指挥所让我返航。我心想,敌人是不是又在搞擦边战术,你起飞,他出去;你飞走,他又进来……”
南航指挥所发现敌机在我领海线附近时进时出,判断敌机可能利用其在北部湾的加油航线佯动飞行,趁我不备突然入窜,使我来不及拦击。指挥员决心令我机至加来地区上空巡逻待战。11时8分,我机进入巡逻空域后,地面引导其作南北往返飞行。敌机入侵,我机向北;敌机外转,我机向南。11时19分,敌机再次入侵,直窜雷州半岛,指挥员随即果断下令我机出击。19分25秒,令左转航向330°;23分10秒,令航向360°;25分50秒,下令投副油箱;28分10秒,令航向30°,飞机开加力增速,并通报敌机在我机左前方30公里;29分30秒,通报敌机高度10500米,令我机以最大速度追击。
击落美国F-104C的第一人高翔
高翔用手比划着飞行动作对记者说:“拉回来了,我又飞到南边,指挥所又一次命令我出击。距敌机50多公里时,我把副油箱投掉,轻装上阵。我令僚机与我拉开距离,形成战斗队形。我又查看了一下炮弹上没上膛,把加力也打开了。指挥所报告两架,但我只看到了一架,打不打;如果打,另一架偷袭怎么办?我心想,先干掉眼前的再说,如果有另一架我的僚机也不是吃干饭的。这时,敌机往东飞向琼州海峡上空,敌机开始转弯,我看准了就一架飞机,看敌机转弯我也跟着转弯,我切的半径非常精确,如果半径切多了,机尾就会暴露给敌机;半径切少了,又可能被敌机甩掉,坐失战机。”
31分35秒,长机高翔在左前方8公里发现敌机。31分50秒敌机右转,高翔机智地乘敌转弯之际,迅速切半径追了上去,占据了有利攻击位置,并稳稳地用活动光环套住了敌机。此时,僚机黄凤生立即提醒说: “快切上去,大胆攻击,后面我掩护。”南航指挥所果断下令: “后面没有敌情,靠近些,狠狠打! ”
“我趁敌人麻痹大意之机,靠近了敌机。接敌过程中,又始终将我机置于敌机右侧阳光方面,以最大速度追击。空中机智地乘敌转弯之隙,隐蔽迅速地从敌机尾后追了上去,突然发起攻击,敌机虽然性能优越,但是处在毫无准备之中,便丧失了飞机的优越性能。这时,我机距敌机1000米,在有效射程之内,敌机已经清晰地被套入了我的瞄准光环,我没开炮,要打近战。我曾编过一个顺口溜:‘论作战要趁高,下狠心向近靠;不到两百不开炮,炮弹开花飞机掉。’我打飞机从来没想过要击伤敌机,而是要击落敌机。打不下来,我撞也把它撞下来。”高翔的手猛地向空中一挥,豪情满怀地说。
(美军的F-104C战机)
“当时,我紧紧咬住敌机。我机速度太快了,靠近敌机的瞬间我有些发蒙,太近了!眼看我机就要扎进敌机尾部,此刻,我想即使撞上敌机,也要打掉它!我用手同时按住3门火炮扭,3门火炮炮弹‘咚咚咚’齐发……然后,我使出全身力气猛拉升杆,飞机在距敌机只有39米时升起,在拉升的同时按炮扭的手指并没有松开,向天空又打出了一连串排炮,200发炮弹全部打光。(据档案记录“长机剩余炮弹19发。”)飞机在剧烈的颤抖中拉升,整个飞机就像要拉得稀巴烂似的。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兴奋地喊叫:‘打爆了!‘我抻着脖子透过舷窗60°角看到敌机拉着一股黑烟向下扎去……我检查一下飞机,右发动机被敌机爆炸碎片打坏,另一台发动机也受了伤。于是,我关了报废的右发动机,把受伤的发动机由12300转慢慢地、柔和地降到12000转,成功返航。我创造了歼-6战斗机靠单台发动机成功落地的先例。美国F-104C战斗机第一个败倒在我的脚下。最后,我又检查一下自己,不但没有受伤,而且大脑还很清醒,我高兴地想蹦啊!想跳啊!可是坐在座舱里,我被‘五花大绑’动弹不得!哈哈哈!”高翔爽朗地笑着,兴奋地手舞足蹈像个孩子似的!
档案记载:“11时33分,高翔从敌正后上方距敌机291米开炮,长连射,74米命中敌机,打到39米从敌右上方拉起脱离。攻击时,敌机时速约1000公里,我机时速约1300公里。”
高翔对记者说:“我打爆的敌机碎片,把我驾驶的飞机穿了51个洞。”(据档案记载:“由于退出攻击距离过近,长机被敌机爆炸碎片打伤发动机、襟翼、翼刀及机头、机翼蒙皮数处。”)南航指挥所下令双机返航。高翔沉着地驾驶负伤飞机,利用单发安全飞返基地。11时48分,双机安全着陆。我机从起飞到击落敌机前后用时不到1个小时!
