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兰娜的诗歌《影子》以简洁而深邃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哲理的意象——影子。正如赫拉克利特所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诗中影子不断变化的特性如同人生瞬息万变,我们无法将它固定在某一时刻。

       诗中,“影子只是影子/他自觉变化/他是光和人类的游戏”,简洁地揭示了影子是光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变幻莫测。这如同泰戈尔诗中所写“我们看错了世界,却说世界欺骗了我们”,人生就像影子一样充满变化,而我们常常在这种变化中迷失对自我的认知。

       接下来,“别相信任何一个影子/执迷哪一个/正午的影子也在悄然变化着”,这几句警示人们不要执着于表象。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影子,影子是虚幻的,不能代表真实的自我。”如果执迷于某个时刻的影子,就可能陷入自我认知的误区,无法看清真实的自己,即便像正午影子看似稳定却也在悄然改变,这强调了人生与自我认知的无常。

       最后,“哪一个时辰中的影子,更像自己?答:子夜到黎明。”这句问答是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总结。子夜到黎明是黑暗与光明交替时刻,影子最为模糊难以捉摸,却最能代表人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诗人以此为答案,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鼓励读者在变化中寻找真实的自我,不被表象所迷惑。        

        综上所述,韩兰娜的诗歌《影子》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描绘了影子的变化无常,进而引发了对人生、自我认知与变化的深刻反思。这首诗不仅具有艺术上的美感,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思考。 

        荣幸之至,得陈先生赏识!深深感谢,一并致谢我的诗学老师谯达摩先生,还有两位老师共同的文学友人曹谁先生!感谢相遇智者!!2024年11月30日我们初次见面,谯达摩诗人向我介绍,曹谁诗人,陈东林教授。两位老师皆平易近人,讲话温和,显学者风范。每天我都会向老师们的文章恭敬心学习。今天写了一首关于他们的诗。缘起我再次阅读陈东林先生评曹谁《大悲舞》


   哀歌

 文/韩兰娜


曹谁,陈东林

诗人,评论家

皆中国男人

都酷爱文学


他们走进哀歌

连接心中神明

思考人生一程

区别眼界中繁花


走过的文字

停留之思考


生命与爱

自由和灵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