美机上尉飞行员菲利普?史密斯在飞机爆炸前一瞬间跳了伞,后被我民兵符气合活捉。1973年3月,美国从越南撤军后,中国政府释放了战俘史密斯。
美国F-104战斗机原本是美国洛克希德公司为截击和空战研制的制空战斗机,原型机于1954年2月首次试飞。前后有12种型别,总共生产了2568架。其设计一反当时美国空军朝向更大更重的趋势,强调重量轻与简单。因为强调高速飞行的性能,外型非常特别,拥有“有人飞弹”的昵称。
(周总理亲切接见一等功臣高翔)
高翔的这一击“亮”瞎了美军的眼,他们一直认为优越无比、天下无敌的战机的神话被打爆了。这是世界空战史上的奇迹,这是极限距离的英勇战斗,这是置生命于度外的伟大壮举!周总理亲自点名:“我要见见这些英雄。”
1965年9月27日,海军司令员肖劲光将高翔等英模人物接到北京。10月1日,在天安门观礼台上,高翔参加了国庆16周年观礼。10月3日,周恩来总理、副总理兼总参谋长罗瑞卿在北京接见了此次作战的有功人员。周总理与高翔、黄凤生、王朝玉、王立珠等人亲切握手。握手时,高翔向总理汇报了当时的战斗情景,总理听后高兴地说:“仗打得好,希望你们今后打更多的胜仗。”10月10日,毛主席接见了高翔和其他英模。毛主席问:“是谁打下的史密斯?”大伙都指着高翔。高翔红着脸回答:“主席,是我们集体打下的。” 毛主席开心地笑了起来,握住高翔的手夸赞道:“好,蛮谦虚的嘛!”继而又说:“你们是新中国的一代天骄,要争取更大胜利。”毛主席见到高翔和符气合,握着他们的手说:“你们打得好!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然后,毛主席又高兴地同大家合影留念。
(史密斯驾驶的F-104c型被击中起火的瞬间)
2005年,高翔应邀回团队讲传统。80多岁的他爱穿大红的衣服上台,开讲第一句话就是:“战友们!我爱你们。”高翔成名较晚,34岁时还没有战绩。当时他发誓:“飞不上喷气式,打不下美蒋机,我誓不姓高改姓低!”这话一代一代传到今天。
“打仗就没有按部就班之说,能应对突发情况,才敢说能打仗。”大家笑过后,高翔严肃地问:“如果当年不是我击落他,而是他击落我,他会专程来中国见我吗?”答案不言自明,全场寂静无声。真正的军人从来只尊重精神上的强者。高翔接着说:“被咱们团击落的敌机飞行员不少是对方的‘王牌’,而当时我们还是无名小卒;但打败了你,老子就是王牌!败了,你就是杂牌。”掌声雷动。老英雄用亲身经历告诉后来人:战场上你别无选择,只能当王牌,杂牌就是别人的菜。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空战史表明,60%的飞机是由只占4%的王牌飞行员打下来的。我军在抗美援朝和国土防空的空战中取得的战果,大多集中在屈指可数的几个英雄团队、英雄大队。
飞行员代长虹问:当时你在那么危险的情况下打得敌机凌空爆炸,而且还驾驶着残缺的战机着陆,非常了不起!你是怎样练就如此沉着刚毅的心理素质的?
(在家里,老英雄高翔向我讲述空战经过)
高翔回答:一定要有必胜信心,这一点非常重要;要做到百折不挠,永不言败。当时我下了决心:就是空中“拼刺刀”,撞也要把它撞下来。后来飞机受伤后,完全可以选择跳伞,但我抱定一个信念:不仅要击落敌机,还要保存自己的战斗力,一定要把战机安全飞回来。信心是力量的源泉,信心与心理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培养和保持敢打必胜的信心,就会在作战中表现出高度的战斗积极性,从而提高心理机能,把心理活动激发到最佳水平。
当时在我的心里就没有“困难”、“不行”这几个字眼。军人最可贵的精神就是求胜,打胜仗。“除去胜利,一无所求;为了胜利,一无所惜。”现代高技术兵器在战争中广泛应用,增大了作战的突然性、机动性和破坏性,每一名参战者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和心理刺激也是前所未有的。你们一定要懂得“练兵之法,当先练心”,培养适应未来战争的良好心理素质,这是培养战斗精神的重要内容。
注:[1]、PBY卡特琳娜水上飞机(英语:PBY Catalina ),是美国联合飞机公司(Consolidated Aircraft Corporation)开发的一款军用水上飞机,该型飞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使用的最为广泛的水上飞机之一,用于鱼雷攻击、夜间雷达袭击、搜救落水人员,从原来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多个不同的衍生型号。
[2]、RB-57D为高亚音速、双发喷气式单翼高空侦察机。此机型原为英国的一家公司研制,首次试飞成功后,美国空军觉得这种飞机大有发展前途,便购买了飞机制造权,并将它进一步改进为RB-57D。与最初型号RB-57A相比,其最大的优越性在于它超过20000米的实用升限,这一高度超过了当时人民解放军空军性能最好的米格-19歼击机的最大升限。
[3]、舒积成,四川省合川县人,1933年9月出生,1950年10月入伍,195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西南军区空军所属第4航空预科总队警卫连战士、东北第4航空预科总队学员、空军第4航空学校学员、海军航空兵飞行员、中队长、副大队长、团长、航校副校长、海军某部顾问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